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181個生活與工作中的潛規則:黃金法則   》 第13節:二.黃金法則之效率篇(4)      秭睿 Zi Rui

  具體說來,"帕金森時間定律"是指,一個人在時間上如果沒有自律性的話,那麽他作某件事的時間就會自動地膨脹並占滿所有可用的時間。
  一點感悟 一個做事迅捷、高效的人,可以同時應對幾件事,並處理得十分漂亮;而一個行動遲緩、缺少時間觀念的人,也許一天下來連一件事也做不成,還弄得身心俱疲。
  要想剋服辦事拖沓,效率不高的毛病,我們就必須在開始每一項任務之前,先為自己規定好最後的完成期限,有了期限也就有了壓力和約束,你便會加快節奏,提高效率。
  93.過度學習效應:最經濟有效的學習方法
  提高效率的最佳途徑
  我們在平常的學習活動中,經常會有這樣的苦惱:剛剛學到的知識,沒過幾天就忘得差不多了!專傢給出的診斷是你沒有適當地進行過度學習。很多人都存着這樣的誤區,剛剛覺得自己學會了就把它們放在一邊,結果發現幾天過後就又還給課本了。因此,當覺得自己差不多掌握了的時候,最好繼續學習3~5遍,你會發現遺忘的速度要慢得多。這種現象就是心理學上的"過度學習效應"。
  它主要是指:人們對所學習和記憶的內容達到了初步的掌握之後,如果再用原來所花時間的一半去鞏固和強化這些內容,就會使學到的東西得到強化和鞏固。
  一般認為,如果把一個人將某種知識掌握到當時再現不出錯的程度作為100%的話,那麽,要保持住這種成果,還要用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來不斷鞏固這一知識。正因為"過度學習"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裏面就有一個限度問題,超過了一定限度,就是很不經濟的。
  一點感悟 "過度學習"效應可以幫我們花最小的時間和精力收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在這裏,"過度"其實是有限度標準的。專傢們經過測試認為,學習程度以150%為佳,其效果也最好。超過150%,會因學習疲勞而發生"報酬遞減"現象,學習的效果就會逐漸下降,人們就會表現為註意分散、厭倦、疲勞等消極情緒。如果此時再要求自己進行精力投入,那麽學習效果將會下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參透天機好過活(1)第2節:參透天機好過活(2)第3節:一.黃金法則之心態篇(1)
第4節:一.黃金法則之心態篇(2)第5節:一.黃金法則之心態篇(3)第6節:一.黃金法則之心態篇(4)
第7節:一.黃金法則之心態篇(5)第8節:一.黃金法則之心態篇(6)第9節:一.黃金法則之心態篇(7)
第10節:二.黃金法則之效率篇(1)第11節:二.黃金法則之效率篇(2)第12節:二.黃金法則之效率篇(3)
第13節:二.黃金法則之效率篇(4)第14節:二.黃金法則之效率篇(5)第15節:三.黃金法則之成功篇(1)
第16節:三.黃金法則之成功篇(2)第17節:三.黃金法則之成功篇(3)第18節:三.黃金法則之成功篇(4)
第19節:三.黃金法則之成功篇(5)第20節:三.黃金法則之成功篇(6)第21節:四.黃金法則之財富篇(1)
第22節:四.黃金法則之財富篇(2)第23節:四.黃金法則之財富篇(3)第24節:四.黃金法則之財富篇(4)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