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类 讀史方輿紀要   》 捲一百七      顧祖禹 Gu Zuyu

  ◎廣西二
  ◇桂林府東北至湖廣永州府六百六十五裏,東至湖廣道州五百五十裏,東南至平樂府百九十裏,西南至柳州府四百裏,北至湖廣武岡州四百裏。自府治至江南江寧府四千二百九十五裏,至京師七千四百六十二裏。
  《禹貢》荊州南界。戰國時,為楚越之交。秦為桂林郡地。漢屬零陵、蒼梧二郡。後漢因之。三國吳甘露元年,始置始安郡以零陵南部置。晉因之。宋改為始建國明帝泰始初改。齊復曰始安郡。梁大同初,兼置桂州。陳因之。隋平陳,廢郡,而州如故兼置總管府。大業初,府廢。大業初,又改州為始安郡。唐武德四年,平蕭銑,仍曰桂州亦置總管府。九年,改都督府,自是皆兼督府之名。開耀後,又置桂管經略使,為嶺南五管之一。詳見州域形勢。下仿此。天寶初,亦曰始安郡《唐志》郡有經略軍。至德二年,改曰建陵郡。乾元初,復為桂州乾寧四年,改桂管為靜江軍節度。光化三年,屬於湖南。五代周廣順初,屬於南漢桂州、靜江軍皆如故。宋開寶三年,平南漢,仍曰桂州亦曰始安郡,靜江軍節度、廣南西路治此。紹興三年,升為靜江府《宋志》:大觀初,升桂州為大都督府,尋又升為帥府,至是以潛邸升為府。元曰靜江路。明洪武初,改曰桂林府,領州二、縣七。今仍舊。
  府奠五嶺之表,聯兩越之交,屏蔽荊衡,鎮懾交海,枕山帶江,控製數千裏,誠西南之會府,用兵遣將之樞機也。昔秦兼嶺外,此為戍守重地。漢平南越,分軍下灕水。自孫吳以後,湘、廣之間事變或生,未有不爭始安者。隋、唐之初,皆置軍府於此。蓋天下新定,嶺南險遠,倘有不虞,燎原是懼。故保固嶺口,使姦雄無所覬覦也。乾符三年,黃巢自桂州出湘水,至湖南,遂為中原大禍。馬殷兼有桂管諸州,兵力益強。劉晟並有桂州,遂能北取柳、連之境。宋潘美入南漢,亦先取桂州,所以摧其藩籬也。寶五年,蒙古侵宋,其將兀良合臺自交趾而北入靜江,遂破辰、沅,直抵潭州。時蒙古之強梁,己玩宋於股掌間矣。其後馬守靜江,拮据雖力,而滔天之勢,豈一隅所能輓?其卒趨於喪敗也。君子未嘗不嘉其志,悼其忠也。《志》曰:郡之外險為嚴關,內險為濠水嚴關,見前重險。濠水,見後。至犭犭童環境,蠢動無時《通志》:郡境古田諸犭,往往蠢動。又靈川之七都、興安之六峒、全州之西延、義寧之白麵寨,亦時時哨聚。《諸夷志》:廣西犭數種,曰熟犭、生犭、白犭、黑犭。生犭在窮𠔌中,不與華通。熟犭與民錯居。白犭類熟犭,黑犭類生犭。又有生犭童、熟犭童,與犭異種而雜處。犭童之類曰大良。此外,復有犭乞、獠人凡二種,又有犭令人、犭水人、犭同人、蠻人及西原、廣源諸蠻。又水蠻曰人,山蠻曰山子,皆在廣西境內。莅茲土者,保固之方,擾馴之策,其可不熟籌而預備之哉?
  臨桂縣附郭。漢始安縣,屬零陵郡。後漢因之。三國吳為始安郡治。晉以後因之。梁為桂州治。隋、唐仍舊。貞觀八年,改縣曰臨桂。今編戶一百二十九裏。
  ○桂林城今府治。《城邑考》:桂林子城,在灕江之西,周三裏十有八步,高一丈二尺,《風俗記》以為桂州總管李靖所築。又古外城方六裏,相傳唐大中間蔡襲築。或曰:宋皇中平儂智高,經略使餘靖所築也。又有夾城,在外城之北,周六七裏。唐光啓中,都督陳環築其外城。舊有六門:南曰寧遠,俗呼陽橋;北曰迎恩。西二門:一曰平秋,俗呼鐵爐;一曰利正,俗呼沙塘。其東二門:一曰行春,俗呼上東門;一則子城之東江門也。宋自餘靖增築後,乾道中經略使李浩、淳熙間經略使詹儀之、紹熙間經略使朱希顔,相繼修復。元至正十六年,廉訪使也兒吉尼始以石,謂之新城。明洪武八年增築南城,九年塞西壩,開城濠,導陽江經新城西門外通寧遠橋,分二派與灕江合焉。今為門十二:曰東鎮,曰就日,曰癸水,曰麗澤,曰武勝,曰文昌,曰寶賢,曰西清,曰安定,曰寧遠,曰行春,曰東江,皆元季因舊門增改。明初,楊取靜江,從寶賢門入是也。又寧遠門,亦曰榕樹門,相傳唐時築此門,上植榕一株,歲久根深,跨門內外,盤錯至地,分而為兩,天然成門,車馬往來,經於其下。洪武十八年,展南城,此門猶存。今府城周八裏有奇。
  秦城府北八十裏,東北去興安縣四十裏。相傳秦始皇二十三年築以限百越者。《唐史》:光化元年,馬殷引兵取桂州,秦城以南望風奔潰。城北舊有望秦驛,宋時改為桂州驛,今稍移而東,曰東江驛。又西南有漢城遺址,相傳漢軍伐南粵時築。餘附見前重險嚴關。○福祿廢縣,在府東。唐武德四年析始安縣地置,貞觀八年省。
  ○桂山在府治東北。俗稱北山。有三峰連屬,前峰拔起,如獅昂首,桂生其巔;次峰宛轉相接;後峰糾稢特秀。山勢東行,奇石纍積,為疊彩岩,岩後有風洞,洞西北隅有北牖洞,洞左小山曰幹越,其右小支戟立,曰四望洞,後則堯山蔽天,灕江若練,稱為絶勝。《一統志》:山亦名越王山,頂有石堰,五代時馬殷所築。遠眺長江,極目煙水,亦名四望山。○獨秀山,在府治東。直聳五百餘丈,環眺諸峰,獨為雄秀,郡治主山也。有讀書岩在其下,劉宋時始安太守顔延之讀書處。其陽為明時藩邸。又伏波山,在府治東北,亦曰岩山。特起千丈,與獨秀山相望,岩旁水際有還珠洞。《志》雲:洞本名玩珠,宋張維易今名。洞前石腳插入灕江,為絶勝處。
  寶華山在府治西北。《志》雲:夾北城而西,是為寶華,當山中斷,續以雉堞,下有重門,即西清門也。寶積山自南來,交扼其口。前岩東嚮為華景山,華景之前,橫塘深廣,稱為佳勝。大抵從北而西,城壁峻峭,皆斬崖為之,雖石頭之險不能過焉。唐以前謂之盤竜岡。《勝覽》:華景、寶積二山,皆在府治北三裏,兩山相連。華景下有洞,深廣如廈屋。寶積多奇石怪木,東隅有呂公岩。
  灕山在城外東南隅。山立灕江中,一名沉水山。唐竜朔中,曾降天使投竜於此。陽江西來,東入灕水,山魁然拔起,橫障江口,郡人名為象鼻山,以山突起水濱,形如象鼻也。明初圍靜江,別將朱亮祖屯於東門象鼻山下,即此。或謂之宜山。山麓有洞名水月,門出水上,其高侔闕,上徹山背,其旁岩洞相接,奇勝不一。又南二裏有雉山,山東北麓下瞰江水,其上側起,勢如昂首欲飛,謂之雉岩。○穿山,在府東南五裏。《臨桂志》:在雉山東水口,即彈丸溪合灕處。其山竦身昂首,若與西岸山作鬥,亦名鬥雞山。山半有穴,南北橫貫,故以穿名。或名為月岩。南溪之水出其下。《通志》以穿山、鬥雞分為二山,似誤。
  七星山府城東三裏隔江。舊名七星岩。峰巒駢列,如星象然。中有棲霞洞,洞旁又有玄風洞。《志》雲:山下有泠水岩,宋曾布帥桂,改曰曾公岩。山西南有竜隱岩,山腳入溪水中,洞內水深莫測,涌激如在三峽間,亦曰竜隱洞。山後有月牙岩及乳洞諸勝。其接竜隱而起者曰望城崗,外障大江,內護東城,旁連諸土山,縱橫起伏,亙二十餘裏。○彈丸山,在七星山東。《水經註》:灕水東合彈丸溪,溪出於彈丸山,奔流迅急,山溪有石如彈丸,因名。今亦曰彈子岩,有兩岩皆北嚮,旁有東西兩洞,岩下為彈丸溪,流入灕水。
  隱山府西三裏。當夾山南口,潛洞山環其東北,西山屏其西南,亂石層疊盤回,北高南下,中藏六洞,洞皆有水,溢出為湖。唐李渤名山曰隱山,其洞之水曰蒙泉,疏水出山名曰蒙溪,又名諸洞曰夕陽、朝陽、南華、北牖、白雀、嘉蓮。回環出入,勝緻不一。夾山,謂華景、寶積兩山也。又城西十裏地名木林,有中隱山,其岩三重,以漸而削,亦曰鐘隱,土人名佛子岩。○西山,在隱山之西。一峰峻拔,如立魚然,俗號石魚峰。峰之南有明月洞。或云:虞山韶音洞西亦有石魚峰。又潛洞山,在隱山之東,中有洞曰南潛、北潛。
  虞山府東北五裏。一名舜山。灕水漾其左,黃潭縈其後,下有洞曰韶音,入洞面潭,水石清漪,名曰皇澤灣。洞南有平原,舜祠在焉。《志》雲:黃潭亦曰舜潭,宋紹熙三年,張栻為郡守,發石得洞,始名之曰韶音雲。○屏風山,在虞山之東,地名圓通灣,有灣水紆折而下,接彈丸溪山,亦名屏風岩,亦名程公岩。斷山屹立,高百餘丈,中有平地可容百人,鐘乳倒垂,石磴盤屈,有石穴。宋範成大帥桂,表為空明洞。《志》雲:屏風山,西南去彈丸山二裏。
  琴潭山城西六裏。川原平衍,群峰環抱,下為琴潭,以水流琮爭如琴聲也。其水溉田數千頃。旁有玉乳、荔枝等岩,皆以垂乳凝結而名。泉石悉奇勝,而琴潭又為之冠。又有清秀岩,在城外西北隅,亦曰清秀山。從西清門下濠,石道上西臯夾山口,緣山又裏許,有清塘岩臨其上,清彩映發,因名。○侯山,在府西十裏,高聳如公侯端冕之狀,因名。上有金鈎岩,俯視諸峰,若培然。又光明山,亦在城西十裏。山勢峭拔,有一穴通明,其水瀦為於傢莊渠,灌田數百頃。
  南溪山府南七裏。《志》雲:從鬥雞山白水口入,是為南溪山,聳拔千仞,下臨溪水,諸峰環合,煙翠黝蒼。西北有洞,唐李渤名曰玄岩。西南又有白竜洞,洞在平地半山上。五代漢末,南漢謀並靜江地,湖南遣兵屯竜洞以拒之,即此。洞中有泉,謂之新泉。其東南有劉仙岩,岩旁又有穿雲岩,亦曰仙跡岩,俱以仙人劉仲遠而名。自劉仙岩而入其最高處,曰泗洲岩。○普安山,在府南三十裏。山勢蜿蜒回繞,有泉涌於山頂,四時不涸。又南十裏為白鹿山,亦郡山之勝也。
