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國史十六講 》
1-儒學的新發展及其社會影響(1)
樊樹志 Fan Shuzhi
開封城位於汴水(汴河)兩岸,汴水北通黃河,南通淮河、長江,因此開封市場上有來自江淮的糧食、沿海各地的水産、遼與西夏的牛羊,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酒、果品、茶、絲絹、紙、書籍,還有日本的扇子、高麗的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名聞遐邇的東京相國寺的廟會集市,各地來的商品琳琅滿目,大山門內出賣飛禽走獸;第二座山門內出賣各種雜貨;廣場上出賣傢用器物,有蒲盒、簟席、屏幃、鞍轡、弓箭、時果、臘脯等;近大殿處,出賣老字號名牌産品:王道人蜜餞、趙文秀筆、潘𠔌墨;兩廊出賣綉作、領抹、花朵、珠翠首飾、幞頭帽子等;大殿後、資聖閣前出賣書籍、古玩、圖畫、土産、香藥之類。
凡此種種,無不顯示商業氣息的濃厚,表明這一時期的商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據黃仁宇《中國大歷史》說,當時中國的商品交換的價值,合計相當於1500萬至1800萬盎司黃金,折合成現在的價值,約合60億至70億美元。如此龐大的商品流通量,在當時世界上恐怕是絶無僅有的。
在這種情況下,金屬貨幣已難以適應商品的巨額流通,銅錢、鐵錢體積大、分量重,對於長途販運或巨額批發貿易,十分不便。於是貨幣發生了突破性變革――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宋真宗時期,益州(今四川成都)十六戶富商聯手發行一種錢券,稱為“交子”,是由商業信用關係孕育出來的紙質貨幣。宋仁宗時期,政府從商人那裏收回了發行紙幣的權利,在益州設立“交子務”(按:“務”是機構名稱),負責印刷、發行交子。這種政府發行的紙幣,面額固定,蓋有官印;用戶以現錢換取紙幣時,要把商業字號登記在册,兌現時按字號銷賬,以防偽造。隨着這種紙幣的流通範圍日益擴大,中央政府在首都開封設置交子務,負責面嚮全國的發行事宜。南宋時,紙幣逐漸成為主要貨幣,有四川的錢引、湖廣的會子、兩淮的交子、東南的會子。所謂“會子”,原先叫做“便錢會子”,“便錢”即匯兌,“便錢會子”就是匯票、支票之類的票據,大約在12世紀中葉,發展為兼有流通職能的紙幣。
紙幣的出現,在商業和金融發展進程中的歷史意義,無論如何估價都不嫌過分。在歐洲,瑞典是最早發行紙幣的國傢,時間在1661年,比中國紙幣的出現晚了六百多年。
第十講 儒學的新發展及其社會影響
朱熹新儒學:從“偽學”到官學
理學家張載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去聖繼絶學,為萬世開太平。”用它來評價朱熹學說,是最為恰當不過的。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徽州婺源人,生活在南宋孝宗至寧宗時代。紹興十八年(1148年)考取進士,此後擔任過一些地方官,但是主要精力用於研究儒學。他嚮程顥的再傳弟子李侗學習程學,形成了與漢唐經學不同的儒學體係,後人稱為理學、道學或新儒學,完成了儒學的復興,是儒學更新運動在學術上的總結。國際學術界認為,朱熹是孔子、孟子以來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傢,是新儒學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學說,即所謂“朱子學”,從14世紀開始産生廣泛的影響,15世紀影響朝鮮,16世紀影響日本,17世紀開始引起歐洲的註意,1714年在歐洲翻譯出版了《朱子全書》。西方漢學家認為,朱熹的方法論基本上是經驗主義的唯理論者的方法論,他對儒教世界的影響,可與托馬斯阿奎那對基督教世界的影響相比擬。
朱熹的一生,始終從事著書與講學。他的著述極為豐富,《四書集註》等幾十種著作大多保存了下來;他的書信、題跋、奏疏、雜文合編為《朱子大全》121捲;他的講學語錄,被編為《朱子語類》140捲。他創辦了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培養學生,普及儒學。他的道德學問受到後世的敬仰,思想學說長期流傳,滲透於社會的每個角落。
朱熹認定宇宙間有一定不變之“理”,從“理”與“氣”的關係上探討關於天地萬物的哲學意義。他認為“理”先於“氣”,“氣”依“理”而存在。事物的“理”就是該事物最完全的形式與標準;萬物有萬理,萬理的總和就是“太極”。要瞭解“太極”,必須從格物緻知做起,多窮一物之理,就能夠多瞭解事物之理的全體。在《朱子語類》中記錄了他與學生關於理與氣的討論,雖然抽象,卻不乏興味。下面引用幾段來加以欣賞:
