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 》 唐名傢詩導讀 》
王維
張海鷗 Zhang Haiou
王維(701--761)字摩詰,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傢。其母崔氏奉佛三十餘載。佛經《維摩詰經》,是智者維摩詰居士與弟子講學之書。王維的名和字取於此。王維後半生之避世與佛教有關。《新唐書》本傳說王維早慧,“九歲知屬辭,與弟縉齊名,資孝友。”年十六、七,即往長安、洛陽遊歷,謀取仕進。此期間寫了一些遊俠詩。開元七年(719)七月,他赴京兆府試,中解頭。他是一位文藝全纔,詩、文、書、畫都很著名,又精通音樂,善彈琴、琵琶。開元九年(721)中進士,任太樂丞等官,後棄官隱居。開元十七年(729),在長安從大薦福寺道光禪師學頓教。開元十九年,王維的妻子病故。他從此不再續娶,一直孤居三十年。
開元二十三年(735)被宰相張九齡擢為右拾遺。二十五年(737)為監察御史,春天奉使出塞,並留在涼州河西節度幕兼為判官近一年,寫了一些有名的邊塞詩。
天寶元年(742),王維轉左補闕。以後,又屢遷侍御史、庫部員外郎、庫部郎中等職。但是,目睹朝政的黑暗腐敗,他深深感到過去的開明政治已經消失。於是采取一種半官半隱的生活方式,得過且過。他經營了藍田輞川別墅,修習佛、道,此時期他的許多詩文都濡染釋、道色彩。他的思想儒、釋、道雜糅,表現為人生態度,就是無可無不可,但求適意。
他的“中隱”方式使他獲得了一種平和寧靜的心境,又使他得以從官場脫身,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從而創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園詩。
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次年六月,長安陷落,玄宗倉皇奔蜀。王維當時任給事中,扈從皇帝不及,被叛軍俘獲。他不願做偽官,服藥取痢,偽稱諳疾。安祿山將他囚禁在洛陽菩提寺,迫以偽署。七月,肅宗即位於靈武,改元至德。八月,安祿山宴其群臣於洛陽禁苑中的凝碧池,命梨園諸工奏樂,諸工皆泣。王維在菩提寺中聞悉此事,含淚賦成《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一詩: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裏,凝碧池頭奏管弦。
抒發對帝都淪陷的悲痛和對李唐王朝的思念之情。九月,王維被迫充任了給事中偽職。
至德二載(757),唐軍收復兩京。凡做過偽官的人,分六等定罪。王維被從輕處分,削官為民。次年春復官,責授太子中允,加集賢殿學土。同年,又升遷為太子中庶子、中書捨人。乾元二年(759),復拜給事中。上元元年(760),升任尚書右丞。
王維對自己“沒於逆賊,不能殺身,負國偷生”(《責躬薦弟表》)的行為深感愧疚。他看到當時張後弄權、李輔國專政,朝廷毫無振作的氣象,於是思想更為消沉,“在京師,日飯十數名憎,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唯茶擋、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以後,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舊唐書》本傳)。
上元二年(761)七月,這位天才的詩人離開了人間。死後,他被安葬在清源寺西,也就是他曾經生活了多年的輞川別業旁。
王維的朋友苑鹹《〈酬王維〉序》中稱他為“當代詩匠,又精禪理。”唐代宗《批答王縉進王右丞集表手敕》中說他是“天下文宗。”杜甫《解悶》詩說他“最傳秀句寰區滿。”《舊唐書》本傳稱他“天寶中詩名冠代”。後世詩論傢稱他為“詩佛”。
王維的詩歌現存四百多首。其中存在着真偽問題的約有六十首。今傳世王集以清人趙殿成《王右丞集箋註》最為完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標點本。又有陳鐵民《王維集校註》本,中華書局1997年出版。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山東兄弟:山東指華山以東。王維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而王維當時在華山西面的長安,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②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中國有些地方有登高的習俗。《太平御覽》捲三十二引《風土記》雲:“俗於此日,以茱萸氣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頭,言闢熱氣而禦初寒。”