  堯山府東北十五裏。積土盤回,參差帶石,長竟數百裏,為桂郡諸山之冠。上有平田,土人名為天子田,因堯以名也。劍江之水源於此,合彈丸溪,至穿山口入於灕江,亦名靈建江,又名拖劍水。《風土記》:堯山,在府東北,隔大江與舜祠相望,因以堯名。《始安郡記》:東有駁樂山及遼山,或遼訛為堯也。今府東五十裏有駁鹿山,即駁樂矣,或又訛為福祿山,俗又謂之陽竜山。○辰山,在府東北十裏。有三岩從石磴盤折而上,皆奇勝,土人名曰虎山。宋嘉泰初,士人劉隱於此,桂帥李大異表此山為蟄竜岩。自山之東渡江三四裏,即堯山麓矣。
  烏嶺府東二十裏。極高峻,有石磴數千級盤回而上,頂有泉,行者資焉。又湘水岩,在府東三十裏,俗呼聖水岩。夜半則潮上岩,日中則潮下岩,略不愆期,地廣數十畝。《水經註》所云潮汐塘也。○木竜洞,在城東癸水門外。《志》雲:洞北去伏波岩四百步許,西望疊彩岩百步許,孔道通行,如砥如矢,驅車飛蓋,綽然有餘,旁復有小洞相通。
  ○灕江在府東十裏。亦曰桂江。源出興安縣海陽山,流二百裏至府城東北,復繞流而南,至城下氵敕伏波岩之趾,至灕山北麓,陽江流入焉,又南合相思江入平樂府界。亦曰癸水,以其自北而來也。詳見大川灕江。
  陽江在城南。源出靈川縣思磨山,一云出靈川縣維羅嶺,經分界山馬公嶺,流五十餘裏至府郭西,受杉木、蓮花諸塘水匯為澄潭,歷西南文昌三石梁,東出灕山與灕水合。舊《志》:靜江城依水為固。宋末馬保靜江,蒙古將阿裏海牙攻之,不剋,乃築堰斷大陽、小融二江以遏上流,决東南埭以涸其隍城,遂破。又明初遣兵圍靜江,楊屯北關,張彬屯西關,朱亮祖屯於象鼻山下,久之,不剋。曰:彼所恃者,西城濠水耳。當先取閘口關,决其堤岸,破之必矣。於是遣將攻閘口關,殺守堤兵,决堤,濠水涸,因築土堤五道近與城接,以通士卒,遂剋其北門月城,又剋北門水隘,復攻其西門。城中勢蹙,乃降。蓋舊皆引陽江為濠也。洪武九年,復瀎城濠,導陽江,經西門外通寧遠橋,分二流入於灕江。
  相思江府南五十裏。其處有臥石山,江出其下。有相思埭,唐長壽初築,分相思水使東西流,東流合灕江,西流合白石水,闊各十丈許。○南溪,在南溪山前。《志》雲:灕江南流至鬥雞山,南溪之水自西南來,合彈丸溪入焉。又西有麯鬥潭,迴旋數麯,東流合於南溪,其合處亦名金蓮港。又馬溪,在府東四十裏,下流合於灕江。
  西湖舊在府城西三裏。環浸隱山六洞,闊七百餘畝,勝概甲於一郡,久廢。宋經略張維築鬥門,始復舊。今復湮為平疇矣。又白竹湖,在府城西南三十裏官道西,闊百餘畝,鼕夏不涸。○竜池,在堯山下,頗為民利。歲久堙塞,宋張維重瀎,以石之。
  靈陂府東北二十裏。唐景竜中,桂州都督王堰水溉田處也。後廢。宋乾道中,經略李浩即其地開營田,再築此陂,隨壞。淳熙中,經略詹儀之重修。今廢。又朝宗渠,在府城北。宋治平中,知全州王祖道穿渠東接灕江,西入西湖,達陽江。其後,範成大、方信孺相繼營繕。今湮。土人呼其地為朦朧橋。《志》雲:城西舊有蓮花、杉木兩塘,宋時穿此引西湖水北接朝宗渠,為西北城濠。今故址猶存。
  湖塘府城東十五裏。其相近又有竜塘。二塘相通,闊數百餘畝,深十餘丈。其旁又有潤塘、耿塘,灌溉亦甚廣。又沙塘在府城西十五裏,石傢塘在府南,俱利灌溉。
  回濤堤在府城東南。唐貞元十四年,築以捍桂水。○訾傢洲,在城東南灕水中。洲觜並灕山,先是訾傢所居,因名。雖大水,洲嘗如故,相傳以為浮洲也。
  ○東關在府城東江門外。又有南、北兩關,及府西南文昌門外之中關,皆近郊之捍衛也。又有河泊關,在府東南河泊所之東。○蘆田市,在府南四十裏,明初置巡司於此。又府西五十裏有兩江巡司。《會典》:舊有湘山渡巡司,今革。
  東江驛在府城北。又蘇橋驛,在府西七十裏。南亭驛,在府南七十裏。《輿程記》:東江驛而東北,五十裏為大竜驛,道出靈川縣;蘇橋驛而西南,四十五裏為永福縣之三裏驛,西入柳州之道也。又桂川公館,在府北二十五裏,臨桂、靈川二縣適中之路,萬歷六年建。
  興安縣府東北百三十裏。東至全州百二十裏。漢始安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臨源縣。大歷三年,峒寇萬重光誘桂林等縣構逆,獨臨源不應,因改名全義。五代晉開運三年,湖南置溥州治此,又改縣曰德昌。周廣順初,南漢仍曰全義縣。宋初州廢。太平興國三年,避諱,改今名。城周三裏有奇,編戶二十裏。
  ○全義城縣西五十裏。《志》雲:舊縣治此,今名全義坊。又有臨源城,在縣南鄉廖仙井旁。唐武德初置縣於此,遺址猶存。《通志》:縣西五十裏又有黃城,相傳黃巢寇桂州,嘗營壘於此。
  ○竜蟠山縣東十五裏。本名盤竜,唐天寶中改今名。山下石洞有門數重,《錄異》謂之乳洞。斜貫一溪,名靈水溪。又阜源山,在縣東五裏,下有泉可溉田。《志》雲:縣東三裏有全義山,唐因以名縣。○鳳鳴山,在縣北三十七裏。俗呼雞爬山,宋淳熙間改今名。
  海陽山縣南九十裏,西南去靈川縣九十裏,蓋境相接也。本名陽海山,俗曰海陽。湘、灕二水皆出於此。山下有岩幽勝,行數百步至水泉處,闊不盈尺,其深叵測。又竜山,在縣南四十裏,民居環繞。又金山,在縣西南二十裏,下有金坑,今廢。
  臨源嶺縣北三裏。即越城嶺也,亦曰始安嶠。舊《志》:越王城,在湘水南五十裏。《一統志》:越城嶺西南有越王城。蓋即越城嶺之訛矣。詳見前名山越城嶺。○石康嶺,在縣西,周八十裏,逶迤而東,繞出縣後。其下源泉四出,灌田甚廣。又????砂岩,在縣西六裏,有砂與????相似,鬻????者多取以亂真。舊有????沙寨巡司,今革。
  竜鳳岩在縣東。一名梓林洞。泉出岩中,灌田甚廣。又草聖岩,在縣西十五裏,以唐僧雲嶠者善草書而名。岩之東有圓穴,一名月山。又西五裏為白雪峰,特立渠江之側,粲白如積雪而名。上岩深廣,容百餘人。○乳洞,縣西南十裏。洞有三:上曰飛霞,中曰駐雲,下曰噴雷,宋人所名也。旋折而上,泉石奇勝。又西南裏許有鳴玉洞,亦曰梵音洞,外狹中廣,下濱靈渠。
  ○潞江縣西北七裏。源出犭洞中,流入界,分南北二陂,灌田萬畝,又南入靈川縣境而合於灕水。
  始安水在臨源嶺南。《水經註》:始安嶠之陽,有嶠水南流註灕,名曰始安水,又有溈水流合焉。《志》雲:溈源水,源出縣之南鄉,亦名桃花源。又有融水,出融山二洞中,流經縣境,又南入靈川縣界入灕水。今縣西五十裏有大、小融江渡。○零水,在縣西南五十裏。其地有鬱金山水源出焉,亦南流入灕。縣南又有鳳源水,其地亦名南鳳源,合南渠入於灕水。又雙女井水,在縣南七裏,亦流出南渠合灕江。
  靈渠在縣北五裏,即道灕水處。南經靈川縣入臨桂縣界,亦謂之氵零渠。《水經註》湘水自零陵西南謂之氵零渠,是也。唐鹹通五年,安南為南詔所陷,嶺南用兵,諸道饋運皆溯湘江入氵零渠。《宋·溝洫志》:靈渠以引灕水,故秦史祿所鑿。或謂之秦鑿渠,後廢。唐寶歷初,觀察李渤設鬥門十八以通漕,俄又廢。鹹通九年,刺史魚孟威以石為鏵堤,亙四十裏,植大木為鬥門,至十八重,乃通舟楫。宋慶歷中,提刑李師中修瀎,後守臣邊詡等復纍加修葺。紹興二十九年,臣僚言:廣西靈渠接全州大江,其渠僅百餘裏,自靜江府經靈川、興安兩縣,宜令兩邑令兼管修治。詔漕臣修復,以通漕運。範成大曰:靈渠,在桂之興安縣,秦始戍嶺時,史祿鑿此以通運之遺跡。湘水源於海陽山,在此下融江。融江為下流,本南下。興安地勢最高,二水遠不相謀。祿始作此渠,派湘之流而註之融,使北水南合,北舟逾嶺。其作渠之法,於湘流砂磕中,壘石作鏵觜,銳其前,逆分湘流為兩,激之六十裏行渠中,以入融江,與俱南。渠繞興安界,深不數尺,廣丈餘,六十裏間置鬥門三十六,土人但謂之鬥。舟入一鬥則復閘鬥,俟水積漸進,故能循崖而上,建瓴而下,千斛之舟亦可往來。治水巧妙,無如靈渠者。《志》曰:渠既通舟楫,亦利灌溉,一名中江。自李渤置鬥門,開灕水則入於桂江,壅桂江則歸之湘水。又鑿分水渠三十五步,闊僅五六尺,以便行舟。其後修築,皆因渤之故跡。明洪武末,渠道湮壞,遣御史嚴震直修瀎。《郡志》:震直修靈渠,欲廣河流,撤去魚鱗石,增高石埭,遇水泛,勢無所泄,衝塘决岸,奔趨北渠,而南渠淺澀,行舟不通,田失灌溉,連年修築,百姓苦之。永樂二年,改作如舊製,水患始息。成化間復壞,郡守羅嚮修復。今縣東有水函十,靈渠之水徑此。每遇霖潦,往往嚙堤為患,因置石函以泄之,灌田數千畝。每至决壞,有司相視以時興修焉。
  八字陂在縣治東。又昌陂,在縣南六十裏。沿潭陂、趙傢陂、觀陂,在縣西。斜陂,在縣北。又辛傢堰,在縣南。竜眼堰,在縣東。皆靈渠之水分引溉田處。又潭,亦在縣南。《志》雲:湘、灕分流處,地名鏵觜,匯而為潭,名曰潭。
  ○嚴關縣西南十七裏。粵西之襟要,桂郡之咽喉也。詳見前重險嚴關。○下營關,在縣西五裏。
  唐傢鋪縣北五裏。有巡司。又縣西南四十裏有陸洞巡司。○白雲驛,在縣東北灕江上,驛南有萬裏橋,灕江所經也。
  靈川縣府北五十二裏。東至全州灌陽縣百四十裏,西南至永寧州義寧縣九十裏。本始安縣地。唐竜朔二年,析置今縣,以靈渠水為名。今城周四裏,編戶五十裏。
