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人情 紅樓春夢   》 第十三回 盜田契環兒通賊 饋野産巧姐寧親      佚名 Yi Ming

  話說探春、李紈、寶釵等因失了莊田文契,責成管事的認真尋訪。這原是當然的辦法,可是管事們如何尋得着呢?忙亂了好多日,總沒有着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原來這一批莊田文契乃是賈環偷了出去的,那回賈環擄去賈沅的女兒,被賈政知曉,一時盛怒,聲言要把這孽畜活活打死。彩雲聽了這話心中慌急,背地打發人通知賈環,叫他趕緊逃命。賈環也知京城裏萬躲不住,急欲逃出京去,衹是缺乏資斧,惶恐無計,那天夜裏偷着溜回榮府,刻意想到收管金銀器皿處,偷些金器出去變價充用。及至走到那裏,看守嚴密,無從下手。剛好走過文契房,那管文契的陳瑞不在房裏,此人本是管緞疋庫的,因善於鑽營,得賈璉提拔重用,嚮來膽小鬼,聽人說從前大觀園裏花神木怪,又說晴雯的姑表嫂子被妖怪扒過墻去吸了精,當時致死,嚇得不敢在府裏住着,一到夜晚聽得風吹草動就連忙留了,衹交給手下小廝們看守,那些小廝年紀尚輕,豈有不貪玩的,見頭兒走了,也趁空各去閑逛。賈環走過,見無人看守,正好下手。忙將櫥鎖扭開,取出各項文契。心想本京房産一經典押,必要到府裏來對證,倒惹出麻煩,所以單取那東邊的幾套文書,餘者仍置櫥內,躡手躡腳的溜出去。剛至儀門,遠遠的見一個人對面走來,似是焙茗。想道:" 這真是冤傢路窄。"連忙爬在樹下裝狗臥着,幸虧他穿的是黑色衣服,焙茗走過並未看出,心中暗自僥幸。一路溜出府門,尋到一處小煙館裏,賈蕓和一幫結交的泥腿都在那裏等候,大傢相見,賈環躺下投抽了兩筒阿芙蓉,然後拿出文契,和他們商量辦法。賈蕓曾在西府裏辦事知道莊産的來歷,便說道:"三叔你拿這個出來有什麽用處,這在發産都是上賞的,衹許收回,不許典賣,那不是白費麽?"賈環一聽登時愣了,這一幫中有個泥腿叫做姚小乙,人傢因他口頭甜蜜,又送他一個小糖人的混號,也頗認得幾個字。當下把那文書看了一遍,又仔細捉摸了一會兒,說道:"三爺這事衹要交給我辦,包管文書産出白花花的銀子到手,衹是我得到了東邊見機行事,這文書也得帶了去,三爺您放心麽?"賈環道:"咱們哥兒們有什麽不放心的?可是我正要出京走走,你我一塊兒去吧。"姚小乙道:"有您三爺照個面那更好辦了,咱們多咱走呢?"賈環道:"要走就是明天,可有一件,我現錢沒帶多少,路上若不夠了衹可先花你的,咱們到那兒再算。"姚小乙道:"那還有什麽說的。"二人說定了,賈環又約賈蕓同去,賈蕓道:"我傢裏還得安頓安頓,三叔先走兩天,我暫且聽您的信吧。"賈環將私賃花枝巷小房托芹、蕓二人照管,第二天便同姚小乙長行去了。
  
