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谴责 冷眼觀   》 第十三回 死中丞誤認大小馬 活月老巧判前後夫      王瀎卿 Wang Junqing

  素蘭道:“呆子!我早經同你說了,越是官場做出事來,越會出人意外。我早幾天聽見一個湖北客人說的一件事,纔叫人好笑呢!他說武昌有一位同知黃大老爺,到省沒有一禮拜,就得了鐵政局的坐辦,還未到差,就鬧出個亂子來,幾乎把功名?誤了。連頭搭尾算起來,沒有二十天。”我笑道:“古人五日京兆,他如今已加了三倍了,還算是長命的呢!”素蘭笑了笑,又接着說道:“起先有人鬧些謠言,猜他捐官的銀子不是正路上來的;又疑他是冒名頂替,被人告發了的,誰知都不對。原來他的母親黃老太,綽號喬國老,是鎮江有名的一個老鴇,帶着他兩個妹子大喬、小喬,一嚮在鎮江西門外小街上開私窯子。”我忙插嘴道:“這個大喬,就是你所說跟蔡金標的那個姊妹罷?”素蘭搖頭道:“不是!鎮江人吃把子飯,最喜歡起這個名字。就照我耳朵裏所聽的,已經有十幾個大喬、小喬了!”我道:“哪裏有許多孫伯符、周公瑾來做他們的愛婿呢?”
  素蘭笑道:“黃老太傢的兩個大小喬嫁的人,雖比不上江東坐領的孫伯符、赤壁鏖兵的周公瑾,卻也大喬嫁了現仕湖北藩司王之春,小喬嫁了瓜洲鎮軍吳傢榜。這位黃大老爺,仗了他大妹夫的勢力,就在新海防報捐了一個大八成遇缺先的即補同知,指分湖北。其時兩湖製臺因庫項奇絀,正想延訪一位理財的老手相助為理,可巧他大妹夫在製臺面前保舉他這一門,所以一到省就破格錄用,委了他的鐵政局的坐辦。中國官場惡習,大凡得了差缺的人都要受爵公朝,拜恩私宅,到各上司衙門去謝委。況這鐵政局的差事是製臺主政,那院上承發房、文武巡捕等的費用,更是一處少不了的。不意他自己仗着是藩司的小舅子,竟屬鐵公雞一毛不拔。後來一連幾次去稟謝稟見,都是照例的碰釘子,一面見不着,不是說大帥看公事,沒有閑工夫是見客,就是說宮保纔睡覺,不敢上去回。如此兩下又死迸了幾日。一天,製臺嚮幕府裏人閑話,偶爾說起前天委的本省鐵政局坐辦黃丞,怎麽還不見他來稟知到差?這句消息傳出來,那些巡捕知道不能再捺擱了,候他再來稟見,就有意同他拉交情,替他隨到隨回,隨回隨見。記得那日是製臺衙門期,所有同城司道府縣文武各局所的總會辦,都在院上官奪裏坐着未散。忽見裏面出來一個戈什說大帥傳江夏縣進去,有話吩咐。又過了好一會,衹見他光着腦袋,隨了首縣匆匆的走出來。連他的妹夫都被他嚇了一跳,又不好當面去問,衹得暗暗的派人去探聽。接着,巡捕出來說:『大帥今日身體有點不舒服,請各位大人大老爺改一天再見罷!』衆人得了這個信,都一哄而散。他妹夫也趕忙的下了院,回到自己衙門,正值江夏縣來稟見請示,纔知道那位黃同知上去稟見的時候,先時製臺很同他要好,說了幾句例行的話,便問他從前幹過些甚麽事,誰知他一句都回不出,盡着答應了幾個『是』。後來,他忽然嚮製臺問道:『卑職請問大人貴省?』製臺被他這一問,心中已有點不是味了,慢騰騰的回他道:『兄弟是直隸南皮縣的人。』他聽了,又緊問一句道;『請問大人尊姓?』製臺登時把臉變了,便大聲對他道:『怎麽?連兄弟的姓老兄都不知道麽?說着就隨手拿過一張札飭來,指着那官銜道:『這兩湖總督部堂張,就是兄弟。』