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散文集 》  歐陽修集     》
捲一二九 筆說〈計十九條〉
    
歐陽修 Ouyang Xiu
  
  【老氏說】
   “前後之相隨”、“長短之相形”,推而廣之,萬物之理皆然也,不必更言
   其餘。然老子為書,比其餘諸子已為簡要也,其於核見人情,尤為精爾,非莊周、
   慎道之倫可擬。其言雖若虛無,而於治人之術至矣。
   【富貴貧賤說】
   貧賤常思富貴,富貴必履危機,此古人之所嘆也。惟不思而得、既得而不患
   失之者,其庶幾乎!富貴易安而患於難守,貧賤難處而患於易奪。居富貴而能守
   者周公也,在貧賤而能久者顔回也。然為顔回者易,為周公者難也。君子、小人
   之用心常異趣,於此見之。小人莫不欲富貴而不知所以守,是趣禍罪而惟恐不及
   也。君子莫不安於貧賤,為小人者不閔則笑,是閔笑人之不捨其所樂而趨於禍罪
   也。其為大趣相反如此,則其所為,不得不事事異也。故與小人共事者難於和同,
   凡事不和同則不濟。古之君子有用權以合正者,為至難也。若其事君之忠主於誠
   信,有欲濟其事,顧不害其正,亦有用權之助者,此可以理得,難以言傳。孔子
   所以置而不論也。推誠以接物,有害其身者,仁人不悔也,所謂殺身以成仁。然
   其所濟者遠矣,非常情之可企至也。
   【鐘莛說】
   甲問於乙曰:“鑄銅為鐘,削木為莛,以莛叩鐘,則鏗然而鳴,然則聲在木
   乎?在銅乎?”乙曰:“以莛叩垣墻則不鳴,叩鐘則鳴,是聲在銅。”甲曰:
   “以莛叩錢,積則不鳴,聲果在銅乎?”乙曰:“錢積實,鐘虛中,是聲在虛器
   之中。”甲曰:“以木若泥為鐘則無聲,聲果在虛器之中乎?”
   【駟不及舌說】
   欲雲“一言出口,駟馬難追”,《論語》所謂“駟不及舌”也。若較其理,
   即俗諺為是。然則泥古之士,學者患之也。
   【學書靜中至樂說】
   有暇即學書,非以求藝之精,直勝勞心於他事爾。以此知不寓心於物者,真
   所謂至人也;寓於有益者,君子也;寓於伐性汩情而為害者,愚惑之人也。學書
   不能不勞,獨不害情性耳,要得靜中之樂者惟此耳。
   【夏日學書說】
   夏日之長,飽食難過,不自知愧,但思所以寓心而銷晝暑者。惟據案作字,
   殊不為勞。當其揮翰若飛,手不能止,雖驚雷疾霆,雨雹交下,有不暇顧也。古
   人流愛,信有之矣。字未至於工,尚已如此,使其樂之不厭,未有不至於工者。
   使其遂至於工,可以樂而不厭,不必取悅當時之人,垂名於後世,要於自適而已。
   嘉祐七年正月九日補空。
   【學書自成傢說】
   學書當自成一傢之體,其模仿他人謂之奴書。安昌侯張禹曰:“書必博見,
   然後識其真偽。”餘實見書之未博者。廬陵歐陽修嘉祐二年十一月鼕至日。
   【李白杜甫詩優劣說】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着接籬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
   此常言也。至於“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然後見其橫放,其
   所以警動千古者,固不在此也。杜甫於白得其一節,而精強過之。至於天才自放,
   非甫可到也。
   【薛道衡王維詩說】
   “空梁落燕泥”未為絶警,而楊廣不與薛道衡解仇於泉下,豈荒煬所趣止於
   此邪?“大風”、“飛雲”信是英雄之語也,若“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
   黃鸝”,終非己有,又何必區區於竊攘哉!
