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 册府元龜   》 捲一百二十七◎帝王部·明賞      王欽若 Wang Qinre    楊億 Yang Yi

  ◎帝王部·明賞
  夫賞國之典也。所以褒有功勸能者為國之大柄藏在盟府而不可廢焉歷代而下緻治之後曷嘗不旌勞顯庸錄勤聳善報之以封爵寵之以名秩賚之以金帛賜之以車服頒之於公朝而不僭載之於史策而弗忘是故懋功之義明而邦典有敘為善之效速而人倫知勸蓋周官之以庸製祿先王之加膳飫賜率是道也。其百世所不易者哉!。
  周惠王二年五大夫奉子頽以伐王王奔溫鼕立子頽明年鄭伯殺子頽王與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東(略界也。鄭武公傳平王賜之自虎牢以東後失其地,故惠王令復與之虎牢河南成臯縣。)。
  漢高祖四年令侯公說項羽羽與漢約中分天下歸太公呂後軍皆稱萬歲乃封侯公為平國君
  五年項羽兵敗自剄王翳取其頭亂相蹂蹈爭羽相殺者數十人最後楊喜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故分其地以封五人皆為列侯。
  是年漢王即皇帝位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餘不决帝以蕭何功最盛先封為ガ侯食邑八千戶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居臣等上何也。帝曰:諸君知獵乎!曰:知之知獵狗乎!曰:知之帝曰:夫獵追殺獸者狗也。而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發縱謂解紲而放之也。指者以手指示之今俗言放狗縱音子用反而讀者乃為蹤跡之蹤非也。書本皆不為蹤字自有逐蹤之狗不待人發也。)今諸君徒能走得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縱指示功人也。且諸君獨以身從我多者三兩人蕭何舉宗數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列侯畢已受封奏位次皆曰:平陽侯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帝已撓功臣言多封何至位次未有以復難之然心欲何第一關內侯顧猶反也。鄂千秋時為謁者進曰:群臣議皆誤夫曹參雖有野戰略地之功此特一時之事夫帝與楚相距五歲失軍亡衆跳身遁者數矣。(跳身謂輕身走出也。)然蕭何常從關中遣軍補其非帝所詔令召而數萬衆會帝乏糧者數矣。夫漢與楚相守滎陽數年軍無見糧蕭何轉漕關中給食不乏陛下雖數亡山東蕭何常全關中以待陛下此萬世功也。今雖無曹參等百數何缺於漢(數音所具反)漢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加萬世之功哉!蕭何當第一曹參次之帝曰:善,於是乃令何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帝曰:吾聞進賢受上賞蕭何功雖高待鄂君益明,於是因鄂千秋故所食關內侯邑二千戶封為安平侯是日悉封何父母兄弟十餘人皆食邑公孫戎高祖東圍項羽聞樊噲反旄頭公孫戎明之卒不反封戎二千戶。
  孝文元年十月詔曰:前呂産自置為相國呂祿為上將軍擅遣將軍灌嬰將兵擊齊欲代劉氏嬰與諸侯合謀以誅呂氏呂産欲為不善丞相平與太尉勃等謀奪産等軍朱虛侯章首先捕斬産太尉勃身率襄平侯通持節承詔入北軍典客揭奪呂祿印其益封太尉勃邑萬戶賜金五千斤丞相平將軍嬰邑各三千戶金二千斤朱虛侯章襄平侯通邑各二千戶金千斤封典客揭為楊信侯賜金千斤六月修代來功(自代時來有功者)詔曰:大臣誅諸呂迎朕朕狐疑皆止朕(狐之為獸其性多疑每渡冰河。且聽。且渡故言疑者而稱狐疑)中尉宋昌勸朕朕已得保宗廟以尊昌為衛將軍其封昌為壯武侯諸從朕六人皆至九卿。又曰:列侯從高祖入蜀者六十八人益邑各三百戶吏二千石以上從高祖潁川守尊等十人食邑六百戶淮陽守申屠嘉等十人五百戶衛尉定等十人四百戶(申屠嘉從高祖擊項籍遷為隊率從擊黥布為都尉惠時為淮陽守至是舉故以二千石從高祖者悉以為關內侯食邑二十四人而加食邑五百戶)。