製臺說完了這句話,就端起茶碗來送客。他此時心裏也有點明白了,趕着站起來,請了一個安。不意把頭一低,製臺在他背後肩頭上,猛見得一個東西搖頭擺尾的在那裏亂動。再留心看去,原來是一隻碗口大的剪紙烏龜,不知被甚麽人代他黏在後心補子上,迎風幌漾,如同活的一般。那兩旁站班的文武巡捕戈什哈見了,都掩着口好笑。製臺此時實在被他氣得忍不住了,就一面叫人傳江夏縣,叫他帶下去看管,聽候查辦;一面坐下來問他道:『你照直說,你究竟是個甚麽人?』他自己也嚇慌了,衹得跪下來道:『求大帥的恩典,還看卑職的妹夫薄面,饒了卑職罷!』製臺道:『你妹夫是誰?』他又道:『卑職的妹夫,就是現任湖北藩司王某。』旁邊有個文巡捕走上來回道:『巡捕聽說現在藩司大人沒有正太太,是買個鎮江土娼做小的,不知黃大老爺是王大人的大太太身上的親,還是姨太太身上的親呢?』製臺見他舉動粗魯,背心上又挂了這麽一面大招牌,就是那文巡捕不頂這一句,心中已是明明白白的了。便藉他巡捕多嘴,發作道:『混賬東西!不要你多說,滾下去!這樣不愛體面的忘八,還問他做甚麽!』說着,又回過頭對那戈什道:『快點兒請江夏縣進來,交給他帶出去,叫他自行檢舉。』及至首縣進去,見他光着頭,一個人跪在地下,製臺已是進去多時了。後來在江夏縣捕廳押了好幾日,畢竟還虧他妹夫從中運動,過了好幾時,製臺要查辦的話也不提了。鐵政局的差事也另外下了委札了。江夏縣便暗中去請了製臺的示,悄悄的兒的將他放將出來,叫他即日離省,不準再逗留湖北藩署。就此一場天大的禍事,落得雲消雨散。你想,他一個好好的小本傢不去做,妄想做甚麽大老爺,丟掉銀子還是小事,白白地淘一場瘟氣,幾乎把自傢功名參掉了,還要連累着妹夫上討沒趣,這是哪裏說起的呢?”
  我道:我們中國官場就是這樣不好,衹要有了幾文銅臭,素妹妹,你莫要多心的話,無他是龜屁忘八賊,都能夠做老爺、做大人。前天報上有位刑部主政,那名姓我一時忘記了,為籲懇政府慎重名器,澄敘官方,呈請都察院代奏的一封折稿,其中措詞風雅,洞中時弊,聲敘官場腐敗情形,尤為痛切。內有曰:
  無端而首耀崇銜,無端而冠飄孔翠,鮮衣照馬,俊僕驕童;窗飾紗羅,墻雕花綉。鞍勒施以金玉,奴僕被以簪纓;宅第擬夫王公,舉止溢乎規範。一燕之費,動逾百金;一人之行,從者數十。軍興以來,勳賞稍濫,在當時原以之鼓勵戎行,至今日竟以之賞賤役。功牌奬札,視為貿易之資;水晶車渠,反作招搖之具。亟宜停止捐納,嚴禁濫保,庶辨等威而崇爵秩。雲雲。”
  素蘭聽完了,笑道:“這個做折稿的,一定是位科舉中人。他那滿紙作八股的酸氣,還未脫盡呢!但你不該對着聾駡瞎子,你刻刻說的龜屁忘八賊那句話,頭一個字就明明的是道着我,還要說叫我莫要多心,這究竟是個甚麽舅舅禮呢?”我笑道:“你又是這樣的衹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的脾氣來了!且這句話,並非是我先說起來的,你又沒有三個五個的姊兒妹兒在那裏吃堂子飯,吃這個幹氣做甚麽呢?”素蘭又笑道:“我自傢講就罷了,人傢說我是不依的。我就是沒有姊兒妹兒的吃堂子飯,你不曉得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一句話麽?何況我目下又是做的甚麽事呢?”
