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紅色後代的蘇聯印記   》 痛苦的抉擇(1)      趙嘉麟 Zhao Jialin    葛萬青 Ge Moqing

  1949年7月。在莫斯科波德別爾斯基通訊技術學校的劉愛琴,已經完成了三年的學業。上學期間,她和同樣在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待過的西班牙共産黨總書記多洛雷斯·伊巴露麗的外甥費爾南多墜入愛河,並且在兩年前結為夫婦。由於條件限製,這對新婚夫婦沒有屬於自己的房間。和費爾南多同宿舍的西班牙同學理解他們的睏難,有時候便搬到其他宿舍住上些日子,盡可能為小兩口創造二人世界的機會。
  雖然生活中有諸多不便,而且當時劉愛琴和費爾南多的祖國——中國和西班牙都在經歷革命,但是兩個年輕人對於未來想得很樂觀,也很簡單:哪個國傢先解放,就去那裏,這樣一來家庭和工作都不耽誤。
  而現在,面臨畢業的劉愛琴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選擇的艱難:到底是跟丈夫去西班牙,還是回中國,或者兩人都留在蘇聯?
  她一個人在宿舍裏苦悶了半天後,坐到寫字桌前,攤開一張白紙,提筆寫道:
  “尊敬的通訊技術學校領導!
  我,三年級學生劉愛琴,特此提出申請如下:作為一名中國青年,我希望能夠畢業後盡快回到祖國參加建設。有鑒於此,懇請領導不要為我分配工作……”
  沒等寫完,劉愛琴手中的筆就停下了,她心裏開始打起鼓來:“這樣不和丈夫商量一下就做决定到底好不好?”於是,她把剛纔寫申請書的白紙團成一團,扔到了桌上。
  劉愛琴正犯愁的時後,就聽見“咚咚咚”有人敲門。
  開門一看,站在門口的是負責中國同學聯絡工作的陳祖濤。
  “愛琴,你趕緊跟我走。”陳祖濤揮了揮手,急切地說。
  “為什麽要跟你走,我這還有事呢。”
  “你父親來了!”陳祖濤壓低了聲音說。雖然當時解放軍已經進了北平,但遠在蘇聯的中國學生們並不知道詳情,因此仍非常註意保密。
  “不會吧?”劉愛琴一臉驚愕。畢竟她已經10年沒有見過父親了,突然得到這個消息,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劉愛琴跟陳祖濤下了樓,鑽進了一輛黑色的勝利牌小轎車,離開了通訊技術學校。
  “雅沙,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劉愛琴仍想問個究竟。
  “你不要多問了,我們現在去接你哥哥。”
  “我哥哥?他在哪?”
  “莫斯科大學正在蓋新校園,他在列寧山的工地上勞動。”
  兩人接了劉允斌後,便直奔劉少奇的住處——位於奧斯特洛夫斯基街的8號公寓。
  不巧的是,他們到之前,劉少奇出門辦事去了。三人等了約摸一兩個小時後,穿着一身西服的劉少奇回來了。
  “爸爸!爸爸!”一見父親,劉允斌和劉愛琴立刻奔上前去。劉愛琴一下子撲到了父親的懷裏,眼淚嘩嘩地淌了下來。站在一旁的劉允斌也不禁摘下眼鏡,掏出手帕,拭了拭眼角的淚花。
  10年了,從延安窯洞門口的揮別到現在莫斯科的重逢,過去了整整10年。期間這對兄妹背井離鄉的境遇,尤其是蘇聯衛國戰爭時期所受的苦和纍,現在全化成了滾燙的淚水。
  劉少奇拍了拍女兒的肩膀:“愛兒,不哭了,我知道你們在蘇聯不容易。現在咱們能重新見面,你和你哥哥都應該高興纔是啊!”
  “嗯,爸爸,我不哭了。”劉愛琴擡起頭來,擦幹了淚痕。看着歲月的滄桑在父親臉上留下的痕跡,劉愛琴心疼地說:“爸爸,你還是我們離開時那樣瘦,但白頭髮卻多了很多!”
  “是嗎?你們都從小不點長成大人了,爸爸能不老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劉少奇揮別子女(1)劉少奇揮別子女(2)蔣介石派來了大飛機(1)
蔣介石派來了大飛機(2)與周恩來夫婦同行(1)與周恩來夫婦同行(2)
迪化巧遇小夥伴(1)迪化巧遇小夥伴(2)任弼時“賠不是”
賀子珍的遭遇(1)賀子珍的遭遇(2)毛氏兄弟(1)
毛氏兄弟(2)“沉睡”的列寧(1)“沉睡”的列寧(2)
革命後代的“避難所”(1)革命後代的“避難所”(2)革命後代齊聚一堂(1)
革命後代齊聚一堂(2)天堂般的生活(1)天堂般的生活(2)
難學的俄語毛岸英的疑惑鄧穎超“打前站”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