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言底可绩】
巧言令色,帝之所畏也。故以言取人,自孔子不能无失。然圣贤之在下也,
其道不效于民,其才不见于行事,非言无自出之。故以言取人者,圣人之所不能
免也。纳之以言,试之以功,自尧舜以来,未之有改也。尧将禅舜也,曰:“询
事考言,乃言底可绩。”底之为言极也。《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可谓极矣。君子之于事物也,原其始不要其终,知其一不知其二,见其偏不见其
全,则利害相夺,华实相乱,乌能得事之真、见物之情也哉!故言可听而不可行,
事可行而功不可成,功可成而民不可安,是功未始成也。舜、禹、皋陶之言,皆
功成而民安之者也。呜呼!极之为至德也久矣。箕子谓之皇极,子思谓之中庸。
极则非中也,中则非极也,此昧者之论也。故世俗之学,以中庸为处可否之间,
无过与不及之病而已,是近于乡原也。若夫达者之论则不然。曰:“喜怒哀乐未
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非舜、禹、皋
陶之成功,其孰能与于此哉!故愚以谓穷理尽性,然后得事之真,见物之情。以
之事天则天成,以之事地则地平,以之治人则人安。此舜、禹、皋陶之言,可以
底绩者也。
【塈谗说殄行】
《书》云:“朕塈谗说殄行。”传曰:君子之所为,为可传、为可继也。凡
行之不可传、继者,皆殄行也。尧舜之所塈也。世衰道丧,士贵苟难而贱中庸,
故邪慝者进焉。齐桓公欲用竖刁、易牙、开方三子。管仲曰:“三子者自刑以近
君,去亲杀子以求合,皆非人情,难近。”桓公不听,卒以乱齐。齐桓,贤主也。
管仲,信臣也。夫以贤主而不用信臣之言,岂非三子者似忠而难知也欤?甚矣,
似之乱真也。故曰“恶紫”:谓其夺朱也;“恶莠”:谓其乱苗也;“恶乡原”:
谓其乱德也。孟子忧之,故曰:“君子反经而已矣。”君子之所贵,必其可传、
可继者也。是以谓之经。经者,常也。君子苟常之为贵,则彼苟难殄行,无为为
之矣。苟难者无所获,殄行者无所利,则庶民并兴,巧者不能独进,拙者可以自
效。吾虚心而察之,贤者可事,能者可使,而天下治矣。
【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甚矣,耳目之为天下祸福也。《洪范》五事,为皇极之用,治乱之所由出,
狂圣之所由分,风雨之所由作,五福六极之所由致。故颜渊间仁,孔子曰:“非
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视听期于聪明而已,何与于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是礼也,何与于仁。曰:视听不以礼,则聪明之害物也其
于聋瞽。何以言之?明之过也,则无所不视,掩人之私,求人之所不及;聪之过
也,则无所不听,浸润之谮,肤受之愬或行焉。此其害,岂特聋瞽而已哉!故圣
人一之于礼,君臣上下,各视其所当视,各听其所当听,而仁不可胜用也。太甲
之复辟也,伊尹戒之曰:“视远惟明,听德惟聪。”何谓远?何谓德?孔子曰: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夫惟小之为知,
又乌能及远哉。探夜光于东海者,不为鲵桓而回网罗;求合抱于邓林者,不以径
寸而枉斧斤。苟志于远,必略近矣。故子张问明,孔子既告之以明,又告之以远。
由此观之,视不及远者,不足为明也。梁惠王问利于孟子,孟子告以仁义。曰:
“王何必曰‘利’。”夫言利者,其言未必不中也,然君子不听,曰“言利者,
必小人也。”听其言必行其事,行其事必近其人,小人日近,君子日疏,求国无
危,不可得也。凡言苟出于利,虽中,小人也,况不中乎。苟出于德,虽失,犹
君子也,况不失乎。由此观之,听不主于德者,非聪也。
【终始惟一时乃日新】
《易》曰:“天下之动,正夫一者也。”夫动者,不安者也。夫惟不安,故
