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正解金陵十二釵   》 第13節:不以異姓相視      周思源 Zhou Saiyuan

  第四,從清史來看,允礽的太子之位第二次被廢之後,已經徹底失勢了,這次是毀滅性打擊,朝野誰都清楚廢太子永遠不會再有出頭之日。於是以八阿哥與四阿哥為首的兩個集團纔或明或暗地結黨,準備成為儲君,有朝一日即位為帝。但是這些皇子在康熙面前無不極度順從,沒有一點反對皇帝的跡象。因為康熙稍有察覺,他們就會受到嚴厲訓斥甚至懲處。這種情況持續了十多年,直到始終牢牢控製着局勢的康熙去世。雍正更不必說了,他對以同胞手足為首領的政敵處置之嚴厲,之無情,歷史上也不多見。雍正在位十三年,加上康熙晚年,那個廢太子集團的包括準備行刺在內陰謀活動居然能夠持續長達二十五年以上而不被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發現,實在令人難以相信。而且康熙最後十幾年勢力最大的應該是八阿哥為首的集團,在雍正時期他們遭到毀滅性打擊,怎麽廢太子集團或其殘餘卻始終非常活躍?因此,要麽還有一個比它勢力更大更活躍的八阿哥集團餘部在反對雍正和乾隆,要麽那個所謂廢太子集團在他第二次被廢後就根本不存在了。
  有一個問題我們不能忽視,就是秦可卿的所謂親生父親廢太子老親王為什麽要讓自己的女兒自殺?
  從生活邏輯來說,做父母的要作出這樣的决定是多麽痛苦,多麽殘酷,多麽睏難,那肯定是萬不得已纔會出此下下之策。這裏必須有足夠的理由纔行。首先是秦可卿在這場未遂政變中一定扮演了一個極其重要極其關鍵的角色,她重要到關鍵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那麽她扮演的是什麽重要角色呢?這個"藏匿"在寧國府十多年的女人,在"有可能把皇帝殺掉"這樣嚴重到無以復加的政治鬥爭中究竟起着什麽重要作用?從政治鬥爭的規律來說,既然秦可卿的死能夠為自己父兄的反帝陰謀取得"喘息的機會",能夠"延緩(廢太子老親王與皇帝)雙方的大搏鬥",那麽這種鬥爭肯定已經非常公開與白熱化,皇帝怎麽會不采取相應措施?從情節邏輯來看,既然問題嚴重到了父親要女兒自殺的地步,小說中不可能沒有與這個事件相關的上下遊情節。所以從生活(事實)邏輯和情節邏輯來說,那些猜測都是不可能成立的。
  有讀者問,北靜王水溶會不會和那個"壞了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是一派的,是他們的庇護傘?不會。
  我們有必要註意一個重要的歷史事實,那就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這三朝儘管發生過多次嚴重的皇室內部的政治鬥爭,但都是公開的爭權奪利,康熙朝後期以八阿哥允禩為首,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為骨幹的一派,是完全公開的,連康熙都知道。從來沒有過民間秘密結社式的說黑話派密使讓某人的親屬自殺之類的事。一派如果失利了,那麽主要成員全家都會受到嚴厲的懲處,决無例外。最典型的就是康熙的四皇子即位為雍正皇帝後,和他對立的八皇子、九皇子、十皇子甚至雍正的親弟弟十四皇子都遭到極其嚴厲的處置。這些在史書上都有記載。清代的連坐制度非常嚴厲而殘酷,最起碼革去爵位,弄不好命都難保,全家遭殃。如果壞了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是反對皇帝的,那麽北靜王水溶早就隨着一網打盡了。水溶一直受到皇帝信任,這在《紅樓夢》中有許多事實可以證明,如他得到皇帝的這賞賜,那賞賜。這些都證明他與壞了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毫無關係。所以北靜王不可能成為義忠親王這一派餘黨的庇護傘。
  還有讀者問,五十八回由於老太妃薨了,官員與誥命夫人們都去參加各種祭奠活動,在一個大官的傢廟中,榮府賃(租)了東院,北靜王府便賃了西院。東的地位是不是比西高?是否意味着榮府有着比北靜王還硬的來頭?而這就是因為秦可卿在賈府之故。
  可是這樣就又出現了一個悖論:按照某種說法,秦可卿不是已經奉父母之命在"熟地"自殺了麽,那不是就意味着老親王廢太子這一派又經受了一次極其沉重的打擊,賈府已經沒有秦可卿這個高貴出身的人了,而且北靜王已經成為廢太子老親王餘黨的庇護傘了麽?怎麽還會比北靜王地位更高呢?