  我同素蘭正在那裏談得起勁,忽見相幫送了一封火燒三角的信進來,說是客棧裏茶房送來把我的。我聽了倒吃了一驚。再接過手看那信面上,確是寫着我的名字,還貼着雙挂號的郵票。我雖未拆開,早已猜着,不是甚麽好消息。當時依我心中的念頭,這封信連拆都不必去拆他,定是我妻子身上甚麽事,最好拿過來付諸一炬,免得看出不好的話來,反添苦惱。無奈素蘭一定不肯,早替我代拆代看了,他還未看了一兩行,就大驚小怪的道:“哦!不好了!姊姊……”說到這裏,又頓住口,對我望了一望。我道:“你說,姊姊怎麽?”素蘭道:“姊姊不怎麽!不過近日偶感時癥,服了兩三貼乩方,反覺病勢沉重起來,囑你迅速回裏,料理後事。照我看這封信上的話,閃爍得極,多半是兇多吉少的樣子。不是我來勸你,一個人夫妻的情分卻不可以忘卻,你要趕緊的回去望望纔好!”
  我耳朵裏猛聽乩方兩個字,便忙對素蘭問道:“乩方麽,但不知是哪裏壇上發的?”素蘭道:“不是你提我這一句,我倒忘卻了。”說着,便把那封信又翻過身看了一遍,不覺失聲道:“不好了!可被我說到壞時刻上去了。姊姊服的藥,就是那吃死陳六舟的壇上求來的!”我道:“怎麽?陳中丞是被乩方吃死的嗎?你又從何知道的呢?”素蘭笑道:“這句話說起來,要惹人傢說是無巧不成書呢!我不怕你笑的話,我自從吃了這碗風流飯就沒有回傢過。及至來到上海,那更是一日到夜的沒有閑空了。今年春天,剛巧我母親有病,就一連發幾次信來,催我回去。我也恐怕他年紀太大了,一時死了不得見面,豈不是做兒女的一宗恨事嗎?當下就把堂子裏的事,一應都交給老二,托他代我照料幾天,趁此就回揚州去走一趟。不意我搭的那衹小火輪纔到了鈔關城外,早聽見一片人聲嘈雜的聲音。我怕是沿河人傢鬧火,趕忙走出艙外一看,見那岸上的人比上海四馬路還多。原來是幾名江都縣的護勇押着個花白鬍須的老者,前面還有一個戴纓帽的人,手裏提着一面更鑼,在那裏一頭走着,一頭敲着,猶如耍猴戲的一般。我看了心中甚不明白,當時嚮船上人探聽,也沒有一個人能知道他是犯的個甚麽罪。後來,我坐轎進城,在路上聽見有幾個書呆子談心,一個說:『豈有此理!這不是其父攘羊,其子證之了麽?』又有一個說道:『豈但是豈有此理呢!簡直是豈有此外了!』我聽了格外的不明白了。又不知道他們說的話是指的這件事,不是指的這件事?難不成那老者做賊,是他兒子告發的麽?或者他還有個父親在堂,做出下流的事來,牽纍他去做證見麽”這麽一想不好了,我竟想到鬍塗套裏去了,索性將他丟過一邊。及至回到傢裏,為着我母親的病,一連幾日,衣不解帶,忙得個人天昏地暗的,哪有閑工夫再去問別的事。好在我母親是害的個思兒病,衹要見着我的面,再服上兩貼元寶湯,那病也就好了。直至我回上海的那日,在路上偶然嚮一個同船的揚州人提起這件事,誰知他全知道,就告給我。
  “原來揚州有個闊紳衿,就是我所說的那個收徐老虎做門生的陳六大人。他在安徽巡撫任上就喜歡看經念佛,鬧得個撫臺衙署一日到夜的和尚道士不離門。後來他屬下有個合肥縣,出了一件姦占民妻,攢毆本夫致命的案子。他當下不問鬧事的是誰,就在該縣通詳上批了一個『徹底根究』。由此開罪巨室,不到一禮拜,就奉到調署順天府尹的電旨,還註明『新撫未到任以前,着該省藩司護理』的字樣。雖然知道是這件事的禍水,究竟君命難違,衹得勉強接了順天府尹的印。不到幾日,他就乞休回裏。由此更是一味的徜徉山水,迷信神權,每日同一班倚佛穿衣、賴佛吃飯的東西在一處鬼混。又在本城創建了一所呂祖壇。那個押着遊街的老者,就是這呂祖壇上的總經理。因為他善於扶乩,為六舟中丞所賞識,就派了他這個執事。平日公館裏,無論大小人有病,都歸他請乩仙吃藥,竟有造化高醫好了的。