  武帝元朔元年車騎將軍衛青出中取河南地為朔方郡以三千八百戶封青為長平侯校尉平陵通紀通也。揭劉揭也。侯張次公為岸頭侯帝曰:匈奴逆天理亂人倫暴長虐老以盜竊為務行詐蠻夷造謀籍兵數為邊害(從蠻夷藉兵鈔邊)故興師遣將以徵厥罪詩不云:乎!薄伐犭嚴狁至於原出車彭彭城彼朔方今車騎將軍青度西河至高闕獲首二千三百級車輜畜産畢收為鹵己封為列侯遂西定河南地案榆舊塞(上郡之北有諸次山諸次水出焉東經榆林塞為言軍尋此塞而行也。)絶梓嶺梁北河討蒲泥破符離(絶度也。為北河作橋梁也。蒲泥符離二王也。符離塞名)斬輕銳之卒捕伏聽者(伏於隱者聽軍虛實)三千一十七級執訊獲鬼驅馬牛羊百有餘萬全兵而還益封青三千八百戶五年春車騎將軍衛青將三萬騎出高闕衛尉蘇建為遊擊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沮音俎)太僕公孫賀為車騎將軍代相李蔡為輕車將軍皆領屬車騎將軍俱出朔方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俱出右北平匈奴右賢王當青等兵以為漢兵不能至此飲醉漢兵夜至圍右賢王右賢王驚夜逃獨與其愛妾一人騎數百馳潰圍北去漢輕騎校尉郭成等追數百裏弗得得右賢礻卑王十餘人(礻卑王小王也。若言礻卑將也。礻卑音頻移反)衆男女萬五千人畜數十百萬(數十萬以至萬),於是引兵而還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青為大將軍(即就也。)諸將皆以兵屬立號而歸帝曰:大將軍躬率戎士師大捷獲匈奴王十有餘人益封青八千七百戶而封青子伉為宜春侯(伉音抗。又音工師反)子不疑為陰安侯登為發幹侯青固謝曰:(固謂再三也。)臣幸得待罪行間賴陛下神靈軍大捷皆諸校力戰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勞上幸裂地封為三侯非臣待罪行間所以勸士力戰之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帝曰:我非忘諸校功也。今固。且圖之乃詔御史曰:軍都尉公孫敖三從大將軍擊匈奴常獲軍傅校獲王(傅讀曰附言敖總護諸軍附部校以至剋捷而獲王也。校者營壘之稱故謂軍之一部為一校,或曰:幡旗之名非也。每軍一校或別為幡耳不名校也。)封敖為合騎侯(猶冠軍從票之名也。)都尉韓說從大軍出竇渾(塞名也。竇音田渾音魂)至匈奴右王庭為戲下(戲讀曰麾。又音許宜反言在大將軍渾旗之下也。)摶戰獲王封說為竜侯(字或作額)騎將軍賀從大將軍獲王封賀為南侯(茂陵中書云:侯此本字也。音普教反{大卯}亦同字)輕車將軍李蔡再從大將軍獲王封蔡為樂安侯校尉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各三從大將軍獲王封朔為陟軹侯不虞為隨成侯戎奴為從平侯將軍李沮李息及校尉豆如意中郎將綰皆有功賜爵關內侯沮息如意食邑各三百戶校尉張騫以知水草處得不乏封博望侯。
