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经类 》 花满朝圣路 》
第13节:我坚信他还在那里
华姿 Hua Zi
母亲、舅舅和他的儿子们为他穿上了新的衣服,戴上了新的配有飘带的蓝色帽子。这是按照乡下的风俗特地为他缝制的。他躺在那里,平静,安详,苍白,沉默。他完全换了一个样子,这个样子是我不熟悉的。他在消失之前已经变成了另一个人。
在乡下,死了人就像是一个节日
在我三岁那年的一天里,大哥背着我去邻村看了一个"死人",当夜我就发高烧,抽搐,三天三夜,人事不省。病好后,母亲请一个算命先生替我算了一命,说我在15岁之前"犯死人"。也就是说,不能看死人。否则,就有性命之忧。
在我6岁的时候,住在隔壁的三爹死了。女人们哭得惊天动地。在乡下,死了人就像是一个节日,全村的人都要去看那个表演。我被母亲关在屋里。我趴在大门上看,但我什么也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了一些密密麻麻的背影,我只听到了一些由死亡带来的声音。因为一个迷信,我从三岁起就被父母家人保护起来。因为他们的精心保护,我一直长到15岁,才看到死的发生。其实,真正的死我仍然没有看到。我看到的,是因为这个死而诞生的一个庆典。
在乡下,死亡不是一件个人的事。死亡是全村所有人的事,大家都要来参与,来观看,来庆祝。在奥修的哲学里,死亡就是应该被庆祝的。
伟大的瑞典诗人卡尔·迈克·贝尔曼,在临终时请来所有的朋友,与他们同声高唱最后的那首歌。
庄子鼓盆而歌,实际上也是对死亡的一种庆祝。在庄子看来,生命本来来自于自然,人之死,不过是归于自然罢了,所以应该庆祝。
既然死亡是众人的结局,是每个活着的人都必须要亲自经验的一件事,不能逃避,不能超越,也不能彼此替代。那么,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把它变成一个庆典。一个全体参加的,有歌有舞的,庆典。
我坚信他还在那里
7月26日中午,送葬的时辰到了,从渔薪镇上请来的电子乐队开始演奏哀乐--他们的三个歌手唱了整整一上午的流行歌曲,那都是亲戚和乡亲为他点的。一支歌10元钱。村支书北京哥一次为他点了十首。有个堂姐夫要为他点一首《哭父亲》,但没有。这个乐队没有为我们准备哀伤的歌带。
从夏场赶来"吊孝""哭灵"的师傅在屋后的柳树林里等待了一上午,现在他们要登堂表演了。闻讯而来的人们挤满了堂屋、大门口、台坡、禾场,很多的人我都不认识。听说,已经有很多年人们没有看到"吊孝",听到"哭灵"了。
母亲带着我们姐妹以及他的干女儿、侄女儿、舅侄女儿若干人围绕着他。母亲、姐姐和他的干女儿、侄女儿们放声地哭诉着。看哭和劝哭的女人们越来越多,堂屋、台坡和大门口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棺材抬进来了。他的儿子、侄儿子们,女婿、干女婿、侄女婿们,都扶棺跪下了。
"吊孝"的女师傅这时开始了放声高唱。这个女师傅唱得哀怨动听,催人泪下,无可挑剔。但是,天气太热了,人又太多了。大哥果断地制止了女师傅的表演。大哥不是怕我们热坏了,而是怕他热坏了。
现在,他被抬进棺材,抬上了灵车。孙子、外孙子、侄孙子们举着花圈走在灵车的前面。他的长孙抱着他的照片,他的那个做医生的舅侄儿子捧着小弟弟的朋友献给他的一个硕大的菊花花篮,他们是专门开车从武汉赶来的。灵车要开了,但他的一个侄女儿拽着车厢哭着喊着不肯松手。这样的哀伤感动了许多在场的女人,她们拉她、劝她,陪她流了很多泪。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尘嚣中的微笑 | 第2节:棉花开了一朵 | 第3节:土地提供的快乐 | 第4节:晚风永远在吹 | 第5节:阳光的香味 | 第6节:大自然的祝贺 | 第7节:理想的别墅 | 第8节:把死亡变成一个庆典 | 第9节:死不是湮灭 | 第10节:让生命奴役死亡 | 第11节:死亡是一个顶点 | 第12节:消失前已变成另一个人 | 第13节:我坚信他还在那里 | 第14节:入土为安 | 第15节:生命是一本无限的书 | 第16节:白色独木舟 | 第17节:冬天涛响里的月光之旅 | 第18节:眺望东湖 | 第19节:大地之外的风景 | 第20节:绿色到了夏天就成熟 | 第21节:不可逃避的严峻 | 第22节:更深的沉落 | 第23节:郊外的夜晚 | 第24节:天堂在哪里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