  “一日,也是冤傢湊巧,陳中丞得了個傷寒癥,就叫一名傢丁到壇上求藥。那位總經理也不問清病源,意謂年老的人都是氣血雙虧的癥候居多,就架起乩筆,在沙盤裏鬍裏鬍塗的畫了一味獨參湯。公館裏的人也就鬍裏鬍塗的照方檢藥,煎出來把病人吃下去。你想,傷寒是個何等病,可是能服人參的?所以一下咽,就氣阻神昏,不到半日,早赴閻老五傢裏去吃中飯了。當陳中丞未死之先,曾經同六太太談過說:『這呂祖壇上,是我一生的心血所成,經營締造,煞費苦功。倘我有個不測,要想我那兩個兒子照應,恐怕是萬萬做不到的。你可緊記着:千萬在喪費項下,減省一千兩銀子,送到壇上去做永遠得香火之用。』不意這句消息早被個跑上房的小斯傳到總經理耳朵裏去。兩個商議着,要想出個主意來騙這筆捐款,後來竟被他想着了。”
  “那一日,藉着敬吊為名,答訕着走到孝幔裏,笑成了一幅老太太的臉,對六太太道:『晚生有句話,要過來稟知』六太太見是乩壇上總經理,不好怠慢,忙叫人拉了一把椅子進來請他坐。他一面嘴裏答應着不敢,一面斜欠着屁股在椅子邊上坐下。用一隻手理着鬍髭說道:『晚生替老太太回,恭喜老大人已經做了本省的都城隍了!』六太太笑道:『老先生,你怎麽知道的?』他又把身子欠了一欠道:『晚生平日承老大人的恩典,實在看得起。如今他老人傢雖說歸了天,未免有人神之隔,然而他老人傢雖死猶生,一靈不昧,迥非尋常人可比。再加這個呂祖壇又是他老人傢心血組織的,正是交通人神的所在。所以昨日特地親自臨壇,,一切言語舉動,比平時待晚生還要好,說了許多陰陽暌隔,不能時常見面的話。又說有甚麽一千兩功德銀子已經同老太太說過了,吩咐晚生改一天進公館裏來領。當時晚生因為感恩無地,已自一個人哭鬍塗了。還承老大人的情,說某人你不要難過了,我公事多,不能在這裏多耽擱,還要纍你的步,替我到公館裏去走一趟,叫他們明天下午四五句鐘到壇上來,我有話要當面吩咐。老大人寫完了這幾句。那乩便不動了。晚生因此一夜都不睡覺,今天一大早,我趕忙過來,稟知老太太。』說着,他又立起身垂着手請了一個安道:『晚生還要請老太太一聲示,明天是幾點鐘同公館動身,好讓晚生一預備着過來伺候!』老太太聽了,連忙的擋道:『不敢當!不敢當!我們明日自已會來,你老人傢請自便。』他又答應了幾個『是』,請了一個安,纔退將出來。”
  “其時衆人聽了這句話,大半將信將疑。惟有六太太心中,以為一個人出而將相,沒而星辰,本是古今常有的事,不足為怪。且那一千銀子這句話,衹有老夫妻兩人說過,餘外並無三個人知道,因此就把總經理的話,當為真實不虛。當晚吩咐管傢婆,預備香燭犒賞一切。到了次日未牌時分,那位總經理已在公館門首候着老太太的素帷大轎子起身,他就一路扶着轎杠,直到呂祖壇的大殿上伺候下了轎,方纔放手,反把老太太恭敬的十分不安,口中連連的說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約莫停了一小時,他上來請老太太拈了香,故意的踏罡、步鬥、上表章、焚符■,拿班做勢的忙碌了一大陣。後來忽然說『到了』,便扶着乩筆,先在沙盤裏畫了幾個大圈子,又寫了四句落壇詩是:
  誤學長門賣賦纔,(《明皇實錄》載梅妃仿司馬相如長門體作《樓東賦》,以悟明皇。)漁陽鼙鼓實堪悲。
  君王情量楊妃妒,留與旁人判是非。
  下書:
  吾新授本省都城隍前順天府尹儀徵陳某也,頃奉帝命,裁判梅妃遭妒事,數千年酸風醋浪,至此盡雪矣,故縱筆及之。唉!唉!