  元狩三年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將萬騎出隴西有功帝曰:驃騎將軍率戎士俞烏(俞與逾同古戾字也。烏山名也。)討濮(古速字也。濮匈部落名也。)涉狐奴(水名也。)歷五王國輜重人衆懾者弗取(懾謂振動失志氣言距戰者服者則赦也。音之涉反)幾獲單於子(幾音巨衣反)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餘裏合短兵鏖蘭下(鏖字本從金聲轉寫訛耳鏖謂苦擊而多殺也。臯蘭山名也。言苦戰於臯蘭山下而多殺虜鏖音意曹反今俗猶謂打擊之甚者曰:鏖)殺折蘭王斬盧侯王(折蘭匈奴中姓也。今鮮卑有是姓者即其種也。折音上列反)銳捍者誅全甲獲鬼執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捷首虜八千九百六級收休屠祭天金人(今之佛像是也。休音許虯反屠音儲)師率減什七(漢兵失亡之數下皆類也。)益封去病二千二百戶其夏去病出北地遂深入合騎侯失道不相得去病至祁連山(祁連山即天山也。匈奴呼天祁連祁音上夷反)捕首虜甚多帝曰:票騎將軍涉鈞耆濟居延(鈞耆居延皆水名也。淺曰:涉深曰:濟涉謂人馬涉渡也。濟謂以船也。)遂臻小月氐攻祁連山楊武乎!樂得(樂得匈奴中地名張掖縣轉取其名耳)得單於柏酋塗王(單柏酋塗皆鬍王也。酋音纔由反塗音塗)及相國都尉以衆降下者二千五百人可能捨服知成而止矣。會首虜三萬二百獲五王王母單於閼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六十三人師大率減什三益封去病五千四百戶賜校尉從討小月氐者爵左庶長鷹擊司馬破奴(趙破奴)再從票騎將軍斬濮王捕稽。且王(。且音子閭反)右千騎將王王母各一王子以下四十一人捕虜三千三百三十人前行捕虜千四百人(前行謂在軍之前而行)封破奴從票侯(從票騎將軍有功因以為號)校尉高不識從票騎將軍捕呼幹耆王王子以下十一人捕千七百六十八人封不識為宜冠侯校尉僕多有功封為渠侯其秋渾邪降去病將兵往迎之,於是帝嘉去病之功曰:票騎將軍去病率師徵匈奴西域王渾邪王及厥衆萌鹹[B12H]於率(萌字與同[B12H]古奔字也。)以軍糧接食並將控弦萬有人(言能引弓皆堪戰陳)誅犭堯悍(犭堯捷行輕貌也。字或作超悍勇也。犭堯音丘昭反。又丘召反)捷首虜八千餘級降異國之王三十二戰士不離傷(離遭也。)十萬之衆畢懷集服仍興勞爰及河塞,庶幾亡患(重興軍旅之勞及北河沙塞之表可得寧息無憂患也。)以千七百戶益封票騎將減隴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以寬天下繇役分處降者於邊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為屬國。
  四年霍去病出徵匈奴騎兵車重與大將軍軍等(重直用反)而亡礻卑將悉以李敢等為大卑將出代右北平二千餘裏直左方兵(直當也。)所斬捕功以多於青既皆還帝曰:票騎將軍去病師躬將所獲葷狁之士(堯曰:獯鬻周曰:犭嚴狁秦曰:匈奴葷字與熏同)約輕賫絶大幕涉獲單於渠(章渠單於之近臣也。涉水而破獲之)以誅北車耆(王號也。)轉擊左大將雙獲旗鼓歷度難侯(山名也。)濟弓盧(水名也。)獲屯頭韓王等三人(皆匈奴王號)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積增山曰:封為單祭地曰:禪)執訊獲鬼七萬有四百四十三級師率減什二取食於敵卓行殊遠而糧不絶以五千八百戶益封票騎將軍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屬票騎將軍會興城不失期從至餘山(音籌其字從木)斬首虜二千八百級封博德為邳離侯北地都尉衛山從票騎將軍獲王封山為義陽侯故歸義侯因淳王復陸支樓王伊即幹(音之兗反幹音居言反)皆從票騎將軍有功陸支為壯侯伊即幹為衆利侯從票侯破奴昌武侯安稽從票騎有功益封各三百戶漁陽太守解尉敢皆獲鼓旗賜爵關內侯解食邑三百戶敢二百戶校尉自為爵左庶長軍吏卒為官賞賜甚多而青不得益封吏卒無封者唯西河太守常惠中太守遂成受賞遂成秩諸侯相賜食邑二百戶黃金百斤惠爵關內侯。
  元封元年東粵王餘善反遣橫海將軍韓說出句章樓船將軍楊僕出武林討東粵發兵距險使狥
  北將軍守武林敗樓船軍數校尉殺長史樓船軍卒錢塘袁終古斬狥