  欲說榮府的莊戶烏進忠,那人貌似老實,心懷姦詐,自從他兒子由京裏回來傳述了賈璉許多恨話,又說要跟他算個總賬,心中又恨又怕,正要打賈府的主意。那一天,他的街坊陳二突然走來道:"賈府的環三爺來了,找你說話呢。"不免嚇了一跳,本要叫兒子去抵擋,又怕他年輕不會說話。衹有硬着頭皮,隨同街坊尋至賈環的下處。先由姚小乙假充總管,出來見他,把大話鬍混了一陣,然後說到要出兌莊地。烏進忠道:"這莊地人人都知道是皇上賞的。誰敢賣呀?"姚小乙道:"誰說賣地呢?咱們府裏是那賣地的主兒麽?不過是每年零碎收租子,又說雨多啦,又說是旱啦,又說是下雹子啦,沒工夫跟你們嘔那個閑氣。衹要誰總一筆現款出來,連地帶文書就都交給他,咱們莊裏也省事,那邊也得實惠,這個意思你也不懂麽?"烏進忠道:"這裏一時要找那個主兒可不容易,就那有錢的主兒,他知道是府裏的地,也都怕麻煩,這事我應不下來。"姚小乙道:"依我說,不用另找主兒啦,就由你總拿一筆出來,把地領了去,以後地上收的全歸你,一個錢也不用再拿啦。天下哪裏有這種便宜事,肥豬拱進門來還要轟出去麽?'烏進忠道:"姚大爺你說的容易,我們莊稼人兩支肩膀扛着一張嘴,全靠賣力氣吃飯,哪裏抓得了出這一筆錢呢?"姚小乙冷笑道:"烏老二,我這話是為你,你別不知情,你若不領了去,我自己去找人辦,不出一個月,若找不出來一個主兒把地領去,我就不姓姚啦。到那個時候,你眼看着自己種的地叫別人去種,再後悔可就遲了。你再細想想去,我姓姚的夠不夠朋友。"這一番話連嚇帶編,烏進忠被他說動,悄聲問:"是怎麽個辦法?"姚小乙道:"這個辦法你的便宜多着呢,等我都告訴你。第一件,這地仍舊是賈府裏的,可是把地交給你烏傢,聽憑你如何經營,賈府一概不問。第二件,以後每年應交的各項租糧出産一概全免,衹要你一次交出兩萬銀子。第三件,銀子交清之後,就把一切地契文書都交給你,完全管業,以後賈府爺們兒來到衹當客禮看待。"烏時忠聽了自是願意,衹那銀數未免嫌多,從兩萬銀子說起,逐漸又減了幾次,烏進忠總說沒有那個力量。姚小乙裝作要翻臉的樣子,由那街坊陳二說好說歹,兩面遷說,方纔議定,一次先交四千兩,每年再交四百兩,立了字據,彼此交割。衹莊地裏一所小房留着做賈環的住所,那些半荒半熟的地各段俱有佃戶,姚小乙把他們都傳了來,也是仿照這個辦法,連地主的戶名都過給他們了,賈環白得了許多銀子,從此便同姚小乙住在那裏,嫖賭逍遙濫吃濫用。姚小乙又替他拉攏了一般馬賊鬍匪,幹出許多無法無天的事,暗中卻坑了那管文契的陳瑞。
  
  陳瑞次日進府看見櫥鎖扭壞,猛吃一驚,幸喜那包文契尚在,連忙取出仔細檢點,卻少了幾套,心知被竊,當下暗囑小廝們不要聲張,一面私自設法偵尋,已非一日,還以為賈璉回南去了,此時斷沒有人查點,不料探春、寶釵內眷們忽然有這番整理。那天雖然用話搪塞過去,無奈傢賊變為外賦,欲從何處去尋根究底。賈環在那裏刀頭喝蜜,陳瑞倒在這裏海底撈針,也一種不平之事,虧得他也有一條內綫,他的媳婦便是邢夫人的陪房丫頭,死活求了邢夫人,那邢夫人本來不知大體,再三嚮賈政、王夫人說情。還說道:"他那天因為怕鬼,出去躲躲,就出了這個岔子,咱們娘們兒聽說有鬼也要躲閃躲閃,能怪他麽?"