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情到深處即為詩   》 第13節:陳子昂:千古文人俠客夢(1)      納蘭秋 Na Lanqiu

  陳子昂:千古文人俠客夢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這三個字對獨孤二少來說是不同尋常的三個字,先不考慮他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吧,單單從這三個字看,就感覺這是很英雄很男人的名字,每每念及這三個字的時候,心中總升騰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慷慨悲歌,在孤獨二少眼中,陳子昂首先不是一個詩人,而是一個俠客。
  別以為百無一用是書生,別以為書生手無綿雞之力,在尚武的唐朝,每一個文人都習武,出門都佩戴一把劍,這種習俗延自於春秋戰國時期。千古文人俠客夢,雖然在宋朝的時候,文人都不習武了,但骨子裏那股豪俠氣概並沒減少。
  莊子是一個俠客,陶淵明也是一個俠客,陳子昂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俠客。
  陳子昂滿足了懷春少女對心中的白馬王子所有的遐想,這樣一個男人,沒有項羽的力拔山兮氣蓋世,但卻如一顆玉樹,臨風而立,卻不為風所摧。他有男人的胸懷,又有女人的細膩,他鐵骨錚錚,又柔情似水,他不畏流血,也毫不吝嗇自己的眼淚。
  也許,一切因為他的那首《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有一個令人豔羨的傢世,他出身天府之國中的豪門望族,他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寧為百夫長,不做一書生"。可見,在他的少年時代,是不怎麽喜歡讀書的。他幹些什麽呢?夜以繼日的習武,然後騎着一匹駿馬四處閑逛,看到不平之事,立刻拔出手中的劍。如果遇到老弱病殘之人,他毫不猶豫的丟下隨身而帶的所有銀兩。在陳子昂還不到十八歲的時候,在家乡就贏得了"樂善好施,劫富濟貧"的美名。
  其實陳子昂的武功並不高強,但與生俱來的傲骨與凜然正氣往往使他不怒而威。他曾經與一個劫匪比劍,劫匪的允諾是,如果陳子昂贏了,劫匪就把所有劫來的錢財物歸原主。陳子昂答應了。劫匪是職業打手,陳子昂最多衹不過算是業餘打手,如果真比起來,他勝算的把握並不大。
  劫匪先拔出了劍。陳子昂也開始拔劍,所不同的是他拔劍的動作非常緩慢非常沉穩,他氣宇軒轅,毫無畏懼,而武功比他高許多的劫匪看着他拔劍的動作,看着他的劍反射出來的寒光,看着他的劍一點一滴的露出它的鋒芒,劫匪心裏開始發毛,開始恐懼,他懷疑面前這位意氣風發的少年是不是一位身藏不露的高手。就在陳子昂劍出鞘的那一瞬間,劫匪撲通一下跪倒在他的面前,劫匪承認自己輸了,願意把劫來的財物全部歸還,並發誓永生不再做劫匪。
  不怒而威的俠客,陳子昂式的俠客。
  這是一種風骨,這種風骨影響了陳子昂成年後的詩歌創作。
  十八歲了,陳子昂開始步入人生的正常軌道,他開始閉門謝客,發奮讀書。
  他是一個天才。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他把四書五經、諸子百傢爛熟於胸,但他最喜歡的是陶淵明的詩歌,因為他骨子裏流淌着一種對自由的渴望。
  二十歲是出發的年齡,二十歲,父母為陳子昂舉行盛大的弱冠禮,陳子昂拒絶,就在他二十歲生日那一天,他收拾行裝嚮一個陌生的地方出發。
  那個陌生的地方就是長安,他告訴父母,他要考取狀元。
  曾經年少輕狂的陳子昂,現在,他來到了他心目中的聖地--長安。
  山外青山樓外樓。長安是一個什麽樣的地方?在家乡,陳子昂是一個名人,是一個才子,是一個俠客。在長安,他什麽也不是,因為長安有太多的名人,太多的才子,太多的俠客。初到長安,領略了異域風情的新鮮與刺激之後,很快有一種被淹沒的感覺,有那麽一瞬間他感到很茫然,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像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虔誠的文學青年一樣,陳子昂把自己的詩文裝進雪片似的信封,寄往長安各界的名流,企圖得到上流社會的賞識和認可。可惜,在當時的長安,像陳子昂這樣的文學青年太多,他所寄出去的詩文全部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陽光如此美好,走在熱鬧的長安街道上,陳子昂有點鬱悶。
  一個身着奇裝異服的商人在十字路口叫賣他的鬍琴,聲稱這是長安城最好的鬍琴,一口價,一百萬錢,少一個子兒也不賣。
  越來越多的人流涌嚮這個商人,他們用怪異的目光打量着商人,打量着商人手中那把絶世罕見的鬍琴,但是沒有一個人願意買下這把鬍琴,因為他們買不起。
  大款來了,這就是陳子昂,他走進人群之中,沒有說多餘的話,衹說要買下這把鬍琴。衆人的目光不再停留在鬍琴上,他們有了更感興趣的目標,一個英俊、腰纏萬貫的少年。
  衆人發出嘖嘖的稱贊聲,並一致要求陳子昂為他們當場演奏一麯。陳子昂沒有拒絶,但不是現在,他嚮長安各界發出誠摯的邀請,邀請他們明日去他所住宣陽裏,焚上一炷香,兩邊琴童侍立,在優雅的氛圍裏聽他彈奏。而不是現在,隨隨便便彈奏,隨隨便便彈奏一麯,豈不是辜負了這把好琴?
  第二日,長安三教九流之輩齊聚宣陽裏,翹首以盼陳子昂的絶妙琴音。
  驚人的一幕就在這時候發生了,陳子昂接過琴童遞過來的鬍琴,舉起它,然後把它摔在了地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詩人的眼淚為誰而流第2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1)
第3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2)第4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3)
第5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4)第6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1)
第7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2)第8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3)
第9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4)第10節:王勃:生如夏花(1)
第11節:王勃:生如夏花(2)第12節:王勃:生如夏花(3)
第13節:陳子昂:千古文人俠客夢(1)第14節:陳子昂:千古文人俠客夢(2)
第15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1)第16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2)
第17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3)第18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4)
第19節:李季蘭,春心怦動(1)第20節:李季蘭,春心怦動(2)
第21節:李季蘭,春心怦動(3)第22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1)
第23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2)第24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3)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