  “六太太見真是老大人降壇,不由的毛發悚然,首先跪在地下,拿着小手巾擦眼淚。跟去的孫男弟侄,見六太太跪下了,也就挨着六太太跪了一條鞭,真是雅雀無聲,微風不動,衹聽見那枝乩筆,在沙盤裏,索索索的亂響。其時衹有老大人的大少爺,由湖北????法道任上丁憂趕回的,聽說他老子是因誤服乩方致命,白白地送了一個現任道臺,已是啞子吃黃蓮,有苦說不出了。如今又見這樣的弄神弄鬼,看看六太太要把白花花的一千銀子送與別人用他未免心中又是不服,又是不信。衹礙着死老子骨肉未寒,母親又活跳跳的站在面前,不便顯違遺命,無故得罪先人的舊友,所以今日衹有他一個人,背着手立在乩盤旁邊,用心伺察。忽又見那沙盤裏寫出一句道:『老妻請起,大馬小馬,長幼兩兒聽訓;爾父一生忠直,所交友皆係正人君子。』他看到此處,早就他看出一個大破綻來,不肯再讓他朝下寫了,就揎起袖子走上去,連頭夾腦,着着實實的打了幾個耳颳子。那位總經理還嘴裏嚷道:『反了!反了!我是你死老子的代表,都打起來了,好!好!好!我們有理再講!』大少爺道;『混賬東西!講甚麽?我是午年生的,所以乳名叫做大馬,你就硬派我兄弟叫小馬,難不成他同我是一年出世的嗎?』六太太此時也站起來了,起先還怪兒子野蠻,不該打老子平時要好的人,何況今日是老大人臨壇大典。正要叫人上去勸解,及至聽見這句話,也就勃然大怒,指着那總經理駡道:『我把你這班人面獸心的混賬忘八蛋,原來老大人是你們謀害死的!』那位總經理忙答應着『是』。及至答應出口,自己也知道有點不好聽,又趕忙的改說道:『晚生不敢!』六太太道:『還有甚麽不敢?從前的事是死無對證了,如今須是我眼見的,豈有真是老大人臨壇,連自傢人小名都記不清楚的嗎?你不是明明的欺我孤兒寡婦是甚麽?還強辯呢!』說着,忽然想起老大人用人不明,死後還要鬧這麽一個笑話,不覺又流下幾點老淚來。
  “大少爺生怕母親心軟,一時饒了那廝,忙插上去嚮六太太道:『母親,他冒認我們兄弟倆做兒子,已經是罪大惡極了,還要喊你做老妻,這不是得了失心瘋的病了麽?』六太太在大庭廣衆之中,被兒子這一頂,可頂出火來了,把個雞皮皺的臉漲得飛紅,忙叫隨身的侍女傳轎班進來:『替我把這個老畜生捆起來送江都縣,問他以後還敢假名神佛詐騙錢財呢?』大少爺見母親真翻臉,也就喊跟班的一齊動手。那些跟班的聽見老大人是被他乩方吃死的,把個好端端道臺衙門搖錢樹弄倒了,心裏早恨的了不得。如今聽見主人一聲令下,巴不得藉溝出水,兩個吆喝,早把他四馬攢蹄,捆得同肉元寶一樣,衹候發下片子來,就捉將官裏去。可憐六舟中丞在世,當作神仙一般看待的一位總經理,今日衹因利令智昏,遭此奇辱。又見他母子都在盛怒之下,知難幸免,索性把那送信的小廝說出來,好打官司有個夥伴。無奈他說遲了,早已聞着不好的信息,走個無影無蹤。衹得把他一個人送到縣裏去。
  “現在做江都縣的葛毓清是個舉人教習知縣,在省裏已經候補了十數年,所有江蘇一帶土俗民情,無有不熟。當日接到陳大少爺的函片,就立時升坐花廳,把那位總經理傳進來,細細的問了一遍,當堂戒責了幾下,發出去遊了一天街,就輕輕的取保釋放了。後來陳大少爺還嫌他辦的過鬆,就寫了一封信去詰責他,他回覆的話纔好笑呢!我當時問那同船的揚州人,葛大令到底回句甚麽?他道:『那位葛大老爺說,這件案子本是三個人做的,除死掉一個,其餘的兩個人,一個在你那裏跑了,一個在我這裏跑了。』我因此纔知道揚州呂祖壇上的仙方是一定靠不住的,但願姊姊不是在那裏求來的就好!”
