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全书 》 七修类稿 》
卷十二 国事类
郎锳 Lang Ying
本朝内官专权
内官专权。自古为然。本朝宣德前无也。正统间王振、天顺间曹吉祥、成化间汪直、弘治间李广、正德间刘瑾。然年久害大。惟王振也。盖英庙幼冲。即已擅柄。第为张太后所制。盛极。致有土木之变。车驾蒙尘。天下骚动。此固国家之大数。亦振之酿成。而势移人主故也。曹、李虽权倾一时。九卿执政者尚未俯首。但敢怒不敢言耳。而汪直一时公卿多为屈膝。故有都宪叩头如捣蒜。侍郎扯腿似烧葱之诮。致人之死尚寡焉。刘瑾则又假公成私。查钱粮。完勘合。动辄抄拿。而又访察罗织文臣。往往罚米枷号。有钱则生。无钱则死矣。内官一差。即要万两谢恩。上下交征也。一日朝罢。见御道上一纸。取视。乃假名檄文。欲诛瑾者。瑾即下殿入班。分五品以下。午门外跪问。天暑。死者数十人。余又下狱。后王振死于土木。汪直下狱死。李自服毒死。曹、刘俱谋逆死。后之人当为之戒也。
杨邓钟山诗
太祖初召会稽杨廉夫见。令赋《钟山诗》。廉夫援笔立就曰。钟山千仞楚天西。玉柱曾经御笔题。云护金陵龙虎壮。月明珠树凤凰栖。气吞江海三山小。势压乾坤五岳低。愿效华封陈敬祝。万年圣寿与天齐。太祖曰。此诗值一千贯。今日庶事方殷。姑赐五百贯。过日。涂人邓伯言见。亦命赋《钟山诗》。稿既呈。中一联云。鳌足立四极。钟山蟠一龙。上大喜。以手拍案高诵之。邓以为怒。惊死于墀下。扶出东华门始苏。然二人后俱以布衣卒。
罗良
罗良。字彦温。福建汀州长汀人。至正四年。漳州贼李志甫围漳城。守将战败。良乃倾家募兵。从江浙平章百花讨平之。论功为最。奏授长汀尉。十一年。龙溪狱囚反。杀元帅月鲁帖木儿。掠财焚舍。良以兵擒之帅府。版署漳浦主簿。继而贼吴仲海等杀千户福良。陷南胜等县。良又平之。镇将举授南剑土翼千户。是年。夏天完将詹天骥。陷龙岩等地。逼取帅府郡县印绶。良裒所部兵巷战。斩天骥等三人。杀贼无算。帅府上其功。以良署新翼万户。十三年。福贼康子政围逼省城。官军莫敢当。帅宪两府。以礼致良。良遂募兵千人。沿海夜进。直抵城下。与贼死战。入城。夜复引敢死士缒城杀贼营。往返数日。贼见药箭。惊曰。漳州罗万户军何以至此。各散去。围解。奏授印符。俾长万夫。十四年。泉州安溪贼李大等。焚柳营江。陷长泰等县。良潜济江。出不意。四出追杀。一贼莫能窜。继又南胜贼夏山虎攻漳。声势甚急。良率兵出战。馘之。长泰、龙溪贼相继生发。良悉平。州守遂引同摄州事。抚绥其民。十八年。南胜贼李国祥挟潮贼王猛虎等陷南绍屯府。良皆平之。朝以良为漳州总管。子安宾袭万户。二十年。天完将林国庸又攻漳之近县。良画策遣府判柴十二等掩击之。败去。一时龙岩诸县皆复。二十一年。漳浦贼陈世民自比秦王。陷漳浦近地。势甚盛。良遣同知刘君玉、万户帖木儿海牙等水陆并进击。世民走潮。贼众自杀其首请降。遂以功拜福建行省参知政事。兼守漳州。二十二年。潮贼金荣杀江西省平章朵列不花。据城为叛。良遣同知刘文远入潮谕之。贼畏良威德。尽献所获印符。潮之蜑艘。出没海屿。暴掠尤甚。良檄同知刘君玉以舟师御之。贼惧威。灭迹海外。番夷仰良政化。