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反思:中國人成纔障礙 》
第13節:社會文化的誤導(9)
上官子木 Shang Guanzimu
單純的書本知識即顯性知識的學習,是一種通過文字符號間接獲取知識的形式,其缺點是,由於知識的學習脫離知識的應用,且間接習得的知識因沒有融入個體親身經歷的心理體驗,故難以使知識經個體思維的參與而加工、升值,並且造成了學得快、忘得快的結果。
構建知識結構和思維模式的根基是長期積澱下來的認知習慣與思維習慣,而個體的認知習慣與思維習慣則源自學校教育最基本的傳統教學訓練。當學校提供的教育僅僅是書本知識的學習或間接經驗的學習時,學生因看不到知識最初被生産、被發現的完整過程,看不到知識原創者的直覺與想象、觀察與實驗、反省與推理等全部的思維過程,因而衹能學會占有知識、消費知識而不懂得如何生産知識。此外,這種間接形式的知識學習,使學生難以産生足夠的學習動力、活躍的想象力,從而具備必要的隱性知識。
教學活動的方式一般分為接受式與活動式,前者需要的是記憶及解釋性理解;後者需要的是探究式理解。隨着我國教改的不斷推進,活動式教學已從無到有,但教學的主要形式仍是接受式。由於隱性知識深嵌於實踐活動之中,衹有通過行動中的體驗才能學會和提高,所以缺乏活動式教學構成了學生隱性知識儲備不足。另外,從動力角度看,如果學生們衹能機械被動地接受知識,必然會逐漸喪失對新奇事物的敏感和探究的興趣,最終成為缺乏創造力的人。
以往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是,知識就是力量,而力量是越大越好,所以知識的積纍量就成為衡量知識水平的唯一標準。現在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已轉變為,知識就是能力,而能力的高低是相對的,並有着類型的差別,所以衡量知識的標準不再是唯一的,知識的積纍數量讓位於知識的積纍質量、知識結構的合理性、各類知識的平衡搭配以及知識結構的再生力。
在成功的過程中,隱性知識的作用遠遠大於顯形知識,因為隱性知識具有對顯性知識的潛在製約作用。由此,無論是培養能力還是開發創造力都要從隱性知識的獲得入手,而隱性知識的積纍、組合、轉換都是以參與綜合性實踐活動為前提的。這意味着,隱性知識是與綜合能力相輔相成的。
現行學校教育由於衹註重培養學生解答教科書中提出的問題,所以衹能發展學生的單項認知能力。而當時間、精力的分配嚮單項能力傾斜時,認知能力發展優異的代價則是其他能力和綜合能力的低下,這樣必然導致個體發展的後勁不足。
從大學和研究生階段來看,在課程的學習成績方面美國學生常常不是中國學生的對手,然而一旦進入搞研究性的課題,中國人往往既不如美國人機靈,也沒有他們那麽富於創造性。中國學生衹擅長在現定範圍裏去尋找標準答案,一旦需要自己發現問題、自己尋找結論時就會不知所措。這是隱性知識缺乏造成的必然結果,我們的學生正是因此而導致沒有後勁。
我國學生在知識結構上的缺陷表現為:顯性知識有餘,隱性知識不足;理論知識有餘,實踐知識不足。顯性知識方面的優勢使我們在基礎教育階段與發達國傢似乎難分上下,但終因隱性知識方面的劣勢而在高等教育階段處於明顯落後狀態。
隱性知識的積纍途徑
中央電視臺曾經主辦了一期節目,由中美兩國即將升入大學的高中畢業生共同參與。在價值取嚮的考察中,面對智慧、權力、真理、財富和美這五項選擇,美國學生都選擇了智慧和真理,中國學生則多選擇財富和權力,沒一個選擇智慧和真理。當要求製定對非洲兒童的援助計劃時,美國學生製定的計劃具有可行性與可操作性,因為其中包括了很多社會生活細節,並作出了每項資助的具體預算。相比之下,中國學生衹知道組織募捐和去非洲建立希望小學,至於募捐到的錢怎麽使用就不知道了。
比較的結果說明我國學生缺少一種智慧,即把一件事情完整做成功的智慧。隱性知識的積纍途徑是從頭至尾地完成一項任務,因為經歷一個完成任務的完整過程需要大量的隱性知識,而面對未知,我們多是利用已有的隱性知識來應對。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自序 | 第2節:學校教育的缺陷 | 第3節:自我潛能的壓抑 | 第4節:生活選擇的迷茫 | 第5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 | 第6節:社會文化的誤導(2) | 第7節:社會文化的誤導(3) | 第8節:社會文化的誤導(4) | 第9節:社會文化的誤導(5) | 第10節:社會文化的誤導(6) | 第11節:社會文化的誤導(7) | 第12節:社會文化的誤導(8) | 第13節:社會文化的誤導(9) | 第14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0) | 第15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1) | 第16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2) | 第17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3) | 第18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4) | 第19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5) | 第20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6) | 第21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7) | 第22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8) | 第23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9) | 第24節:自我潛能的壓抑(1)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