  ○高鎮山縣西南二裏。古名大象峰,一名大藏。其下有潭,橫浸山腹,名象潭。其形三折,又名之潭。宋寶間,改名高鎮嶺。元至正間,大藏山崩,後名其所崩崖為赤壁,因名赤壁岩。○西峰山,在縣西北二裏。高數百丈,三面峭拔,其中坦衍,上有竜泉,每日三漲三落。又西北三裏為挂榜山,高聳與西峰相埒。又西北五裏曰雙蓋山,高百餘丈,兩峰圓峙,如張蓋然,俗名涼傘山。《志》雲:縣西一裏有呂仙山,産茶曰呂仙茶,其地即今縣治西南平阜也。縣舊治此。宋紹定四年,縣令鄭延年始遷縣治於今所。
  北障山縣北十裏。倚峙如屏障,與臨桂堯山對峙,高廣稱之。《志》亦謂之玄山。山周環有泉百源,其著者曰滑石泉。宋紹興六年,州帥鬍舜陟易名漱玉泉。今亦曰道鄉泉,以鄒浩曾經此而名。或名為竜隱泉。《一統志》謂之百丈山,又名把伏山。重巒疊嶂,綿亙數裏,當風飆起,則飛鳥迴旋不能度,俗諺:縣鳥不過靈川。是也。○舜華山,在縣西二十裏。一名舜山。山多峰岫如冠笏,亦與堯山相望。中有月華岩,亦曰月華山,以岩洞如月窟也。下有池曰舜池。
  香爐山縣東北三十裏。高千仞,中分一小山,形若香爐。又馬鞍山,在縣東二十五裏,高聳與香爐相並。○金瓶山,在縣西十五裏。其西峰連環律,狀類金瓶。又半雲山,在縣西南界。其山平地突起,四面孤高,亦謂之半雲嶺。
  千秋峰縣東北七裏。獨立危聳,一名文筆峰。下有峽通大江,亦曰千秋峽。《志》雲:千秋峽叢山列擁,亦名筆峽。大融江經此,風水相搏,濤色如銀,名曰銀江。今有千秋峽巡司。○靈岩,在縣西北三十裏。岩高數百丈,南北相通,小溪環繞其下。《名勝志》:江水貫靈岩中,闊數十丈,深不可測,山𠔌百源輻輳於此,可通舟楫。
  竜田岩縣西三裏。中有石田,高低委麯,下有竜泉。又真仙岩,在縣西南三裏,石室穹窿,容數十人。又仙隱岩,在縣西南十餘裏。岩深廣,其上若石樓,下有深潭。又西南十裏有華岩洞,高廣數仞,清泉環繞。
  ○灕江在縣東北。自興安縣流合大融江入縣界。《志》雲:靈渠行五十裏入大融江,名曰靈江。又西北有黃柏、六峒、川江三水流合焉,亦曰融江。經千秋峽而南亦曰銀江。又經縣南之甘棠墟白石潭而入臨桂界,亦曰桂江。又有小融江,亦自興安來,至江南大埠口始與大融江會,左右剌合,故曰灕津。
  西江在縣西北。即黃柏、六峒、川江三水也。其源俱出全州西延之境,與湖廣新寧縣接界,繞七都蠻峒而來,六峒居中,黃柏、川江在左右,並流而匯靈岩山下,東流合於灕江。
  甘水在縣南。源出融山北界,流經縣西南,過大山下東流,至縣南二十裏之甘棠墟而合灕江。又白石湫,在縣南三十五裏,亦曰白石潭,東流合於灕江。《志》曰:縣東有淦江,北有路江,與白石湫、甘水皆入於灕江。淦、路二源俱出犭峒界雲。
  蓮花塘縣南三裏。其相接者有蛟精潭,儲水以通灌溉。又黃花塘,在縣西北五裏,亦儲水溉田處也。○南北堰,《志》雲:去城皆三裏,灌田二千餘頃。
  ○白石鎮在縣南白石潭上。有巡司,亦曰白石氵祭巡司。又千秋峽巡司,在縣東北十裏銀江濱。○大竜驛,在縣東,明初置。
  陽朔縣府南百四十裏,東至平樂府八十裏,西至永福縣七十裏。本始安縣地。隋開皇十年,析置陽朔縣,屬桂州。今縣城臨江倚山,周十餘裏;編戶十三裏。
  ○歸義廢縣縣西十五裏。唐武德四年,析始安、陽朔縣地置,屬桂州。貞觀初省。今為歸利鄉。又縣南二十裏白麵村山下有樂州古城,《志》雲:唐武德四年置樂州,蓋治於此。
  ○陽朔山在縣治北。縣以此名。其相近者曰都利山,縣之主山也。《志》雲:縣理在都利山下。《水經註》灕水南經都利山,即此。出香草,亦曰都荔。又鑒山,在縣治西南,亦曰西山,城環其上。○竜頭山,在縣治東北,高百丈。又縣東三裏有卓筆山,瀕河一峰,尖秀如筆。其在縣西者又有膏澤峰,以將雨則雲起也。《志》雲:峰在縣西一裏,其下有珠明、豹隱等洞,洞有三,亦名棋盤洞。
  寨山縣西十五裏。《志》雲:五代時,湖南馬氏常置戍於山下,因名。其地即歸義縣故址。傍有碧蓮峰,峰巒重疊,如蓮花然。相傳縣治舊在其下,亦名連碧峰。相近者又有乳洞,中多乳石,下為觀源溪。○大天馬山,在縣西十五裏。其相接者曰威南山,《志》雲:山下有晉威南將軍薛墓,因名。又西裏許曰塘山,下有涌泉,瀦流為淵。群山間又有讀書岩及金雞洞,洞中有小江,石如鱗甲,一名白竜洞。《志》雲:皆在縣西十五裏。
  東人山縣東南二十裏。石形如人東嚮,其下有三十六洞,南北縱橫三十裏。又縣西七裏有西人山,與此山相對。○? 瓷劍諳囟鮮謇錚叱鮒諫健?又有白鶴山,在縣東南五裏濱江,其形如鳥舒翅而名,亦曰鳥山。又云翁山,在縣南,聳秀特立,群峰羅列,若其子孫,因名,亦曰秀峰。縣南三十裏又有古羅山,亦名都樂山,高數百丈,頂有池。
  畫山縣北五十裏。九峰屹立,丹崖蒼壁,望之如繪。其相近者曰寶山,有瀑布飛流,下註桂江。《志》雲:畫山北有綉山,與臨桂接界,舟入陽朔,必先經此。又石銀山,在縣北四十裏,左右層巒峭拔,山色如銀。○雲源山,在縣西北七十裏,廣數百裏,陽朔群山之發軔也。又抱子山,在縣東北七十裏,亦曰寶子山,接湖廣道州界。
  東嶺縣東五十裏。一名提頭嶺,為昭、賀、全、永必經之地。又東明岩,在縣東十裏,有棧道通平樂。○甘岩,在縣北七十裏灕江旁,一名官岩。又翠屏岩,在縣西四十裏,岩高而明,石門三五,俯望若屏。其相近者曰竜隱岩,泉石甚勝。又獨秀岩,在縣南十裏,有南北二岩。又南十裏曰廣福岩,中弘敞,為縣境岩洞之冠,俗名羅漢洞。
  ○灕江在縣治南。自臨桂縣流入境,又南流入平樂府界,亦曰桂水。《志》雲:縣西北五裏有東暉水,縣東南三裏有雙月溪,俱流達於桂江。
  西溪縣西一裏。源出縣西北雲源山,麯折流達明珠洞前,入於桂江。又興平水,在縣東北三十裏。《志》雲:源出抱子山,南流入桂江,其北流入道州界,合群川入於沱水。○東石渠,《志》雲:在縣東獅子山下,兩崖天成,深丈餘。又有通井,在縣東練旗山下,泉脈通江,至春水輒涌沸,有灌溉之利。
  靈陂縣西北七十裏。雷雨所成,涌水成江,瀦以溉田。其相近者又有神陂,為衆水聚流處,亦灌溉所資也。又清淥陂,在縣西十五裏,亦曰清淥塘,溉田甚廣。《志》雲:縣西群山環列,溪澗縈流,瀦而為塘,其得名者以數十計。○飛泉,在縣西五十裏。泉涌山腰,懸石百級,飛註而下,如挂銀河,下流入於桂江。
  ○榕樹關縣西二裏。《志》雲:縣有石櫃關,洪武三十年建,今廢。○伏荔鎮,在縣東南十五裏,有巡司,其南為伏荔渡。又白竹寨,在縣西二十五裏,亦有巡司戍守。
  金寶堡在縣南。《志》雲:縣南有莊頭、鬼子、金寶頂諸巢,逼近府江,犭犭童出沒處也。隆慶五年,平其地,設金寶、大水田二堡戍守。萬歷初,賊首廖金濫等作亂,圍大水田堡,永福賊皆應之。二年,撫臣郭應聘謀擊之,檄諸道兵會金寶頂,大破碎江、古隘、岩塘、涼境、廟門、犭山諸巢,誅廖金濫等,於是置戍於金寶頂、遇竜、翠屏、傘山諸堡,以為保固之計。
  古祚驛在城北竜頭山下。舊在縣北十五裏,正統二年移於此。《志》雲:唐初置歸義縣,有新林驛,後廢。今呼其地為驛頭街。又葡萄驛,在縣北,明洪武二年立,正統間廢。今呼其地為葡萄墟。《輿程記》:桂林府水行八十裏為南亭驛,又南三十裏為古祚驛,自古祚而南八十裏為昭潭驛,入平樂府界。
  白麵村縣東南二十裏。《志》雲:村南至平樂府城四十裏,為往來徑道。村南有白麵渡,灕江所經也。又廣化村,在縣東七裏,有廣化渡。又縣東南十五裏有香頂渡,北十五裏有五竜渡,俱四出之津要。
  全州府東北二百五十裏。東北至湖廣永州府二百五十裏,西北至湖廣寶慶府三百七十裏,南至平樂府三百三十裏。
  春秋時楚地。秦屬長沙郡。漢屬零陵郡。後漢、晉、宋、齊以後皆因之。隋屬永州,大業初仍屬零陵郡。唐亦屬永州。五代晉天福四年,湖南奏置全州。周廣順二年,屬於南唐。宋仍曰全州。元為全州路。明初,改路為府。洪武九年,復降為州,以州治清湘縣省入,隸湖廣永州府。二十八年,改今屬編戶八十九裏,領縣一。今因之。
  州北連永、邵,南蔽桂林,舟車絡繹,號為孔道。從來有事粵西者,必爭全州五代周廣順二年,南唐取湖南,時桂州為南漢所取,唐主命知全州張巒兼桂州招討使以圖之,既而復命將侯訓自吉州路趨全州,與張巒合兵攻桂州,不剋。蓋界壤相錯,門戶所寄也。
  ○清湘廢縣今州治。本漢洮陽縣地,屬零陵郡。隋開皇十年,改置湘源縣,屬永州。其治在州西七裏,地名柘橋。唐亦曰湘源縣,仍屬永州。五代晉天福中,馬希範奏改縣曰清湘。後周顯德三年,徙縣入郭內。宋因之。明初省。《城邑考》:今州城,宋末始築,植土為城。元至正十四年改築,北據山麓,南瞰湘江。明年,以磚石。明洪武元年增修,嘉靖二十二年又復營治。有門五,城周五裏有奇。
  洮陽廢縣州東北三十五裏。漢置縣,以洮水經其南而名。如淳曰:洮,音韜。後漢仍屬零陵郡。晉因之。劉宋永初中,以繼母舅蕭卓為洮陽令。元嘉三十年,宗愨以功封洮陽侯,即此。齊、梁亦屬零陵郡。開皇中,並入湘源縣。