  我道:“天下老鴉一樣黑,就不是在陳六舟倡建的那所呂祖壇求來,也是碰着就要吃死的人的。總之,扶乩這件事,衹可以當作兒戲耍子,决不能拿着性命同那一方沙盤,一乩亂筆去碰死活。無奈現在揚州人害病吃乩方,已經成了一件牢不可破的惡習,衹好把他當作劫數罷了!”我說了這幾句,就想去探聽今日是哪傢船,預備動身。無奈素蘭立意要留我過一天,明日再走,我也恐怕本日來不及,衹得又坐下來嚮他問道:“你適纔不是說的那葛大令嗎?他回覆姓陳的幾句言語,諷裏帶刺,着實倜侃得極。這個人從前署如臯縣的時候,我就聽人傳說他斷了一件悔婚的案子,當時早猜他將來是州縣班裏一員好手。當時如臯城外有個土財主財主,先把女兒許了一位窮秀纔,後因那秀纔無力迎娶,未免動了個嫌貧愛富的心,又怕女兒過了門,不耐清苦,遂决計另將女兒許配一傢富戶。無奈那窮秀纔別項事業雖都窮光了,惟有這三寸毛錐,是越窮越來得尖利,由此換一任官,就告一次。及至告到姓葛的手裏,已是官經三任,事隔六年了。當葛大令接着窮秀纔的狀子第二日,就有一位本城紳士來替那富戶運動,請他將此案斷歸後夫,情願送紋銀二千兩,隨將一紙銀票當面呈上。葛大令想了想,對那來人道:『兄弟此案盡可幫忙,但須他女兒親自到堂,說一句情願跟誰,方足以昭平允。那時兄弟就是斷歸後姓,諒原告也無得異說!』後來提訊的那一日,他故意升坐大堂,哄動了滿城的男男女女,都來聽審。先傳那窮秀纔到公案面前略訊了幾句,便拍案大怒道:『誰叫汝窮來!目今四方多事,一個人不思為社會幹公益,徒為着一個鄉下女,經年纍月的纏訟不休,你還是個好人嗎?』那窮秀纔還想強辯,他又喝道:『跪下去!不準你開口!』其時窮秀纔心中想道:『不好了!大老爺這番變了卦也!』富戶也想道:『此案二千兩用得着也!』”正是:
  金錢有力填青海,
  月老無心擊赤繩。
  要知此案如何,且俟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讀奇書舊事覺新民 遊宦海燃萁空煮豆第二回 喪天良逆子纍嚴親 逃國法刁奴釁賢宰
第三回 說韜鈐英雄傷往事 親宵小知縣誤前程第四回 太史公冶遊遭奇辱 觀察使懼內敗官箴
第五回 繪旗人薇垣聚□ 說訟棍花封射影第六回 一榻茶煙暢談怪事 百年眷屬誤種情根
第七回 去思碑過客憶甘棠 餞行酒同人爭折柳第八回 翻新令妙語出紅妝 嘆歧途熱心遭白眼
第九回 亂哄哄萬乘走長安 情岌岌隔窗聽密語第十回 駐洋場虛心探社會 遇翻黨無意得機關
第十一回 畫葫蘆巧計成虛話 翻舊樣妙女選情郎第十二回 禍中得福老虎做官 笑裏藏刀烏龜出醜
第十三回 死中丞誤認大小馬 活月老巧判前後夫第十四回 夢斷鴛鴦魂銷𠔌埠 書傳魚雁淚灑申江
第十五回 渡長江扒手放謠言 保國粹傷心驚鬼語第十六回 信數理新學辯神權 誤歧途杞人憂國事
第十七回 小司員冒險拜門墻 老中堂薦纔遭黨禍第十八回 梓鄉歸去災象驚心 噩耗傳來良箴動魄
第十九回 甓社湖魔王識天文 蘇州城周郎歸地府第二十回 晴川閣兩次宴嘉賓 黃花澇一番談騙術
第二十一回 戴高帽政界有心傳 誤聖經俗儒多耳食第二十二回 笑官場鼓吹散鴛鴦 演幫匪麽魔出社會
第二十三回 訊理會堂上露真情 開喜筵同人出公份第二十四回 笑駡由他風生席上 好官做我月旦樽前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