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演义说部 》 隋唐兩朝志傳 》
第十三回 李淵合兵圍長安
羅貫中 Luo Guanzhong
淵既取霍邑,軍聲大震,遠近豪傑歸附者日以千數,惟河東是屈突通固守,不能得下。欲引兵西趨長安,恐通犄其後,猶豫不决。裴寂曰:“屈突通據守蒲關,今且未下,吾捨之西去,若進攻長安不剋,退為河東所踵,我腹背受敵,此敗之符也。不若先破通,然後趨京師,京師恃通為援,通若一敗,京師必破矣。”世民曰:“不然,兵貴神速,吾席纍勝之威,撫歸附之衆,鼓行而西,長安之人望風震駭,智不及謀,勇不及斷,取之若振槁葉耳。若淹留自弊於堅城之下,彼得謀備以待我,坐費日月,衆心離沮,則大事去矣。且關中蜂起之將,未有所屬,易以招懷,撫而有之,衆附兵強,何嚮不剋。通自守賊耳,豈能患我?一失其機,勝負未可料也。”淵為從之,乃留諸將圍河東,即發人馬直奔西行。
卻說唐兵起行之次,淵謂諸將曰:“前路崎嶇,必得為先鋒前行,逢山開道,遇水疊橋。誰敢當此任?”帳下一將出曰:“某雖不纔,願為前部。”衆視之,乃殷開山也。衆將曰:“非此人不可為先鋒。”淵曰:“今諸將保汝作前部先鋒,吾撥五萬馬軍,五萬步兵,令取關中。汝同世民、劉弘基引軍前進,專一填平道路,修理橋梁,鑿山破石,勿教阻礙。吾提大軍十萬,星夜繼進,若違吾令,必依軍律。”開山領命而行。再令建成領兵五萬,同劉文靜、王長諧、竇軌諸將屯永豐倉,守住潼關,以備東方。
不說建成進攻河東,且說世民大軍迤邐望渭北進發,先鋒殷開山要立頭功,急催軍馬至濟水。前通武關,回顧諸將曰:“關上無多軍,衹今便可搶關。”原來把關隋將姓郝,名道衡,衹有一萬人在關上。關前有水,下有大澗,當見唐兵來,衆軍各自守護。殷開山引軍馬搶上關來,連弩齊發,箭如雨下。開山急回,射倒數十騎了,急報世民。世民自引帳前數百騎直到關下看時,關上連弩齊發,世民急回,郝道衡引兵五百趕下關來。世民拍馬過橋,橋上陷住世民,馬腳掙不起。世民步走,道衡一槍刺來,被唐兵中薛侃回身一箭,射道衡於馬下。世民乘勢搶關,關上五千隋兵為無主將,不敢抵擋,被唐兵殺散。
當時世民把關將鎧甲鞍馬賜與薛侃,遷加護軍。衆將聚於帳下,世民喚殷開山問曰:“汝為先鋒,吾曾吩咐汝,要開疊橋道,以候大軍進發。今橋石陷吾馬蹄,若非薛侃,吾被隋人所殺。
汝違吾令,叱刀斧手斬訖報來。”諸將告曰:“出師之始,便斬先鋒,恐於軍不利。且此人名標當世,望世子恕之。”世民怒氣方息,縱軍前行。
此時高陸人於志寧守冠氏城,琅玡臨沂人顔師古守安養城,見唐兵勢大,本部衹有五千軍,不敢迎敵,閉門堅守。世民令劉弘基圍冠氏城,薛侃圍安養城。世民曰:“兵貴神速。”遂撤軍五萬,星行電走,勢不可當。前至中渭關,關上守將祝僉、尚豹二人商議,僉曰:“唐兵十萬前來,勢不可當,不如守之。”尚豹曰:“唐兵遠來疲睏,雖多何益。若不出戰,冠氏、安養二城休矣。”祝僉沉吟不定,人報唐兵大隊已到。
世民揚鞭指關而言曰:“吾今統數十萬之兵到此,汝等早早歸降,各依品級升用,不然玉石俱焚。”尚豹聽了,令祝金緊守關隘,引三千軍殺下關來。世民引兵便走,尚豹乘勢引兵追殺二十餘裏。唐兵復合,尚豹急回,關上已竪起順旗。尚豹大驚,高駡忘義之賊。衹見祝僉在關上大叫曰:“我已降了大唐,汝可隨吾投降。”尚豹大怒,駡曰:“汝這反賊,有何面目見天下人乎!”關上矢石如雨,尚豹返身殺回,四下唐兵合至,尚豹在亂軍中死戰不得脫,所將隋兵十停去九。豹乃嘆曰:“臣力竭矣,願作隋朝之鬼!”乃奮力衝陣,身被數槍,血盈袍鎧,遂自刎而亡,餘兵盡降世民。世民得了中渭關,此時世民妻兄長孫無忌亦引兵來助。麗泉詩嘆曰:世民親驅十萬兵,隋臣無計守孤城。