  零陵廢縣州北三十裏。漢置零陵縣,零陵郡治於此。後漢因之。延熹八年,桂陽賊攻零陵,零陵下濕,編木為城,太守陳球固守,賊激流灌城,球於城內因池勢反决水淹賊,賊退走,即此。建安中,孫吳移郡治泉陵,零陵縣屬焉。晉以後因之。或謂此為小零陵,對零陵郡而言也。《隋志》:小零陵縣,開皇十年廢入湘源。劉句曰故城在湘源縣南七十八裏,似誤。今其地名梅潭,故時城塹猶存。泉陵,見湖廣永州府。
  ○湘山州西一裏。峰巒蓊鬱,岩洞幽深,泉石秀異,登其巔盡一州之勝。又柳山,在州北二裏,郡之主山也。舊名北山。宋雍熙中,柳開為守,嘗築室讀書於此,因名。山之南又有鳳凰山。○三華山,在州南三裏。頂有三峰,形如華蓋,湘江繞出其背。《志》雲:州東一裏有隆城山,有古頽垣如城塹狀。又鉢盂山,在城東北隅。山形完整,正統中改名曰完山。
  覆釜山州西八十二裏,跨湖廣新寧縣界。峭險峻絶,凌逼霄漢,一名朝山。有七十二峰,其名者曰大、小覆釜,峰頂皆有石如覆釜,岩壑泉石層疊環繞。又州西四十裏有屋柱嶺,山脈與覆釜相接,高聳迥出天表。○文山,在州北五十裏,洮水出其下。又黃華山,在州東北八十裏。《郡國志》以為黃山橫亙如榜,一名獵山。《志》雲:州南二十裏又有筆架山,以三山秀拔而名。
  獅子岩州西四裏。即湘山之支峰也。石徑窄狹,中高廣,可容數百人。又西十裏有竜隱岩,一名竜雲岩,岩室虛敞,地名石燕岡。○竜岩,在州北十五裏,虛明深窈,有飛泉百餘丈,縈紆如練,一名漱玉岩。
  ○湘水州城南一裏。自興安縣海陽山北流,合越城嶠水,至州境,挾洮、灌二水入湖廣東安縣界。詳湖廣大川湘水。
  洮水州西十裏。源出文山。《志》雲:山下出泉,噴激有聲,因名。《水經註》:洮水出洮陽縣西南,東流徑其縣南,又東註於湘水。漢高祖十二年,英布軍敗走江南,高祖令別將追破布軍於洮水南北。舊說以為此洮水,或以為今江南溧陽縣之洮湖也。
  灌水在州南二裏,地名小村口。源出平樂府賀縣界,東北流經灌陽縣境,入州界。州西五裏又有羅水,出西境羅氏山,東流經州南。俱入於湘水。《志》雲:州東北門曰合江門,其對岸有山巍然,名鉢盂山,即羅、灌二水入湘處。○宜湘水,在州西北九十裏。群山之水皆匯於此,東流三十裏入湘水。又鐘樂水,出州西百裏之鐘石山,東流六十裏入湘水。
  ○黃沙關州東北七十五裏。道出永州府,關下有黃沙渡。又寨墟關,在州西北,道出寶慶府,關下有寨墟渡。舊皆有兵戍守。
  香煙寨在州西北。《志》雲:州境又有祿塘、長烏、羊洑、硤石、磨石、獲源等寨,俱宋置,以防蠻寇。○延洞寨,在州西。《宋史》:全州西有延洞蠻粟氏,聚族居此,常抄劫民口糧畜。雍熙三年,柳開知全州,悉降之。或謂之西溪洞,又謂之西延六峒蠻。明弘治中,此地亦為盜藪。《州志》:州西百裏有西延巡司,元至元中設,尋廢。明洪武六年復置,即故延洞地也。
  板山堡州西南七十裏。又西南十五裏有洮水堡。《志》雲:城南六十裏有裏山堡,西南九十裏有魯塘堡,南五十裏有石塘堡,八十裏有蓮塘堡,西四十五裏有源口堡,北八十裏有山口堡,西六十裏有白塘堡,北六十五裏有鎮湘堡,南四十五裏有羅口堡。俱有額軍戍守。
  柳浦鎮州北七十裏。有巡司,洪武三十年置。又建安巡司,在州西南六十裏,洪武三十年置。《輿程記》:州西南九十裏為建安驛,又百三十裏為興安縣之白雲驛,又柳浦驛在州東北六十裏,又東北九十裏為湖廣東安縣之石溪驛。○城南驛,舊在州南,洪武二年遷置於廣山下,去舊驛十裏。正統中,改置於城北朝京門外之江次。又山角驛,舊在州東,洪武四年置,嘉靖六年移置於黃沙渡,或謂之洮陽驛。又有山棗驛,在州西六十裏。《志》雲:州北三裏又有遞運所,洪武十四年置。
  灌陽縣州南九十裏。東南至湖廣永寧縣百二十裏,南至平樂府恭城縣百十裏。漢零陵縣地。後漢建安中,孫氏析置觀陽縣,以觀水為名,仍屬零陵郡。晉以後因之。梁、陳間,訛曰灌陽。隋開皇十年,廢入湘源縣。大業末,蕭銑復置。唐武德七年廢。上元二年,荊南節度使呂復奏置,屬永州。五代晉天福中,湖南改屬全州。今城周不及二裏,編戶八裏。
  ○灌陽舊城《志》雲:在今治西二十裏雀兒山下。縣本治此,隋初改建今治。
  ○峽山縣北五裏。夾江峙岸,高聳蔽日,形似三峽。縣有沙羅、馬渡、竜川、????川之水,鹹匯於此,東北流入於湘水。○抱子山,在縣北五十裏,山勢重疊如褓抱然。其相接者曰七星山,上有犁陂洞。《志》雲:縣西百裏有海山,以四圍涵水而名。其相近者曰風吹羅帶山。
  通真岩縣西二裏。一名靈岩。又西八裏曰仙源洞,洞旁有大源塘。又西七裏曰九竜岩,中有沙河,流通別澗,石藤凡九,盤麯如竜,因名。其水流入灌水。○打鼓洞,在縣西四十裏。《水經註》觀陽縣東有裴岩,下有石鼓,形如覆船,叩之清響遠徹,即此洞矣。
  ○灌水縣南九十裏。北流至州境入湘水。《水經註》觀水出臨賀郡之謝沐縣,西北流徑觀陽縣西,又西北流註湘水,謂之觀口,是也。
  峽水在縣東北五十裏。源出縣北七星抱子諸山,西南流經峽山,因名。其間有大竜、大埠、三貴諸灘,又南入於灌水。又小富水,在縣北六十裏,源出縣北之旗嶺山,流經昭義關西南,至瓦江口入灌水。○竜川水,在縣西北。自興安縣流入界,又有????川水、烈溪源水會流而入於灌水。
  小河源水縣東北五十裏。縣東又有鐘山水,自湖廣道州流入境,註於灌水。又大溪源水,在縣西南六十裏。縣西南二十裏又有安樂源水,十七裏有市溪水,十五裏有黑石源水,縣南又有吳川水,東北十裏有飛江水。俱自湖廣永明縣流入境,下流註於灌水。
  ○昭義關縣東六十裏。舊有昭義驛,亦置於此。今縣北百裏為昭義公館,蓋仍舊名也。又永泰驛,舊在縣東七十五裏,今廢。○吉寧寨,在縣西八十裏,宋置。今縣南四十裏有吉寧巡司。又洮水、灌水二寨,亦宋置。《志》雲:縣境又有崇順裏巡司。
  獅子堡在縣西二十裏。又縣南五十裏有三峰堡,縣西六十裏有新安堡,東六十裏有慄木底堡。俱有額軍戍守。《志》雲:縣北六十裏有月岡公館,又有昭義官渡,又北十裏為白水渡。
  永寧州府西一百五十裏。西南至柳州府二百五十裏,北至湖廣寶慶府武岡州界二百三十裏。
  春秋時楚地。漢屬零陵郡。三國吳為始安郡地。晉以後因之。唐屬桂州。宋屬靜江府。元屬靜江路。明初屬桂林府,弘治初沒於犭蠻。隆慶四年開復,明年改置永寧州編戶十裏,領縣二。今仍舊。
  州山川險隘,土田豐腴,控禦犭犭童,實為重地。
  ○古田廢縣今州治。漢始安縣地。唐為恭化縣地。乾寧二年,析置古縣,仍屬桂州。五代因之。宋仍曰古縣。明洪武十四年,改為古田縣,後沒於蠻。隆慶中改置今州,以縣並入焉。《城邑考》:古縣置於今城南三十裏,四山環抱。明初,移治於今州南八裏。成化十八年,改今治。舊有土城,是年始以石。隆慶六年,增拓西南二面。萬歷三年、九年,屢經修拓。有門四,城周四裏有奇。
  恭化廢縣在州東。唐武德四年置,曰純化,屬桂州。永貞初,改曰恭化,避憲宗諱也。五代梁開平元年,湖南奏改曰歸化縣。後唐同光初,復曰恭化。宋因之,後並入古縣及臨桂縣。
  ○寶蓋山州北一裏。州之主山也,黃源水出焉。又州東北三裏有銀瓶山,高聳秀拔,為群山之冠,甚險峻,旁有清泉。州南三裏曰會仙山,州西南八裏曰天柱山,亦皆秀聳。
  都狼山州北六十裏。亦曰都狼嶺。唐末黃巢寇嶺南,溪峒蠻應之,逼桂州城,守將於嚮引兵與賊戰於都狼山,連挫其鋒,逐利深入,大戰於洛陽坡,後兵不繼,日且暮,引還,道卒。賊遂陷桂管。《志》雲:州北二十裏有三隘嶺,與都狼俱稱天險,近時鑿為坦道,建公館於其上。○天村山,在州西南百裏。巔有田,居民耕種成村,因名。《志》雲:州西南四十五裏有馬鞍山,以形似名。州南四十五裏又有鳳凰山,甚陡峻。又南五十裏為潮水山。俱賊巢所據也。
  穿岩州西南二十五裏。穿成復道,如覆廈屋,坦長二十餘丈,人馬通行其中。今有穿岩營。又銅掌岩,在州南六十裏,寬敞容數百人。○虎踞岩,在州東南二裏,本名老虎岩。相接者為金竺岩,一名獅子岩。又州西五裏曰將軍岩。皆有泉石之勝。
  ○大長江州北五十裏。源出都狼山之大長泉,一名濟泉,東南流入永福縣界,名太和江,下流合於灕江。又東江,在州城東,上流合四源之水,氵亭泓並註,下流入永福縣界合太和江。○黃源水,在州西,流經永福縣界,合太和江入於灕江。
  ○富祿鎮在州西南七十裏。有巡司戍守。又州西南百二十裏有常安鎮巡司。《志》雲:州西南五十裏又有桐木鎮巡司。皆控扼蠻險處。○鳳凰營,在州南三十裏。又州西三十裏為蓮塘營,北十裏為安息營。皆置兵處。
  牛河營州北二十五裏。其東五十裏為三隘營。皆犭童賊屯據處也。弘治五年,官兵討古田賊覃萬賢等,至三隘,為賊所襲,官兵大敗。隆慶三年,總兵俞大猷討古田叛犭童,先遣兵分屯牛河、三隘以扼要害。大猷尋至古田,分軍齊進,連破東山、鳳凰、大岩、澗水、淥裏、古城數十巢,賊潰奔潮水巢,據諸嶺。大猷合軍擊之,賊守險力拒,乃陽分兵擊馬浪諸巢,而乘雨夜,出不意襲破之,既而馬浪諸巢亦下。復分兵擊碎江、金寶頂、涼境、天井、理定、南鄉諸賊,悉破之。諸巢皆在州境,及永福、陽朔等縣界。《志》雲:今州北二十裏有牛河渡。○小蕩營,在州北三十五裏。又北十裏為興隆營,公館置焉。又北十裏為大長江營,又十裏至都狼堡。自州達會城,往來通道也。