這首詩的前兩句歷來廣為人們傳誦,因為它道出了人類生活中一種普遍的情感現象。後兩句的寫法也很特殊,是從對方設想,這就不僅是在寫自己思鄉念親,而且寫出故鄉的親人同樣也在思念自己。這種“探過一層”的寫法,後世詩詞中經常使用。此詩語言樸素平易,如話傢常,而情味深厚。《王孟詩評》此明顧雲:“真意所發,忠厚藹然”。《唐詩直解》:“詩不深苦,情自藹然。敘得真率,不用雕琢。”
少年行四首
其一
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係馬高樓垂楊邊。
①新豐:古縣名,漢置,治所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北。新豐鎮古時産美酒,謂之新豐酒。②鹹陽:秦都,故址在今陝西鹹陽市東北二十裏。此藉指唐都長安。③三、四句寫遊俠少年因意氣相投而歡飲縱酒。
這首詩寫長安城裏遊俠少年意氣風發的風貌和豪邁氣概。《唐詩歸》引鐘雲:“此‘意氣’二字虛用得妙。”《唐賢三昧集箋註》:“豪俠凌勵之氣,了不可折。”
其二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嚮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①出身:出仕、出任。羽林郎:官名,漢代置禁衛騎兵營,名羽林騎,以中郎將、騎都尉監羽林軍。唐代亦置左右羽林軍,為皇傢禁軍之一種。②驃騎:官名,即驃騎將軍。漁陽:地名,漢置漁陽郡,治所在漁陽縣(今北京市密雲縣西南)。又唐置漁陽縣(今天津市薊縣),本屬幽州,開元十八年改隸薊州,天寶元年又改薊州為漁陽郡,乾元元年復改為薊州。③孰知:即熟知、深知。此二句說這些遊俠少年明知不宜去邊庭受苦,卻情願赴死於邊庭,以求流芳百世。
此首寫少年們懷着為國犧牲的豪情壯志,從軍出徵漁陽。他們蔑視睏難,蔑視艱苦,也蔑視死亡,充滿了豪俠氣慨和英雄主義精神。《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引黃傢鼎曰:“說得俠士壯懷,凜凜有生氣。”
其三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衹似無。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於。
①擘:開弓。雕弧:有雕飾彩繪的弓。②白羽:箭。以白色羽毛做箭羽,故云白羽。③五單於:《漢書·宣帝紀》:“匈奴虛閭權渠單於請求和親,病死,右賢王屠耆堂代立。骨肉大臣立虛閭權渠單於子為呼韓邪單於,擊殺屠耆堂。諸王並自立,分為五單於,更相攻擊,死者以萬數。”此處泛指敵人的許多首領。
此首寫少年們既有勇氣,又有技藝,出入敵軍如入無人之境。一個“偏”字,神氣活現地寫出了少年們因武藝高強而視戰鬥如遊戲,雖臨大敵,不僅毫不畏懼,而且瀟灑自如,揚威耀武。出生入死的戰場被詩人寫成了少年英雄們表演武藝的競技場,鐵血之戰竟然充滿了詩意的美感。《詩式》:“變化功夫全在第三句也。”
《少年行》組詩是對殺敵報國的少年英雄的贊美,也是詩人自己嚮往建功立業的英雄主義理想的表述。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①,屬國過居延②。徵蓬出漢塞③,歸雁入鬍天④。
大漠孤煙直⑤,長河落日圓⑥。蕭關逢候騎⑦,都護在燕然⑧。
①單車:單車獨行。問邊:慰問邊防。②屬國:一指少數民族附屬於漢族朝廷而存其國號者。漢、唐兩朝均有一些屬國。二指官名,秦漢時有一種官職名為典屬國,蘇武歸漢後即授典屬國官職。唐人有時以“屬國”代稱出使邊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漢代稱居延澤,唐代稱居延海,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境。又西漢張掖郡有居延縣(參《漢書·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員濟納旗東南。又東漢涼州刺史部有張掖居延屬國,轄境在居延澤一帶。此句一般註本均言王維路過居延。然而王維此次出使,實際上無需經過居延。因而林庚、馮沅君主編《中國歷代詩歌選》認為此句是寫唐王朝“邊塞的遼闊,附屬國直到居延以外。”③徵蓬:隨風飄飛的蓬草,此處為詩人自喻。④歸雁:因季節是夏天,雁北飛,故稱“歸雁入鬍天”。