  北將軍等(會稽縣也。袁姓終古名也。袁音袁)封為語兒侯(越中地也。今吳南亭語字或作禦其音同也。)自兵未往故粵衍侯吳陽前在漢漢使歸諭餘善不聽及橫海軍至陽以其邑七百人反攻粵軍於漢陽及故粵建成侯敖與繇王居股謀俱殺餘善以其衆降橫海軍封居股為東成侯萬戶封敖為開陵侯封陽為夕卩石侯橫海將軍說為按道侯橫海校尉福為繚侯(繚音遼音於耕反)福者城陽王子為海常侯坐法從軍爵亡故以宗室故侯及東粵將多軍(多軍名)漢兵至棄軍降封為無錫侯故落將左黃同斬西於王封為下侯(音郛)。
  二年左將軍荀彘等擊朝鮮王右渠朝鮮相陶夾路人皆亡降漢路人道死三年夏尼相參使人殺朝鮮王右渠來降王守險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已。又反覆改變左將軍使右渠子長(右渠之子名長)降相路人子最(相路人前已降漢而死於道故謂之降相最者其子名)告諭其民誅成已故遂定朝鮮為貞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封參為氵畫清侯(氵畫音獲)陶為秋苴侯(功臣表秋苴屬渤海苴音千反)夾為平州侯長為幾侯最以父死頗有功為涅陽侯。
  太初四年貳師將軍李廣利斬大宛王首獲汗血馬來乃下詔曰:匈奴為害父矣。今雖徙幕北與旁國謀共絶大月氐使遮殺中郎將江故雁門守攘危須以西及太宛皆合約殺期門車令(危須國名也。漢使期門郎也。車令姓名也。)中郎將朝及身毒國使隔東西道貳師將軍廣利徵討厥罪伐勝大宛賴天之靈從溯河北涉流沙通西海山雪不積士大夫徑度獲王首虜珍怪之物畢陳於闕其封廣利為海西侯食邑八千戶。又封斬鬱成王者趙弟為新侯軍正趙始成功最多為光祿大夫上官桀敢深入為少府李哆有計謀為上黨太守軍官吏為九卿者三人諸侯相郡守二千石百餘人千石以下千餘人奮哆音昌野反行者官過其望以過行者皆黜其勞(讀曰訁)士卒賜直四萬錢(,或以他財充之。故曰:直)徵和二年戾太子反軍敗武帝曰:侍郎莽通獲反將如侯長安男子景建從獲少傅石可謂元功矣。大鴻臚商丘成力戰獲反將張光其封通為重今侯建為德侯成為它侯(它音妒在濟陰城武今亭)戾太子兵敗亡至湖(湖縣名今虢州閿鄉湖城二縣皆其地也。)臧匿泉鳩裏(泉鳩水今在閿鄉縣東南十裏見有戾太子蒙在澗東也。)主人傢貧常賣屨以給太子太子有故人在湖聞其富贍使人呼之(贍足也。)而發覺吏圍捕太子太子自度不得脫(度音大各反)即入室距戶自經山男子張富昌為卒足蹋開戶新安令史李壽趨抱解太子主人公遂格鬥死皇孫二人皆並遇害上既傷太子乃下詔曰:蓋行疑賞所以申信也。其封李壽為邗侯(邗在河內為其解救太也。邗音於)張富昌為題侯。
  三年城父令公孫勇與客鬍倩等謀反倩詐稱光祿大夫從軍騎數十言使督盜賊止陳留傳捨太守謁見欲收取之淮陽太守田廣明覺知發兵皆捕斬焉而公孫勇衣綉衣乘駟馬車至圉圉使小吏侍之亦知其非是守尉魏不害與廄嗇夫江德尉史蘇昌共收捕之帝封不害為當塗侯德陽侯昌蒲侯初四人俱拜於前小吏竊言武帝問言何對曰:為侯者得東歸不帝曰:汝欲不貴矣。女鄉名為何對曰:名遺鄉帝曰:用遺汝也,於是賜小爵關內侯食遺鄉六百戶。
  後元元年侍中僕射馬何羅與弟重合侯通謀為逆(音莫戶反)霍光與金日上官桀等共誅之功未錄武帝遺詔封金日為侯上官桀為安陽侯光為博陸侯(博大陸平取其嘉名無此縣也。食邑北海河東城)皆以前捕反者功昭帝始元六年使匈奴移中廄監(移中廄名)蘇武至京師詔武奉一太牢謁武帝園廟拜為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常惠徐聖趙中根皆拜為中郎賜帛各二百匹其餘六人老歸傢賜錢人十萬復言汝意欲歸不吾今貴汝謂賜之爵也。遺弋季反莽終身(復音方目反)武自孝武時使匈奴留單於庭十九年帝即位匈奴與漢和親遣使求武等單於召會武官屬(會謂集聚也。)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物故謂死也。言其同於鬼物故也。一說不欲斥言但雲:其所服用之物皆已故耳而說者妄欲改物為勿非也。)故有是命。