  永福縣州東南七十裏。東北至府城百裏,東至陽朔縣七十裏,西南至柳州府洛容縣二百二十裏。本始安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永福縣,屬桂州。宋、元仍舊。明初亦屬桂林府,隆慶五年改今屬。編戶十二裏。
  ○理定廢縣縣西南六十裏。本始安地。梁置興安縣,並置梁化郡治焉。陳因之。隋平陳,郡廢。大業初,並廢興安縣入始安縣。唐武德四年,復置,屬桂州。至德二載,更名理定,仍屬桂州。宋、元因之。明正統五年,省入永福縣。今為理定堡。《志》雲:故理定縣,在今縣東南四十裏。宋遷治上清音驛,在今縣西北。元又移治上橫塘驛,即今堡也。嘉靖二十二年,築城一裏有奇,置戍於此。○宣風廢縣,在縣南,唐武德四年置,貞觀十二年省入理定縣。
  ○鳳巢山在縣治北。本名華蓋山。隋大業二年,有雙鳳來巢,宋建隆間復至,因名。山頂有玉液池。嘉靖二十七年,於山畔築土墻一帶,周百餘丈,護蔽北城。○永福山,在縣南五裏,縣因以名。山後有白馬山,亦曰蓮花山,以數峰叢立,形類蓮花也。又金山,在縣西南五裏,下有金潭。《志》雲:縣西五裏有登雲山,西北五裏有茅匯山,皆高峻。
  蘭麻山縣西南四十裏。《寰宇記》:從府至柳州,路經此山,過溪百餘裏,方至平路。山中有毒,循溪水而行,有伏流,有平流,峭絶險隘,更無別路。魏《嶠南瑣記》雲:自理定西行,麻蘭、烏沙諸嶺險絶刺天,路極逼仄。每遇嶺則直上,至絶頂乃下,下抵澗水乃已,渡澗水,又復上,如此者三四程。諸嶺每遇狹處,謂之隘子,必有大小石子一堆,意必戍士積之,以備他虞。土人云:行人過隘子,必攜石置之,謂之增腳力。其溪水一名下漏水。或訛為麻蘭山,又訛為蘭蠻山。○太和山,在縣南六十裏廢理定城後,崖𠔌盤紆,峰巒幽峻,太和江經其西南麓。
  獨秀山縣東南三十裏。旁無陵阜,亭亭獨峙,高百餘丈。又神山,在縣東北三十五裏。山頂有池,水常不竭。一名羅秀山。其北又有靈壽山。○東嶺,在縣東二裏,形如屏障,下有泉。
  ○太和江在縣西南。其上流即永寧州大長江也,經太和山下,因名。太和江東流入灕江。《志》雲:蘭麻山之水流為下漏川,其西北有木皮江出州界,北有丹竹江出下邊山,俱流註焉,經廢理定縣西南入太和江。又平樂府修仁縣界有古磉江,荔浦縣界有石流江,互相灌委,合太和江以註灕水。
  白石水縣東四十五裏。諸山溪水所匯也。。《志》雲:縣南有大融水,縣東三十裏有長寧水,俱流合白石水。又銅鼓水,在縣東六十裏,即白石水下流也。昔人於此鑿渠以通灕江。《嶠南瑣記》雲:靈渠自北而南三十二陡。又由灕通銅鼓水,自東而西入永福六陡,六陡鼕月水消,則涸絶不行。○銀洞水,在縣西十五裏。有二源,一出石城隘,一出茶山,並流為銀洞水,東至城西謂之西江,有西江渡,下流入長寧水。
  永福水在縣西南。《志》雲:縣西南城下有金山潭,衆水會同,金山逆塞,澄匯六七裏,永福水由此分流麯折群川中,奪流而西南出,入柳州府洛容縣境,為洛清江之上源。
  ○永福堡在縣西。有城戍守。○三裏驛,在縣城東。《輿程記》:縣西南三十五裏有蘭麻驛,又二十五裏為橫塘驛。《志》雲:縣有蘭麻鎮、桐古市二巡司。
  義寧縣州東北百裏。東南至府城八十裏。唐靈川縣地。石晉天福八年,湖南置義寧鎮,尋升為縣,屬桂州。開運初,改屬溥州。宋開寶五年廢,後復置,仍屬桂州。明因之,隆慶四年改今屬。城周不及三裏,編戶十三裏。
  ○廣明廢縣在縣東北。《志》雲:唐末湖南奏置,屬桂州。五代晉開運三年,改屬溥州。南漢因之。宋廢。
  ○靈鷲山縣西南十五裏。峭拔高峻,瀑布懸流。又邊隘山,在縣西三十裏,丹崖千仞,青壁萬重,狀如列戟,環拱縣治。○智慧山,在縣西北二十裏,萬山中突出,蜿蜒秀麗,下有水曰智慧江,流入義江。
  ○義江縣北七十裏。源出縣北之丁嶺,流至蘇橋分為二:一入永福縣永福江,一歷銅鼓墟東流,合相思水入於灕江。中有義江洲,一名浮洲,上建塔寺,有一水自縣西北流經浮洲合於義江,謂之塔背江。蘇橋,即臨桂縣之蘇橋驛也。
  桑江縣北八十裏。南流合智慧水入義江。縣東又有石壕江,亦流入於義江。○山末江,在縣西南,下流入永福江。
  ○楊梅關縣東十五裏。又縣北八十裏有桑江口巡司。○白麵寨,在縣西,為諸蠻嘯聚處。縣境又有石門堡。
  附見:
  桂林中衛在府城內。洪武八年建桂林左衛,十二年改為中衛。又桂林右衛,亦在府城內,與左衛同建。又廣西護衛,亦在府城內,洪武五年為靜江王府置。
  全州守禦千戶所在州治西。洪武元年建。又灌陽守禦千戶所,在縣治東,洪武二十八年建。○古田守禦千戶所,在永寧州西,隆慶五年建。
  ◇平樂府東至廣東連州六百二十裏,東南至梧州府三百九十裏,西北至桂林府百九十裏,北至湖廣永州府六百三十裏,東北至湖廣道州三百五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江南江寧府四千四百六十裏,至京師七千六百四十二裏。
  古百越地。秦屬桂林郡。漢屬蒼梧郡。後漢因之。三國吳屬始安郡。晉因之。宋屬始建國。齊仍屬始安郡。梁、陳因之。隋屬桂州,大業初亦屬始安郡。唐武德四年始置樂州,貞觀八年改為昭州,天寶初曰平樂郡,乾元初復曰昭州。唐末,屬於湖南。五代漢乾三年,為南漢所有。宋仍曰昭州亦曰平樂郡。元初因之,大德中改為平樂府。明因之,領州一、縣七。今仍舊。
  府屏蔽湖湘,噤喉嶺表,而府江環帶。自桂入梧數百裏間,溪峒林樾,所在多有,犭人盤據其中。一或不靖,禍生肘腋矣蘇曰:府攝桂、梧、潯、柳間,西北界楚,東鄰東粵,而府江天險,實兩粵門戶也。嘉靖以後,芟夷而藴崇之,刊山通道,展為周行,重江上下,可以帖席。且境壤遼闊,山田仰泉,不甚作苦,魚????粗給,稱小康焉。舊《志》雲:自靜江至梧,灘瀧三百六十所,至昭而中分。自昭上至靜,險惡尚少;自昭下至梧,則兩岸懸崖,中多碎石,灘水湍急。郡蓋府江之門戶而桂、梧之腰膂也萬歷三十五年,郡守陳啓孫始鑿平崖石,行旅稱便。又賀縣,故賀州也,介郴、道、連、邵數州間,為兩粵衝要。宋潘美伐南漢,則拔賀州。嶽武穆破群盜,亦從事賀州。其地據嶺環江,犬牙盤錯,實關隔之所矣。
  平樂縣附郭。漢為荔浦縣地,屬蒼梧郡。三國吳始置平樂縣,屬始安郡。晉以後因之。唐武德四年置樂州治焉。後為昭州治。今編戶六裏。
  ○平樂城府西南三裏。縣舊治此,亦名樂州城。《郡志》:唐初置樂州,治荔浦江口。武德八年徙治此。《城邑考》:唐武德中,刺史汪齊賢築樂州城,即是城也。宋治平元年,州守汪齊改築今城。乾道元年,太守葛永慶復修治之,以寇警,議鑿後山為濠,不果。元初,城毀。至正中,以郡纍被寇患,乃復築治。明洪武十三年,增設守禦千戶所。是年,營築新城,東跨山巔,南瞰大江,皆以磚石。弘治七年,守臣俞玉復鑿後山為塹,以禦寇。正德十四年,增葺。嘉靖十六年大水,城西南兩隅圮,尋修治。萬歷二十九年及三十七年相繼營繕,稱為完固。城東面無門,有門三,城周三裏有奇。
  沙亭廢縣府東南十五裏。唐武德四年置,屬樂州。貞觀七年,省入平樂縣。《郡志》雲貞觀八年置,誤也。其故址今為走馬坪。○永平廢縣,《志》雲:在府東北歷塘村。《唐書》永平縣,本屬藤州,貞觀以後改隸昭州。按:隋改夫寧為永平,為藤州治,唐又改縣為鐔津,即今梧州府之藤縣,去府絶遠。蓋唐改廢藤州之永平縣,而增置永平縣屬昭州,非即故縣也。五代時,仍屬昭州。宋開寶五年廢。又廢孤州,《通志》:在府東南四十裏,即唐之古州,天册萬歲元年所築,尋廢。其相近有昆侖城。皆未知所據。
  ○昭山在城西灕、樂二水合流處。有巨石屹立水中,方正如印,一名印山。又鳳凰山,在城東,城跨其上。又東裏許曰東山,《志》雲:府東二裏有昭潭岡,一名昭潭洞,灕、樂二水匯而為潭,岡在其北。今昭潭亦曰昭岡潭。杜佑曰:長沙郡名潭州,以昭潭為名;此曰昭州,以岡為名也。潭南岸又有南山,山半為雙峰岩。《郡志》:南山在府南二裏。○五馬山,在城南府江南岸,突起五峰,中一峰高聳端圓,與郡治相對。又南四裏曰挂榜山。《志》雲:府北五裏有龜山,一名龜頭岩。其南二裏曰仙宮嶺,宋鄒浩謫官時僦居處也。又北山,在府城北。《通志》雲:在府北十五裏。
  縈山府東南十裏。山勢縈回九折,上有九峰,曰高崖、羊欄、月岩、兜鍪、馬鞍、跨鐙、石旗、石劍、丫髻,險不可陟。其相近者有眉山,峰巒秀聳,宛如眉黛。《志》雲:眉山在府東南九裏。又有白雲岩,在府東十裏,叢林蓊鬱,洞門翼然,有古藤盤繞之,其中寥廓,盛夏常寒。○華蓋山,在府西十裏,一名火焰山,以山峰尖聳而名。又密山,在府北十裏,數峰回合,環繞郡治。
  雲山府東南四十裏。九峰四垂如雲。又誕山,在府東北八十裏,有三峰皆峻拔。其相近者又有聖山,巍峨插天,絶頂高平。又有穿山,三峰並列,半壁開一竅,可通往來。○四十裏山,在府東北竜平巡司南十裏。周四十餘裏,因名。為富、賀往來要路,近設三堡,以為戍守。又魯溪山,亦在縣東北界,高數百丈,環跨平、恭、富、賀及湖廣永明縣界,上有塘,方廣數畝,俗呼分水塘。