⑤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孤煙:趙殿成註有二解:一云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二雲塞外多旋風,“裊煙沙而直上”。據今人有到甘肅、新疆實地考察者證實,確有旋風如“孤煙直上”。又:孤煙也可能是唐代邊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捲二一八雲:“及暮,平安火不至。”鬍三省註:“《六典》:唐鎮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裏,每日初夜,放煙一炬,謂之平安火。”⑥長河:疑指今石羊河,此河流經涼州以北的沙漠。⑦蕭關:古關名,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候騎:偵察兵。王維出使河西並不經過蕭關,此處大概是用何遜詩“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之意,非實寫。⑧都護: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護府,每府派大都護一人,副都護二人,負責轄區一切事務。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國杭愛山。《後漢書·竇憲傳》:憲率軍大破單於軍,“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裏,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此兩句意謂在途中遇到候騎,得知主帥破敵後尚在前綫未歸。
開元二十五年(737)夏,詩人出使河西節度府,至涼州時作此詩。“大漠”兩句歷來為人傳誦:大漠廣阔,長河悠遠,使人既感到胸襟開闊,又驚異於宇宙之廣袤和深長。“孤煙直”、“落日圓”使畫面富有立體美和律動感。“孤煙直”既寫出人煙之稀少,又暗示出一種獨立蒼穹的英雄氣;“落日圓”增添了畫面的色彩,用夕陽暮色將畫面覆蓋,形成渾然一體的壯闊意境。詩人用四種景物對比構圖:寬廣的大漠擁抱着悠悠的長河,渾圓的落日映襯着直逼霄漢的一束孤煙。大、長、圓、孤、直都富於空間感,而且都是詩人主觀的審美感受。在如此廣阔而且蒼涼的天地間,馳騁疆場的將士們破敵靖邊,其悲壯的英雄氣浩然與日月同輝,與長河共遠。“都護在燕然”,這是一種未言艱辛而艱辛之事已畢,未見英雄而英雄之業已出的襯托式寫法。《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引宗臣曰:“闊大悲壯”。《而庵說唐詩》:“‘大漠’‘長河’一聯,獨絶千古。”
漢江臨眺①
楚塞三湘接②,荊門九派通③。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④。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⑤。
①漢江:即漢水。發源於陝西省寧強縣,經湖北省至漢陽入長江。臨眺:登高望遠。一作“臨泛”,則是臨流泛舟之意。②楚塞:指襄陽一帶的漢水,因其在古楚國之北境,故稱楚塞。三湘:湘水合灕水稱灕湘,合蒸水稱蒸湘,合瀟水稱瀟湘,故又稱三湘。此當泛指洞庭湖南北諸流域。③荊門:《水經註·江水》(捲三十四):“江水又東歷荊門虎牙之間。荊門在南,上合下開,暗徹山南;有門象虎牙在北,石壁色紅,間有白紋,類牙形,並以物象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今湖北省荊門縣城即在江南岸邊,縣南有荊門山,與北岸之虎牙山隔岸相對。九派:《文選》郭璞《江賦》:“流九派乎尋陽”。李善註引應劭《漢書》註:“江自廬江潯陽分為九。”這兩句寫江漢相通之廣,南連三湘,西通荊門,東達九江。④郡邑兩句:言水勢浩瀚,波瀾動蕩,使人覺得眼前的郡邑好像都漂遊浮動起來,遠處的天空似乎也在浮蕩。⑤山翁:晉代將軍山簡,曾守襄陽。這裏藉指當時襄陽的地方長官。
開元二十八年(740),王維調知南選,途經襄陽時作此詩。詩的前六句寫臨流遠眺的景觀和感受,既是寫實,又充滿想象,氣象恢宏闊大,是歷代文人寫江漢景象的佳作。《瀛奎律髓》:“右丞此詩,中兩聯皆言景,而前聯猶壯,足敵孟、杜《嶽陽》之作”。《唐詩成法》:“前六雄俊闊大,甚難收拾,卻以‘好風日’三字結之,筆力千鈞。”
終南山①