亦浮驿听命。朝廷嘉其功。转资政大夫。升本省右丞兼广东道宣慰司都元帅。仍守漳州。寻命与江西右丞迭理必实合兵复潮。潮贼陈国珍构合红巾以拒。良大发兵。遣同知刘君玉率都事郑衍等军民职官数千人。兵数万。分道水陆齐进。裨将张德、赵璋战没。军士愤激。连拔其寨三十。追至潮阳。国珍因奔入海。良伏兵袭杀之。先是。梅州伪指挥倪兰。与潮贼犄角。良板授义士侯召卿率乡兵要截贼道。执其帅以降。良每击贼。专以设伏取胜。药弩挫敌。远近畏其名。为政节用。养士不吝。民有控愬。核情剖理。庭无留狱。定赋必均。课农必慎。漳始置屯田而无府署。每岁。漳、泉镇将率兵耕获。岁终更代。甚为民病。良奏立万户府。置千百长。选吏给印。分田赐牛。入耕出战。军无多取。人无远输。食足兵强。有流来者。必抚而衣食之。故虽乱世。漳则熙怡。民乐为之用。各尽其力也。每岁又遣僚佐具舟。由海运粮抵辽东。以给行在官军。贡方物以资国用。举朝叹异。元主嘉其忠。解衣赐之。特授光禄大夫。进封晋国公。先是二十二年。陈友定为福参政。复汀州。遂有据福之志。威迫平章燕只不花。所收郡县仓库。悉为家资。不顺者辄加杀戮。威振闽中。至二十五年。复败我太祖将胡深。元以有功。加升平章。遂发兵诸郡。远近献城。以成窃据。独良卓然不屈。梗于漳州。慨然叹曰。噫。贼乃人为乎。遂以书责之曰。足下为参政。国之大臣也。汀州之复。是乃职耳。可以功而自恣邪。燕只平章。足下之僚长也。可以威而迫之邪。夫非其君命而得郡邑者。人人皆得而诛之矣。今郡邑之长。君命也。固不可以加戮。百司之职。君授也。固不可以加窜。足下破郡邑而为家资。驱官僚而为臣妾。口言为国。心实私家。跬步之际。真伪甚明。不知足下将为郭子仪乎。将为曹孟德乎。今又窃据全闽。背逆无道。不为君诛。将不为天诛乎。友定大怒。益发兵攻漳州。檄曰。早降则终享富贵。不降则噍类无遗。良使三千人。操强弓毒矢。伏于江东险处以俟之。且诫之曰。但有他警。慎勿轻移胜地。一夜。友定以兵千余人攻海仓塞。佯言夺海州。趁潮直下。警至。千夫长张石古等违良节制。悉兵赴之。友定兵遂渡柳营江。士卒惊骇星散。良迎战于马岐山。败绩。兵遂围城。连攻旬月。守城士卒。日夜不得休息。矢石殆尽。约储蓄可三日之需。皆伐果木。拆庐舍以代之。父老请曰。江南道绝。天子万里。孤城无援。破在旦 【明本『旦』作『朝』】 夕。况国朝之事又已去矣。元帅守此。欲为谁邪。良曰。天子命我守此土。当与此土共存亡。岂可以畏死而贪生。舍义以从贼哉。下令示以死守。先时。有百夫长卢积者。因行军失律。良以法诛之。其子善征骁勇。复置之幕下。使领北城兵。因引贼入。良与巷战而死。其夫人陈氏。名德金。字怡清。良继室也。闻良战死。即投后园三尺鱼池。鞠躬匍伏自尽。初。友定攻城甚急。良谓陈氏曰。国亡身死。理之正也。友定兵强。难以角胜。若来。吾义不可屈。必与决战而死。又曰。勇者不顾身。忠者不念家。今海内之盗。杀其父而子其子。戮其夫而妻其妻。吾死。汝可无死矣。陈氏泣对曰。妇人之义。有死而已。夫既能与国共存亡。我必能与夫同生死。及是良死。其弟屯田万户罗三。亦骂贼不绝口死。良长子安宾。将兵救父。众散。亦自刎。壮士从良死者。百余人。友定义良忠节。不掠其后。郡人哀陈氏之死。相与舁葬于绿江之滨。呼为烈妇冢。噫。良以一介之民。不俟王师。惟以义起。二十年而至公爵。武略固已多也。即其行政为国。势当乱离。虽文人学士。世臣名将。有不能处者。良则优为。则其天分之高。忠诚之才为何如哉。逮以部将违其节制。潜纳贼兵。遂至战死。乃天亡也。而妻子与弟守义。骂贼凛凛。亦死。一门忠烈。又为何如哉。余读《元史》不收。《闽志》又略。故特详考焉。提其大纲。略为立传。以激厉夫不忠不义不烈者。