  天門嶺在府東,與賀縣接界。上有石門,故名。又竜嶽峰,在府東北五裏,一名竜躍峰,考澗水出焉,幽遠屈麯,流至城東二裏會於昭岡潭。○端山岩,在府東,有四岩相連,遇亂,村民每避居於此。又羅山岩,在府東北八十裏,水環岩外,乘筏而入,有幽徑可達山巔,地坦衍,可望四遠,亦村民避寇處。
  竜門峽府東南百餘裏府江中。今名鬆林峽。鼕月水小,極險惡。稍東南為竜頭磯,磯下二裏為鼓鑼峽,有石如鼓鑼,水涸則平,水漲則兇惡,回洑漩轉,舟不敢行。今皆開鑿,漸為坦道。一云竜頭磯在府南三十裏。
  ○灕江府城南。自桂林府陽朔縣東南流,歷鱖魚、滑石諸灘,至府西北十餘裏,又東南至府西五裏,經更鼓灘,繞城西南而東出,會樂川水,又南經諸灘峽間入梧州府境。《志》雲:灕江入府界,遠近群川,參差環匯,夾江兩岸皆高山盤束,朦朧陰翳,長六七百裏,謂之府江。犭犭童往往窟穴於此,與大藤叛犭相應響。嘉靖中,田汝成議曰:藤峽、府江相表裏,然治藤峽宜速,而府江宜緩。蓋藤峽前阻重江,後臨大野,面勢雖迂,猶可邏遏,所慮者東奔耳。其南紫荊,北羅運,各有間道可以夾攻,扼此一隅,三面迫蹙,賊安所遁?故曰宜速。府江則上起陽朔,下抵蒼梧,遼繞五百餘裏,萬山參錯,麯徑盤紆,茂林深箐,蒙茸絆結,必屯兵聚糧於恭城、平樂、懷集、賀縣、修仁、荔浦、永安五屯及茶力二山之間,熟其餉道,探其險易,擾其耕耘,然後可以擇利便,相機宜,一舉滅之。若欲於旬日之間懸軍深入,賊必漫走山𠔌,莫可究詰。故曰宜緩。此治府江之大略也。《經略志》:府江東岸有葛傢、石狗等衝,接恭城之站面;西岸有桐亮、銅鏡等衝,接荔浦之三峒,山勢陡絶,道裏遼闊,守禦不易。
  樂川水府北五裏。源出湖廣道州西南,流經恭城縣,南流入境。又南經此緣城而西,又東南折以入於灕江。《志》雲:樂水,源出富川上鄉,越恭城縣至郡城下,匯於灕水。二水會處蓄而為潭,淵深莫測,謂之昭潭,亦名回竜潭。今城西川中有灘曰虎埠灘,自昭潭而下有韭菜、三門等灘,在城東五六裏間,皆川流險峻處也。○誕山江,在府東。源出誕山,西流至虎埠灘入樂川水。
  魯溪江在府東。源出魯溪山之分水塘,流經平樂縣東鄉曰魯溪江,出竜平巡司曰澇源江,出恭城曰上平江,出富川曰白藁江,又分流入賀縣、永明等縣境,灌溉之利甚溥。○沙江,在府東,源出四十裏山,西流入魯溪江,至榕津與誕山江合流而入樂川水。
  荔水府西四十裏。自修仁縣流經荔浦縣,又東北流入界,至府西七裏曰荔浦江口,入於灕。《志》雲:府西南有湖塘江,源出永安州,流經荔浦江口,合修荔諸水入於灕江。○周塘,在平樂縣之東鄉裏,積水灌田,四時不涸。又木良塘,在府城北仙宮嶺下,廣數十畝,亦有灌溉之利。
  ○南關在府城東南昭潭岡下。又城北有北關。《志》雲:府東南有開建寨。宋潘美討南漢,剋賀州,進次昭州,破開建寨,昭州刺史田行稠遁去,遂下昭州,是也。又白田鎮,在府東南。宋皇四年,儂智高圍廣州,不剋,引還,大將張忠邀擊之於白田,敗沒,智高遂陷昭州。
  廣運堡在府江東岸,北距府城六十裏。即廣運驛也。弘治中,以寇患,築城於此,為守禦之備。正德三年,城始就,為門一。又足灘堡,在府江東岸,距府城九十裏。正德二年,置城於此,有門三,尋圮。萬歷三十年,復修築。又水營,在府東百八十裏。萬歷二年,築城置戍,有門二。三城周皆不及一裏。○團山堡,在府東十五裏。其地有團山,因名。又雞冠堡,在府西三十裏。《裏道記》:自堡西二十裏至延賓江,江濱有下峒城,又二十五裏即荔浦縣也。又甑灘堡,在府南百三十裏,與昭平縣分界。
  大犭衝在府江西岸。西至荔浦縣四十裏,為分界處。犭犭童恆出沒於此,因名。嚮設兵戍守。又田衝寨,亦在府江西岸,為要害處。萬歷中置戍。○榕津渡,在府東四十裏,有榕津巡司。《志》雲:榕津接富川、賀縣界,為往來之要隘。又密山渡,在府北十五裏;鸕鶿渡,在府北四十裏,皆樂川津要處。
  昭潭驛在府城西。驛之東為遞運所。《輿程記》:昭潭驛西北八十裏為桂林府陽朔縣之古祚驛,其南九十裏為竜門驛,往來所經之道也。○白麵村,在府北四十裏,接陽朔縣界。《郡志》府治本漢荔浦縣之白麵村,似未可據。
  恭城縣府東北百裏。北至全州灌陽縣百十裏。本平樂縣地。隋末,蕭銑始析置恭城縣。唐因之,屬昭州。今城周不及二裏,編戶一裏。
  ○恭城舊城在縣北。《宋志》:太平興國初,徙縣治於北鄉竜渚市景,定五年復故。
  ○鳳凰山縣東三裏。兩峰開豁,中峰昂聳,如鳳飛翔,縣城舊在山下,成化十三年遷今治,地名黃牛岡。又東為五馬山,有五峰亭立。又東裏許為金芝岩,石室高朗。○燕子山,在縣南一裏,外峻,中稍寬,頂平,有石岩如燕窠然。其相近者曰獅子山。《志》雲:縣南二十裏為三臺山,有三峰疊翠。
  銀殿山縣東北八十裏。常有白雲覆其上,望之如宮闕。《元和志》謂之銀帳山。有鐘乳穴十二。又天梯山,在縣東,內寬平,四面峭壁,無路可陟。○穿岩,在縣西十五裏。岩深邃,有溪從中出,通舟楫,一名太極岩。又竜岩,在縣東,中寬平,狀如殿宇。
  ○樂川在縣西。自道州流入境,經縣南入平樂縣界。《志》雲:縣北七十裏有平川江,南流合樂川,有平樂溪之名。東南六十裏有南平江,其上源為白水、淘江,西流合於樂川。又西水江,源出縣西北二十裏之黃山,南入平樂縣界合樂川。又上平江,源出全州灌陽縣界,經銀殿山,過鎮峽關,東入樂川。○葛傢溪,在縣南。源出縣東之北洞,西流入樂川。又高橋溪,出縣西高堆嶺,東流合西水江。縣東又有官潭,出湖廣永明縣,南流九十裏過縣前,西合於樂川。
  ○鎮峽關縣北六十裏。俗名竜虎關。與湖廣永明縣接界,臨江倚山,稱為要害。蓋即永明縣南之荊峽鎮山也。又鎮峽寨,在縣東北八十裏,置巡司戍守。○沙子鋪,在縣西南四十裏,又四十裏而達於府城。又復聖嶺鋪,在縣東北四十裏,即灌陽縣界。
  站面寨在縣東南。其北有淘江寨。《志》雲:縣有勢江,源離縣最近,叛犭橫惡,與站面、淘江相匹。又縣東北有黃泥、清水、赤口、毛塘等衝,皆距縣百裏,人跡罕至,為逋逃淵藪。又縣北鄉有燕子嶺,在樂川東,與富、昭之花山、白冒等犭時有出沒之慮。萬歷中,始漸馴伏。
  富川縣府東北二百六十裏。東至廣東連州二百五十五裏,東北至湖廣江華縣百三十裏,北至永明縣百四十裏。漢置富川縣,屬蒼梧郡。後漢因之。三國吳屬臨賀郡。晉以後因之。隋初,屬賀州。大業初,州廢,改屬始安郡。唐武德四年,仍屬賀州。天寶初,改為富水縣,尋復故。宋因之。明洪武九年,改今屬。城周不及四裏,編戶二裏。
  ○富川故城在縣西南鐘山下。《志》雲:漢元鼎四年,析臨賀鐘山地置富川縣,後皆因之。明初,縣仍舊治,而移鐘山千戶所於靄石山南,相距七十裏。洪武十八年,徵南將軍韓觀奏請築城,遷縣於今治,千戶所附焉。萬歷三十七年,復因故址修築,並瀎濠為固。
  馮乘廢縣縣東七十裏。漢置縣,屬蒼梧郡。三國吳屬臨賀郡。晉、宋以後因之。隋屬永州。唐復屬賀州。宋開寶四年,廢入富川縣。《志》雲:馮乘廢縣,南去今賀縣一百二十裏,地名靈亭鄉。亦見湖廣江華縣。
  ○靄石山縣北一裏。山高聳,四時嘗有煙靄冒於峰頂,因名。又北一裏曰興雲山,以雲興而雨至也。○朝冠山,在縣東一裏。其相接者曰馬鞍山,馬鞍之南為鳳凰山,其下有雲梯嶺。《志》雲:縣西三裏為屏山,以形如屏障也。其東一裏曰獨秀岩。又竜頭山,在縣南五裏。
  石門山縣東三十裏。四圍峭壁,有門僅容一人,其中平原曠野,居民百余家。又東二十裏曰隱山,中有潛德岩。又東十裏曰通山,其洞曰祥雲洞。《志》雲:縣東九十裏有東山,多喬林。又有穿山,在縣東十裏,上為仙岩,泉石甚勝。○峽頭山,在縣南三十裏。又有峽口山,在縣西九十裏,亦曰峽頭。皆以兩山夾川而名也。
  鐘山縣西南七十裏。富川縣舊置於此。上有石,叩之如鐘,因名。今邊蓬寨巡司置於此。又白雲山,在縣西南百二十裏,旁有丹竈山,下有竈溪水,《道書》所云丹霞福地也。○竜溪山,在縣北五十裏,下有竜溪。其相近者有郎山,中有穿石岩。又秦山,舊《經》雲:在縣北百八十裏,高二千餘丈,北連湖廣道州境。《荊州記》:吳孫權時,此山夜雷暴震開,為峒者凡六。
  萌渚嶠縣東北百二十裏,與湖廣江華縣接界。即賀縣之臨賀嶺也。詳附見名山越城嶺。○長標嶺,在縣北六十五裏。相傳李靖討蕭銑,收嶺南地,嘗駐師植標於此。又斜嶺,在縣東南九十裏,南至賀縣五十裏,分界處也。《志》雲:縣北二十裏有秀峰,平地突起,凡數十仞。
  ○富江在縣東。源出縣北四十裏之桃母岩,一名靈溪,水南流合於賀水,縣以此名。又盧溪江,在縣南,源出縣西十裏黑石源,東流入富江。又西溝水,源出縣西屏山,亦經縣南入富江。又縣西三裏有白源水,縣南五裏有碧溪,俱流匯於富江。
  氵萬源縣北二十裏。其水北流,下九疑,入瀟江。○秀溪,在縣西八十裏。一名秀峰澗,以出秀峰山也。又縣西百裏地名沙坪,白藁澗出焉。其水俱南流入於灕水。《嶺外錄》:白藁澗水下流經白霞寨,又西南流入於灕江,亦謂之沙江。
  ○荔平關在縣東。《漢志》荔浦縣有荔平關,疑舊時境相錯也。《唐志》馮乘縣有荔平關。○馬坪堡,在縣東北。《志》雲:縣境有內八源等十五巢,馬坪堡為防守要地。
