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六種色素武器功效解密:食物顔色使用手册   》 第13節:第一節:紅色(7)      尹東赫 Yoon Dong-Hyuk

  韓國最大規模的Paprika栽培基地在扶餘。我也曾經到那裏去參觀過,據說建造一個玻璃溫室要花費5億多韓元。在那裏,我們能看到所有能出口的Paprika種類:草緑色、紅色、黃色、桔黃色的Paprika,它們都在玻璃溫室裏非常鮮豔誘人地生長着。
  在給紅色的Paprika拍照片的時候,我仔細地進行了零距離的觀察。Paprika真是一個奇怪的傢夥,我發現正面部分是紅色的Paprika,背面部分竟然是緑色。同一個Paprika似乎在一條分界綫的地方非常明顯地被區分成了紅色和緑色兩部分。
  問過農藝師纔知道,這些溫室裏的Paprika也是先從經常接受太陽照射的部分開始變紅的。而無論是紅色、黃色或是桔黃色的Paprika,一開始都是草緑色的,然後根據它們的基因嚮不同的顔色轉變。而那些草緑色的Paprika則從初始的淺草緑色變成了更深的草緑色。
  從營養學的角度說,Paprika是維生素C、β-鬍蘿蔔素的寶庫。因為在Paprika顔色的變化過程中,Paprika積纍了大量的β-鬍蘿蔔素。而每一種顔色的Paprika所含β-鬍蘿蔔素的量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在每100g當中,紅色是3.335ug排在第一位,然後依次是:桔黃色(2.270ug),黃色(750ug),草緑色(185ug)。
  大辣椒在含有β-鬍蘿蔔素方面,也是紅顔色的含量要比草緑色的含量多很多。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對紅色辣椒或紅色Paprika更加偏愛,因為草緑色辣椒在鈣和鐵的含量上是遠遠超過紅色一族的。
  我們再來看看這些可愛的Paprika中維生素C的含量,通過測試,每100g中:橘黃色(167mg),草緑色(162mg),紅色(140mg),黃色(122mg)。如此一來,我們還真是很難說哪一種Paprika更加營養豐富,這或許也是這四種顔色的Paprika能夠同樣受到人們寵愛的原因吧。
  正是因為Paprika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甚至可以說它們是世界上所有蔬菜當中含有量最多的,所以在Paprika栽培基地工作的阿姨們,常常把不能裝箱銷售的Paprika當成西紅柿或蘋果一樣生吃。
  "尹先生,你看看我的皮膚。我都五十多歲了,可是皮膚還是這麽的有彈性呢。"栽培基地的一位阿姨這樣對我說。我冒昧撫摸了一下,確實,既滑潤又有彈性。這當然要歸功於Paprika所富含的維生素C了。我想,如果大傢都每天吃上3~4個,我們的皮膚肯定會又潤澤又有彈性的,怎麽樣,不妨試一下吧。
  在烹飪加熱的時候,Paprika和大辣椒所富含的維生素C,並不會有什麽損失,因為它含有防止氧化的維生素P。農村振興廳的韓貴正研究員很肯定地斷言Paprika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蔬菜。他信心百倍地說:"現在主要是因為價格比較貴,如果以後價格再下降到一定的程度,那麽Paprika無疑會比任何蔬菜都受歡迎。"
  顔色很華麗,營養很豐富,味道很好吃,而且還很適合韓國的傳統飲食習慣,我們有理由相信Paprika會像韓研究員預言的那樣會有一個光明的新世界。
  韓研究員不僅對Paprika進行言論上的贊美,而且還切合實際地開發了若幹種Paprika的烹飪方法。下面就介紹幾種簡單的製作方法。
  好,讓我們現在就圍上圍裙,按照韓研究員的烹飪方法試一試吧。
  Paprika的烹飪法
  Paprika果汁
  先來做個果汁。將Paprika按照顔色的不同,分別放到果汁壓榨機裏榨出不同顔色的Paprika汁液。如果擔心太粘稠的話,可以往裏面放一些水,不會有什麽影響的。先嘗嘗各種Paprika汁的味道怎麽樣?Paprika的顔色很多,不同的顔色會有不同的味道。我個人比較喜歡喝桔黃色的Paprika汁。當然這因人而異,有人喜歡喝紅色的,有人則喜歡喝草緑色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花山文藝出版社
第1節:蘿蔔泡菜和梔子色素,韓國的色素武器第2節:色素幸福時代的開始第3節:色素可以治療癌癥第4節:植物為什麽使用顔色?
第5節:顔色:越混合越有功效第6節:讓我們的餐桌升起彩虹第7節:第一節:紅色(1)第8節:第一節:紅色(2)
第9節:第一節:紅色(3)第10節:第一節:紅色(4)第11節:第一節:紅色(5)第12節:第一節:紅色(6)
第13節:第一節:紅色(7)第14節:第一節:紅色(8)第15節:第二節:黃色(1)第16節:第二節:黃色(2)
第17節:第二節:黃色(3)第18節:第二節:黃色(4)第19節:第二節:黃色(5)第20節:第二節:黃色(6)
第21節:第二節:黃色(7)第22節:第二節:黃色(8)第23節:第二節:黃色(9)第24節:第二節:黃色(10)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