西茶易马考
洪武四年正月。诏陕西汉中府产茶地方。每十株官取一株。无主者令守城军士薅种采取。每十分官取八分。然后以百斤作为二包。为引。以解有司收贮。候西番易马。后又令四川保宁等府。亦照陕西取纳。二十三年。因私茶之弊。更定其法。而于甘肃洮河、西宁。各设茶马司。以川、陕军人岁运一百万斤至彼收贮。谓之官茶。私茶出境者斩。关隘不觉察者处以极刑。民间所蓄。不得过一月之用。多皆官买。私易者籍其园。仍制金牌。牌额篆文曰。皇帝圣旨。其下。左曰今当差发。右曰不信者死。番族各给一面。 【洮州火把藏思裹日等族。牌六面。纳马二千五十匹。河州必里卫二州七站。西番二十九族。牌二十一面。纳马七千七百五匹。西宁曲先阿端罕东安定四卫。巴哇申藏等族。牌一十六面。纳马三千五十匹。每匹上马给茶一百二十斤。中马七十斤。下马五十斤。】 一面收贮内府。三年一次。差大臣賷牌前去。调聚各番。比对字号。收纳马匹。共一万四千五十一匹。自是洮河、西宁一带诸番。既以茶马羁縻。而元降万户把丹。授以平凉千户。其部落悉编军民。号为土达。又立哈密为忠顺王。复统诸番。自为保障。则祖宗百年之间。甘肃西顾之忧无矣。自正统十四年。北虏 【乾隆本改作『夷』】 寇陕。土达被掠。边方多事。军夫不充。止将汉中府岁办之数并巡获私茶。不过四五万斤以易马。其于远地。一切停止。至成化九年。哈密之地又为吐鲁番所夺。屡处未定。都御史陈九畴建议。欲制西番。使还城池。须闭关绝其贡易。盖以彼欲茶不得。则发肿病死矣。欲麝香不得。则蛇虫为毒。禾麦无矣。殊不知贡易不通。则命死一旦。安得不救也哉。遂常举兵扰我甘肃。破我塞堡。杀我人民。边臣苦于支敌之不给。而茶亦为其所掠也。弘治间。都御史杨一清抚调各番。志复茶法。华夷共称未奉金牌。不敢办纳。此盖彼既恐其相欺。而此则商贩无禁。坐得收利。特假是以为之词耳。故尚书霍韬有曰。必须遣间谍告诸戎曰。中国所以闭关绝易。非尔诸戎罪也。土鲁番不道。灭我哈密。蹂我疆埸。故闭关制其死命。予则又曰。仍当请其金牌。招番办纳。严禁商贩。无使有侵。至于转输如旧。用军计地转达。不使有长役之苦。收买之价。比民少增。致使有乐趋之勤。其斯为兴复久远之计也。或者曰。方今西番侵扰边民。自宜拯救之不暇。又复兴此迂远之事乎。予则曰。制服西戎之术。孰有过于茶马之一法。何也。自唐回纥入贡。以马易茶。至宋熙宁间。有茶易虏 【乾隆本改作『番』】 马之制。所谓摘山之利。而易充厩之良。戎人得茶。不能为我之害。中国得马。实为我利之大。非惟马政军需之资。而驾驭西番。不敢扰我边境矣。计之得者。孰过于此哉。
三保太监
永乐丁亥。命太监郑和、王景弘、侯显三人。往东南诸国赏赐宣谕。今人以为三保太监下洋。不知郑和旧名三保。皆靖难内臣有功者。若王彦旧名狗儿等。后俱擢为边藩镇守督阵以报之。镇守自此始耳。
