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小说 七劍十三俠   》 第一百二十五回 丁人虎面稟細根由 王守仁預設反間計      唐蕓洲 Tang Yunzhou

  話說丁人虎口到城中,將隊伍安排已定,便至王府覆命。宸濠一聽丁人虎回來,即命他進見。丁人虎趨至殿前,見宸濠與非幻道人、餘七、李自然、李士實、劉養正等在那裏飲酒。丁人虎代宸濠參見已畢,侍立一旁。宸濠便問道:“爾將屍骸掩埋清楚了?”丁人虎道:“稟千歲:不曾掩埋。”宸濠道:“孤傢派汝去作何事?為什麽不掩埋呢?”丁人虎道:“並無一具屍骸,使末將如何埋法?”宸濠聽了這句話,就有些疑慮起來,因怒道:“汝那裏如此糊塗,上日經天兵天將殺了一夜,將王守仁一座大營、二十萬雄兵全行殺戮殆盡,怎麽沒有一具屍骸?這定是爾偷懶,不曾前去,回來謊報。速速從實招來!”丁人虎道:“千歲且請息怒。末將既奉千歲之命,焉敢不去,謊言稟報?千歲在上,末將有言容稟。”宸濠道:“既有話,快快說來!為什麽如此礙口?”
  丁人虎道:“末將所以不敢驟稟者,恐觸千歲之怒,恐貽非幻仙師之羞。既千歲要末將從實稟陳,尚望千歲勿怒。衹因末將帶領兵隊前去,到了那裏,不但不見大營,連一具死屍也瞧不見,心下頗為疑惑,暗道:‘難道這裏非是王守仁紮營的所在麽?’當下便尋問土人,旋據土人說道:‘這所在正是王元帥紮營的地方。’末將又問土人道:‘既是王守仁在此紮營,為何不見他一兵一卒呢?’土人道:‘王元帥早拔隊走了。’末將更是驚疑,因又問他何時走的,土人道:‘是前夜初更時分拔隊。聞說退守吉安,避什麽妖法。恐怕三軍受害。還有一件奇事:王元帥拔隊未有一會,約到二更時分,衹聽得半空中有千軍萬馬廝殺之聲,鬥了有兩個更次,方纔平靜。那時,衹以為王元帥與敵人開仗。及至明日起來,方知王元帥早已退去,不知道夜間那一片喊殺之聲是從何處來的。’末將聽了此言,因纔悟道王守仁的大營早已退去,自然是沒有屍骸了,因此纔回來覆命。”
  宸濠聽了這番話,直嚇得坐立不安,神魂出竅。再看非幻道人,也是目瞪口呆,坐在那裏一言不發。宸濠因問非幻道人道:“仙師,這真可奇怪了!前夜孤親眼見仙師遣神召將,分明那金甲神遵旨而去。凡人或者說謊,神將斷無謊言。而況據土人所說,聞得人喊馬嘶,廝殺了半夜,這更是的確有據。既然殺了半夜,又何以沒有一具屍骸?既是王守仁退走吉安,又何以有人廝殺?這可真令人難解了!”這一番話,把個非幻道人問得目瞪口呆,一句話也回答不出。衹見他面紅過耳,羞愧難禁。還是李自然在旁說道:“在某的愚見,那傀儡生亦復不弱,莫非此事早為傀儡生知道,預令王守仁先期逃避?再施用法術,無非為李代桃僵之計。天兵天將衹知逢人便殺,斷不料是傀儡生贈用替代,所以廝殺了半夜,等將假變的兵馬殺完,然後便來繳旨。這事須要探聽實在的。千歲可一面命人前往吉安,打聽王守仁是否駐紮該處;一面使人仍到王守仁原紮大營的所在,就地細尋有什麽可異之物,尋些回來,便知明白了。”宸濠聽了李自然一番話,也甚有理,當下仍命丁人虎前往王守仁原紮大營之處,細尋可疑之物;又差細作前赴吉安,打聽王守仁消息。
  兩路的人皆奉命而去。這裏宸濠又望非幻道人說道:“若果如李軍師所言,王守仁那裏有此等異人保護於他,更使孤曉夜不安了。但不知仙師尚有何法,可將傀儡生擒來、王守仁捉住呢?”非幻道人此時也不敢過於滿口答應,衹得說道:“豈無妙法?容貧道細意商量便了。”餘七在旁又復進言,說道:“千歲勿憂,非幻師兄定有妙策,務要將傀儡生製服過來,方雪今日之恥。且等吉安打聽的人回來,再作計議便了。”宸濠也是無法,衹得答應。
  正要大傢各散,忽見值日官報進來:“今有雷將軍差人前來報捷,已於三月初六得了九江。”宸濠聞報,不覺轉憂為喜,當命將來人帶進問話。值殿官答應出去,即刻將來人帶進,原來是個旗牌。那旗牌走至殿前,先行跪下,給宸濠磕了頭。宸濠便問道:“雷將軍何時攻破九江,汝可從實說來。”那旗牌道:“雷將軍自從在南昌拔隊之後,即星夜間道馳往。三月初五夜行抵九江,並未安營,連夜便去攻打。九江府雖有防備,爭奈兵力不厚。我軍攻打甚急,直至次日午後,九江城堅守不住,被我軍攻打開來。當即進城尋找知府,業已自刎身亡。所有在城各官,逃走殆盡,並無一個歸降。現在雷將軍安民已畢,又於該城中舉出一個舉人,名喚徐國棟,權篆知府印務。又留了兩名牙將,相助徐國棟理事。現下已帶領人馬進圍安慶去了。雷將軍怕千歲憂煩,特命旗牌回來報捷的。”宸濠聽了這番話大喜,當下命旗牌退去。又嚮衆人說道:“九江既得,安慶亦可順流而下了。衹要安慶再得過來,孤便可督兵東下了。”劉養正道:“此皆千歲的洪福。九江不失一人,不折一矢,唾手而得,真是可喜可賀!”宸濠道:“但願以下諸城皆如此易易,孤便高枕無憂矣!”說罷,大傢退去。