太乙②近天都③,連山到海隅④。白雲回望合,青靄⑤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衆壑殊⑥。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①終南山,在陝西長安縣南五十裏,秦嶺主峰之一。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為終南山。秦嶺綿延八百餘裏,是渭水和漢水的分水嶺。②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峰。唐人每稱終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縣志》:“終南山在縣(京兆萬年縣)南五十裏。按經傳所說,終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③天都:帝都,此指長安。④青靄:山中的嵐氣。⑤海隅:海邊。終南山並不到海,此為誇張之詞。⑥分野兩句:言終南山高大,分隔山南山北兩種景象,各山𠔌間的陰晴變化也有所不同。
王維開元二十九年曾隱於終南山,本篇大約作於此時。這是王維山水詩中的名篇。詩寫終南山的宏偉氣勢和變化萬千的韻緻,表現出一種隱逸情懷。《唐詩鏡》:“‘陰晴衆壑殊’,一語蒼然入妙”。《唐詩選》引玉遮曰:“‘入看無’三字妙入神”。《唐賢三昧集箋註》:“四十字中無一字可易,昔人所謂四十位賢人”
送元二使安西①
渭城朝雨浥輕塵②,客捨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③。
①元二,名不詳。安西,唐代設安西都護府,治所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內。②渭城,秦置鹹陽縣,漢代改稱渭城縣(《漢書·地理志》),唐時屬京兆府鹹陽縣轄區,在今陝西鹹陽市東北。浥:潤濕。③陽關: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元和郡縣志》雲,因在玉門之南,故稱陽關。
此詩又題為《贈別》、《渭城麯》、《陽關麯》、《陽關三疊》。大約作於安史之亂前。這是古代送別詩中的名作。前二句起興,於清晨景物中特拈出“青青柳色”,這是自《詩·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以來,文學作品表現惜別之情時常用的意象。以下兩句將深切的惜別、關切、擔憂等復雜的感情寄寓在“勸酒”這一舉動之中。“西出陽關無故人”,一言朋友所去之地陌生,二言那裏人跡稀少;三言你我朋友自此一別,則知己難求。如此,則對友情的珍惜,對離別的無奈,對朋友的關切,盡藴於杯中矣。所謂“惜別意悠長不露”,情真意切而不說破也。明李東陽《麓堂詩話》雲:“作詩不可以意徇辭,而須以辭達意。辭能達意,可歌可詠,則可以傳。王摩詰‘陽關無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辭一出,一時傳誦不足,至為三疊歌之。後之詠別者,千言萬語,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謂之達耳。”
相思
紅豆生南國①,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②,此物最相思。
①紅豆:相思木所結子,産於亞熱帶地區,古人又稱其為相思子。唐李匡乂《資暇集》捲下:“豆有圓而紅,其首烏者,舉世呼為相思子,即紅豆之異名也。”李時珍《本草綱目》捲三十五:“相思子生嶺南,樹高丈餘,白色,其葉似槐,其花似皂莢,其莢似扁豆,其子大如小豆,半截紅色,半截黑色,彼人以嵌首飾。”②擷:采摘。
唐範攄《雲溪友議》:“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竄辱……唯李龜年奔迫江潭……龜年曾於湘中采訪使筵上唱‘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此詞皆王右丞所製,至今梨園唱焉。歌闋,合座莫不望南幸而慘然。”據此,安史之亂以前當已有此詩。此詩以傢常語道出人間相思寄意之事,遂廣為人們傳誦。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①柴:寨;②景:影,日光之影。
天寶年間,王維在終南山下輞川册𠔌中購置了曾屬宋之問的別墅,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在與輞川別墅與朋友裴迪唱和,詠當地景物,並自輯其五絶二十首,題名為《輞川集》,自序雲:“餘別業在輞川山𠔌,其遊止有孟城坳,華子崗,文杏館,斤竹嶺,鹿柴,木蘭柴,茱萸沜,宮槐陌,臨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欒傢瀨,金屑泉,白石灘,北垞,竹裏館,辛夷塢,漆園,椒園等,與裴迪閑暇各賦絶句云爾”。