賈政王夫人聽了雖覺好笑,也不便當面駁回,到底因此從輕發落攆了出去,不再根究,總算便宜他了。寶釵和李紈平兒商量,一面回了賈政,趕着寫信給東邊地方官,報知文契遺失,一面斟酌打發人去接洽補契,並告訴烏進忠等各莊戶,勿受蒙騙,衹是管事中象吳新登、林之孝老成可靠的都走不開。次一等的又怕靠不住,正在為難,可巧賈璉修墓事竣,從南邊回來,聽平兒說知此事,也甚為着急,見了王夫人,提起派人赴東的事,細想也實無妥人可派,便回王夫人道:"這件事又要跟地面接頭,又要壓得住那些莊頭,他們恐怕辦不了,還是侄兒親自去一趟吧:"王夫人道:"你剛回來,一路上也很纍了,就是要去,且歇息幾天再說。"賈璉道:"這文契丟了好多天啦,再耽擱下去萬一被人蒙了去就更麻煩了,侄兒一半天料理好了,就走吧。"王夫人自有一番吩咐,所以賈璉在傢中衹住了兩天,便又走了。
  
  卻說巧姐嫁到周傢,雖然傢財巨萬,姑爺又入了黌門,傢中衹勤儉度日。她婆婆還是親自紡織,巧姐跟着學習,天天在紡車上,衹當解悶,也就慣了,她婆婆因她是公府千金,年紀尚小,凡事衹寬待她。姑爺也生得俊秀文雅,小夫婦甚為和睦。那回平兒打發傢人媳婦去看巧姐,帶了四個捧盒,一半果品,一半點心,先嚮親傢太太請安,又傳賈璉的話,叫巧姐沒事的時候傢去看看。巧姐當時答應了,那些時天天都想進城,偏碰着莊傢季正忙,那邊沒有便人送她,過幾天又有人從城裏去,說賈府的璉二爺回去了,因此把想傢的心事暫且擱起。可是每逢村子裏有人進城,巧姐總托他們打聽賈璉的消息。那地方離城又遠,賈府重重喜慶無從知曉。蕙哥兒洗三那一天,平兒本要去接她的,因為客多事忙,就岔掉了。直到賈璉從面邊回來,板兒剛好因事進城,走過榮國府門前,見一般小廝們正忙着脫卸行李,問知是賈璉帶來的,回去便告知巧姐。巧姐心中暗喜,再三央及劉姥姥同她進城,劉姥姥道:"今兒晚了,咱要去也得捎點東西,哪一回去了不是吃的用的穿的了大半車子來,怎好光着手到那裏呢。"第二天又趕上連雨,好容易等到晴天,忙備了些瓜果采蔬,裝了些傢裏腌的各種鮮菜,叫人趕着車先至周傢接了巧姐,這纔同往榮國府來,門上小廝們見是巧姐同來,不敢怠慢,引那車子一直趕到內儀門。劉姥姥和巧姐下了車,將車趕了出去,又有二門外伺候的小廝們都迎上前,嚮姐兒請安、姥姥問好。姥姥如今福至心靈,也會和他們周旋了幾句。小廝引着直至平兒院,此時平兒尚在王夫人處未回。小丫頭豐兒連忙打起簾子,請姐兒和姥姥進屋,說道:" 姐兒怎麽總沒回來?奶奶正惦記着呢!"巧姐見了豐兒,因是鳳姐舊人,也分外親熱道:"我哪天不想回來瞧瞧,正趕上莊傢季忙,連姥姥都沒空,一個人怎麽來喲。豐兒姐姐都好麽,叫我好想。"豐兒和姐兒說了一回話,又對劉姥姥道:"姥姥請坐,我去請二奶奶去。"這裏巧組讓劉姥姥上炕去坐,自己在炕旁綉墩隨意坐下,劉姥姥偷着問巧姐道:"二爺幾時續了二奶奶啦?那平姑娘在哪兒呢?"巧姐笑道:"二奶奶平姑娘就是一個人,她如今扶正了。"