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我当代表十年 》
第127节:第十三章 反腐败(4)
赵咏秋 Zhao Yongqiu
这是纪检监察实行垂直管理的一个初始探索。纪检监察战线的同志们多数赞同,不少同志认为:"干脆改彻底,省级及以下全部实行垂直管理。"
派出机构垂直管理在实践中还是表现出困难重重,主要涉及工资福利等,目前维持现状者多。
《条例》还对检查程序作出了较细致的描述。但是,纪检监察自身执法执纪工作质量的保证措施,即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机制似乎没有提及。这个问题应当是干部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不知道下步还会有什么样的立法动作。我们在期待中。
关于"卧底反腐"
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我提交了《关于提升纪检监察反腐职能的建议》,建议中本没有出现"卧底反腐"几个字,却被媒介炒得沸沸扬扬,"赵咏秋"连同"卧底反腐"一起成为各大网站的醒目标题。
媒体的反响有正有反。以赞同为多数。毕竟反腐败是人心所向,目前的手段措施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反腐败的期望值。尽管我在建议中没有直接写出"卧底反腐",但是,媒体的正面宣传我是认同的。
这个建议的提出,来自反腐败实践中的感悟。
2005年1月3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反腐体系实施纲要的通知,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简称《实施纲要》)确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各级党委和政府迅速作出反映,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贯彻《实施纲要》的重要意义,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坚决贯彻,把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提出本地的《具体实施意见》和责任分解,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纲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人民网网友邵道生说,这个《实施纲要》不仅仅向中国人民,而且是再一次向世界"透露"了这样一个明确而坚定的信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反腐败问题上的态度是坚定的、毫不含糊的,因而中国人民在这样的执政党领导下的反腐败斗争,是有希望的,它肯定能打破因腐败泛滥而导致"人亡政息"的"政权交替的周期律"。
作为市监察局分管源头治腐的副局长,我对《实施纲要》的学习和贯彻落实都倾注了心力。在市纪委常委会的领导下,我们一方面配合市委制定本市贯彻落实《实施纲要》责任分解,研究建立黄石本地的制度机制,同时不断听取各方面意见,思考着反腐败中的实际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如何落实《实施纲要》所强调的"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要"惩治有力"。
省纪委监察厅也委托我们调查关于加强行政监察工作的建议与存在困难。
行政监察战线的同志们在讨论时认为,反腐败的牵头责任,责无旁贷的落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肩上,任务是光荣而又繁重的。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大家就如何建立惩防体系,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提高整体监督效能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在讨论中,也有不少同志提出,纪检监察机关在人力、财力、办案手段和管理体制上却与日益繁重的任务不相适应,产生了许多新的困难。
例如,纪检监察人员编制和经费紧张。纪检监察任务日益繁重,除办案之外,还要建立各种新机制,引导各种体制改革,牵头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牵头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部门开展的重大改革措施也要纪检监察机关参与监督推动。监察机关被称为地方"小政府"。但是,这么繁重的工作,在人员编制和办公办案经费上却与其他普通职能部门同等待遇,造成反腐力量和反腐任务的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反腐败效能的发挥。
反映的这些问题我也深有体会。我分管的科室总是繁忙,加班加点是大家的家常便饭。国家的法定假日在纪检监察机关往往失效。
朋友的许多约会也被我一再婉拒。朋友们常不解地问:"纪检监察竟然有这多事情?有这多的案子要办?"
"办案仅仅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部分。我们还要纠风治乱,还要推动各项改革,建立源头治腐制度机制。"我常常要这样解释。
纪检监察干部们还有一个重要意见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腐败分子反侦察技术不断提高,对纪检监察的反腐能力和手段提出了挑战。纪检监察机关的办案手段和监督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社会的进步。
这个问题也是自己在纠风、办案实践中的深切体会。
例如,群众反映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有某些腐败行为,政府部门有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群众办事过程中有卡、梗、阻等,这些行为多为暗地隐蔽进行,纪检监察机关仅能根据群众举报进行事后调查监督,且仅依靠一支笔、一张纸、一部照相机等传统落后的手段办案,难以获取腐败行为的有效证据,一些似是而非、不太确定的举报因不能获得有效证据而被放弃调查。机制、手段的落后也制约了反腐关口的前移,不能有效开展事前、事中监督,使许多腐败大案要案不能及时发现、纠正和惩处,往往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纪检监察机关的办案手段和监督方式的创新,已经成为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探索研究的新课题。
如,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纪检监察机关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现代化的经济环境投诉处理中心,他们配备有高质量现代化的全天候监控受理设备,反贪机关配备有微型电子监督设备,配备有大量的执纪执法队伍随时暗访、明察和调查处理。 因此,沿海地区的政府部门作风和经济环境转变最快,最规范,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的称道。
我市纠风办也学习沿海经验,组织特邀监察员、行风监督员等开展暗访。他们不暴露身份,与办事的群众一起,对进入行政审批的某个事项进行全程跟踪,实时了解掌握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作风情况,将监督关口从事后前移至事前、事中。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自序 | 第2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1) | 第3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2) | 第4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3) | 第5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4) | 第6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5) | 第7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6) | 第8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 | 第9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2) | 第10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3) | 第11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4) | 第12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5) | 第13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6) | 第14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7) | 第15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8) | 第16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9) | 第17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0) | 第18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1) | 第19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2) | 第20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3) | 第21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4) | 第22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5) | 第23节:第三章 促进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1) | 第24节:第三章 促进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