葬祭衣冠
洪武初。 【《实录》作甲辰。非。】 太祖命礼部制德祖玄皇帝、玄皇后、懿祖恒皇帝、恒皇后、熙祖裕皇帝、裕皇后衮冕冠服。令皇太子至泗州盱眙县修缮祖陵。葬祭衣冠。告曰。呜呼。昔日列祖。立命是方。积德深长。致天昭鉴。福垂后嗣。今也子孙繁衍。宅于宇内。以统黔黎。深思皇考生前。岁月之间。思念列祖音容。孙常切记。已有年矣。呜呼。以万几之冗。未获躬诣拜扫。今特遣玄孙皇太子以特牲醴之奠。诣陵修缮。敬葬衣冠。以伸孝思。神其鉴之。今泗州之陵是也。然国初迷失。每遣官。止于泗州城西潮河坝望祭。后老军朱贵诣阙。画图贴说。指其所在。然后于其地为陵。乃建德、懿、熙三祖之庙。而衣冠之葬。似在朱贵未言之先。传言沙涨难识也。
【谨按。太祖手谕词臣云。欲启坟改葬。虑泄山川灵气。体魄不安。姑积土厚封。势若冈阜。则或衮冕冠服。即于陵旁祔葬。原封未尝启泄也。 〔明本无此按语〕】
四夷馆
四夷馆有八。曰西八、曰鞑鞑、曰回回、曰女直、曰高昌、曰西番、曰缅甸、曰百夷。永乐所设也。
三谦
国朝有三谦。皆名臣也。国初有余谦。在翰林。宣庙时有虞谦。都御史。英庙时有于谦。肃愍公也。
刘瑾
正德初年。刘瑾等专权。文职受害之至。《双溪杂记》载其初横之日。九卿户书韩文为首。劾瑾不法事。内应有司礼太监王岳等。外助有阁老刘健等。事理可谓周密至矣。且王岳亦上所信。奏入。岳云。当从众官之议。上允。会天晚。明旦发矣。奈阁老李西涯泄其谋。瑾等遂号诉岳等交通害我。明日奴婢不能见天颜矣。哀号须今夜拿岳等。瑾等久在东宫亲密。 【以上八字明本作小字双行】 上不得已。颔之。瑾遂传旨夜捕岳等。自此司礼两厂。尽属八党。今人读之。以为事机之失毫厘之间。愤愤以罪西涯。殊不知西涯之罪固不能逃。但正德初年。彗星扫文昌。已兆文臣受害。特假此逆贼耳。噫。国家大数也。
帝王功臣庙
洪武初。建帝王庙于南京鸡鸣山之阳。以祀三皇五帝、三王、汉高祖、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又诏以历代名臣从祀。风后、力牧、皋陶、夔龙、伯夷、伯益、伊尹、傅说、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方叔、召虎、张良、萧何、曹参、陈平、周勃、邓禹、冯异、诸葛亮、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郭子仪、李晟、曹彬、潘美、韩世忠、岳飞、张浚、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朮、赤老温、伯颜。 【嘉靖间闻去元世祖并木华黎等五人。】
建文君