――學生問:“太極不是未有天地之先有個渾成之物,是天地之理總名否?”朱熹答:“太極衹是天地萬物之理。在天地言,則天地中有太極;在萬物言,則萬物中各有太極。未有天地之先,畢竟是先有此理……”
――學生問:“昨謂未有天地之先,畢竟是先有理,如何?”朱熹答:“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衹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此天地……”
――學生問:“必有是理,然後有是氣,如何?”朱熹答:“此本無先後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從來,則須說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別為一物,即存乎是氣之中,無是氣,則是理亦?挂搭處……”
――學生問:“理在先,氣在後?”朱熹答:“理與氣本無先後之可言,但推上去時,卻如理在先,氣在後相似。”
――學生問:“有是理便有是氣,似不可分先後?”朱熹答:“要之,也先有理。衹不可說是今日有是理,明日卻有是氣,也須有先後。且如萬一山河大地都陷了,畢竟理卻衹在這裏。”
看來朱熹關於理與氣的學說奧妙無窮,每個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解讀方式,但是切不可簡單化地說,這就是“客觀唯心主義”。新近出版的陳來《朱子哲學研究》說得比較好:理先氣後,是朱子哲學的核心問題。它有一個復雜的演變過程,早年認為理氣無先後,以後認為從邏輯推論,理在氣先。朱子的理氣學說,論證宇宙本體與萬物之性的同一性,論證本原和派生的關係,論證普遍規律與具體規律的關係,論證理與事物的關係。
朱熹並非迂腐的鼕烘先生,他有淵博的學識和精密的分析方法,有相當的自然科學素養。日本學者山田慶兒通過宇宙學、天文學、氣象學方面的考察後發現,朱子學體係的主要構成具有鮮明的古希臘哲學中的自然學性質。確實如此,他從高山上殘留的蠃蚌殼論證此處原先曾經是海洋,由於地質變遷纔隆起為陸地。三百年以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也提出了與此相同的看法。
然而,朱熹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並非上述深奧的哲理,而是通俗的儒學教化。他把《大學》中的“格物緻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加以具體化、通俗化,上自國傢的皇帝下至各個家庭的百姓,構建一套周密的社會秩序。他關註社會基層民衆的日常言行、所作所為,希望從基層着手,改變傢族與村落,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因此他重視儒學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編著《四書集註》,用理學思想重新解釋《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使理學透過“四書”而深入人心。他編著《小學集註》,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綱五常”的道德規範。他編著《論語訓蒙口義》、《童蒙須知》,對兒童的衣着、語言、行為、讀書、寫字、飲食等方面的習慣,都提出了道德性的行為規範。例如:
――穿衣:要頸緊、腰緊、腳緊;
――說話:凡為人子弟必須低聲下氣,語言詳緩;
――讀書:要端正身體面對書册,詳緩看字;
――飲食:在長輩面前,必須輕嚼緩咽,不可聞飲食之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1-從“大同”到“小康” | 1-早期中華文明的輝煌 | 1-老子、孔子與諸子百傢 | 1-中華帝國的初建(1) | 1-中華帝國的初建(2) | 1-讖緯、清議、玄學 | 1-鬍人漢化與漢人鬍化的時代 | 1-唐:充滿活力的世界性帝國(1) | 1-唐:充滿活力的世界性帝國(2) | 1-唐:充滿活力的世界性帝國(4) | 1-帝國的衰落與分裂 | 1-繁榮和創造的黃金時代――宋朝 | 1-儒學的新發展及其社會影響(1) | 1-儒學的新發展及其社會影響(2) | 1-明帝國的專製政治(1) | 1-明帝國的專製政治(2) | 1-朋黨之爭與文人社團(1) | 1-朋黨之爭與文人社團(2) | 1-面嚮海洋的時代 | 1-面嚮海洋的時代(1) | 1-面嚮海洋的時代(2) | 1-中華帝國的末代王朝――清 | 1-“夕陽無限好,衹是近黃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