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文字還能感人的時代 The era of the text but also touching 》
第13節:階級與民族
劉紹銘 Liu Shaoming
階級與民族
每個地區的報紙和電臺的新聞簡報,對世界各地消息的處理,自有其原則。因此《紐約時報》的頭條新聞,可能衹堪做美國以外的報紙的花邊,或者根本略而不提。
譬如說英國有史以來最“惡名昭彰”的雙重間諜菲爾比(Kim Philby),1988年5月中旬在莫斯科去世,享年七十六歲,這消息是否成為倫敦電視和報紙的頭條,我不知道,但當晚我扭開美國的電視,就聽到這則新聞。隔天的早報,亦以顯著的位置介紹了他的生平。
說英美兩國“同文同種”,利益相關,因此在對世界新聞的處理上互相投桃報李一番,這看法當然有理。但美國人把英國的叛諜也看成自己的損失,自有遠因。原來菲爾比自20世紀30年代起就替蘇聯人搜集情報,在倫敦“臥底”。二次世界大戰時英、美、蘇站在同一陣綫,菲爾比把情報供應給莫斯科,讓斯大林决算千裏,撿盡各種便宜,這雖屬叛國行為,但卻不算名正言順的“通敵”。
戰後形勢改變。當時的盟國變成了冷戰中的敵國。而在1949年至1951年這兩年間,菲爾比以英國情報局反間組主任的身份駐華府與中央情報局合作,做英美兩國反間活動的聯絡人。
50年代初,數以千百計的阿爾巴尼亞人,在英美情報機構的援助下在本國從事反蘇活動。菲爾比掌握了名單後,送上“有關當局”。不消說,這千百個“反革命分子”被一一處死。這些被處决的人中,除了“土著”外,一定還有菲爾比自己的同胞。
心狠手辣?看你用什麽觀點評論。
前中央情報局局長理查德·赫爾姆斯(Richard Helms)說:“菲爾比給我們造成的損失極大。他不但是國傢的叛徒,也是自由世界的叛徒。”
問題是:菲爾比自己並不把蘇聯集團以外的國傢看做“自由世界”,他也不認為自己是叛徒。
1988年5月23日的《時代周刊》報道,1967年菲爾比第一次打破沉寂,談到自己“變節”的事時,坦白承認自己從來沒愛過英國。“既不歸屬,何來叛逆?”他說,“我從來沒跟英國認同過。”因此他對自己一切的作為從不後悔。他要求死後葬於蘇聯——他自30年代起就認同了的“祖國”。
菲爾比神秘而又傳奇的一生,自有人評說。在此,試談我個人對他言行的反應。
對國人而言,國傢民族觀念牢不可破。誰通敵賣國,誰就是民族罪人。嶽飛“流芳百世”,秦檜“遺臭萬年”。近閱張自強先生《嶽飛英靈在西湖》一文,茲抄一段:
我參觀嶽廟嶽墓時,看到好幾個大陸人不斷嚮秦檜吐口水,很不衛生,但也沒有人管。聽參觀的人說,過去還有鄉下的農民利用夜晚把糞便潑在秦檜的身上。後來,管理人員加強勸導和防製,秦檜纔沒有遺臭墓園……
菲爾比“通敵”,雖未因此把大英帝國江山斷送,但以吾國標準看,其“甘為異族鷹犬”的罪名與秦檜的是不相伯仲的。
秦檜有沒有說過“既不歸屬,何來叛逆”的話,我們不知道,但菲爾比話說得面無愧色,“道德勇氣”何來?
我想菲爾比終其一生的效忠對象,既非國傢,亦非民族。以他的身世看,他認同的是階級和意識形態。他在印度出生,父親是個公務員。值得註意的是,這位老菲爾比在政治立場上“吃裏爬外”。那就是說,他常常站到殖民地百姓那邊,替他們說話。做父親的對兒子的思想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再加上他的童年在印度度過,一定承受了一些殖民地白人的罪惡感。
他在劍橋大學畢業後就到維也納待了一段日子,參加了共産黨地下組織。他一生的轉變也在那時發生:莫斯科派他回英國滲透英國的情報組織。
階級論是不分國傢民族的。阿爾巴尼亞要走社會主義路綫,英美兩國的資本帝國主義政府卻派間諜來從事顛覆活動,因其是階級敵人,即使是同胞骨肉,也要犧牲其“為民除害”。
菲爾比下毒手時的心態意念,必以此為“理論”根據。他以蘇聯為祖國,至少表面上他的“階級”也對得起他:他死後以厚軍禮葬之。至於他蟄居莫斯科三十年,有沒有受KGB重用呢,這是非外人所能測度的了。不過他一個舊識說得好:“一個人有過一次背叛的記錄,一生也洗脫不了。”
言下之意,他雖認同蘇聯為“祖國”,但KGB是否因此信賴他,完全是兩回事。
站在英國人的立場看,貴族學校出身的菲爾比如此數典忘祖,實在匪夷所思。但詛咒他的人,用的最惡毒的字眼也不外是traitor而已。Traitor是“叛徒”,或“賣國賊”。
張自強先生一文提到,乾隆甲科狀元秦大士,上榜前曾臨嶽墓,見秦檜鐵像盡呈“唾臉自幹”的醜態,心有所感,乃為一聯曰:
人從宋後羞名檜
我到墳前愧姓秦
中國人的歷史包袱,比誰的都重。本來以為到今天,普通老百姓早不知秦檜為何物了,誰想到還有人嚮他吐口水?
菲爾比埋骨紅都,以後英國遊客落足莫斯科,假如找到他的墳墓,真不知作何感想。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江蘇教育出版社 |
|
|
第1節:目錄 | 第2節:文學細胞 | 第3節:詩的功用 | 第4節:成語與文字 | 第5節:有關文化的聯想 | 第6節:“支那人的機會” | 第7節:認同與執著 | 第8節:同事·朋友 | 第9節:金漆屁股 | 第10節:入禪的境界 | 第11節:輕薄文學(1) | 第12節:輕薄文學(2) | 第13節:階級與民族 | 第14節:通人言獸語的年紀 | 第15節:謝師宴 | 第16節:Mea Culpa | 第17節:英倫名士錄 | 第18節:去中國的方法 | 第19節:忽然天國 | 第20節:大散文識小 | 第21節:可讀 bility | 第22節:我的第一步(1) | 第23節:我的第一步(2) | 第24節:童年今昔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