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細述金瓶梅 》
三 專著文集(4)
楊鴻儒 Yang Hongru
1984年7月
《金瓶梅考證與研究》 這是一部專業論著,蔡國梁撰,由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出版。
全書共計16篇論文,大致包括《金瓶梅》的歷史地位、文學評價與所含的文化經濟史料等內容。作者認為小說最突出的成就,是表現明代中葉資本主義萌芽時期新興商人勢力的崛起,形象地展示了商業資本積纍的過程。小說那標志現實主義深化與圓熟的新路在中國文學史上所産生的久遠影響,是把握作品思想與藝術的中心點。這是一部對《金瓶梅》的重要價值進行多側面研討的論著,受到了人們的重視。
1984年12月
《金瓶梅研究》 這是一部學術性論文集。由上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報)編輯部編。1984年12月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該學報收入自1979年至1984年7月發表在全國高等院校學報上的論文共31篇。其中有章培恆《論〈金瓶梅詞話〉》、寧宗一《〈金瓶梅〉對小說美學的貢獻》、黃霖《〈金瓶梅〉作者屠隆考》、《新刻綉像批評金瓶梅評點初探》、徐朔方《〈金瓶梅〉的寫定者是李開先》、《金瓶梅成書補證》、張遠芬《〈金瓶梅〉作者新證》、李時人《賈三近作〈金瓶梅〉說不能成立》、蔡國梁《〈金瓶梅〉反映的明後期的城市經濟生活》、王麗娜《〈金瓶梅〉在國外》等,分別論述了《金瓶梅》的思想意義、文學地位、創作手法,對《紅樓夢》的影響以及《金瓶梅》的作者、版本及成書問題等。書後附有署名章舟的《金瓶梅研究綜述》,這是研究《金瓶梅》歷史的第一篇文章。另有1930—1984年的《〈金瓶梅〉研究文章篇目》,給研究者帶來諸多方便,該書受到社會普遍重視,初版很快售罄,後又再版發行。
1984年12月
《金瓶梅論》 這是一部論文集,由鬍文彬、張慶善編。文化藝術出版社1984年12月出版。
本書編選了從20世紀30年代初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代表性的《金瓶梅》研究論文29篇,按文章內容性質分為“時代作者”、“思想藝術”、“版本評點”、“語詞史料”等四個部分。以魯迅談《金瓶梅》統攝全書,後有附錄三篇,分別介紹《金瓶梅》一書的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國外研究《金瓶梅》的概況以及《金瓶梅》研究論著索引等等。
1985年3月
《金瓶梅原貌探索》 這是一部專論,臺灣魏子云撰,由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3月出版。
全書共10篇,從《金瓶梅詞話》中縷出“孤起孤落”的情節,如“欣欣子、東吳弄珠客、廿公”的序跋,“詞曰、四貪詞、眼兒媚的引詞”,“宋人名、明職官、隱喻義”的矛盾,“清河、東京、嚴州”的地理常識錯誤;“因果、宿命、改寫問題”以及“武鬆、武大、李外傳”、“賈廉、賈慶、西門慶”、“王三官、林太太、黃太尉”、“李三、苗四、應伯爵”、“苗青、苗員外、苗小湖”等小說中有關的人物在故事發展中的錯亂,以探索《金瓶梅詞話》之前的《金瓶梅》“原貌”。
作者立論的基礎是“兩次成書說”。這種從小說的情節綫索中探微索隱、循流溯源的工作,對瞭解《金瓶梅》的成書過程和創作意旨不無裨益,況且舉出的事例,確是小說中確實存在的“矛盾”現象,故此“探索”較有實際意義,能夠啓發人們從另一角度去思考新問題。然而在書中具體闡述時,存在一些自我想象與臆測之辭。
1985年10月
《金瓶梅資料匯編》 這是一本資料匯集,朱一玄編,由南開大學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全書分為五編:(一)本事編、(二)作者編、(三)版本編、(四)評論編、(五)影響編。主要為“五四”以前的資料,也有一部分現代當代的資料,按作者時代先後排列。書前附有編者的“說明”,書後另有“附錄編”包括編寫的“人物表”、“故事編年”及清代張竹坡編輯的“西門慶住房”。編排獨特,查閱方便,可省去不少查書翻檢之勞。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千古一奇梅 |
|
|
序 言 | 一 關於《金瓶梅》創作之傳說(1) | 一 關於《金瓶梅》創作之傳說(2) | 二 《金瓶梅》是一部偉大的寫實小說(1) | 二 《金瓶梅》是一部偉大的寫實小說(2) | 二 《金瓶梅》是一部偉大的寫實小說(3) | 三 新中國成立後《金瓶梅》之際遇(1) | 三 新中國成立後《金瓶梅》之際遇(2) | 三 新中國成立後《金瓶梅》之際遇(3) | 三 新中國成立後《金瓶梅》之際遇(4) | 四 《金瓶梅》是比較難以研究的小說 | 一 版本流傳(1) | 一 版本流傳(2) | 一 版本流傳(3) | 二 作者之謎(1) | 二 作者之謎(2) | 二 作者之謎(3) | 二 作者之謎(4) | 二 作者之謎(5) | 一 西門慶 | 二 潘金蓮(1) | 二 潘金蓮(2) | 三 李瓶兒(1) | 三 李瓶兒(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