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公羊傳   》 桓公二年      公羊高 Gongyang Gao

  一、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弒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
  及者何?纍也。弒君多矣,捨此無纍者乎?曰:「有仇牧,荀息,皆纍也。」捨仇牧荀息無纍者乎?曰:「有。」有則此何以書?賢也。何賢乎孔父?孔父可謂義形於色矣。其義形於色奈何?督將弒殤公,孔父生而存,則殤公不可得而弒也,故於是先攻孔父之傢。殤公知孔父死,己必死,趨而救之,皆死焉。孔父正色而立於朝,則人莫敢過而致難於其君者,孔父可謂義形於色矣。
  二、滕子來朝。
  三、三月,公會齊侯、陳侯、鄭伯於稷,以成宋亂。
  內大惡諱,此其目言之何?遠也。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隱亦遠矣,曷為為隱諱?隱賢而桓賤也。
  四、夏,四月,取郜大鼎於宋。戊申,納於太廟。
  此取之宋,其謂之郜鼎何?器從名,地從主人。器何以從名?地何以從主人?器之與人非有即爾。宋始以不義取之,故謂之郜鼎。至乎地之與人則不然。而可以為其有矣。然則為取可以為其有乎?曰:「否。」何者?若楚王之妻媦,無時焉可也。戊申,納於太廟。何以書?譏。何譏爾?遂亂受賂納於太廟,非禮也。
  五、秋,七月,紀侯來朝。
  六、蔡侯、鄭伯會於鄧。
  離不言會,此其言會何?蓋鄧與會爾。
  七、九月,入。
  八、公及戎盟於唐。
  九、鼕,公至自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教育部國語辭典
隱公元年隱公二年隱公三年隱公四年隱公五年隱公六年
隱公七年隱公八年隱公九年隱公十年隱公十一年桓公元年
桓公二年桓公三年桓公四年桓公五年桓公六年桓公七年
桓公八年桓公九年桓公十年桓公十一年桓公十二年桓公十三年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