此詩是其中第五首,以不見人影而人語清晰可聞來反襯空山之幽靜。這就是人們常常稱道王維詩的動靜結合的藝術手段。《王孟詩評》雲:“無言而有畫意”。《詩法易簡錄》:“人語響,是有聲也;返景照,是有色也。寫空山不從無聲無色處寫,偏從有聲有色處寫,而愈見其空。嚴滄浪所謂‘玲瓏剔透’者,應推此種。”
王維的山水詩歷來為評傢看重。瀋德潛《說詩晬語》捲下曰:“不用禪語,時得禪理。”嚴羽《滄浪詩話·詩辨》雲:“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言有盡而意無窮。”蘇軾《書摩詰藍田煙雨圖》雲:“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主要是指他的山水詩和山水畫。
竹裏館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①幽篁:深密的竹林。篁:竹。②長嘯:長聲吟唱。魏晉名士稱吹口哨為嘯。
此首寫山林幽居情趣。竹林深處,絶無塵世的嘈雜,琴聲清幽,歌吟舒暢,詩人此時盡情享受着獨處的自由,細細品味藝術人生的高雅情趣,他高傲得似乎不食人間煙火,知此樂者,唯此山此月也。人與自然化而為一,亦儒亦佛亦道。《唐賢三昧集箋註》雲:“幽迥之思,使人神氣爽然。”
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寫空靈閑靜的環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細細地啼聽花落鳥鳴的天籟,他的內心寧靜淡泊,但又富於幽雅情緻。靜到極處的自然在詩人筆下有聲有色,生意盎然。月出無聲,而山鳥驚飛,這是動靜相襯的藝術佳境。《而庵說唐詩》:“右丞精於禪理,其詩皆合聖教。”《唐詩箋註》:“閑事閑情,妙以閑人領此閑趣。”《詩法易簡錄》:“鳥鳴,動機也;澗,狹境也。而先着‘夜靜春山空’五字於其前,然後點出鳥鳴澗來,便覺有一種空曠寂靜景象,因鳥鳴而愈顯者,流露於筆墨之外。一片化機,非復人力可到。”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①暝:夜,晚。此指傍晚。②隨意:任憑。
這首詩寫出了清新、幽靜、恬淡、優美的山中秋季的黃昏美景。王維所居輞川別墅在終南山下,故稱山居。一場秋雨過後,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時近黃昏,日落月出,鬆林靜而溪水清,浣女歸而漁舟從。如此清秋佳景,風雅情趣,自可令王孫公子流連陶醉,忘懷世事。此詩以一“空”字領起,格韻高潔,為全詩定下一個空靈澄淨的基調。全詩動靜結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月照鬆林是靜態,清泉流溢是動態。前四句寫秋山晚景之幽靜,五六句寫浣女漁舟之喧嘩。詩之四聯分別寫感覺、視覺、聽覺、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還有一點值得註意:古代文人多藉清秋而寫悲傷之意,此詩則屬樂秋之佳作。《增訂評註唐詩正聲》郭雲:“色韻清絶。”《唐詩解》:“雅興淡中有緻趣。”《唐詩矩》:“右丞本從工麗入,晚歲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唐詩合選詳解》王云翼雲:“前是寫山居秋暝之景,後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見。”
積雨輞川莊作①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②。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鬆下清齋折露葵。野老③與人爭席④罷,海鷗何事更相疑⑤。
①詩題一作《秋歸輞川莊作》。②餉東菑:給在東邊田裏幹活的人送飯。菑,本指已經開墾了一年的田。朝槿:即木槿,落葉灌木,夏季開花,朝開暮落,故又稱朝槿。③野老:自稱。④爭席:表示和人相處很隨便,無隔閡。《莊子·雜篇·寓言》載:陽子居(楊朱)初到旅捨,面露驕矜之色,旅捨主人對他很恭敬,其他客人也紛紛為他讓座。後來老子教他去掉矜持,他再到旅捨,就顯得很隨和,人們也就不再給他讓座,而和他爭席而坐,相處就很隨便了。⑤海鷗:《列子·黃帝篇》載:海上有人好鷗,每日與鷗鳥遊玩,數以百計的鷗鳥聚集在他身邊。有一天,他的父親叫他捉鷗鳥。第二天他來到海邊,鷗鳥就盤旋不下了,因為他有了機心。此處以海鷗比喻淳樸而無機心的農民。
