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礼仪 》 金正昆教你學禮儀:禮儀金說II 》
第13節:第一篇 遵守公德(1)
金正昆 Jin Zhengkun
第一篇 遵守公德
看到本篇的標題,你也許會問:社會公德與交際禮儀有什麽必然的聯繫嗎?從本質上講,社會公德乃是交際禮儀的基礎。
首先來講一講什麽是社會公德,什麽是道德?
簡而言之,道德就是對人們倫理關係的基本規範。
倫理關係之中包含有各種各樣的關係,比如,我們經常談到的家庭關係、鄰里關係、血緣關係、姻親關係、同事關係、朋友關係,等等。從這個角度來講,人們所強調的倫理關係之中的協調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講:一部分是所謂的私德,另一部分則稱之為公德。
私德這個概念以前講的比較少,它就是人們對自己的要求,是個人行為的自我約束。因此,私德有時又稱個人私德。
因為人都是一個社會人,你和別人打交道,你不可能不考慮到別人的感受。比如,男同志和別人打交道的時候,除了要完成自己的事業,做好自己的工作,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之外,形象很重要吧,形象問題會直接影響到你的工作的效果。我經常跟其他男同志講:一個男人,如果想被別人尊重,不被異性討厭(試想一個成年男人誰又願意被異性討厭呢?),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幹淨。一定要做到幹淨衛生。你不一定要高大威猛,也不一定要成為F4,但是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平時要做到幹淨整潔。這是別人尤其是女同志接受你的前提。
我經常告訴我們的公務員:重要的場合拋頭露面之前,你需要照照鏡子。有人問我照鏡子幹什麽呀?我說是要照鼻子。他問照鼻子幹什麽,我說你照照你的鼻毛,看看鼻毛有沒有露出來。男人到了一定年紀,鼻毛會長得比較快,本來別人是很尊敬他的,但是當人傢走近他之後,發現他的一撮鼻毛在鼻孔之外正隨風飄搖,像小刷子一樣,慘不忍睹,他的那種尊容會讓別人做噩夢的,會直接有損於他的形象。
又比如,你到公衆場所去,除了跟別人打交道之外,自己有沒有養成自身衛生習慣,實際上關係甚大。前幾年,國傢在推動社會公德建設時,曾強調"三個講"、"一個樹",即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樹新風。其中講衛生放在第二位,表明它很重要。所謂講衛生,即倡導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比如,身上不但要沒有異味,而且還要註意沒有異物,沒有異味和沒有異物都很重要。有的同志說:沒有異味就是要多洗澡嘛,就是要刷牙嘛。其實那僅僅是一般性要求,從更高層次來講,重要是一定要養成習慣,不要吃帶刺激性氣味的東西,比如,蔥、蒜。因為吃完蔥之後,你的呼吸裏面都帶着蔥味。你吃了蒜之後,打嗝、排氣都會是臭的。此外還包括韭菜,韭菜沒有蔥蒜那麽厲害,但是我們經常講這個東西後勁夠足,可持續發揮。今晚吃了韭菜餡包子,明天下午打個嗝還能把別人熏個半死。所以有很多服務行業要求員工平時不吃蔥、蒜、韭菜,不飲酒。
再比如,我要去參加舞會,我是一個帥哥,我要請一位小姐跳舞,因而此前我就要註意不能酗酒,不能抽煙,否則那個滿嘴煙酒味所産生的混合性氣味,可能會讓別人中暑。這些都是對一個人自身的要求,所以獨善其身有的時候是必要的,是做人的底綫。它往往指的就是一個人的私德。
除了這個底綫之外,還有一個跟別人相處時彼此關係的協調問題需要註意,它指的則是社會公德,簡稱公德。獨善其身的要求屬於私德,是要求自己的;和別人相處的時候就需要註意公德,就是社會交往中所要講究的道德。我們為什麽講究社會公德,社會公德和禮儀有什麽關係呢?社會公德,是對現代人倫理道德規範的基本要求。而這種要求的具體表現形式,就是禮儀。一個是基本要求,一個是表現形式,二者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講的內在美與外在美。二者合二而一,纔是真正的真、善、美。
偉大的俄羅斯作傢契訶夫說過:一個人不僅要有美的外表,美的衣衫,美的語言,而且還要有美麗的心靈,還要表裏如一。實際上,我們所講的道德是一種內心要求,但是這個內心要求需要你表現出來。你不表現別人怎麽會知道呢?打一個比方,我經常跟年輕的小夥子、小女孩講,你喜歡別人,暗戀別人,你必須表現,是不是?!否則時不我待,你說我在心裏愛你、我深深地愛着你,但你不表達出來,對方就不知道。你愛一輩子也沒有用呀,你和她很可能因此而失之交臂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1) | 第2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2) | 第3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3) | 第4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4) | 第5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5) | 第6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6) | 第7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7) | 第8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8) | 第9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9) | 第10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10) | 第11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11) | 第12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12) | 第13節:第一篇 遵守公德(1) | 第14節:第一篇 遵守公德(2) | 第15節:第一篇 遵守公德(3) | 第16節:第一篇 遵守公德(4) | 第17節:第一篇 遵守公德(5) | 第18節:第二篇 稱呼他人(1) | 第19節:第二篇 稱呼他人(2) | 第20節:第二篇 稱呼他人(3) | 第21節:第二篇 稱呼他人(4) | 第22節:第二篇 稱呼他人(5) | 第23節:第二篇 稱呼他人(6) | 第24節:第二篇 稱呼他人(7)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