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志 》 追忆繁华京城过往烟云:图说北京三千年 》
太庙被李自成烧毁了吗
葛忠雨 Ge Zhongyu
太庙,位于天安门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明清两代皇室祖庙。它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同属依据皇宫旧制“左祖右社”而设计建造的。
太庙的建筑雄伟壮观,平面呈南北方向的长方形,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建筑布局对称。共有三道围墙,全部为红墙身黄琉璃瓦顶。第一道围墙内是太庙外院,这里古柏参天,形态各异。东南隅有宰牲亭和治牲房,门楼及房舍均为黄琉璃瓦顶。院墙外两边有一座黄琉璃瓦顶的六角井亭。沿甬路向北至琉璃门即为第二道围墙正门。因门楼庑殿顶、檐椽斗拱均以琉璃砖烧制,故称“琉璃砖门”。院内有七座单孔石桥,各饰汉白玉石护栏。东西两端各有六角井亭一座,两端另建有黄琉璃瓦悬山顶房屋五间,东为神库,西为神厨。石桥以北为五间戟门,白石台基三层,四周都有汉白玉护栏,丹陛浮雕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海水江涯等纹饰。
戟门是太庙第三道围墙的正门,太庙的主体建筑都在戟门以内。正对门即是太庙前殿,面阔十一间,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殿基为汉白玉须弥座,共设三层;殿前有月台,汉白玉石护栏,望柱头浮雕龙凤纹;白石丹陛上,雕有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狮子滚绣球、海兽以及海水江涯的纹饰。大殿内梁柱外镶沉香木,构件以金丝楠木制成,明间和次间的殿顶、天花、四柱皆贴赤金花,不施彩画,地面满铺金砖。这座前殿,明、清两代是帝王年末岁尾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前殿两庑各有配殿十五间,东供奉有功之皇族神位,西为供奉功臣神位的地方。前殿东南、西南各有燎炉一座,是为焚烧祭品之用。
中殿亦称“寝宫”,清代在这里供奉了历代帝、后的神主牌位。中殿两庑的配殿是存放祭器的地方。九间后殿是帝王供奉皇帝远祖神主牌位之处,即清末称帝前的四个追封皇帝(肇祖、兴祖、景祖、显祖)的神位,也称作“祧庙”。用红墙与前、中殿隔开,自成院落。
太庙是如此的雄伟壮观,那么它是否被李自成烧毁过呢?一般说来,大多数人认为,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城以后,不仅推翻了明王朝,把太庙也给烧毁了。
但从史书记载来看,并非如此,也没有文字对太庙是否被李自成烧毁作出过明确交代。据《爝火录》记载:“大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云:二十九日丙戌:李自成僭帝号于武英殿,追尊七代皆为帝后……下午,贼(李自成)命运草入宫城,塞诸殿门。是夕,焚宫殿及九门城楼。三十日丁亥,李自成先走……出宫时,用大炮打入诸殿。又令诸贼各寓皆放火。日晡火发,狂焰交奋……门楼既崩,城门之下皆火……日夕,各草场火起,光耀如同白昼,喊声、炮声彻夜不绝。李自成放火烧毁明故宫与北京九门,然后落荒而逃。”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李自成放火烧毁的是明故宫与北京九门,而对于太庙的情况则只字未提。假若我们依据这则材料就断定太庙被李自成放火烧毁了,显然是不太客观、也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从其他史书记载来看,李自成在撤退前,曾驱赶城内百姓出城,然后纵火烧毁了明朝宫殿,但是唯独太庙及武英殿尚保存完好。
无论谁是谁非,不过有明确记载的是,在清顺治元年的时候,人们重新修建了太庙,乾隆元年又对太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辛亥革命后,太庙仍归清室所有,1924年曾改作和平公园对公众开放。
解放以后,太庙被改作劳动人民文化宫,1950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太庙的南门上高悬起了毛主席的亲笔题字“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匾额,从而使这里成为了普通民众学习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的场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黄山书社 |
|
|
繁华有因:“漂”来的北京 | 虎踞龙盘:棋盘结构的北京城 | 缺憾之惑:北京古城墙缺个角 | 中轴倾斜:京城中轴线之谜 | 皇家寺院: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 古城的“双龙”布局 | 中南海的历史沧桑 | 北海九龙壁的传说 | 什刹海的由来之谜 | 正阳门箭楼千斤闸探秘 | 天安门城楼设计者之谜 | 前门大栅栏之谜 | 太庙被李自成烧毁了吗 | 社稷坛的五色土 | 景山坐像之谜 | 北京城的“后门” | 故宫又称紫禁城之谜 | 宫门:解读故宫之谜的钥匙 | 揭秘皇城三大殿 | 故宫房间为何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 故宫三大殿院内为何不种树 | 东华门门钉也有谜团 | 元代皇帝为何没有陵墓 | 神秘的明代皇帝葬仪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