太祖一夕梦二龙斗殿中。黄胜而白负。明日见建文、成祖同戏。建文着白。心知后必不协。且见建文头颅颇偏。匣髠缁之具。戒曰。必婴大难乃发。靖难师临城。启视。一刀一度牒。有敕曰。欲生。怀牒为僧。密地去。不然。自尽。遂焚宫去。 【出《建文遗迹?革除君记》。】 地道出东南。似当时齐泰、黄于澄知之而传于人。故文庙靖宫之日。以为匿于僧录洽南洲。以他事禁锢之。齐泰追至广德。不及被擒。 【出《叙录》。】 今钱塘东明寺。土人相传建文曾居于此。至今其厮如楼。非常人家所造。后自川历滇。故沐春之传云。常使人护卫。往来于西平侯弟晟之家。 【出《叙录》。】 时朝廷差湖州尚书严震直 【明本无『直』字】 往交趾。相见于晟家。严思不言。恐祸及身。言之不义也。一夕自缢死。明日。建文逃焉。及老。遁至岭南横州寿佛寺。居寺十五年。人不知也。其徒归者千数。横有礼部郎中乐章之父乐善广。亦从受浮屠法。故至今寺额寿佛禅寺四字。乃手笔也。 【出《日新里手镜》。】 一日作诗曰。读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住团瓢。南来瘴岭千寻险。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侍从知何地。惟有群鸟早晚朝。 【出□。】 遂为人觉。奔往田州土官处。自明为建文君。官司震愕。因启将若何。答曰。吾老矣。欲送骸骨归帝乡。因送赴京。号为老佛。至长安门。赋诗进朝廷。诗云。牢落江湖四十秋。归来白发已盈头。乾坤有象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影淡。 【一作云气散。】 朝元阁上雨声愁。新蒲渚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出《君记》。】 英宗使旧中官吴亮最亲幸者使审之。建文见亮。即曰。汝非吴亮邪。亮曰。不是。曰。我昔御便殿时。弃肉于地。汝伏地餂食之。何谓不是邪。亮佯为不知以复命。遂取进西内。 【出《琐缀录》。】 又云。在湖湘直入巡按之门。坐地自陈。巡按则曰。我与汝无名分矣。因执而送京。又云。在河南某寺。因寺僧为盗。官司来捕。围寺将屠之。建文特书黄布掷之曰。皇帝圣旨。令众军散。官执而问之。得实。送之京。 【二说见《孤树裒谈》。】 恐皆非也。崩日。阁下议以神宗之谥。朝廷不从。 【出《枝山野录》。】 竟葬西山。树碑曰天下大法师之墓。 【出《革除编年》。】
仁宗立
仁宗柔顺好文。而汉王则英勇。精于弧矢。成祖每喜汉王。左右窥见。则谮仁宗者又至矣。故有立储未决之意。问之解缙。缙以立嫡以长。又好圣孙二语定之。 【解缙后为汉王谮死于狱。】 然既立仁宗。使之留守南京矣。中心不悦。封汉王于云南。不肯行。改青州。又不行。惟欲南京。遂顺之。成祖又暗使尚书胡濙出使访之。故《立斋闲录》载。胡尝曰。予使外。濒行。圣谕曰。人言东宫多失德。南京可多住几日。试观何如。胡竟以仁明数事上之。至十四年。汉王私造兵器。僭用舆服等事露。削护卫。封之乐安。然后召仁宗至北京行在。《蓄德录》以解缙题虎诗云。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因是文皇感动而召之。误矣。
本朝封王
汉封诸王。惟嫡世袭其爵。余同庶人。但免其役而已。唐亦惟世其嫡。中叶以来。爵亦寄虚名也。宋封爵止于皇子。其子子孙。不问嫡庶。不过承荫入仕为环卫官。却许应试。至有年深齿德之尊者。仍嗣封王。本朝王爵封及二代。子孙六世。尚得为校尉。余有禄。亲亲之恩。可谓隆矣。不知数世之后。尾大难掉。故韩王一脉。一府之钱谷不足支也。成化、弘治间。宗室有请立宗学者。有愿辞禄入试者。诚高见也。惜不能从。呜呼。羽士充奉。常荫资补外任。此独不可乎。
