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品三国   》 第13节:三顾茅庐(1)      易中天 Yi Zhongtian

  三顾茅庐
  诸葛亮的出山,在《三国志》上只有短短一行字:“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行文字被罗贯中演义为非常精彩的一个故事。而《魏略》和《九州春秋》则说,是诸葛亮主动去见刘备的。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三顾茅庐的故事为什么会被一再传唱?
  上一集我们讲到,歧路彷徨的刘备与诸葛亮相遇,从此峰回路转,事业蒸蒸日上。但问题是,他们两个究竟谁先找谁。是刘备礼贤下士,还是诸葛亮投怀送抱?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有不同说法。《魏略》和《九州春秋》说,刘备来到荆州后,屯兵于樊城。建安十二年,曹操平定了北方,诸葛亮料定其下一个攻击目标必是荆州,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于是“北行见备”。刘备并不认识诸葛亮(备与亮非旧),没把这个年轻人放在眼里,只当作一般士人接待(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座谈完了,众人散去,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刘备也不问他想说什么,顺手拿起一根牦牛尾巴编起工艺品来。诸葛亮便说,将军的雄心壮志难道就是编牦牛尾巴吗?刘备知道诸葛亮不是寻常人等了,就说这是什么话!我不过“聊以忘忧”罢了。诸葛亮说,将军度量一下,刘镇南(指刘表)和曹公相比怎么样?刘备说,比不上。诸葛亮又问,将军自己呢?刘备说,也比不上。诸葛亮说,都比不上,难道就等着人家来宰割吗?刘备说,我也发愁,那你说怎么办?诸葛亮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让刘备建议刘表鼓励游民自力更生,并登记在册,这样就可以增加荆州的实力了。
  这种说法明显地和诸葛亮《出师表》相异,因此裴松之认为不实(非亮先诣备,明矣)。但他同时也表示不可理解。裴松之说:“虽闻见异词,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其实这事并不可怪,道理马上就要讲到。事实上,《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虽然是非主流观点,也并非没有人支持。刘啸先生的《“三顾茅庐”质疑》就赞成此说。刘啸先生认为,许多人只看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一面,没看到诸葛亮其实更需要刘备。第一,诸葛亮是一定会要出山的,而刘备则是他最愿意选择的老板。如果一定要等刘备三顾茅庐才肯出山,岂非等于说:“你刘备不来请我三次,我这辈子就在南阳耕地算了。”这是不通的。第二,刘备虽然急需人才,但在遇到诸葛亮以前,他需要的是一群人,即一群“贤臣”,并不一定非得是谁不可;而诸葛亮需要的却是一个人,即一个“明君”,那就是刘备。诸葛亮的选择余地更小,甚至别无选择。第三,以诸葛亮之敏锐,他发现刘备应该比刘备发现他早。既然机会对于他只有一次,他又岂肯在隆中坐等“三顾”?何况当时形势急如燃眉,哪里还有在隆中摆架子的时间?因此刘啸先生说,三顾茅庐的逻辑结论“实在叫人难以接受”。
  刘啸先生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但《出师表》的说法也无法否定。《出师表》(即通常所谓《前出师表》)为诸葛亮所作,是没有问题的。在这里,诸葛亮说得很明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就再清楚也不过。第一,刘备确实亲自到隆中找过诸葛亮,而且去了多次。第二,刘备到隆中找过诸葛亮,谈论的是“当世之事”。第三,诸葛亮决定出山辅佐刘备,直接原因是刘备三顾茅庐。“由是”和“遂许”,意思明明白白。古人的自述当然不可全信,但要说诸葛亮凭空捏造一个“三顾茅庐”的故事,无论从诸葛亮的为人看,还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恐怕都不可能。从他出山到上表,不过二十一年,许多当事人都还健在,诸葛亮就会当面撒谎?
  所以,陈寿在为诸葛亮做传的时候,不取“登门自荐”说,而取“三顾茅庐”说。另外,陈寿在他的《上〈诸葛亮集〉表》中,也做了很清楚的描述。陈寿说:“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接纳。”这就把前因后果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话说三国
第1节:青梅煮酒论英雄(1)第2节:青梅煮酒论英雄(2)第3节:青梅煮酒论英雄(3)第4节:青梅煮酒论英雄(4)
第5节:天生奇才(1)第6节:天生奇才(2)第7节:天生奇才(3)第8节:天生奇才(4)
第9节:慧眼所见(1)第10节:慧眼所见(2)第11节:慧眼所见(3)第12节:慧眼所见(4)
第13节:三顾茅庐(1)第14节:三顾茅庐(2)第15节:三顾茅庐(3)第16节:三顾茅庐(4)
第17节:隆中对策(1)第18节:隆中对策(2)第19节:隆中对策(3)第20节:隆中对策(4)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