  且說王守仁大隊退至吉安,當下紮定營纂,正是憂心如焚,仍擬進兵攻打。忽見探馬報進營來,說是九江失守,被賊將雷大春於三月初六日攻破。知府魏榮章自刎身亡,在城各官逃亡殆盡。王守仁一聽此言,好生憂慮。一面打發探子出去再探,一面着人去請吉安府知府伍定謀前來議事。
  一會兒,伍知府到來,王守仁接入大帳,分賓主坐定。伍定謀開口問道:“大人呼喚卑府,有何見諭?”王守仁道:“方纔探子報來,九江府於三月初六日彼賊將雷大春攻破,知府魏榮章自刎身亡。逆賊如此猖獗,已成蔓延之勢。九江既失,必然進攻安慶。若安慶再一失守,該賊必順流東下,以取金陵,這便如何是好?貴府身膺民社。也是朝廷重臣。尚有何策?某當得聞教,以啓愚蒙。”伍定謀道:“大人說那裏話來。以大人掌握雄兵猛將,名將謀士如雲,卑府有何知識,可以設籌?還求大人以運籌帷幄之功,定决勝疆場之策。早擒逆賊,上分宵旰之憂;即率雄師,下保生靈之苦。則天下幸甚!朝廷幸甚!”王元帥道:“貴府未免太謙了。但某有一計在此,與貴府商量,不知尚堪試用否?”伍定謀道:“大人既有妙策,卑府願聞。”王守仁道:“某擬以反間計,促令逆賊即速東下。一面再縱間諜泄之,逆濠必不敢出。或即不疑而去,必率全師以行。若果如此,南昌必致空虛。然後出奇兵先襲南昌,斷彼歸路。彼聞南昌既失,輕重悉具於此,彼必回軍力爭。一面再出輕銳,間道抄出逆賤之後,夾擊過來,使他腹背受敵。似乎有此一舉,該逆當無所施其伎倆矣!不識貴府以為然否?”伍定謀道:“大人識高見遠,非如此不足以製服逆濠。”王守仁道:“雖然如此,某所可慮者,兵不足耳。以某現統之兵,不下十數萬,合全力以攻南昌,似乎不致見弱;而抄出逆濠之後這一路兵,就分不出來。若以我軍分道而進,又未能以厚兵力,則便如之奈何?現在當先將這路兵籌畫出來,然後我軍攻其前,奇兵擊其後,方可設策不虛。不然,亦紙上論兵,徒托空言而已。”
  伍定謀聽了這番話,沉吟良久,因道:“大人何不學陳琳,草檄召取天下諸侯,共起義兵以討逆賊呢?”王守仁被伍定謀這句話提醒過來,當下說道:“微貴府言,幾使某夢夢如睡矣!這檄召諸侯,共誅逆賊,真是大妙!大妙!某行營無筆札之輩;某亦意亂心煩,不堪握管。貴府珠璣滿腹,下筆千言。敢煩即日作成,飭人傳送,庶義旗之舉,不越崇朝,討賊之後,即成旦暮了。”伍定謀道:“卑府才識淺短,何能扛此椽筆?還求大人主稿為是。”不知王守仁能否答應,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出版說明
第一回 徐公子輕財好客 黎道人重義傳徒第二回 海鷗子臨別顯才能 鶴陽樓英雄初出手
第三回 伍天豹大鬧宜春院 李文孝鞭打撲天鵰第四回 賽孟嘗怒打小霸王 方國纔避難走他方
第五回 徐定標尋訪一枝梅 伍天然私下九竜山第六回 神箭手逆旅逢俠客 鐵頭陀行刺遇英豪
第七回 一枝梅徐府殺頭陀 慕容貞李莊還首級第八回 徐鳴臯弟兄觀打擂 飛雲子風鑒識英雄
第九回 雅仙樓鳴臯遇師伯 玄都觀嚴虎擺擂臺第十回 賽孟嘗拳打嚴虎 羅季芳扯倒擂臺
第十一回 救義兄反牢劫獄 換犯人李代桃僵第十二回 鐵稜關挑燈大戰 救妹丈棄邪歸正
第十三回 警姦王劍仙呈絶技 殺土豪義士報冤仇第十四回 揚州府嚴拿兇手 軒轅廟錘打夜叉
第十五回 賽元慶誤落李傢店 楊小舫大鬧清風鎮第十六回 除黑店兄弟相逢 明報應三娘再嫁
第十七回 避冤仇四海遠遊 徐鳴臯一上金山第十八回 非非設計擒衆傑 徐慶神箭射了凡
第十九回 徐義士二次上金山 衆英雄一同陷地穴第二十回 一枝梅金山救兄弟 狄洪道千裏請師尊
第二十一回 句麯山俠客遇高人 華陽洞衆妖談邪道第二十二回 徐鳴臯刀斬七怪 狄洪道路遇妖人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