劉姥姥念了一聲佛道:"這正該的,平姑娘那樣的行事待人,平常人傢的奶奶們哪裏趕得上她呢。"又笑道:"頭一回我來了,見着平姑娘插金戴銀的,趕着她叫姑奶奶,惹得周嫂子她們都笑我。往後可真得叫奶奶了。"正說着,平兒同豐兒一路說話進來。巧姐忙站起請姨姨娘安,劉姥姥也要站起,腳卻坐麻了,又歪了去,好一會子纔支撐起來。剛喚道:"姑娘。"又說道:"不對,如今該叫奶奶了。奶奶別怪我。"一面便要拜下,平兒連忙拉住道:"姥姥別和我客氣,姐兒在鄉裏,這一嚮多虧你照顧,我替二爺謝你吧。"劉姥姥道:"這還不是應該的麽?我們傢裏若不靠着這裏老太太姑奶奶那麽照應着,不知道過到什麽破窯裏去了,如今也有半頃多地,大瓦房也有了,馬車也挂上了。我們姑爺姑奶奶提起這府裏來那一天也念幾十聲佛,保佑這裏老爺太太奶奶們福祿高升,長命百歲的,算我們莊傢人一點誠心吧。"平兒又問巧姐兒周傢上下相待的情形。巧姐兒都說了。劉姥姥道:"那可沒說的,那老太太疼姐兒比自己大閨女還疼呢。"巧姐笑道:"姨娘,我現在也會弄紡車了,天天當玩意弄着,也怪有趣的。"平兒道:"你在鄉下,這兒許多事你都不知道,"你蘭哥哥點了翰林,定了親啦。寶二嬸子添了小兄弟,回頭上去見着了,可記着道喜。"巧姐道:"我倒要瞧瞧那小兄弟,一定很好玩的。姨娘為什麽不給我也添個小兄弟呢?"平兒笑道:"姐兒這麽大,成了人還這麽孩子氣。"劉姥姥聽了道:"咱說這府裏福氣大着哪,你們還不信,這不是層層見喜麽?那新添的小哥兒不就是寶二爺跟前的麽,有幾個月了?"平兒道:"算起來剛夠三個月,倒會笑了。"劉姥姥道:"提起寶二爺來,也真叫人怪想的,他那回給我的茶鐘看着不象什麽稀罕物,他們說還是古董值好些錢呢!我至今也沒捨得賣。"說話間小廝們已將車上帶來的那些東西搬了進來,平兒揭開軟簾一看,差不多堆了半間屋子,忙道:"姥姥,你又帶這麽些東西來,叫我們心上怎麽過得去呢?"劉姥姥笑道:"這不都是我的。那兩口袋瓜果菜蔬是地上剛摘下的,這是新腌的白菜青菜,太太奶奶姑娘們嘗個新鮮,別笑話。那幾個匣子點心,兩口袋果子,還有兩口袋王田桃花米,是周親傢送的。還叫給這裏太太奶奶們都請安呢。"平兒道:"我們這兒一傢子,都喜歡地上新采的瓜兒菜兒,這一來夠吃好幾天了,剛纔我在上房,太太知道你同着姐兒來的,叫留你多住幾天,別忙着就走。等一會我們同上去,見見太太吧。"可巧王夫人打發彩雲來叫平兒,大傢便同至王夫人處,自有一番問賀寒暄。王夫人見巧姐衣妝樸儉,打量了一回說道:"好孩子,真難為你。"平兒又說到她婆婆愛憐,夫婿和睦,王夫人更替她歡喜。此時李紈正在寶釵處商量傢事,聞說巧姐回來,忙同來看她,劉姥姥見李紈、寶釵都道了喜,又道:"哥兒這麽小小的年紀,就做了官,大奶奶你真福氣。"巧姐見過了她們,忙嚮寶釵道:"二嬸娘,我那小兄弟呢?" 王夫人道:"抱來見她姐姐吧。"寶釵答應就去了,一會子抱了蕙哥過來,奶奶和鶯兒、秋紋等都跟隨在後,先抱他見姥姥,又見巧姐姐。巧姐接過來抱着,引逗他笑。姥姥道:"你看哥兒那一笑,簡直和寶二爺是一個模子。