  即使從這次居住來說,這個結論也是站不住腳的。從朝嚮來說,中國古代講究南面為王,北面稱臣。為什麽為王者面南,為臣者面北?因為中國地處北半球,朝南的房子是陽光最充足的。如果在一個院子或聚居區中,當傢長、當部落領袖、當君主的總是住在陽光最充足的北房裏,面嚮南面;皇宮的大殿都是朝南的,皇帝面嚮南面,臣子自然就面嚮北面了,那麽面南而坐的皇帝的右手是什麽方向?西。皇帝左手是什麽方向?東。中國古代尚左尚右歷代不一,不過從唐朝開始,後來基本上都是以右為上了,所以當官的"左遷"就是降職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的《序》開頭兩句就是:"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就是說,我從京師長安貶官到九江郡當司馬來了。房屋東南西北地位的高低和陽光照射的多少有關係,北房(院子)坐北朝南,在一般院子裏北房都是正房,兩邊是廂房。從陽光照射來說,在北房右側的西房是僅次於北房的好房子,在北房左側的東房則次於西房。東西院子地位的高低也應該符合這個規律。所以北靜王府住在西院而榮府住在東院是符合彼此身份的,這種居住格局如果是曹雪芹刻意安排的話,恰恰證明北靜王的地位高於賈府。
  有讀者問:水溶對賈政和賈寶玉這麽好,是不是和十四回寫到的"不以異姓相視",也就是不把他們曹(賈)傢當漢族包衣奴才的下賤身份看待,不歧視他們?
  不是。
  因為這裏錯了一個關鍵性的字。十四回寫的是"不以異姓相視",是姓氏、姓名的女字旁的"姓",而不是竪心旁表示性別、性質的"性",這是首先要弄清楚的。另外,曹傢是內務府正白旗包衣,是正白旗旗主的奴才,當然也是皇帝的奴才,但是不等於任何滿族王公貴族都可以把這個兩門國公和他們的子孫(這些人不少都有爵位和官職)都當作奴才,何況賈傢還出了個當今皇帝的貴妃呢。連不可一世的忠順親王都不敢擅自到賈府抓人,就證明了這一點。如果賈府是所有滿族王公貴族的包衣奴才,那忠順親王就不會衹派長史官來了。曹雪芹在這裏衹是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普通禮儀,"不以異姓相視",意思就是不把你當外人,就像同一個姓氏自己傢族的人一樣看待。"異姓"這個詞明清小說中常見,用得最多的就是江湖好漢們往往一見如故,於是就"結為異姓兄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百傢講壇
第1節:前言第2節:誤讀造成許多謎
第3節:秦可卿藝術形象第4節:乳名兼美字可卿
第5節:不正常的男女關係第6節:給秦可卿看病的不是禦醫
第7節:混飯吃久慣行醫第8節:用那棺木純屬偶然
第9節:真的假貨第10節:存在着一個悖論
第11節:秦可卿出身的秘密第12節:某親王之女的旁證
第13節:不以異姓相視第14節:怎樣認定棄嬰的出身
第15節:可以肯定秦業是個清官第16節:出身神秘的秦可卿
第17節:秦可卿責任的兩個關鍵第18節:曹雪芹對秦可卿的態度
第19節:紅學中還有多少學第20節:曹雪芹自敘傳的觀點
第21節:賈寶玉即是曹雪芹第22節:蛛絲馬跡
第23節:黛玉死因的幾種說法第24節:林被玉帶動與其主動性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