求安者而托焉。惟一者为能安。天地惟能一,故万物资生焉。日月惟能一,故天
下资明焉。天一于覆,地一于载,日月一于照,圣人一于仁,非有二事也。昼夜
之代谢,寒暑之往来,风雨之作止,未尝一日不变也。变而不失其常,晦而不失
其明,杀而不害其生,岂非所谓一者常存而不变故耶!圣人亦然。以一为内,以
变为外。或曰:圣人固多变也欤?不知其一也,惟能一故能变。伊尹戒太甲曰:
“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新与一,二者疑若相反
然。请言其辨。物之无心者必一,水与鉴是也。水、鉴惟无心,故应万物之变。
物之有心者必二,目与手是也。目、手惟有心,故不自信而托于度量权衡。己且
不自信,又安能应物无方日新其德也哉。齐人为夹谷之会,曰:孔丘儒者也,可
劫以兵。不知其戮齐优如杀犬豕。此岂有二道哉,一于仁而已矣。孟子曰:“天
下定于一,孰能一之?曰:不嗜杀人者。”愚故曰圣人一于仁。
【王省惟岁】
论尧、舜之德者,必曰无为。考之于经,质之于史,尧、舜之所为,卓然有
见于世者,盖不可胜计也,其曰无为,何哉?古人有言曰:“除日无岁。”又曰
“日一日劳考载曰功。”若尧、舜者,可谓功矣。岁者,月之积也。月者,日之
积也。举岁则兼月,举月则兼日矣。日别而数之,则月不见,月别而数之,则岁
不见。此岂日月之外,复有岁哉。日月之各一,人臣之劳也。岁之并考,人君之
功也。故《书》曰:“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此上下之分,烦简之
宜也。禹之平水土,稷为之殖百谷,契为之敷五教,伯夷为之典三礼,皋陶为之
平五刑,羲和为之历日月。尧舜果何为哉。今夫三百有六旬,分之以四时,配以
之以六甲,位之以十二子,散之以二十四气,裂之以七十二候,昼不可以并夜,
寒不可以兼暑,则气果安在哉。惟其无在而不可名,寄之于人而已,不有此,所
以为王省之功也。日不立则月不建,月不建则岁不成,师尹不官,则卿士不治,
卿士不治,则王功废矣。故曰:“庶民惟星。”星者,日月之所舍,所因以为寒
暑风雨者也。民者,上之所托,所因以为号令赏罚者也。日月不自为风雨寒暑,
因星而为节;君不自为号令赏罚,因民而为节。上执其要,下治其详,所谓岁月
日时无易也。文王不兼庶狱,陈平不治钱谷,邴吉不问斗伤,此所为不易者也。
秦皇衡石程书,光武以吏事责三公,此易岁月而乱日时者也。治乱之效,亦可以
概见矣。
【作周恭先作周孚先】
周之将兴,必有断天之王,建都邑,立藩辅,以定天命而宅民心,为子孙之
师。亦必有命世之臣,考礼乐,修法令,以定国是而正风俗,为卿大夫之宗。然
后可以世世垂拱仰成,虽有中主弱辅,而不至于乱。故曰:“孺子来相宅,其大
惇典商献民,乱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予旦以多才,越御事,笃前人成烈,
答其师,作周孚先。”国之所恃者,法与人也。《诗》曰:“虽无老成人,尚有
典刑。”故周公以谓惇典而用贤,可以定国,后之言恭者必稽焉。傅说有言:
“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今不师古,后不师今。故周公以谓我当与
卿大夫士笃前人成烈,以答众心,则后之言信者必师焉。夫以成王之贤,周公之
圣,其所以为后世先者,不过于恭与信而已。《诗》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闵马父曰:“古之称恭者,曰自古,曰在昔,曰先民,
其严如是。”愚以是知恭之大者,盖尧之允恭,孔子之温恭,非独恭世子之恭、
楚共王之恭也。成王以是为后世先也,不亦宜乎。“大有上吉。履信思乎顺。又
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又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信之为德也,重于兵而急于食,周公以是为后世先也,不亦宜乎!