  鐘山鎮在縣西南鐘山下。故縣治也。縣東徙,因置鎮於此。舊有土城,尋圮。正德二年重築,十四年易以磚石。周不及二裏,有門三,建公館、軍堡。又寨下市巡司,亦置於此,為往來通道。城外有鐘山渡。《裏道記》:鎮南至賀縣八十裏。○白霞寨,在縣西南百二十裏,有巡司,司前有白霞渡。《輿程記》:白霞渡東至鐘山鎮四十裏,西至沙江渡三十裏,又西三十裏達平樂縣之榕津渡。又珊瑚寨,在縣西南。《志》雲:寨南至昭平縣百六十裏,為分界處。
  賀縣府東二百八十裏。東至廣東連山縣百五十裏,南至廣東開建縣百八十裏,北至湖廣江華縣百六十裏。漢臨賀縣,屬蒼梧郡。後漢因之。三國吳置臨賀郡,治此。晉因之。宋初亦曰臨賀郡,明帝泰始二年,改為臨慶國。齊復為臨賀郡。梁、陳因之。隋初,改為賀州。大業初州廢,縣屬始安郡,尋並入富川縣。唐初,復置臨賀縣,為賀州治。天寶初亦曰臨賀郡,乾元初仍曰賀州。宋因之,亦曰臨賀郡。元仍為賀州。明初,以臨賀縣省入州。洪武四年,改州為縣。今城周六裏有奇,編戶六裏。
  ○臨賀廢縣今縣治。漢置。孫吳以後,州郡皆治此。裴氏《記》:自九疑而南,崇山峻嶺,高排霄漢,綿亙數百裏,山清水秀,皆為賀境。是也。唐、宋時,皆為嶺口要路。明初,州始廢。《城邑考》:縣舊有土城,宋德二年易以石。元初毀天下城池,此城僅存。明洪武二十九年,以形傢言,閉塞西門,止存東南二門。嘉靖十一年重修,增築月城。十四年大水,又復營葺,仍開西門。萬歷初城圮,三十五年增修,即今城也。
  封陽廢縣縣東南百裏。漢縣,屬蒼梧郡。孫吳以後屬臨賀郡。隋初屬封州,大業初屬蒼梧郡。唐貞觀元年省,九年復置,屬賀州。宋開寶四年,省入臨賀縣。又蕩山廢縣,在縣南。梁置,並置樂梁郡治焉。陳因之。隋初廢郡,大業初並廢縣入富川。唐天寶中,復置蕩山縣,屬賀州。宋開寶四年廢。又綏越廢縣,舊《志》在蕩山縣南百裏,亦梁置,隋省入富川。○桂嶺廢縣,在縣東北。吳置建興縣,屬臨賀郡。晉太康初,改曰興安,仍屬臨賀郡。宋、齊因之。隋初屬賀州,尋屬連州。開皇十八年,改曰桂嶺縣。唐還屬賀州。宋因之。元末廢。
  ○浮山縣東十裏。挺出江中,障縣水口。一名玉印山。○丹甑山,在縣西十裏,高千餘丈,時有雲氣上浮,泉流不竭,註為池,名曰仙池。《志》雲:山本名幽山,唐李為守,更曰丹甑,宋守鄧壁又更名瑞雲。今亦曰甑山。又玉泉山,在縣西北十裏,其泉皎潔,與仙池之水俱流入於橘江。
  橘山縣東北二十五裏。上有七十二峰,攢奇競秀,其中多橘,故名。《唐志》山有銅冶,又嘗産銀。宋置太平銀場,今皆廢。○五指山,在縣南八十裏。其相近者又有幞頭、聶峰諸山。又海蠃山,在縣南十裏,有泉清徹下垂,一名滴水岩,亦曰天堂嶺。
  臨賀嶺縣東北二百裏。一名萌渚嶠,亦曰桂嶺。《志》雲:唐置桂嶺縣於嶺下。縣有朝岡、程岡,即桂嶺之支隴也。詳附見前越城嶺。
  ○賀江在縣城東。《志》雲:源出富川縣界石竜山,東南流經城東,合臨水。弘治中,建浮橋於上,以榷商旅之稅。又東流合於橘江,至廣東封川縣合於西江。宋初,潘美破賀州,聲言順流取廣州,南漢使其將潘崇徹屯賀江以備之,即此。○臨水,在縣東南一裏。源出桂嶺,亦謂之桂嶺江,南流至此合於賀江,臨賀之名以此。又橘江,在縣東五裏,源出橘山,南流合於賀江。《志》雲:縣東南八裏有竜門灘,賀江合群流經此,水深百尋,湍流涌激,擬於河津之竜門,亦謂之竜溪。
  沸水泉縣西二十裏。泉涌如沸,灌溉之利甚博。又縣南十五裏有七分水井,其泉平地涌出,四時不涸,灌田亦甚廣。
  ○芳林鎮在縣東北。宋初,潘美等伐南漢,兵至芳林,進圍賀州,是也。今縣有芳林鋪及芳林渡。○南鄉鎮,在縣南百餘裏。宋潘美圍賀州,南漢將伍彥桑趨援,潘美潛以奇兵伏南鄉岸,彥桑至,伏兵起,遂擒斬之。南鄉即今信都鄉,今有巡司戍守。
  石牛營縣西南百裏。萬歷八年,築土城於此,置兵戍守。《志》雲:縣西南有黃峒寨,叛犭巢穴也。嘉靖末作亂,撫臣張嶽討平之。或曰:黃峒即修仁縣之黃峒山。
  裏鬆峒在縣東北。其地有錫礦七處,萬歷初以稅使開採,聚徒基禍,尋復封閉。附峒豪強私擅其利,時有攘奪之釁。今置裏鬆土巡司。又沙田土巡司,在縣北。○大寧峒,在縣東。其地有南鄉六衝連接湖廣、廣東,地遙山峻,易生戎心,防閑不易。今有大寧土巡司。
  荔浦縣府西七十五裏。北至桂林府陽朔縣百二十裏。漢縣,屬蒼梧郡。三國吳屬始安郡。晉以後因之。隋屬桂州。唐武德四年,置荔州治焉。貞觀十三年,州廢,縣仍屬桂州。宋因之。明弘治四年,改今屬。城周不及二裏,編戶五裏。
  ○崇仁廢縣在縣西南。唐武德四年,置屬荔州,州廢,改屬桂州,尋廢。又永寧廢縣,在縣西北五十裏,本陽朔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永豐縣,屬桂州。長慶三年,改曰豐水。五代梁時,湖南奏改永寧縣,仍屬桂州。宋因之。熙寧四年,廢為鎮。元初復故。元初省入荔浦縣。《通志》縣南四十裏有荔州故城,西二十裏有澄河縣故城,未知所據。
  ○竜頸山縣北一裏。又城西一裏曰望高嶺。《志》雲:縣東南五裏有鵝翎山,岩壑相承,虛明變幻。山下有鵝翎岩,宋時嘗改為鵝英山。又聖山,在縣南一裏,上有岩,雲合則雨。
  鏌鋣山縣北四十裏。險峻如刃,昔人置關其上,土人謂之界牌峽。或以為即漢之荔平關。○日鬃嶺,在縣東四十裏,亦曰雞冠嶺。其相對者曰銅鼓嶺,亦曰火焰山,或曰即古之方山,高數千仞。《方輿紀》:方山對九嶷,高下相類。又有天門岩,在縣東南,一名太極岩,其中又有拱辰、廣寒諸岩,雲壑深邃,遊歷難盡。
  ○荔江在縣南。《志》雲:桂林府永福縣南境有荔山,荔江出焉,東南流,經修仁縣界,至縣境,又東入平樂府境,合於灕江。《輿地記》:荔溪多桂,不生雜木。又山月江,在縣北二十裏鐘山下。《志》雲:源出縣東北之南源,西南流入於荔江,一名沙月江。又丹竹江,出縣東峰門寨,過縣南九裏獨秀山,入於荔江。
  ○鏌鋣關在鏌鋣山上。又華蓋營,在縣東,控扼山險,為犭犭童出沒之所。《經略志》:縣南接府江,西通修仁,西北連永福之黃磊,北達陽朔之金寶頂,皆稱阻隘,而東面尤險。華蓋營鎮壓諸巢,最為重地。至若葫蘆、夾板、富林、五墩等處,皆群賊淵藪,而竜肚、銅鼓之衝要,橫木、界牌之險僻多岐,羅門、長峒之萬轉羊腸,南源、江帶之陰陽反覆,舊恃竜頭堡以扼其吭,修復不可不早也。
  上中峒寨縣東二十裏。萬歷四年築城置戍。又下峒寨,在縣東北三十裏,有城,萬歷十年築。又峰門寨,在縣東四十裏,有城,萬歷四年築。南源寨,在縣東北三十裏,有城,萬歷十年築。《志》雲:二寨為縣境要隘,皆置土巡司於此。○白麵堡,在縣東。又縣東南有乃乃堡。
  修仁縣府西南八十五裏。南至象州百五十裏,西至柳州府洛容縣百五十裏。漢荔浦縣地。吳析置建陵縣,屬蒼梧郡。晉因之。劉宋末改屬始建國。齊曰建陵左縣,仍屬始安郡。梁置建陵郡治焉。隋廢郡,縣屬桂州。唐初因之。貞觀初置晏州於此,十二年州廢,縣仍屬桂州。長慶三年,改曰修仁縣。宋仍屬桂州。熙寧四年,省入荔浦縣。元豐初復置。元因之。明初屬桂林府,弘治四年始改今屬。城不及一裏,編戶二裏。
  ○修仁故城縣西南四十裏。《志》雲:洪武初,縣治南隘口。永樂初,為賊所陷。景泰初,遷羈寨山。天順中,復陷於賊。成化十五年,遷今治。舊為土城,成化十九年易以磚石。《郡志》故城在桂林府西南三百四十裏,是也。
  武竜廢縣在縣西北。唐貞觀初,置武竜縣,屬晏州,州廢,縣亦省入建陵縣。
  ○羅仁山縣東一裏。石崖險峻,稍南水繞其下,寇至,邑人以竹木架渡,可容四五百人。又鬆明山,在縣北一裏,山多鬆,人采之以代炬,因名。又橫水山,在縣西一裏。越王山,在縣西十裏。又西五裏為駝山,又西五裏為修仁山,縣因以名。○黃峒山,在縣南二十裏,山深險,賊巢也。又南十裏為竜岡山。又有大峒山,在縣南百裏,山嶺層疊,犭犭童出沒。《志》雲:縣南十裏有榕山,其相近者為潭川山。
  崇仁山縣北五十裏。高數百丈,雲興即雨,因名。亦曰崇仁岩。又蘇山,在縣北十裏,亦高聳。○德峰山,在縣西三十裏,高出衆山,可以望遠。又縣西南一裏有象鼻岩,下臨水際。
  ○荔江在縣北。《志》雲:源出廢理定縣界,流入境,有木穩、東坡、朝陽諸水悉流入焉,又東入荔浦縣界。○駝水,在縣西,源出駝山,流經縣南。又縣南三裏有白石水,亦自縣西流合焉。下流俱註於荔江。
  ○南隘關在縣西南。亦曰南隘口,即舊縣治也。縣西又有西隘關。今皆廢。《志》雲:縣境舊有麗壁市巡司,為戍守要害。○石墻隘,在縣西南,嚮為犭犭童門戶。萬歷中,置官兵戍守於此,為石墻營。又太平堡,在縣西南百裏,亦戍守要地也。又莫廖堡,在縣西百裏。《裏道記》:木廖西三十裏,即柳州府洛容縣之高天堡。《經略志》:縣南境仁化、歸化諸犭,皆頑梗;而歸仁、吉祥、駱駝、小黃、安平諸裏,其犭犭童善惡相錯;尤悍戾者,則金村、大峒、板木、毛村諸犭;至雞籠、橫祥等村,皆良犭也。
  昭平縣府南二百二十裏。南至梧州府百六十裏,東北至賀縣二百五十裏。漢臨賀縣地。蕭梁置竜平縣,兼置靜州及梁壽諸郡於此。隋初,州郡俱廢,縣屬桂州。唐武德四年,復置靜州治焉。貞觀八年,改為富州。天寶初曰開江郡,乾元初復曰富州。宋開寶五年,州廢,縣屬昭州。熙寧八年,改屬梧州。元豐八年復故。宣和六年,改縣曰昭平。淳熙六年,仍曰竜平縣。元因之。明洪武十八年,廢入平樂縣。萬歷四年,復置今縣。城周一裏有奇,編戶三裏。
