影视评论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雙重生命   》 第13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3)      安內特·因斯多夫 Annette Insdorf

  《工人的七一年》(Robotnicy’71,1972年)又回覆到更個人化和更陰鬱的基調上,影片由他與托馬什·茲加德瓦(Tomasz Zygadlo)聯合執導,46分鐘的紀錄片以“我們自己的事,沒我們不算(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為副標題,反映了1970年12月罷工運動結束後的波蘭現狀。影片采用所謂的“墻上蒼蠅(fly on the wall,譯註:喻“不為人察的觀察者”)”的拍攝方式,用鏡頭記錄波蘭民衆的失望神情,內容包括工廠中工人的抱怨、要求工廠交響樂隊為自己丈夫的葬禮演奏的寡婦,以及參加黨代表選舉大會的選民們。和《拉力賽之前》一樣,古典音樂——這次是以吉他演奏——再次起到對位效果,營造出秩序井然的氛圍,與畫面中失落的民衆形成鮮明對比。
  在1997年的巴黎研討會上,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同事,出色的紀錄片導演馬切爾·洛金斯基(Marcel Lozinski)回憶起當年他們拍攝這些影片時的大環境:
  1968年反猶太人和反知識分子運動過後,1970年代早期,隨着蓋萊剋的到來,我們感到了些許希望。雖然電影學院裏最優秀的那些老師——他們絶大部分都是猶太人——都不得不離開,但在校內還是有着完全的自由度。此時的情況十分荒謬,我們拍的片子幾乎全都被束之高閣。不過基耶斯洛夫斯基聰明地嚮文化部副部長解釋說,既然每年拍的電影90%都是政治宣傳片,如果能從反對黨角度每年拍上幾部電影的話,那可能會在將來對他本人有用——如果又有新勢力上臺的話。他的勸說起了作用。
  《磚匠》(Murarz,1973年)將公衆行為與私人行為並列,將官方組織的五一大遊行與一個男人充滿懷疑與失望的畫外音並置。因此影片有兩個焦點,這一點通過一個運動鏡頭得到具體表現:45歲的約瑟夫·馬萊薩坐在公車裏,攝影機從車窗外一路跟拍,他與窗玻璃上映出的華沙街景融為一體。當他和朋友們預備加入遊行隊伍時,他的一段自述為他整個人生提供了一個簡短的小結——從年輕時的積極分子(“我們當時都以為自己正在創造革命”)到自己躋身成為官僚制度的一部分,再到1956年幻想破滅,最終幹回泥瓦匠的老本行。遊行隊伍中,口號聲此起彼伏,但基耶斯洛夫斯基卻將焦點對準這個平靜的聲音。影片結尾,畫面呈現華沙街道的俯瞰鏡頭,同時,馬萊薩驕傲地講述着自己的泥瓦匠工作。街邊林立的泥磚房也成為支持他總結性話語的佐證:看着自己建造的房屋如此牢固,他感覺今生並未白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第2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2)第3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3)
第4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4)第5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5)第6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6)
第7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7)第8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8)第9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9)
第10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0)第11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1)第12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2)
第13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3)第14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4)第15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5)
第16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6)第17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7)第18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8)
第19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1)第20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2)第21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3)
第22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4)第23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5)第24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6)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