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禪觀正脈研究   》 尋尋覓覓      南懷瑾 Na Huaijin

  “如此一一,汝當諦推汝身為是地耶?為是水耶?為是火耶?為是風耶?為是識耶?為是空耶?”
  “如是一一諦觀此身從何大起?從何大散?”
  你們看這是不是禪宗的話頭——“我是誰”?“生從何處來,死嚮何處去”?找來找去,結果是“本來一片閑田地,過去過來問主公,幾度買來還自賣,可憐疏竹引清風。”這首詩懂不懂?不懂。不懂算了,講清楚就沒得禪味了(一笑)。讓我們看看“禪秘要法”上怎麽說。
  “六大無主,身亦無我。汝今雲何畏於夜叉?如汝心想,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想見夜叉亦復如是。”
  當然,衹要有點常識的人就知道,我們的生理部分,是瞬息萬變的。不要說明年的我已經不是今年的我,又老了一年——莊子說的好:“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從生理方面講,我們的細胞是每分每秒不斷地在新陳代謝。所以嚴格說來,下一秒的我已經不是前一秒的我。再說心理部分吧,變化起伏就更明顯了。女朋友不理你了,哎呀!人生乏味啊!苦啊。過幾天女朋友和你講話了,噢!人生充滿了希望!這是舉明顯的情緒變化來說,至於我們滿腦子的遊絲妄想,那更是來無蹤去無影的變化萬千了。因此說“六大無主,身亦無我”。在這裏面找不出一個永恆不變的實體。 那麽,我們第八阿賴耶識所顯現的夜叉不也是如此?我們又何必害怕呢?它們也終歸要變去的。
  在這一段裏,銜接得快了些。因為很多人都知道“六大無主”,也知道“身亦無我”,但是看到夜叉還是會害怕。所以我們再引用一段《心經》,來作個補充說明。一般學佛的人都認為《心經》是談空的,告訴你們,錯了。
  《心經》一開始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開端(這不是空)。接着“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之後,談了一路的空,又說了一連串的無,說什麽“無眼耳鼻舌身意,無……”然後“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無”到最後,“菩提薩埵”——大徹大悟(這也不是空)。然後纔“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挂礙”,“無挂礙故,無有恐怖”。(“無有恐怖”之後,“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也不是空)。
  所以光是“六大無主,身亦無我”,還衹見到了空性的一面,還不夠,必須再轉個身,所謂“懸崖撒手,自肯承當”。透過“無”,在“空”相外,為自己找個安身立命之處,然後纔好歸傢穩坐。
  因此釋迦牟尼佛接着說:
  “但安意坐。設使夜叉來打汝者,歡喜忍受,諦觀無我;無我法中,無驚怖想。”
  說了半天,這個快速成就的修持捷徑——白骨觀,可也不簡單啊!所以,好好用功,千萬不要再敷衍了啊!
  “但當正心,結跏趺坐,諦觀不淨及與夜叉。作一成已,復當作二。如是漸漸乃至無量,一一諦觀,皆令分明。”
  這“第五薄皮觀”到這裏介紹完了,釋迦牟尼佛一本慣例,又再殷殷叮囑:“佛告阿難,汝好受持,觀薄皮不淨法,慎莫忘失。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此想成時,名第五觀薄皮竟。”
  又有人問白骨觀如何觀起,這是重複又重複的問題。首先要知道,所謂“觀想”,是包含了“觀”和“想”兩種不同的概念。先“想”,想專一後,自然就“觀”出來。
  就五陰來說:是先利用“色、受、想、行、識”中第三個“想”陰的功能,想純熟了,在第六“識”的帶質境中呈現出“觀”的境界。功力再深,融通於第八“識”之大圓鏡智,則就不觀而觀,觀而不觀了。
  就五遍行來看:先藉“作意、觸受、想、思”中的“作意”和“想”,想念專一,達到“心一境性”時,即達“精思入神”的境界,則“觀”境現前,意根中的概念,就呈現出影像。
  《瑜伽師地論》中曾經對觀想和修持方法作了兩種歸納:一為“有分別影像”,一為“無分別影像”。譬如密宗的各種觀想,以及白骨觀的修法,都是先藉意識的“有分別影像”起修,也就是先經過“作意”,和“想”的專一修持,等到“觀”想境界現前時,就是“無分別影像”的境界了。
  現在以“白骨觀”作例子,我們先想象自己大腳指的白骨,或者把自己想成一整幅白骨架子。輕輕鬆鬆地想,不要太用心地想把它看出來,不是用眼睛盯着看,而是經過心理的“作意”,“想”象這個白骨的樣子。在思想的意境上有了這個模糊的影像後,就讓它持續在那裏。這當中,還是有許多雜念妄想不斷的來來去去。沒有關係,不要管它,你衹要心理上記着,要一直“想”這個白骨,讓這模糊的影像持續下去,也就是把白骨“止”住。慢慢的,雜念越來越少。到後來衹剩下白骨一念,其他妄想不起了。這時候,突然之間,白骨的影像就會顯現,也就是達到了“止觀”的境界。
  初步止觀效果,白骨可能在身子外面。此時衹須稍加“作意”,讓白骨回轉到自己身上來,很快,“白骨觀”就現前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公案三生白骨禪實修禪觀的證驗公案初修專一係念法白骨觀想法
化朽腐為神奇的不淨觀慚愧自責第三觀法化朽腐為神奇白骨觀和淨土
薄皮觀白骨觀和係心一緣顛倒淨穢本來人夜叉的故事
尋尋覓覓厚皮蟲聚觀極赤淤泥濁水洗皮雜想觀新死想觀
具身想觀節節解脫觀白骨流光觀四大觀與九十八結使境界觀
四大第二觀、結使根本觀九十八結使的影事重現附註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