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评论 》 法律與影像的結合:影像中的司法 》
第13節:評《少數派報告》(1)(圖)
徐昕 Xu Xin
合議庭少數意見:遭遇哈姆雷特
——評《少數派報告》
鄢本強
【原 片 名】:Minority Report
【中 文 名】:少數派報告
【導 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 演】:湯姆·剋魯斯
科林·法雷爾
撒曼莎·默頓
麥科斯·馮·塞多【出品公司】:夢工場公司/20世紀福剋斯公司
【地 區】:美國
【出品時間】:2002年
【海報來源】:http://ent.163.com/edit /020219/ 020219_113774.html
2002年好萊塢暑期強檔大片《少數派報告》的確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美國娛樂業因受9·11
事件影響而一度蕭條,好萊塢面臨盛極之後的轉型期。許多影片為求出奇製勝,多倚重於高科技製作,但
內容卻流於浮淺鬆散。而這部由斯皮爾伯格導演、湯姆·剋魯斯主演的科幻巨製卻不落俗套,沒有讓炫目
的科幻特技占據內容拓展的空間,而是通過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體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令人耳目一新。
故事發生於2054年,那時的華盛頓,不再有謀殺發生,因為科技的發展使當局能夠通過一種近乎“完
美”的犯罪預警係統來預知嚴重的暴力犯罪行為。3個具有特異功能、可預知未來的先知預言傢每天做着
白日夢,夢境中是將在幾十個小時後出現的謀殺現場。而警方根據他們的腦電圖反映出的場景推斷出具體
時間、地點、犯罪人以及被害者。罪犯在犯下罪行前就會受到法律製裁,謀殺得以避免。
於是,睏惑出現了。既然能夠預測未來,為何不嘗試以溫和的手段來防範和化解犯罪行為?這恰恰是
標榜自由和民主的美國所需要的。仔細思考不難發現,這個疑問引申開來,就是一個極具普遍性的問題:
人類能否預測未來?假如能夠預知即將發生的事情,人類的行為能否改變“命運註定”的結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目錄 | 第2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1)(圖) | 第3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2)(圖) | 第4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3) | 第5節:評《暴劫梨花》(1)(圖) | 第6節:評《暴劫梨花》(2) | 第7節:評《因父之名》(1)(圖) | 第8節:評《因父之名》(2) | 第9節:評《失控的陪審團》(1)(圖) | 第10節:評《失控的陪審團》(2) | 第11節:評《完美世界》(1)(圖) | 第12節:評《完美世界》(2) | 第13節:評《少數派報告》(1)(圖) | 第14節:評《少數派報告》(2) | 第15節:評《少數派報告》(3) | 第16節:評《他不壞,他是我爸爸》(1) | 第17節:評《他不壞,他是我爸爸》(2) | 第18節:評《律政俏佳人》(圖) | 第19節:評《亞當的肋骨》(圖) | 第20節:評《永不妥協》(1)(圖) | 第21節:評《永不妥協》(2) | 第22節:評《陌路人》(1)(圖) | 第23節:評《陌路人》(2) | 第24節:評《魔鬼代言人》(1)(圖)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