【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毫末之木,有合抱之资,滥觞之水,有稽天之势,不可谓无是理也。理固有
是,而物未必然。此众人之所以不信也。子思有言:“君子之道,始于夫妇之所
能,其至也,虽圣人有不能。”故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之能为尧舜,
历千载而无有,故孟子之言,世未必信也。众人以迹求之,故未必信,君子以理
推之,故知其有必然者矣。孔子曰:“惟上智与下愚下移。”而《书》曰:“惟
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此二言者,古今所不能一,而学者之所深疑也。
请试论之。滥觞可以稽天,东海可以桑田,理有或然者。此狂圣念否之说也。江
湖不可以徒涉,尺水不可以舟行,事有必然者。此愚智必然之辨也。夫言各有当
也,达者不以失一害一,此之谓也。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使太甲粗可以
不乱者,伊尹不废也。至于废,则其狂也审矣。然卒于为商宗。周公曰:“兹四
人迪哲。”盖太甲与文王均焉。明皇开元之治,至于刑措,与夫三代何远。林甫
之专,禄山之乱,民在涂炭,岂特狂者而已哉。由此观之,圣狂之相去,殆不容
发矣。
【庶言同则绎】
《书》曰:“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则绎。”虞之为言度也,出纳之际,庶
言之所在也,必得我师焉。夫言有同异,则听者有所考:言其利也,必有为利之
道;言其害也,必有致害之理。反复论辩廷议,而众决之:长者必伸,短者必屈
焉;真者必遂,伪者必窒焉。故邪正之相攻,是非之相稽,非君子之所患。君子
之所患者,庶言同而已。考同者莫若绎,古者谓绎,丝者必求其端,究
其所终。《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君陈》之所谓绎者,《太甲》之所谓求也。孙宝有言:“周公大圣,召公大贤,
犹不相说,著于经典,两不相损。”晋王导辅政,每与客言,举坐称善。而王述
责之曰:“人非尧舜,安得每事尽善。”导亦敛衽谢之。古之君子,其畏同也如
此。同而不绎,其患有不可胜言者矣。
【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亦克用乂】
天下之事,古略而今详,天下之官,古寡而今众。圣人非有意于其间,势则
然也。火化之始,燔黍捭豚,以为靡矣。至周而醯醢之属至百二十瓮。栋宇之始,
茅茨采椽,以为泰矣。至周九尺之室,山节藻棁。圣人随世而为之节文,岂得已
哉。《周书》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亦克用乂。”圣人不以
官之众寡论治乱者,以为治乱在德,而不在官之众寡也。《礼》曰:“夏后氏官
五十,商二百,周三百。”与周官异,学者盖不取焉。夫唐虞建官百,简之至也。
夏后氏安能减半而办,此理之必不然也。孔安国曰:“禹、汤建官二百,不及唐
虞之清要。”荣古而陋今,学者之病也。自夏、商观之,则以官百为清要。自唐
虞而上云鸟纪官之世而观之,则官百为陋矣。未岂然哉。愚闻之叔向曰:“昔先
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故子产铸《刑书》,而叔向非之。夫子产之《刑书》,
末世之先务也。然且得罪于叔向。是以知先王之法亦简矣。先王任人而不任法,
劳于择人而佚于任使,故法可以简。法可以简,故官可以省,古人有言,省官不
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至矣。
【道有升降政由俗革】
武王克商,武庚禄父不诛矣,而列为诸侯。周公相成王,武庚禄父叛,殷之
顽民,相率为乱,不诛也,而迁之洛邑。武王、周公,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曰:
“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商之工臣,乃湎于酒,勿庸杀之,
姑惟教之。”非至德能如是乎。是以商之臣子心服而日化,至康王之世三十余年
矣。世变风移,士君子出焉。故命毕公曰:“道有升降,政由俗革,不臧厥臧,
民罔攸劝。”始则迁其顽者而教之,终则择其善者而用之。周之于商人也,可谓
无负矣。夫道何常之有,应物而已矣。物隆则与之偕升,物污则与之偕降。夫政
何常之有,因俗而已矣。俗善则养之以宽,俗顽则齐之以猛。自尧、舜以来,未
之有改也。故齐太公因俗设教,则三月而治。鲁伯禽易俗变礼,则五月而定。三
月之与五月,未足为迟速也,而后世之盛衰出焉。以伯禽之贤,用周公之训,而
犹若是,苟不逮伯禽者,其变易之患可胜言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