咳,怎麽好好的寶二爺,"說到此覺得不大好,忙又改口嚮王夫人道:"真是太太的福氣,比老太太還大,大孫子做了官啦。又添了二孫子,將來還不是個做大官的麽?"王夫人笑道:"但願都象姥姥說的就好了。"李紈笑道:"姥姥上回說的故事,你們莊子上有個老奶奶,天天吃齋念佛,感動了觀音菩薩,托夢給她一個好孫子。我們都以為是你編的。如今這蕙哥兒可真得積德的報應。"劉姥姥道:"我說的也是真事,那傢的孫子也二十多歲了,就和巧姐的姑爺同案進的學,他傢裏人都叫做張百萬,我們莊子上的地一多半都是他的,那位老太太比我還硬朗,九十多歲的人還能坐着聽一後響的戲呢!"王夫人聽了十分歡喜說道:"姥姥難得進城來的,咱們明兒還到園子裏去逛逛,你上回要畫這園子,老太太叫四姑娘畫了出來,明兒也找四姑娘去,看她畫得像不像。"劉姥姥道:"難得太太高興,讓我也開開眼。"巧姐道:"四姑娘住在哪兒呢?我還沒見着她。"李紈道:"她住在攏翠庵,史姑娘也在那裏,明兒就都見着了。"王夫人便命平兒吩咐廚房裏,預備明天的席。又道:"園子裏也先去看看,叫她們打掃幹淨了,別叫姥姥笑話。"平兒答應着,劉姥姥道:"太太也說笑話了,我們莊傢人天天衹在土堆裏坐着,那些草垛子土埂子就是我們的會客大廳,有時還要堆着大糞,就不知道什麽叫做幹淨,人傢還說沒幹沒淨吃了沒病哪。"說得衆人都笑了,那晚巧姐和劉姥姥都在平兒處安歇,次日一早,平兒就帶着巧姐先到稻香村去見李紈,此時李紋、李綺因幫着料理蘭哥兒納聘衣飾等事,又貪圖園子裏涼快,住了多日,尚未回去。大傢閑話了一會兒,巧姐說到鄉下青棵棵多麽可愛,一早起葦籬笆上開遍各色的喇叭花草,地裏蟈蟈蛐蛐和金鈴子叫的非常好聽,連紋、綺諸人也恨不得到鄉下去逛逛,一時巧姐又問起探春,李紈道:"三姑爺也來京了,新賃的住宅,她前兩天才回去,今兒太太高興又打發人接去,也許一會就要來的。"歇一會兒,平兒、巧姐又同至攏翠庵去見惜春、湘雲。惜春不大會世故的,衹略問巧姐那邊情形。湘雲聞知巧姐與劉姥姥同來,笑道:"我們這兩天正悶着,來了個母蝗蟲可有笑話了。"平兒笑道:"你道那姥姥真怯哪,那都是鴛鴦支使出來,騙老太太取樂的。"湘雲笑道:"不管她真怯裝怯,衹她那個樣兒也就夠發笑的了。"惜春道:"你們何苦輕嘴薄舌的,鳳姐姐、林姐姐單好刻薄人,到底不載福,如今我們仍舊攜蝗大嚼,那造出母蝗的人都到哪裏去了?"湘雲聽了也嘆息不止。平兒又說到王夫人看那大觀園圖,惜春連忙命紫鵑尋出,放在手邊。談到晌午,便同至王夫人處,探春已在那裏,見着巧姐,也拉着問長問短,說了半天,等豐兒引劉姥姥來到,方同往榮禧堂入席。
  
