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開悟   》 父母難為      證嚴法師 Zheng Yanfashi

  父母難為
  父母為孩子操心、擔憂的情形,時有所聞!其實,父母給孩子的應該是關懷,而不是溺愛。真正的關懷,是要設法使孩子自立、認清人生正確的道路。
  有一次我去臺中時,一對夫妻帶着兩個孩子來看我。一個讀小學,一個剛上國中,兩個站在一起幾乎一樣高,長得也很可愛。但是其中一個孩子的穿着和動作,看起來真的像個“小阿哥”。
  這對父母嚮我說:“為了孩子,我們好辛苦喔!他平時不聽話,經常離傢出走。不但逃課,還會抽煙、吃檳榔、喝酒,甚至吸毒!”
  我問那孩子說:“你幾歲了?”
  他說:“十四歲!”
  我問:“你真的會抽煙嗎?”他低着頭。
  “你真的會喝酒?”
  他答:“一、兩次。”
  “你真的會吃檳榔?”他又垂着頭。“你真的會吸毒?”
  他答:“偶爾會!”
  聽那孩子的回答,再看他的外形、瞭解他的生活習慣後,我難免講了幾句比較重的話,他的父母卻趕緊輕聲細語地嚮孩子說:“師公很關心你喔!你有沒有聽到?”他們的語氣比我還溫和,可見這對父母平時多麽疼愛他們的孩子!
  我有點看不過去,就說:“你看!你的父母這麽疼你。我較大聲地說你幾句,你爸媽就心疼,捨不得!你如果不改過,我一定會建議你父母讓你到尼泊爾和災民一起生活,到時候看你還有沒有煙可抽?有沒有檳榔可吃?有沒有酒可喝?那裏幾乎連飯都沒得吃,看你還能不能吸毒?”
  又說:“你在傢裏多幸福啊!看看災區的孩子,他們穿的是什麽?吃的又是什麽?”
  那孩子靜靜地聽,好像也知道自己不對。但是,要他改過,我想並不是很容易。因為,父母給他的是溺愛,而不是關懷。真正的關懷是要設法使孩子自立,讓他認清人生正確的道路。
  他的父親也很努力地教育孩子,但是,看他似乎有很大的無力感!這位父親,原本也會抽煙、吃檳榔、喝酒。有一次跟着“慈濟列車”來花蓮,他聽到我說:“父母是子女的‘模’,父母的行為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他聽了以後,下决心要改過,結果,那些不良的習慣真的完全改掉了!他原本想帶孩子來改掉習氣,結果是自己先改了,而他的孩子卻仍然我行我素,令他十分擔心。
  我常聽到很多父母的心聲,如:有人為教育子女的問題而叫苦;有的是孩子不聽話,讓父母寢食難安;有的是孩子患重病;有的是子女精神失常。想想,人生之苦何其多啊!父母為孩子操心、擔憂的事情時有所聞,但是,卻很少聽到子女為父母的生活、健康而擔憂!
  文中,父親的用心是否有效呢?我們也抱着期待與祝福!其實教育子女,衹要以身作則,多給孩子一些關心和信心,並對他放心,實在不需要事事擔憂。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目 錄(1)目 錄(2)目 錄(3)前 言
期待大同的世界拉住生命的繩索以禪思開啓大愛從口蹄疫風暴看尊重生命
平等心珍惜清平的日子戰爭之害母愛就像長流水
父母難為“求不得”苦為富不仁的董事長風水與福慧
一念差,步步錯以心轉境鑽石眼貓的婚禮雖富猶貧的老人
富中之富發揮人生使用權心的迷惑把握現在,及時付出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