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还记得几年前在王舍城与一个名叫私伽罗的商人一次的对话。一天清早,佛陀持钵离开竹林不久,在城外一条小径上遇到一个年轻男子。私伽罗正向东、南、西、北、上、下等六方叩拜。佛陀停下来询问他这样做的目的。私伽罗说,这是从小他父亲便教他每天清晨必做的仪轨。他一向就是这样跟着去做,但却从来不知道有什么意思。
佛陀告诉他说:"叩拜是一种可以为现在和未来增长快乐的修行。"他告诉私伽罗向东方叩拜的时候,可以观想对父母亲的感恩。他向南方叩拜时,可以观想对师长的感恩。向西方时,可以观想对妻儿的爱护。向北方时,可以观想对朋友的关怀。向下方时,可以观想对同事们的感谢。向上方时,他可以观想对所有圣贤的景仰。
佛陀教私伽罗五戒,以及怎样彻视一切,以能不再被贪念、愤怒、激情和恐惧等影响他的行径。佛陀又告诉他要远离六种导致堕落的行为--酗酒、夜间在城里的街道上溜达、好赌、涉足欢场、与损友往还、懈怠。他又教私伽罗如何断定一个人是否良朋。他说:"一个好朋友应该是恒常的。无论你是贫是富、欢喜或忧愁、成功或失败,一个好朋友对你的感情都是不会动摇的。他会听你的倾诉,与你分担苦恼。他又会让你分享他的喜乐和分担他的悲伤,同时又视你的悲喜如他自己的一样。"
佛陀继续他的开示:"真正的快乐,可以在此生实现,尤其是当你们奉行以下几点:
"第一,与贤德的善者结交以及避免跌入堕落之途。
"第二,在对修行有帮助的环境生活,以建立良好的品格。
"第三,培养机会让自己多学习正法、戒律以及你自己的行业。
"第四,腾出时间来关心父母和妻儿。
"第五,与别人分享时间、资源和快乐。
"第六,尽量找机会去培养美德。不要好酒和赌博。
"第七,学习谦逊、感恩和简朴的生活。
"第八,找机会亲近比丘,以研习大道。
"第九,一生的生活都以四圣谛为基本。
"第十,学习禅修以能消解苦恼忧虑。"
佛陀赞美那些在家庭和社会里都活用教理的在家众。他特别提到善达多给孤独长者,并且说他是个一生致力于创造快乐、服务他人,以及作有意义生活的佼佼者。善达多的心量非常深广,一生都依教奉行。佛陀说,那些比善达多财富更多的人,他们的快乐远远不及善达多给予别人的快乐为多。善达多的妻子富楼那纳伽纳听到这里,已被佛陀对她丈夫的赞美感动得流下泪来。
她站起来,恭敬地对佛陀说道:"上人,一个有钱人的生活,尤其是有很多产业的,通常都是非常忙碌。我认为那些以简单的职业维生的人,他们的生活会比较适合修行。当我们看见比丘们无家庭妻室,只拥有三衣一钵时,我们都很渴望能过简朴无忧的生活。我们虽然都想活得悠闲一点,但毕竟有太多任务缠身。我们应该怎么办?"
佛陀答道:"富楼那纳伽纳,比丘们也有他们的任务啊。独身的生活是需要日夜都专念于戒行之中。一个比丘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大众。各位在家弟子,'如来'希望你们也一尝比丘的生活。我们就叫此种修行方式'八关斋戒'吧。每月两次,你们可以到寺院来受持此八戒一日一夜。你们要如比丘一般,日中一食。你们又可以行禅坐禅。你们可以全日享受贞洁、觉察、专注、轻松、平和与喜悦的僧尼生活。一天过后,你们便可以回到俗家的生活,如常地守持三皈五戒。
"各位在家弟子,'如来'将会叫比丘安排八关斋戒的事宜。它可以在寺院或家里举行。你们可以请比丘到家里替你们主持受戒仪式,和指点你们当天的修行。"
富楼那纳伽纳对佛陀这个提议非常满意。她说:"上人,请问那八戒是什么?"
佛陀答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穿戴华衣宝饰、不坐卧高软大床以及不用金钱。此八戒可以使你们免堕昏沉颠倒。每天只日中一食,会让你们有更多时间修行。"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