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糧食戰爭   》 第13節:糧食戰爭(13)      拉吉-帕特爾 Raj - Patel

  由於受到媒體的引導,消費者誤以為,在個人有食物選擇權的經濟體製中,不會存在集體饑餓與肥胖疾病的危險。但事實是,恰恰是這種“選擇權”為肥胖疾病的發生提供了機會。在超市購物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突然猶豫起來:要不要從50種含糖的𠔌類食品中選些什麽呢?要不要從十幾種味如粉筆的牛奶中買點兒什麽呢?要不要從面包架上那些抹了化學製劑的面包中挑點兒什麽?要不要從充斥着含糖食品的商品過道中挑點兒什麽?比如,英國的𠔌類早餐有28種品牌可供兒童選擇,每種都是特別為兒童設計的。在這28種早餐中,有27種早餐的含糖量不符合政府公佈的含糖標準。其中,9種兒童食品的含糖量達到40%。所以,在英國少年兒童人口中,患有肥胖病的6歲兒童和15歲少年分別為8.5%和10%就不足為奇。不僅如此,這些兒童的肥胖水平仍處於繼續升高的趨勢。兒童早餐衹是肥胖的係統性特徵中的一個。雖然加工食品的營養成分可能更少,但食品製造商仍然要生産加工食品,因為加工食品的利潤更高。順便提一句,這就是超市裏𠔌類早餐品種比蘋果品種多的原因。
  我們的食物選擇也受到自然條件的限製。比如說,世上可以吃的水果、蔬菜和動物的種類相當有限。要擴大人們的食物選擇範圍,必須來點兒廣告宣傳纔行。我不禁想起了新西蘭的奇異果。這種水果曾被稱為“中國醋慄”,但在20世紀50年代末被新西蘭一傢食品公司改了名稱之後推嚮世界食品市場,據說當時之所以給這種水果改名,是為了順應當時人們對中國持有偏見的冷戰思維。現在,奇異果成了新西蘭人的傳統水果,而事實上,在引進新西蘭之初,沒有人能吃得慣這種口味。隨着越來越多種類的天然水果進入我們的生活,食品行業每年嚮超市貨架上推出的新水果品種達到上萬種,其中有一些水果還變成了我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甚至在下一代人看來,沒有這些水果的生活簡直無法繼續。這就說明了我們的食物選擇是多麽的有限。同時,也說明我們完全不知道自己每天所吃的食物是如何生産的,哪裏生産的,甚至,為什麽能吃到這種食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糧食戰爭(1)第2節:糧食戰爭(2)第3節:糧食戰爭(3)第4節:糧食戰爭(4)
第5節:糧食戰爭(5)第6節:糧食戰爭(6)第7節:糧食戰爭(7)第8節:糧食戰爭(8)
第9節:糧食戰爭(9)第10節:糧食戰爭(10)第11節:糧食戰爭(11)第12節:糧食戰爭(12)
第13節:糧食戰爭(13)第14節:糧食戰爭(14)第15節:糧食戰爭(15)第16節:糧食戰爭(16)
第17節:糧食戰爭(17)第18節:糧食戰爭(18)第19節:糧食戰爭(19)第20節:糧食戰爭(20)
第21節:糧食戰爭(21)第22節:糧食戰爭(22)第23節:糧食戰爭(23)第24節:糧食戰爭(24)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