   【峽州詩說】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若無下句,則上句何堪?既見下句,
   則上句頗工。文意難評,蓋如此也。
   【辨甘菊說】
   《本草》所載菊花者,世所謂甘菊,俗又謂之傢菊,其苗澤美,味甘香可食。
   今市人所賣菊苗,其味苦烈,乃是野菊,其實蒿艾之類,強名為菊爾。傢菊性涼,
   野菊性熱,食者宜辨之。餘近來求得傢菊,植於西齋之前,遂作詩云:“明年食
   菊知誰在,自嚮欄邊種數叢。”餘有思去之心久矣,不覺發於斯。
   【博物說】
   蟪蛄是何棄物,草木蟲魚,詩傢自為一學。博物尤難,然非學者本務。以其
   多不專意,所通者少,苟有一焉,遂以名世。當漢、晉武帝,有東方朔、張華,
   皆博物。
   【道無常名說】
   道無常名,所以尊於萬物;君有常道,所以尊於四海。然則無常以應物為功,
   有常以執道為本。達有無之至理,適用捨之深機,詰之難以言窮,推之不以跡見。
   【物有常理說】
   凡物有常理,而推之不可知者,聖人之所不言也:磁石引針,蝍蛆甘帶,
   鬆化虎魄。
   【世人作肥字說】
   世之人有喜作肥字者,正如厚皮饅頭,食之未必不佳,而視其為狀,已可知
   其俗物。字法中絶,將五十年。近日稍稍知以字書為貴,而追跡前賢,未有三數
   人。古之人皆能書,獨其人之賢者傳遂遠。然後世不推此,但務於書,不知前日
   工書隨與紙墨泯棄者,不可勝數也。使顔公書雖不佳,後世見者必寶也。楊凝式
   以直言諫其父,其節見於艱危,李建中清慎溫雅,愛其書者兼取其為人也。豈有
   其實,然後存之久邪?非自古賢哲必能書也,惟賢者能存爾,其餘泯泯不復見爾。
   【轉筆在熟說】
   昨日王靖言轉筆誠是難事,其如對以熟,豈不為名理之言哉!往時陳堯咨以
   射藝自高,嘗射於傢圃,有一賣油裏翁釋擔而看射多中。陳問:“爾知射乎,吾
   射精乎?”翁對曰:“無他能,但手熟耳。”陳忿然曰:“汝何敢輕吾射!”翁
   曰:“不然,以吾酌油可知也。”乃取一鬍盧,設於地上,置一錢,以杓酌油瀝
   錢眼中入鬍盧,錢不濕。曰:“此無他,亦熟耳。”陳笑而釋之。
   【李晸筆說】
   餘書惟用李晸筆,雖諸葛高、許頌皆不如意。晸非金石,安知其不先朝露以
   填溝壑?然則遂當絶筆,此理之不然也。夫人性易習,當使無所偏係,乃為通理。
   適得聖俞所和《試筆詩》,尤為精當。餘嘗為原甫說,聖俞壓韻不似和詩,原甫
   大以為知言。然此無他,惟熟而已。蔡君謨性喜書,多學,是以難精。古人各自
   為書,用法同而為字異,然後能名於後世。若夫求悅俗以取媚,茲豈復有天真邪?
   唐所謂歐、虞、褚、陸,至於顔、柳,皆自名傢,蓋各因其性,則為之亦不為難
   矣。嘉祐四年夏,納涼於庭中,學書盈紙,以付發。
   【峽州河中紙說】
   夷陵紙不甚精,然最耐久。餘為縣令時,有孫文德者,本三司人吏也。嘗勸
   餘多藏峽紙,雲其在省中見天下帳籍,惟峽州不朽損,信為然也。今河中府紙,
   惟供公傢及館閣寫官書爾。
   【誨學說】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
   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捨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付奕。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捲一 居士集捲一 | 捲二 居士集捲二 | 捲三 居士集捲三 |  | 捲四 居士集捲四 | 捲五 居士集捲五 | 捲六 居士集捲六 |  | 捲七 居士集捲七 | 捲八 居士集捲八 | 捲九 居士集捲九 |  | 捲十 居士集捲十 | 捲十一 居士集捲十一 | 捲十二 居士集捲十二 |  | 捲十三 居士集捲十三 | 捲十四 居士集捲十四 | 捲十五 居士集捲十五 |  | 捲十六 居士集捲十六 | 捲十七 居士集捲十七 | 捲十八 居士集捲十八 |  | 捲十九 居士集捲十九 | 捲二十 居士集捲二十 | 捲二十一 居士集捲二十一 |  | 捲二十二 居士集捲二十二 | 捲二十三 居士集捲二十三 | 捲二十四 居士集捲二十四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