  元鳳元年十月誅上官桀等詔曰:左將軍安陽侯桀票騎將軍桑落侯安御史大夫桑會羊皆數以邪枉幹輔政大將軍不聽而懷怨望與燕王通謀置驛往來相約結燕王遣壽西長孫縱之等賂遺長公主丁外人謁者杜延年大將軍長史公孫遺等交通私書共謀令長公主置酒伏兵殺大將軍光徵立燕王為天子大逆毋道故稻田使者燕倉先發覺以告大司農敞敞告諫大夫延年延年以聞丞相徵事任宮手捕斬桀丞相少史王壽誘將安入府門皆已伏誅吏民得以安封延年倉宮壽皆為列侯。
  三年匈奴遣右賢王犁汗王入寇張掖都尉大擊破之屬國千長義渠王騎士射殺犁汗王賜黃金千長者幹人之長二百斤馬二百匹因封為犁汗王屬國都尉郭忠封成安侯。
  四年詔曰:度遼將軍範明友前以羌騎校尉將羌王侯君長以下擊益州反虜後復率擊武都反氐今破烏桓斬虜獲生有功其封明友為平陵侯。
  平樂廄監傅介子使西域刺殺樓蘭王持首還詣闕公卿將軍議者鹹嘉其功帝下詔曰:樓蘭王安歸嘗為匈奴間候遮殺漢使者(言為匈奴之間使而候伺)發兵殺略衛司馬安樂光祿大夫忠期門郎遂成等三及安息大宛使盜取節印獻物(此安息大宛遠遣使獻漢而樓蘭王使人盜取所獻之物大宛等使獻也。樓蘭既殺漢使。又殺諸國使者)甚逆天理平樂監傅介子持節使誅斬樓蘭王安歸首縣之闕以直報怨(《論語》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言怨於我者則直道而報之故詔引之也。)不煩師衆其封子為義陽侯食邑七百戶士刺王者皆補侍郎。
  宣帝本始元年論定策功益封大將軍光萬七千戶車騎將軍光祿勳富平侯安世封益萬戶丞相陽平侯義度遼將軍平陵侯明友前將軍竜額侯增太僕建平侯延年太常蒲侯諫大夫宜春侯譚當塗侯平杜侯屠耆堂長信少府關內侯勝邑戶各有差封御史大夫廣明為昌永侯後將軍充國為營平侯大司農延年為陽城侯少府樂成為爰氏侯光祿大夫遷為平丘侯賜右扶風德典屬國武廷尉光宗正德大鴻臚賢詹事畸光祿大夫吉京輔都尉廣漢爵皆關內侯德武食邑(舊關內侯無邑也。以蘇武守節外國劉德宗室俊彥故特令食邑。又傳云:帝即褒賞大臣田延年以定會安宗廟益戶三千三百與始封所食邑凡四千三百戶詔有司論定會功大司馬大將軍光功德過太尉絳侯周勃車騎將軍安世丞相楊敞功比丞相陳平前將軍韓增御史大夫蔡誼功比[A13C]陰侯灌嬰太僕杜延年功比朱虛侯劉章後將軍趙充國大司農田延年少府史樂成功比典客劉揭遂封侯)。
  地節四年霍氏誅下詔曰:大司馬禹與母顯及從昆弟諸胥謀為大逆男子張章先覺發以語忠忠告左曹楊惲惲告侍中金安上惲召見對狀後章上書以聞侍中史高與金安上建發其事言無入霍氏禁闥卒不得遂其謀(遂成也。)皆讎有功(讎等也。言其功相等類也。)封其立意發之遂成也。為博成侯忠高昌侯惲平通侯安上都成侯高樂陵侯(安上為侍中頗與發舉王延壽反謀賜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後霍氏反安上傳禁門闥無內霍氏親屬封為都成侯)。
  元帝永光二年秋隴西羌彡姐旁種反以光祿勳馮奉世為右將軍擊之任千秋為奮武將軍以虜大破斬首數千級餘皆出走塞明年二月奉世還京師更為上將軍光祿勳如故錄功拜爵下詔曰:羌虜桀黠賊吏民攻隴西府寺燔燒置亭(置謂直驛之所)絶道橋甚逆天道左軍光祿勳奉世前將兵徵討斬捕首虜八千餘級鹵馬牛羊以萬數賜奉世爵關內侯食邑五百戶黃金六十斤將校三千餘人皆拜。
  成帝永始二年十二月詔曰:前將作大匠萬年知昌陵卑下不可為萬歲居奏請營作建置郭邑妄為巧詐積土增高多賦斂繇役興卒暴之作(卒讀曰猝謂急也。)卒徒蒙辜死者連屬(屬音之欲反)百罷極天下匱竭(罷讀曰疲匱空也。竭盡也。)常侍閎前為大司農中丞數奏昌陵不可成侍中衛尉數白宜早止徙傢反故處(長淳於長也。)朕以長言下閎章(以衛尉長數白罷故因下閎請奏罷之章)公卿議者皆合長計首建至閎典主省大費(司農中丞主錢顧庸故謂典主)民以康寧閎前賜爵關內侯黃金百斤其賜長爵關侯食邑千戶閎五百戶。
  三年十一月尉氏男子樊並等十三人謀反殺陳留太守劫略吏民自稱將軍徒李譚等五人共格殺並等皆封為列侯。