此詩寫田園生活情趣。前四句寫景色,細膩傳神。因積雨日久,無風而且濕潤,故炊煙上升遲緩。水田廣漠而白鷺翩翩,夏木成陰而黃鸝宛囀,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視象,有聽覺,有面有點,相映成趣。據唐李肇《國史補》,三四句是取李嘉祐“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成句。但明人鬍應麟《詩藪》則認為王早於李,當是李襲王句。考二人大約同時,誰襲誰詩實難斷定。但加“漠漠”、“陰陰”二詞於前,確實精彩傳神。清人鬍以梅說“雨後之景,用疊字獨能句圓神旺”(《唐詩貫珠》)。
後四句寫生活情趣。《舊唐書·王維傳》載:“維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五六兩句即此寫照。七八句寫文士與田夫相處,總在疑與不疑之間,正見得人有雅俗,趣分高下,固非無間也。
送瀋子福歸江東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嚮臨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①瀋子福,不詳。全唐詩作瀋子。歸又作之。②罟師:漁人。此指船夫。臨圻:近岸之地,此指江東岸。
王維送別之作意韻悠長,風神搖曳,綿邈藴藉。此詩以楊柳起興,關合送別情事。又以春色比喻相思之情,言其如影隨形,無處不到。且以春色之清麗和暖喻人間友情,亦頗宜人。李白“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狂風吹我心,西挂鹹陽樹”等,雖手法相同,然情味凄苦有異。顧可久曰:“(首二句)別景寥落,情殊悵然。(末二句)相送之情隨春色所之,何其濃至清新”(《唐詩直解》)。《唐絶詩鈔註略》:“妙攝入‘送’字,以行送且以神送,且到處相隨,遂寫得淋漓盡致。”
觀獵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②。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③,還歸細柳營④。回看射雕處,千裏暮雲平。
①詩題一作《獵騎》。《樂府詩集》、《萬首唐人絶句》取此詩前四句作一首五絶,題作《戎渾》,《全唐詩》亦以《戎渾》錄入捲五一一張祜集中,皆誤。②渭城:秦時鹹陽城,漢改稱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之北。③新豐市:故址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北,是古代産美酒的地方。④細柳營:在今陝西省長安縣,是漢代名將周亞夫屯軍之地。《史記·絳侯周勃世傢》:“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鬍。”
此詩作年不詳,當非晚年之作。從打獵的高潮寫起,展開一連串飛動的場面,末兩句以平緩反襯,使剛纔的縱橫馳騁之狀仿佛仍然歷歷在目。風格輕爽勁健,結句又耐人回味。
黃生《增訂唐詩摘鈔》捲一:“起法雄警峭拔,三四音復壯激,故五六以悠揚之調作轉,至七八再應轉去,卻似雕尾一折,起數丈矣。”
清瀋得潛《說詩晬語》捲上雲:“起手貴突兀。王右丞‘風勁角弓鳴’,杜工部‘莽莽萬重山’,‘帶甲滿天地’,岑嘉州‘送客飛鳥外’等篇,直疑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令人驚絶。”又:“唐玄宗‘劍閣橫雲峻’一篇,王右丞‘風勁角弓鳴’一篇,神完氣足,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絶頂,此律詩正體。”
清人施潤章曰:“白尚書以祜觀獵詩,謂張三較王右丞未敢優劣。似尚非篤論。祜詩曰:曉出禁城東,分圍淺草中。紅旗開嚮日,白馬驟迎風。背手抽金鏃,翻身控角弓。萬人齊指處,一雁落寒空。細讀之,與右丞氣象全別”(《蠖齋詩話》)。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盧照鄰 | 駱賓王 | 王勃 | 楊炯 | 劉希夷 | 陳子昂 | 賀知章 | 張若虛 | 張九齡 | 王之渙 | 孟浩然 | 王昌齡 | 王維 | 崔顥 | 王翰 | 高適 | 岑參 | 李白 | 杜甫 | 張繼 | 韓愈 | 元稹 | 白居易 | 劉禹錫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