  王夫人陪着薛姨媽、劉姥姥、史湘雲、李紋、李綺坐了一席,探春、惜春、巧姐、李紈、寶釵、平兒坐了一席。李紈、寶釵和平兒仍不時到那邊席上照料。席間上了熊掌,湘雲趕忙夾一塊遞與姥姥道:"姥姥你猜猜這是什麽?"劉姥姥用筷子接過,看了半天,又嚼了一回衹是猜不出。平兒叫小丫頭拿一支生熊掌給姥姥看,姥姥接過去,捉摸了半天,說道:"豬爪子也不象?那牛羊腿子更不對了,嚼着倒有點腥氣,難道是腥腥爪子麽?"衆人聽得都笑了,薛姨媽道:"姥姥不要受她們的騙,這是熊掌。"劉姥姥瞪着眼聽着說道:"這就對了,我見過耍狗熊的,那爪子就是這樣。可沒聽說那東西可以吃得的,你們怎麽想的主意,連狗熊都饒它不過呢?"衆人笑剛止住又復大笑。李紋笑得按住胸口,探春舉杯欲飲,把酒都灑在桌子上。少時又上了酸豆腐,劉姥姥道:"這個我可吃慣了的,哪天也離不開它。" 王夫人道:"請用勺子吧。"劉姥姥舀了一勺,慢慢吃着說道:"怎麽一樣的豆腐,到你們城裏連味都好了,到底皇帝腳底下,任什麽都比別處強。"王夫人道:" 這裏頭有雞蛋白豬腦子和着,還加上雞鴨火腿的好湯煨了,等半熟了再加上筍尖香菌,纔有這點味兒。姥姥學了到傢做去。"劉姥姥道:"吃是好吃,可是吃不起,這些作料算起來夠我們十天半個月的嚼裹了。"湘雲衹和紋、綺姐妹說些閑話,說起那年吃螃蟹做詩,眼前就短了好幾個人,都不勝感慨,少時又上了一碗菜,王夫人舉起筷子讓薛姨媽又讓劉姥姥道:"姥姥你嘗嘗這個神仙雞。"姥姥笑道:"怎麽雞都成神仙啦?還是神仙變了雞呢?不管他我先得一塊再說。"夾了半天才夾到一塊,吃着笑道:"也試不出他是神仙,就是有些酒味,怪不得呂洞賓要喝酒呢!"引得衆人又大笑,那邊桌李紈、寶釵都忍着不敢笑出來,平兒用手帕掩着嘴。探春筆道:"姥姥別喝醉了,若象那回醉倒在山石後頭,她們就把你當神仙雞了。"一進席罷,丫環們送上漱口的條,大傢都漱了。劉姥姥欲一口咽下,平兒忙道:" 姥姥那是漱口的。"這纔改漱散坐,閑話一會兒,探春道:"這時候白天太短,太太要逛園子,早些去吧。"王夫人聽了便同衆人往園裏去。衹薛媽要歇中覺,自回寶釵房中歇息。此時已近中秋,王夫人等走過那座石山,已聞得一陣陣的桂花香。先到沁芳亭上,那裏有竹藤椅榻,各人隨意坐。寶釵怕風太涼,親自取過織金絨毯鋪在榻上,然後請王夫人坐下。看那一帶池沼,荷花已老,尚有餘花,水氣烘秋,分外蕭爽。劉姥姥坐在欄邊,談些鄉下新聞故事,內中頗有新奇的,說是他們村裏老顧傢生下一匹駒子,滿身漆黑,粉鼻粉眼,四蹄雪裏站,人人見了都愛,哪知道是同村姓凌的欠他五千吊錢,變馬去還債的。他兒子得了夢,跑去顧傢一看,那駒子老遠就顛顛的走來瞧着他兒子下淚,後來到底拿錢贖回去,還養在傢裏呢。又說有傢姓周的,夫婦二人都念佛行好,生了一個兒子,又聰明人品又好,嬌養到十八九歲,被拐子拐了去十多年沒有消息。就近周老頭病重,什麽醫生都治不了,想不到他兒子忽然回來,拿出一種仙丹給他老子吃了登時就好。據說拐去後被一道士救去,傳授他許多道術,這仙丹也是那道士給的。這事若不是我親眼見的,連我也不敢信,能說世上沒有神仙麽,劉姥姥衹管信口開河,衆人有聽着的。有各自閑談的,也有憑欄眺望的。湘雲看見那邊一片翠竹,說道:"那不是瀟湘館的竹子麽?上回我看他一大半都黃了,眼下可又好了。"探春道:"你不知道,今年園子裏的花木都重新修整過了,這竹子新近派老葉媽管着,比從前老祝媽還勤謹呢。"
  
