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老俗事   》 第13節:探親訪友話蒲包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探親訪友話蒲包
  五月節送粽子,八月節送蘋果、葡萄、鴨兒梨,過年送蘋果、橘子,都可以打蒲包。什麽叫蒲包呢?簡單說,就像現在塑料食品袋一樣,是用做包裝食品的。店鋪用蒲草編成八開報紙大小長方形的片子,四個角呈圓弧形,一大疊、一大疊地放在那裏備用。顧客來了,拿一張過來,四個角一折,成一長方形籮。如有鮮荷葉,裏面再墊上一張鮮荷葉。稱罷,三斤蘋果、兩斤鴨兒梨,紅的蘋果,黃的鴨兒梨,村在緑色的鮮荷葉上,要多美,有多美,這就是當年北京人的生活藝術。放好之後,再蓋一張荷葉,荷葉上再蓋一張印着字號的商標,商標為紅紙黑字,也有紅紙金字的。版式為屋脊形長方,文字則一行橫的,三行竪的;橫的大多是"京都"二字,竪的中間一行是店名,如"宏興果局"等等。右面一欄小字:"四時佳果,南北鮮貨,童叟無欺,言不二價。"左面一欄小字:"開設南鬧市口路東,認明衝天招牌便是。"全部放蓋好之後,再用染成梅紅色的單股麻繩一捆,拴上提梁,鼓鼓囊囊,又好看,又實惠。拿起算盤"劈啪"一打……你付錢吧,付完錢,就可提着蒲包喜氣洋洋地投親訪友去了。
  這就叫"蒲包"。尤其是女眷出門,大嬸帶着二丫頭看三姨去,老太太看白頭髮義妹去,三姑奶奶看四舅母去,親上作親,親上串親,東一門子,西一門子,正像大觀園中王熙鳳所說:這中間連着四五門子親呢。即使一般人傢,女眷們串來串去,也有不少來往。平常你來看我,我去看你,還則罷了;大節下的,怎麽好空着手去呢?最普通的,就是提上一個"蒲包"。因此,幾十年前,"蒲包"在北京話中,已經是禮品的代名詞了。
  打蒲包都是些"水貨",本來不值多少錢,一般都是五斤來重。但是尋常百姓傢,大多日子並不那麽寬裕,人情來往,固然少不了,但也不能不精打細算。這樣就把蒲包打得虛些,三斤水果,也可打個像樣的蒲包,可以省些錢。北京人送禮還講究幾色,稍有餘力,單送一個蒲包,便覺得拿不出手。除蒲包外,再配一盒點心。五月節,配上一盒玫瑰五毒餅;八月節,配上一盒自來紅、自來白;過年,配上一盒蜜供,花不了多少錢,可就變成雙兒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1)第2節:序(2)第3節:'書春'的筆墨生涯
第4節:新春話年畫第5節:北京人買年貨第6節:北京人年關搪賬
第7節:門神挂錢窗戶花兒第8節:平民之傢做年菜第9節:佳餚美酒醉除夕
第10節:爆竹聲中一歲除第11節:迎春福、祿、壽(1)第12節:迎春福、祿、壽(2)
第13節:探親訪友話蒲包第14節:北京人吃餃子第15節:北京"雜拌兒"
第16節:新春逛廠甸(1)第17節:新春逛廠甸(2)第18節:新春逛廠甸(3)
第19節:新春逛廠甸(4)第20節:晚清官場拜年習尚第21節:侗族春節習俗
第22節:春節話青田年糕第23節:漫話"初五開市"第24節:元宵之夜燈如畫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