  哀帝以綏和二年四月即位六月詔麯陽侯根前以大司馬建社稷策益封二千戶(王根也。建議立哀帝為太子)太僕安陽侯舜輔有舊恩益封五百戶王舜及丞相孔光大司空汜鄉侯何武益封各千戶。
  後漢光武建武二年正月甲子吳漢率大司空王梁建義大將軍朱大將軍杜茂執金吾賈復揚化將軍堅鐔偏將軍王霸騎都尉劉隆馬武陰識共擊檀鄉賊於鄴東鄣水上大破之降者十餘萬人帝使使者璽書定封漢為廣平侯食廣平斥漳麯周廣年凡四縣庚辰詔尉氏陳留之縣曰:人情得足苦於放縱快須之欲忘慎罰之義惟諸將業遠功大誠欲傳於無窮宜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慄慄日慎一日其顯效未酬名籍未立者大鴻臚趣上朕將差而錄之。
  六年二月大司馬吳漢拔朐獲董憲龐萌山東悉平諸將還京師置酒賞賜。
  是年竇融為涼州牧與弟奉車都尉友從弟太中大夫士共擊隗囂衆大潰城邑皆降帝高融功下詔以安豐陽泉蓼安安風四縣封融為安豐侯弟友為顯親侯遂以次封諸將帥武鋒將軍竺曾為助義侯武威太守梁統為成義侯張掖太守史苞為褒義侯金城太守庫鈞為輔義侯酒泉太守辛彤為扶義侯封爵既畢乘輿東歸悉遣融等西還所鎮。
  十三年夏四月大司馬吳漢自蜀還京師,於是大饗將士班勞策勳(班布也。謂遍布勞來之其以策書紀其勳也。勞音力到反)功臣增邑更封凡三百六十五人其外戚恩澤封者四十五人。
  明帝永平十三年男子燕廣告楚王英有逆謀英自殺,於是封燕廣為折姦侯。
  周澤為太常後北地太守廖信坐貧穢下獄沒入財産明帝以信藏物班諸廉吏唯澤及光祿孫堪大司農常衝特蒙賜焉是時京師翕然在位者鹹自勉勵。
  章帝建初元年耿恭為戊巳校尉北匈奴圍之恭固守漢遣兵迎之及恭至雒陽鮑昱奏恭節過蘇武宜蒙爵賞,於是拜為騎都尉以恭司馬石修為雒陽市丞張封為雍營司馬軍吏範羌為共丞(共今衛州共城縣)餘九人皆補羽林恭母先卒及還追行喪製有詔五官中郎將賫牛酒釋服。
  和帝永元二年七月車騎將軍竇憲既破北單於乃振旅還京師於是大開倉府勞賜士吏其所將諸郡二千石子弟從徵者悉除太子捨人。
  安帝永初二年西羌零昌種衆寇益州遣中郎將尹就將南陽兵因發益部郡諸屯兵擊零昌黨呂叔都等至廖音力吊反秋蜀人陳省羅橫應募刺殺叔都皆封侯賜錢五年鄧遵募上郡全無種羌雕何等刺殺狼莫賜雕何為羌侯封遵武陽侯三千戶。
  其年漢陽人杜琦及弟季貢同郡王信等與羌通謀聚入上邽城琦自稱安漢將軍,於是詔購募得琦首者封列侯賜錢百萬羌鬍斬琦者賜金百斤銀二百斤漢陽太守趙博遣刺客杜習刺殺琦封習討姦侯賜錢百萬。
  順帝初為太子安帝延光三年車騎將軍閻顯中常侍江京等構陷帝廢為濟陰王明年北鄉侯薨中常侍孫程等迎帝於德陽殿西鍾下即位近臣尚書以下從輦幸南宮者皆增秩賜布各有差。
  郭鎮為尚書及中黃門孫程誅江京等立帝鎮率羽林士擊殺閻景以成大功再遷尚書令太傅三公奏尚書鎮冒犯白劍手刃賊臣姦黨於滅宗廟以寧功比劉章(王肥子也。高帝孫誅諸呂有功封朱侯)宜顯爵土以勵忠貞乃封鎮為定[A13C]侯食邑二千戶章齊。
  桓帝延熹二年八月詔曰:梁冀姦暴濁亂王室孝質皇帝聰敏早茂冀心懷忌畏私行殺毒永樂太後親尊莫二(和平元年有司奏太後所居皆以永樂為稱置官屬太僕少府焉)。又遏絶禁還京師使朕離母子之愛隔顧復之恩禍害深大罪[C260]日滋賴宗廟之靈及中常侍單超徐璜具瑗左唐衡尚書令尹勳等激憤建策內外協同漏刻之間桀逆梟夷斯誠社稷之臣下之力宜班慶賞以酬忠勳其封超等五人為縣侯勳等七人為亭侯。
  獻帝建安元年車駕歸洛陽封衛將軍董承輔國將軍伏完侍中丁衝種輯尚書僕射鍾繇尚書郭溥御史中丞董分彭城相劉艾馮翊韓斌東郡太守楊衆議郎羅郡伏德趙蕤等十三人為列侯賞有功也。
  魏太祖以建安十二年春二月下令曰:吾起義兵誅暴亂於今十九年所徵必剋豈吾功哉!乃賢士大夫之力也。天下雖未悉定吾當要與賢士大夫共定之而專饗其勞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於是大封功臣二十餘人皆為列侯其餘各以次受封及復死事之孤輕重各有差太祖曰:忠正密謀撫寧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也。文。若增邑千戶合二千戶公達增邑四百並前七百戶(太祖自柳城還過攸捨稱述攸前後謨謀勞勳曰:今天下事略已定矣。孤願與賢士大夫共享其勞昔高祖使張子房自擇邑三萬戶今孤亦欲君自擇所封焉文。若荀公達荀攸)轉為中軍師。