  平兒回王夫人道:"池子裏的船,我叫他們預備下來了,太太還是坐船?還是小轎子?"探春道:"太太還坐船吧,到底比轎子舒服些。"王夫人笑道:"我一個人坐轎子,你們走着也太纍。咱們都坐船吧。那船靠在哪裏呢?"平兒道:"這纔又淺又窄,大船撐不過來,在柳堤那邊灣着呢?"說着便叫丫頭們傳小轎過來,王夫人道:"不用啦,這裏路很平,又沒多遠,走走也好。"於是扶着玉釧兒慢慢走去,衆人一跟隨,走過紫菱洲,衹見白草紅寥,秋色清妍,欲另有一種蕭寒之致。寶釵心有所感,說道:"從前二姐姐住在這裏,我們走慣了的,怎變得如此荒涼?"探春道:"二姐姐那年回來還捨不得這房子,可憐衹住了一天,以後就沒有來過。"劉姥姥道:"哪位二姑娘啊?不是那鵝蛋臉脾氣好的麽?我聽姐兒說生生是給姑爺折磨死的,真叫人心疼!還有個林姑娘呢?總也沒見着,如今到哪裏去了?"平兒道:"林姑娘早就過去了,你還不知道麽?"劉姥姥道:"我見她總跟寶二爺在一處說話,身子好象單薄點,哪裏想到這點年紀就轉去了呢,"平兒怕她又說什麽,連忙用閑話岔開,不多時已到了荇葉渚長堤,早有兩支小畫舫在柳蔭底下停泊,駕娘們見王夫人來到,忙即拉跳板,打扶手。王夫人和劉姥姥、李紈姐妹、平兒、巧姐都上了迎面這支船,探春、惜春、寶釵、湘雲帶着書、鶯兒等又另坐了一支,當下便吩咐開船。駕娘們剛撐動竹篙,船便離岸。忽聽叭噠一聲,一個人從船頭上直摔下去,衆人都嚇昏了,不知那人是誰?可曾掉下水去?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第一回 夢覺渡頭雨村遇舊 緣申石上士隱授書第二回 青埂峰故知傾肺腑 絳珠宮慧婢話悲歡
第三回 誄芙蓉晴姐悄吞聲 悲芍藥湘娥初感逝第四回 哭怡紅冷麝離魂 棲攏翠寒鵑吊夢
第五回 弟讓兄赦老寵新銜 奴欺主璉兒支窘局第六回 話封狼凝顰慰紅粉 賜真人濁玉換黃冠
第七回 陷情魔荒山壞丹鼎 感幽怨幻境泣冰弦第八回 薛姨媽同居護愛女 王夫人垂涕勖孤孫
第九回 開吟社探春賞花 忤親庭賈環逃杖 第十回 應讖盆蘭孫登鳳沼 聯輝仙桂婦誕麟兒
第十一回 完丹訣飛舉誇神竜 披畫册沉淪憫雌風第十二回 呆香菱密語感孤鸞 賢探春協力除群蠹
第十三回 盜田契環兒通賊 饋野産巧姐寧親第十四回 大觀園續宴待披圖 太虛境賜婚驚撫表
第十五回 警幻仙執柯慰莽玉 臨淮神緘札諭嬌顰第十六回 催妝得句貴姐迎妝 尋夢留香仙妃通夢
第十七回 勵賢母攢金仿驕鳳 殉故主絶粒化哀鵑第十八回 真威烈策傳細柳軍 續風流宴啓芙蓉社
第十九回 登鶚薦稚蘭邀特簡 續鴛盟俠柳仗良媒第二十回 省重闈義婢共登程 拯幽獄小郎親謁府
第二十一回 慈太君仙輿欣就養 勇將軍使節出從徵第二十二回 賞初雪姑嫂話戎機 靖飛塵士民攀宦轍
第二十三回 長安宮同日拜丹綸 清虛殿雙飛五彩筆第二十四回 千裏相逢序聯徵雁 雙星好合兆應祥麟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