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 遊走於歐洲各國間:歐洲如一面鏡子   》 時間緊迫癥與時間散漫癥(3)      郭瑩 Ying Guo

  然而,“時間緊迫癥”下的英國,遲到者往往被視為是生活、工作態度傲慢或不嚴謹的標志。因為英國人眼中,時間被看成是綫形的,即一條從過去穿越現在伸嚮未來的直綫。他們的觀念是,時間是一種有價值的資源,時間是衡量人們活動和成就的黃金尺度。不過,大哲人孟德斯鳩有言:“在比利牛斯山這一面被認為是對的事情,在山的另一面卻不以為然。”“時間散漫癥”的西班牙人看來,時間不過是一件不斷自我更替、循環着的東西,因此,西班牙國民從不試圖與時間拼個你死我活、頭破血流。時間,從不成為西班牙人造成生活、工作焦慮的原因,人們也無需將時間當作應該挑戰或剋服的敵人。結果,在南歐遲到者有可能被視為是一種地位的象徵。比如西班牙,有時超過一般遲到時限的超級遲到“專業戶”,被理解為是具有較高地位人士的特權。在英國,雖說也有類似德高望重遲到者情有可原的心態,但此類“事故”的頻繁度明顯少於南歐地中海國傢。
  “世俗時間”與“神聖時間”涇渭分明
  那年夏天我在西班牙巴塞羅納度假時,午餐後隨意遊蕩享譽天下的步行長街冉布拉斯。日頭高照之下,原本熙熙攘攘的鬧市,突然間“鬼城”般地空蕩蕩。百無聊賴地翻閱當天日報,霎時忍不住笑出聲來。報紙上赫然報道的是,昨天市中心繁華鬧市正施工着的一處建築工地上,突然一塊大石板從天而降,幸運的是恰逢午休時間,故沒能砸到一個行人。不愧是名副其實的全民皆睡。有一陣西班牙政府為了提高國民的工作效率,試圖嚮德國人學習縮短午休時間。這一倒行逆施絶對惹惱了全體民衆,西班牙人熱火朝天地進行了一係列捍衛午睡的抗議。大傢夥回敬的是:“若政府官僚喜歡德國人的生活方式,那就幹脆請這幫討厭的傢夥滾到德國去好了。”這期間跟着起哄的媒體,為了明察暗訪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曾派記者偽裝成護照申請者登門。臥底記者故意周五中午11點45分抵達現場。好戲是,辦理護照的秘書小姐邊急急地收拾桌面,邊毫不留情地訓斥顧客道:“您怎麽這麽晚纔來,也不瞧瞧這都幾點了。下班了。您周一早點過來吧。”
  趕着享受午餐,對於民以食為天的西班牙人來說絶對是雷打不動的“神聖時間”。沒錯,西班牙人將一天光陰,區分為“世俗時間”與“神聖時間”涇渭分明的兩段。於是,就不難理解西班牙人何以草率應付“世俗時間”裏的俗事,堅决捍衛“神聖時間”裏的超然享受。舉例來說,一位英國商品推銷員探訪其西班牙合夥人時,三番五次皆遭遇滑鐵盧,不是對方臨時變卦,就是外出午餐或下午喝咖啡去了。無奈,英國人衹得埋伏在西班牙兄常光顧的餐館。果然中午1點半左右,西班牙先生如期而至。當他瞧見英國老友時,並無怪罪對方圍追堵截,反而驚喜地邀請英國佬與自己一同進餐,並果斷地推掉了原來下午安排的所有公務。午餐後,當英國佬如願以償地“押着”西班牙合夥人回辦公室後,英國人此時必須得有連續作戰的思想準備,因為,他無法單獨占有經理一段不受幹擾的時間。於是乎坐定後,西班牙經理先是接聽姨媽電話15分鐘,與此同時,秘書及副經理不斷穿梭着闖進門,請求經理簽字、指示……在西班牙人眼中,這些打斷和介入都屬於正常的工作程序,這種“時間的重疊性”恰是人生行進的方式。可以想象,強調“時間單一性”的英國人看來,與西班牙人的商業會晤,更像是一場同時上演耍猴、馬術及踩鋼絲三項特技表演的大雜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山東畫報出版社
歐洲如一面鏡子(1)歐洲如一面鏡子(2)
歐洲如一面鏡子(3)歐洲如一面鏡子(4)
歐洲人南親北疏的做派(1)歐洲人南親北疏的做派(2)
歐洲人南親北疏的做派(3)歐洲人南親北疏的做派(4)
歐洲人南親北疏的做派(5)歐洲人南親北疏的做派(6)
時間緊迫癥與時間散漫癥(1)時間緊迫癥與時間散漫癥(2)
時間緊迫癥與時間散漫癥(3)時間緊迫癥與時間散漫癥(4)
英國本身自成一個世界(1)英國本身自成一個世界(2)
英國本身自成一個世界(3)英國本身自成一個世界(4)
英國本身自成一個世界(5)英國本身自成一個世界(6)
希斯羅機場風雲錄(1)希斯羅機場風雲錄(2)
希斯羅機場風雲錄(3)希斯羅機場風雲錄(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