祝僉降虜尚君死,豹有流芳僉臭名。
淵兵後面繼至,建成留下劉文靜在河東拒屈突通,亦皆來到。世民接見大喜,淵即令渭北投降士卒賜之酒食,謂之曰:“今夜用汝等帶吾軍去取阿城,各有重賞。”衆皆應允。是夜叫僉、豹手下人引進到阿城,叫曰:“吾等有急事,特來相告,可速開門。”城內聽知是自傢,即時開門。軍士一涌而入,刀不沾血,遂得了阿城,至是關中一路皆降。
卻說淵之女嫁與柴紹,自幼習舞刀劍,馳騁弓馬,亦領舞射女兵一萬餘人,會世民在渭北,與柴紹各自立營,號為娘子軍,其鋒甚銳。原來柴紹初至太原時,謂其妻曰:“尊公舉兵,吾今與汝共行則不可,留汝在此則必及禍,奈何?”妻曰:“夫但速行,我自有避匿之計,汝勿以我為慮。”紹遂自行。妻乃潛歸鄂縣鄉中僻處,散其傢貲,聚集徒衆。此時淵之從弟神通亦在長安,亡入鄠縣山中,與長安大俠史萬寶起兵以應於淵。
又有賊首何潘仁聚衆數萬,劫李綱為長史。李氏使其奴馬三寶說潘仁,令與神通合兵共攻鄠縣。潘仁從之,遂剋鄠縣。神通衆逾一萬,唐兵共有四十餘萬。淵所經隋之行宮苑禦,悉令罷之,放出宮女,各還其傢。隨令建成引兵二萬,先自新豐趨至霸上,次令世民領兵徑嚮隰城進發。有房玄齡綸巾道服,自外而入,拜謁世民於軍門。世民一見大喜曰:“使吾成大事者,必此人也。天交邂逅於此,幸明教以助我。”玄齡曰:“某碌碌庸纔,不足以用,但願明公威加海內,垂名竹帛,玄齡得效其尺寸,其餘不足為矣。”世民又大喜,乃留為記室參軍,引見於淵,加為謀主。玄齡見世民待以厚禮,亦自以得遇知己,知無不言,言無不驗。玄齡曰:“此離長安不遠,衹隔丈尺之地,事在掌握之中。兵貴神速,不可遲緩。”世民即引兵直奔長樂宮,畢竟還是如何?
總批:先破通而後趨京師,固是一見,然大事未必不去。若藉纍勝之威,以撫歸附之衆,則取長安如拉朽耳。殷開山真先鋒也,薛侃真雄兵也,而又得玄齡以為謀主,何大事之難定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一回 興宮室剪彩為花 | 第二回 隋煬帝遊幸江都 | | 第三回 竇建德兵殺郭絢 | 第四回 楊義臣掃清河北 | | 第五回 楊玄感兵起黎陽 | 第六回 瓦崗寨群雄聚義 | | 第七回 翟讓李密據洛倉 | 第八回 李密移檄數帝罪 | | 第九回 文靜世民議大事 | 第十回 世民說李淵起兵 | | 第十一回 李淵遣使如突厥 | 第十二回 唐兵大破宋老生 | | 第十三回 李淵合兵圍長安 | 第十四回 李淵奉迎立代王 | | 第十五回 屈突通潼關射子 | 第十六回 王世充東都救援 | | 第十七回 含嘉城秦瓊戰丘瑞 | 第十八回 李密誘殺翟讓 | | 第十九回 化及江都弒煬帝 | 第二十回 化及鴆殺少帝 | | 第二十一回 李淵受禪即帝位 | 第二十二回 竇建德自立夏帝 | | 第二十三回 凌敬義說楊義臣 | 第二十四回 冀州城麴棱降夏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