  文帝黃初四年八月論徵孫權功諸將已下進爵增戶各有差。
  明帝太和二年四月己巳論討諸葛亮功封爵增邑各有差亮初出祁山蕩寇將軍張位特進軍拒亮將馬謖於街亭謖依阻南山不下據城絶其汲道擊大破之南安天水安定郡反應亮皆破平之詔曰:賊將以巴蜀之衆當虎之帥將軍被堅執銳所嚮剋定朕甚嘉之益邑千戶並前四千三百戶。
  景初二年司馬宣王徵公孫淵遼東郡縣悉平錄討淵功宣王以下增邑封爵各有差以遼東平定以參謀之功各進爵中書監劉放方成侯中書令孫資中都侯。
  高貴鄉公甘露二年五月己夕卩詔曰:諸葛誕造攝逆亂迫脅忠義平寇將軍臨渭亭侯龐會騎督偏將軍路蕃各將左右斬門突出忠莊勇烈所宜加異其進會爵鄉侯蕃封亭侯六月大論淮南之功封爵行賞各有差。
  陳留王景元四年西蜀譙周說劉禪降魏劉氏無虞一邦蒙賴周之謀也。時晉文王為相國以周有全國之功封陽城亭侯。
  鹹熙元年七月癸巳詔曰:前逆臣鍾會構造反亂聚集徵行將士劫以兵威始吐姦謀發言桀逆逼脅衆人皆使下議倉卒之際莫不驚懾相國左司馬夏侯和騎士曹屬朱撫時使在成都中領軍司馬賈輔郎中羊各參會軍事和撫皆抗節不撓拒會兇言臨危不顧詞旨正烈輔語散將王起說會姦逆兇暴欲殺將士。又云:相國已率三十萬衆西行討會欲以稱張形勢感激衆心起出以輔言宣語諸軍遂使將士益懷奮勵宜加顯寵以彰忠義其進和輔爵為鄉侯撫爵關內侯起宣傳輔言告令將士所宜賞異其以起為部麯將。
  晉武帝泰始六年涼州為虜所沒帝臨朝嘆曰:誰能為我討此虜乎!司馬督馬隆曰:臣能平之公卿僉曰:不可從也。帝弗納以隆為武威太守隆西渡溫水轉戰千裏殺傷以千數自隆之西音問斷絶朝廷憂之,或謂已沒後隆使夜到帝撫掌歡笑詰朝召群臣謂曰:若從諸卿言是無秦涼也。乃詔曰:隆以偏師寡衆奮不顧難冒險能濟其假節宣威將軍加赤幢麯蓋鼓吹涼州既平朝議將加隆將士重賞有司奏隆將士皆先加顯爵不應更授衛將軍楊珧駁曰:前精募將士少加爵命者。此所以為誘引今隆前軍獨剋西土獲安不得便以前授塞此後功宜皆聽許以明要信乃從珧議賜爵加秩各有差。
  太康元年平吳下詔曰:使持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安東將軍京陵侯王渾督率所統逐逼秣陵令賊孫皓救死自衛不得分兵上赴以西軍之功。又摧大敵獲張悌使皓塗窮勢盡面糹專乞降遂平定秣陵功勳茂著其封八千戶進爵為公封子澄為亭侯弟湛為關內侯賜絹八千匹轉徵東大將軍王為東平將軍糹專吳孫皓送京師以為安東將軍為王渾所嫉及至京都有司奏表既不列前後所被七詔月日。又赦後違詔不受渾節度大不敬付廷尉科罪詔曰:前受詔徑造秣陵後乃下受渾節度詔書稽留所下不至便令與不受詔同責未為經通不即表上被渾宣詔此可責也。有徵伐之勞不足以一眚掩之有司。又奏赦後燒賊船百三十五艘輒敕付廷尉禁推詔曰:勿推拜輔國大將軍領步兵校尉舊校唯五置此營自始也。有司。又奏輔國依此未為違官不置司馬不給官騎詔依徵鎮給五百大車增兵五百人為輔國營給親騎百人官騎十人置司馬為襄陽縣侯邑萬戶封子彝陽鄉亭侯邑千五百戶賜絹萬匹。又賜衣一襲錢三十萬及食物。又詔曰:廣武將軍唐彬受任方隅東禦吳寇南臨蠻越撫寧疆場有禦綏之績。又每慷慨志在立功頃者徵討扶疾奉命首啓戎行獻俘授馘勳效顯著其以彬為右將軍都督巴東諸軍事徵拜翊軍校尉改封上庸縣侯食邑六千戶賜絹六千匹。又詔曰:尚書關內侯張華前與故太傅羊祜共創大計遂典掌軍事部分諸方定權略運籌决勝有謀謨之勳其進封為廣武縣侯增邑萬戶封子一人為亭侯千五百戶賜絹萬匹,於是論功行封賜公卿以下帛各有差。
  明帝太寧二年王敦平以王導為始興郡公邑三千戶賜絹九千匹丹陽尹溫嶠建寧縣公尚書卞壺建興縣公中書監庾亮永興縣公北中郎將劉遐泉陵縣公奮武將軍蘇峻邵陵縣公邑各一千八百戶絹各五千四百匹尚書令郄鑒高平縣侯護軍將軍應詹觀陽縣侯邑各千六百戶絹各千八百匹建威將軍趙裔湘南縣侯右將軍卞敦益陽縣侯邑各千六百戶絹各三千二百匹其餘封賞各有差。