渡江取闽
至正十七年。天兵既取建业。命将四出。攻取京口、毗陵、浙西等处。时毗陵乃张士诚之将张德为守。徐达屡战不利。太祖闻而亲率冯胜等十人往援。皆扮为商贾。暗藏军器。顺流直下。时江风大作。舟为颠覆。太祖惶惧乞神。忽见红袍者拖舟。转仰沙上。太祖曰。救我者何神。默闻曰。晏公也。又曰。有船可济。视之。江下果有一舟来。太祖呼之。即过以渡。开至半江。舟人执利刃示太祖曰。汝等何处客人。知吾名否。太祖微笑。而邓愈应声曰。稍工。毋送死耶。我等图大事者。汝欲富贵。当降以去。舟人曰。汝非朱官人乎。愈曰。然。舟人遂拜曰。吾辈江中剽掠。昨夜闻人呼我弟兄。明晚有朱官人来。授汝一生富贵。今可知其豪杰也。遂呼船尾避者一十余人皆拜之。问其姓名。一名张赫。 【后封航海侯。】 一为朱寿。 【后封轴轳侯。】 《功臣录》不知。误言也。又。吴四年二月。汤和既定方氏。欲由海道胜兵取福建。遇蓝面渔翁曰。子勿杀吾。指子攻之之路。一宿。倐抵福城。降至崇安。陈友定遣宁武战和。大败。参军胡琛为乱军所杀。和正无计间。而渔翁又至。曰。明日。子与沐英捱次出战。明日。汤诈败。继之沐英夹攻。宁武死。友定闭门。为和云梯攻陷。平闽不过一月也。呜呼。前之渡江。神之救护圣君如彼。后之取闽。神之助引名臣如此。平治一统。岂非皆天之所为耶。
封晏公
国初。江岸常崩。盖猪婆龙于下搜抉故也。以其与国同音。嫁祸于鼋。朝廷又以与元同音。下旨令捕尽。而 【明本作「然」】 岸崩如故。有老渔翁过 【『翁』字明本无。『过』字据明本补】 曰。当以炙猪为饵以钓之。钓之而力不能起。老渔他日 【『他日』两字据明本补】 又曰。四足爬土石为力。尔当以瓮通其底。贯钓缗而下之。瓮罩其项。必用前二足推拒。从而并力掣之。则足浮而起矣。已而果然。众曰。此鼍也。老渔曰。鼍之大者能食人。即世之所谓猪婆龙。汝等可吿天子。江岸可成也。众问姓名。曰晏姓。倏尔不见。后岸成。太祖悟曰。昔救我于覆舟。云为晏公。遂封其为神霄玉府晏公都督大元帅。命有司祀之。予以《尔雅翼》曰。鼍状如守宫。长一二丈。背尾有鳞如铠。力最遒健。善攻碕岸。正符此也。又知晏公之封自本朝。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七修类稿原序 | 卷一 天地类 | 卷二 天地类 | 卷三 天地类 | 卷四 天地类 | 卷五 天地类 | 卷六 天地类 | 卷七 国事类 | 卷八 国事类 | 卷九 国事类 | 卷十 国事类 | 卷十一 国事类 | 卷十二 国事类 | 卷十三 国事类 | 卷十四 国事类 | 卷十五 义理类 | 卷十六 义理类 | 卷十七 义理类 | 卷十八 义理类 | 卷十九 辩证类 | 卷二十 辩证类 | 卷二十一 辩证类 | 卷二十二 辩证类 | 卷二十三 辩证类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