  ○竜平舊城今縣治。《志》雲:梁析臨賀縣太平嶺置縣,為南靜郡治。《隋志》:梁置靜州及梁壽、靜慰二郡於此。隋平陳,並廢。杜佑曰:靜州,陳所置也。劉句曰:梁置靜州,兼置南靜郡,尋改郡為竜平縣。今以《隋志》為據。唐時州郡皆治此。宋州廢,而縣不改。明初,縣仍治太平嶺,在府江西岸,有城,旋廢。成化中,置昭平堡,尋陷於寇。正德三年,遷堡城於府江東岸,置守備司。萬歷四年,置縣。六年,於西岸舊址建城為治。八年,城圮,旋復補築,即今城也。
  豪靜廢縣在縣南百裏。梁置縣,兼置開江、武城二郡。陳改置逍遙郡。隋郡廢,縣屬桂州。唐武德四年,屬靜州,尋屬梧州。貞觀十二年,廢入蒼梧縣。○博勞廢縣,在縣西南。梁置。隋屬桂州,大業初廢。唐武德四年,復置,屬靜州。又歸化廢縣,在縣西北。又安樂廢縣,在縣西。隋平陳,置歸化及安樂縣。大業初,俱省入竜平。唐初,復置,俱屬靜州。九年,與博勞縣同廢。
  馬江廢縣在縣東南。梁置開江縣,屬開江郡。隋初,郡廢,縣屬桂州。大業初,並廢縣。唐初復置開江縣,屬靜州,尋屬梧州。武德九年,還屬靜州。長慶三年,改曰馬江縣,屬富州。宋開寶四年廢。又思勤廢縣,在縣東北。唐乾元初置,屬富州。宋開寶四年,亦廢入竜平。
  ○棋盤山縣南三裏。以山頂方平而名。《志》雲:縣南二裏有靖尉山,亦秀聳。唐開元中,恭城尉葉靖有道術,嘗遊此,因名。○五峰山,在縣北五裏,以五峰並峙也。又縣北十五裏曰雷霹山,五十裏曰銀盤山。又金田腦山,在縣西八裏。又縣西二十裏曰銅鼓山,峰巒岩壑,次第相望。
  北陀山縣東八十裏。山高嶺峻,登陟艱阻。山後有天池,一名峽口塘,石山對峙,潭水清徹,其源常涌不竭。舊為犭犭童出沒處。萬歷中築城於天池之前,設兵防戍。《裏道記》:北陀山有小路自峽口至大江口,計裏一百五十,為灘六十有五。萬歷三十七年,郡守陳啓孫開鑿,遂為坦道。又葉山在縣東四十裏,木皮山在縣東二十裏,皆高峻。○天門山,在縣東百四十裏,有天門嶺,接賀縣界,上有石門插天。《志》雲:縣西四十五裏有富玉山,亦高廣,《圖經》所云“東列天門,西環富玉”者也。
  獨山縣北百二十裏。亦曰獨山岩。巍然特立,周圍皆峭壁不可躋。其南一穴,深三十步,廣二十六步,高千尋,可通山巔,寇起,居民緣梯而上,寇不敢犯。○五指山,在縣東百八十裏,中深廣,入僅一綫,僅容一人,扼之則萬夫莫過。萬歷三年,昭平賊黎福莊等作亂,撫臣吳文華遣兵襲擒之,搗五指、白冒諸岩,賊黨悉降。又珊瑚嶺,在縣東二百六十裏,接廣東開建縣界。
  ○灕江在縣城東。自平樂縣南流,經此入梧州府界,沿江山箐深險,舊為盜賊出沒之藪。《志》雲:縣西北十裏有竜門峽,府江經其中,左有玉臼泉,亦流註於府江。
  思勤江縣東北百裏。《志》雲:源出富川縣界丹霞洞,流經白藁澗,至思勤廢縣與韋峒濁水江合,又西南入於府江。○濁水江,亦在縣東北。《志》雲:源出富川之竜岩,至思勤廢縣合思勤江。又有富郡江,源出賀縣界,流經馬江廢縣,入府江。
  歸化江縣西北八十裏。源出永安州界仙回洞,流經廢歸化縣,因名。東南流入於灕江。又明源水,出縣西金田腦山,至縣東北練灕堡入灕江。又上灘,在縣南,源出縣西南之????洞,至縣南百五十裏黃京山入於灕江。
  ○韋峒營縣東北九十裏。萬歷七年築城置戍。又北陀寨,在北陀山東南,舊為賊巢,萬歷二十八年收復,築城戍守,城後即峽口塘。《郡志》雲:北陀城,在縣東南百三十裏。○九衝營,在縣東。其地倚山為險,犭犭童常屯聚於此。萬歷中,設營戍守。
  雷霹堡在縣北雷霹山旁。又藤灣堡,在縣東北。皆濱江控險,怪石狂瀾,叛犭依阻其地。萬歷中,鏟平之,置堡守禦。《志》雲:雷霹堡又北二十裏,即平樂縣界之甑灘堡。○石仁堡,在縣南。其相近為東西兩營。《志》雲:縣有上永、藤灣、明源、江口等村,諸犭犭童環縣四列,而東營、西營、石仁等堡為戍守要地。
  竜門驛縣南百二十裏。《裏道記》:縣南門外有昭平驛,自驛而南四十裏,地名福登,又四十裏為上仰,又三十裏至竜門驛,又三十裏為沙衝,又三十裏為{勒}竹公館,接蒼梧縣界。又明源洞,在縣西,亦犭犭童窺伺處。
  永安州府西南百六十裏。南至梧州府二百七十裏,西南至潯州府四百裏,西至象州百六十六裏。
  古百越地。漢屬蒼梧郡。隋屬始安郡。唐初,屬荔州。武德五年,析置南恭州。貞觀八年,改為蒙州。天寶初曰蒙山郡。乾元初復故。宋初因之。熙寧五年,省入昭州。元屬平樂府。明成化十三年,置永安州,屬桂林府。弘治四年,改今屬編戶三裏。今因之。
  州屏蔽昭、梧,控扼蠻左,界潯、灕二江之中,為形援要地。
  ○立山廢縣今州治。漢荔浦縣地。隋置隋化縣,屬桂州。唐武德五年,改為立山縣,南恭州治焉,尋為蒙州治。宋州廢,縣屬昭州。元因之。明洪武十八年,省入平樂縣。成化中,改為州治。《城邑考》:立山縣舊無城,成化十三年置州,始營土城。萬歷二年,增築。有門三,門外各有關,城周二裏有奇。
  純義廢縣州南四十七裏。唐武德五年,置屬荔州,尋屬南恭州。貞觀六年,改屬燕州,十年還屬蒙州。永貞初,改曰正義縣。宋熙寧五年,省入立山縣。又東區廢縣,在州東北。唐武德五年,分立山縣置,屬荔州,尋屬南恭州。貞觀中,屬燕州,十年還屬蒙州。宋熙寧五年省。又嶺政廢縣,在州北,唐武德五年置,貞觀十二年省。《郡志》雲:縣西北三十裏有常安廢縣,唐初置,尋廢。今正史不載,似誤。
  ○蒙山州東五十裏。下有蒙水,其居人亦多蒙姓,唐因以名。《州志》雲:州東五裏有石鼓山,頂有大石如鼓。讖雲:石鼓鳴,盜賊興。州人每以為驗。○蓮花山,在州西五裏。諸山聯絡,狀若蓮花。又天馬山,在州南二十裏。又南三十裏為古眉山,舊設古眉巡司於山東麓,今廢。
  茶山州西四十裏。綿亙深遠,林箐叢鬱。又力山,在州西南三十裏,岩𠔌尤深險,舊為叛犭依阻處。○群峰山,在州北四十裏。群峰環聚,岩隈深阻,群峰巡司舊置於此。《志》雲:州北三十裏,有通天嶺,險嵯峨,勢若插天。
  ○銀江在州東。源出州東北之平峒,過三昧巢,又南會於西江。○西江,在州西。源出茶山,過六洞,東南會於銀江,下流入於灕江。《志》雲:州北有金麻江,源出榕洞。又有金鬥水,出州北七十裏之金鬥崖,流合古東、古爽諸川,又流合縣北群川,東入荔江。
  激江在州南。源出古眉山,南流入藤縣,合於藤江。
  ○仙回營州東南七十裏。其地有仙回洞,東南去昭平縣百二十裏,亦曰仙回山。本屬平樂縣,弘治十一年,督臣鄧廷瓚請以仙回洞田給昭平堡耕種是也。萬歷四年,築城置堡於此。今有仙回巡司。又古眉營,在州南古眉山下,州境要害也,舊置巡司於此。萬歷七年,議置土巡司戍守。○群峰營,在州北群峰山下。《志》雲:洪武中,群峰巡司置於峽口堡北,後遷於杜莫寨,萬歷中,遷於州東北之貓兒堡。
  古西岩口隘在州東北,接荔浦、昭平二縣界。舊為犭賊出沒處。隆慶三年,荔浦三峒賊攻荔浦縣,既而府江西岸仙回諸賊圍永安州,掠山灣諸處。撫臣殷正茂議討之,未果,彪灘、竜頭磯諸賊益肆。六年,官兵分道進討三峒,兵剋古西岩口、木魚、青靛諸巢,西岸水兵剋太平、古冒、馬尾、彪灘、仙回諸巢,東岸兵剋黃峒、古懾水、河衝諸巢,賊大敗,追及南源雞籠山,復破之。高天巢賊猶乘險拒敵,我兵攻剋之;東岸賊遁匿苦竹蒲岩,用火攻盡殲之。萬歷初,乃議城昭平,分上中峒、下峒、東岸、西岸、竜頭磯、仙回、永安、高天、古帶諸界,皆設堡戍守。三年,陽朔碎江賊廖金濫等復叛,南源殘孽又陰助之襲古西岩口,據峰門山灣。撫臣郭應聘發兵討之,復峰門,破山灣巢,南源賊酋周公樓等請降,乃屯兵山灣,據守永安厄塞;又遣兵破榕峒諸巢,上中峒犭童酋皆降。
  杜莫寨州北七十裏,犭犭童出沒處也。萬歷二年,築城置戍。《裏道記》:州北四十裏曰潘村,又北三十裏即杜莫寨,又東北二十裏即荔浦縣也。自州而西南百四十裏為藤縣之五屯所。○佛巢堡,在州東。又東南六十裏至昭平縣,又三昧巢在州東北五十裏,堡西北四十裏即荔浦縣。《志》雲:州巒嶂稠疊,犭犭童充斥,嘉靖以後,漸次掃除,惟古造六峒與修仁山澤相連,至為險阻。堡,六峒之口,則守禦為易。至九屯,接斷藤峽,素稱頑悍。雖己鼠伏,然附近乃門堡、平峒諸處,嶺峻山長,通府江,達三峒,皆稱要害。至五屯所,為州唇齒;杜莫寨,為州咽喉,尤不可忽也。
  附見:
  平樂守禦千戶所在府治東,洪武十三年建。又富川守禦千戶所,在富川縣治東,洪武二十三年建。賀縣守禦千戶所,在賀縣南,洪武二十九年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敘寧都魏禧敘南昌彭士望總敘一總敘二總敘三凡例二十六則
目次歷代州域形勢紀要序捲一捲二捲三捲四
捲五捲六捲七捲八捲九北直方輿紀要序
捲十捲十一捲十二捲十三捲十四捲十五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