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国色重庆   》 第13节:第三章 黑色悲壮(3)      何建明 He Jianming

  在中国足球比赛场上,曾经有一个词风靡一时,那就是"雄起"两字。这个词是重庆人发明的。重庆直辖市成立之初,没有哪一样东西是可以在国人面前耍威风的。于是重庆人看准了足球,并且将自己家门口的足球比赛演绎得风风火火、雷霆万钧,"雄起"就是他们叫出来并叫响全国的。"当时我们重庆各行各业需要提高士气,足球场上大家喊的'雄起',正是这种士气的表达!"蒲海清向我阐述当时的情况。
  重庆的国企中有一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这一部分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又在三峡库区。朱镕基任总理时告诉重庆同志:要紧紧抓住库区移民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大搬迁企业改革调整力度,不搬污染源、不搬亏损源、不搞重复建设。下决心关闭和淘汰不适合库区生态环境的落后企业。重庆同志根据中央的三峡移民政策和中央领导的指示,很好地利用了这一机遇,将一大批亏损的、无产业前景的、污染的库区中小企业采取了就地关闭的做法,收到既安置了人员,又为当地经济甩掉了包袱的效果。如万州区是三峡移民的大区,全区有淹没的工矿企业370多户,然而这些企业的经济效益十分低下,亏损面达65%。按照原来的思路,即使是搬迁和改制了,仍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万州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指导下,抓住有利的政策支持,及时调整了搬迁企业的思路,实行了以关闭和破产为主要形式的措施,使得库区搬迁企业有了质的变化和新生的可能。最终实现关闭和破产企业面达60%以上,基本解决了国企的亏损面。像万县化学工业公司,以前是万县地区有名的亏损大户,资产1.11亿元,负债却有2.5亿元,资产负债率达230%,搬迁前全面停产已有5年。万州区借中央政策的东风,大胆对该企业实施破产工作,效果非常理想。而像这样的做法,重庆在整个库区先后关闭破产的国有中小型企业达1 000多家,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在非库区,重庆的国有改革则要艰巨得多,所付出的代价也相当贵。即便如此,市委、市政府依然从来没有动摇过改革国企的决心。他们采取"抓大放小"等战术,将国有大企业统抓在市里统一部署改革,把那些中小企业放权到区县处理。这一招,同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剩下的市属市管大企业的改革,则是一场场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的战役。在这些战役中,重庆人和重庆企业经历了生生死死、死而复生的一次次历练与涅槃。
  还是让我们选择几个闪耀光芒的改革浪花来叙述吧--
  1.国企改革"浴火重生"
  在重庆国有企业改革中,"浴火重生"的企业何止重钢一家,那些国企的"老总"们也都有与唐民伟类似的经历。现任诗仙太白集团董事长的朱治平,便是其中之一。
  朱治平以前一直在万州区政府机关工作,当"诗仙太白"老总之前是万州区财办副主任。2000年,重庆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这年有一天,万州区委书记聂卫国突然找到老朱,说区委已研究决定,让他到诗仙太白酒厂出任政府工作组组长,任务是整顿该企业的问题。
  "不行不行,我身体不好,这副担子我挑不起来,你还是另找人吧!"朱治平敢在区委书记面前当场拒绝组织的任职,身体原因其实是一个借口,主要是他认为自己能力有限,对诗仙太白酒厂这样的单位实无起死回生之力。可不,政府门口此时此刻还围堵着许多"诗仙太白"的人,他们甚至喊着口号要政府给他们饭吃。一个酒厂,职工连吃饭问题都要找政府,可想企业之烂!
  而"诗仙太白"现今在重庆街头,到处可见其宣传广告,特别是外地人一进入重庆地域,满街跑的出租车上都是"诗仙太白"。但公元2000年前的"诗仙太白"可是一塌糊涂,让万州区领导头疼不已。
  说起"诗仙太白",其历史可不浅。1917年秋,当时的万州大富翁鲍念荣是个实业资本家,他远赴泸州,花巨资买下了具有400年历史的最古老的温永胜酒坊的两个酒窖(国窖)的窖泥母糟,顺江而下在自己的家乡办起了酒坊。这就是诗仙太白酒厂的前身。因唐代诗仙李白流放夜郎,滞于万县西岩,把酒吟诗弈棋,尤其钟情于万县的大曲酒,后人为纪念李白,遂取名"诗仙太白",这便是"诗仙太白"的历史源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重庆出版社
第1节:《国色重庆》书评(1)第2节:《国色重庆》书评(2)第3节:《国色重庆》书评(3)第4节:第二章 蓝色交响(1)
第5节:第二章 蓝色交响(2)第6节:第二章 蓝色交响(3)第7节:第二章 蓝色交响(4)第8节:第二章 蓝色交响(5)
第9节:第二章 蓝色交响(6)第10节:第二章 蓝色交响(7)第11节:第三章 黑色悲壮(1)第12节:第三章 黑色悲壮(2)
第13节:第三章 黑色悲壮(3)第14节:第三章 黑色悲壮(4)第15节:第三章 黑色悲壮(5)第16节:第三章 黑色悲壮(6)
第17节:第三章 黑色悲壮(7)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