  成帝鹹和四年蘇峻平三月壬子以徵西大將軍陶侃為太尉封長沙郡公車騎將軍郄鑒為司空封南昌縣公平南將軍溫嶠票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始安郡公其餘封拜各有差右光祿大夫陸曄不以兇威變節加衛將軍給千兵百騎。又以勳進爵為公封次子嘏新康子。
  孝武太元十年論淮淝之功追封謝安廬陵郡公封謝石南康公謝玄康樂公謝琰望蔡公桓伊永修公自餘封拜各有差。
  安帝義熙十年十月桓玄敗車駕反正論興復之功封車騎將軍劉裕為豫章郡公撫軍將軍劉毅南平郡公右將軍何忌安成郡公自餘封賞各有差。
  十一年論平蜀功封劉義隆彭城公朱齡石豐城公後魏道武登國二年正月班賜功臣長孫嵩等七十三人各有差。
  三年六月北徵康莫奚大破之獲其四部雜畜十餘萬渡弱落水班賞將士各有差。
  六年十月北徵蠕蠕追之及於大磧南林山下大破之班賜從臣有差。
  十年十月大破慕容寶衆於參合陂班賞大臣將校各有差。
  孝文大和六年二月癸醜賜王公以下清勤著稱者帛有差。
  宣武景明初傅永為汝陽鎮將時裴叔業將以壽春歸國密通於永永具表聞及將迎納詔永為楊大眼奚康生等諸軍俱入壽春同日而永在後故康生大眼二人並賞列土永唯加清河男。
  前廢帝普泰元年八月庚子詔隴西王爾朱光天下文武討宿勤明達者泛三級。
  後廢帝中興元年十月齊獻武王大破爾朱兆於廣阿虜其卒五千餘人詔將士泛五級留守者一級。
  二年齊獻武王抜鄴擒刺史劉誕詔諸將士泛四級封侯增邑九十七人各有差。
  後周武帝建德五年十二月以平齊諸有功者封授各有差。
  六年二月論定齊諸軍勳置酒於齊太極殿會軍士以班賜有差王勇本名鬍仁為衛大將軍殷州刺史邙山之戰勇率敢死之士三百人並執短兵大呼直進出入衝擊殺傷者甚多敵人無敢當者是役也。大軍不利唯勇及王文達耿令貴三人力戰皆有殊功帝,於是賞帛二千匹令自分之軍還皆拜上州刺史以雍州岐州北雍州擬授勇等然州頗有優劣。又令探籌取之勇遂得雍州文達得岐州令貴得北雍州仍賜勇名為勇令貴名豪達名傑以彰其功。
  隋文帝時達為車騎將軍高智惠李之亂達率衆一萬擊方滁二州賜縑千段遷儀同。又破汪文進於宣州加開府賜奴婢五十口采絹四千。
  煬帝時突厥圍雁門鴻臚少卿蘇憂於鎮城東南為弩樓東箱獸圈一夕而就帝見善之以功進位通議大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册府元龜》簡介捲一◎帝王部·總序·帝係
捲二◎帝王部·誕聖捲三◎帝王部·名諱
捲四◎帝王部·運歷捲五◎帝王部·創業
捲六◎帝王部·創業第二捲七◎帝王部·創業第三
捲八◎帝王部·創業第四捲九◎帝王部·繼統第一
捲十◎帝王部·繼統第二捲十一◎帝王部·繼統部三
捲十二◎帝王部·中興·告功捲十三◎帝王部·都邑
捲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捲十五◎帝王部·年號
捲十六◎帝王部·尊號一捲十七◎帝王部·尊號第二
捲十八◎帝王部·帝德捲十九◎帝王部·功業
捲二十◎帝王部·功業捲二十一◎帝王部·徵應
捲二十二◎帝王部·符瑞捲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XXII]   [XXIII]   [XXIV]   [XXV]   [XXVI]   [XXVII]   [XXVIII]   [XXIX]   [30]   [XXXI]   [XXXII]   [XXXIII]   [XXXIV]   [XXXV]   [XXXVI]   [XXXVII]   [XXXVIII]   [XXXIX]   [40]   [XLI]   [XL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