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 》 長安月下紅袖香:盛世浮華中的女子背影 》
第13節:公主捲 秦樓魯館沐恩光(7)
江湖夜雨 Jiang Huyeyu
所以嘛,當太白遇上玉真公主後,就像花朵遇上雨水,風箏遇上風,兩人之間肯定會發生一些故事。可是太白來的時機卻也太不巧了。我們在前文說過,開元十七年時,王維正好也回到了長安,此時的王維和玉真公主可能正親親熱熱、甜甜蜜蜜呢。這裏也可以解釋為什麽李白和王維雖為同時代的兩大詩人,但他們彼此的詩作中居然誰也沒有提過誰?按說他們都和孟浩然關係不錯,但為什麽他們之間就沒有任何來往?其實答案正在這裏:王維和李白都是玉真公主的情人。既有這種關係,他們當然都不願意答理對方。
說來玉真公主一開始對李白並不是太好,她曾把李白晾在“玉真公主別館”裏好多天,一直不管不問。玉真公主的住處有好多,像什麽玉真觀、安國觀、山居、別館之類的。所以她幾個月不來這裏也稀鬆平常。李白因此寫了兩首詩,發了一頓牢騷後悵然而去:
168_12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李白
秋坐金張館,繁陰晝不開。空煙迷雨色,蕭颯望中來。
翳翳昏墊苦,沉沉憂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詠思管樂,此人已成灰。
獨酌聊自勉,誰貴經綸纔。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
但是玉真公主對李白並未完全忘情。天寶年間,在玉真公主的推薦下,玄宗宣李白入京,封他為翰林學士,並曾有“禦手調羹,竜巾拭吐”之寵。但李白毛病不少,一是太狂妄,二是好喝酒。整天醉得昏天黑地——“天子呼來不上船”,天子都叫不醒,公主恐怕也叫不動他。李白和同僚間的關係也十分差,他看別人不順眼,別人看他更不順眼,此外又得罪了高力士等人,於是天寶三年,唐玄宗衹好將他“賜金放還”。但玉真公主並不同意,甚至賭氣對玄宗說:“那將我的公主名號去掉吧,包括封邑中的財富。”玄宗開始不肯答應,但玉真公主還是堅决散去了財産,辭掉公主的名號,並離開京城,遠去安徽宣城修道。這時候玄宗有了楊貴妃在側,不是說凡事都依着自己的妹妹玉真公主了,所以雖然知道公主是在賭氣,但也沒有順着她的意再重用李白,任由她去除名號,散財修道。
李白終其一生,都對玉真公主充滿愛慕之情。李白有一首廣為流傳的詩,叫做:“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衹有敬亭山。”如果不瞭解這首詩的背景,還以為太白真的對着座山發愣哪。其實玉真公主後來正是在安徽敬亭山上修道,所以李白對着敬亭山,終日心馳神往,要知道太白之意不在山,在乎玉真公主也。太白又曾有詩道:“常誇雲月好,邀我敬亭山。五落洞庭葉,三江遊未還。相思不可見,嘆息損朱顔。”這其中的相思之情,不可謂不深,太白和玉真公主的情緣,亦可謂不淺。然而太白之性情太過狂放,似乎也不是可以相托終身的人。
玉真公主既然出傢做女道士,想必也是不喜歡受拘束的人。所以太白和玉真公主正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樣:“緣分,緣分,就怕有緣沒有分。”不過人們經常說,越是沒有得到的就越美好,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所謂“娶了紅玫瑰,就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娶了白玫瑰,就成了衣服上的一顆飯粒子”。 也許就像太白和玉真公主這樣,在歲月深淵,望明月遠遠,挺好。
公元762年,玉真公主去世,時年七十多歲,葬於敬亭山。李白也於同一年死於敬亭山下的當塗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天津教育出版社 |
|
|
第1節:國色照酣酒天香夜染衣(序) | 第2節:女帝捲 金輪垂照掩日光(1) | 第3節:女帝捲 金輪垂照掩日光(2) | 第4節:女帝捲 金輪垂照掩日光(3) | 第5節:後妃捲 西宮夜靜百花香(1) | 第6節:後妃捲 西宮夜靜百花香(2) | 第7節:公主捲 秦樓魯館沐恩光(1) | 第8節:公主捲 秦樓魯館沐恩光(2) | 第9節:公主捲 秦樓魯館沐恩光(3) | 第10節:公主捲 秦樓魯館沐恩光(4) | 第11節:公主捲 秦樓魯館沐恩光(5) | 第12節:公主捲 秦樓魯館沐恩光(6) | 第13節:公主捲 秦樓魯館沐恩光(7) | 第14節:和親公主捲 公主琵琶幽怨多 | 第15節:宮人捲 月過金階冷露多(1) | 第16節:宮人捲 月過金階冷露多(2) | 第17節:宮人捲 月過金階冷露多(3) | 第18節:名媛捲 鳳釵金作縷鸞鏡玉為臺(1) | 第19節:名媛捲 鳳釵金作縷鸞鏡玉為臺(2) | 第20節:名媛捲 鳳釵金作縷鸞鏡玉為臺(3) | 第21節:名媛捲 鳳釵金作縷鸞鏡玉為臺(4) | 第22節:名媛捲 鳳釵金作縷鸞鏡玉為臺(5) | 第23節:名媛捲 鳳釵金作縷鸞鏡玉為臺(6) | 第24節:名媛捲 鳳釵金作縷鸞鏡玉為臺(7)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