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细述金瓶梅 》
三 专著文集(3)
杨鸿儒 Yang Hongru
1981年1月
《金瓶梅新证》 这是一部专业论著,张远芬撰。
由山东齐鲁书社1981年1月出版。该书是作者“把过去所写的文章综合起来,加以重新编排而成”,内容主要有:(一)《金瓶梅》的概说;(二)兰陵笑笑生是山东峄县人;(三)《金瓶梅》的作者是贾三近;(四)贾三近与《金瓶梅》中的明代史实;(五)《金瓶梅》的付印人刘承禧;(六)《金瓶梅》词语选释等六个单元。作者力图通过多方面的论证,以说明《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就是明代峄县文学家贾三近。书后附有:《〈金瓶梅词话〉序》、《贾三近传》、《贾三近墓志铭》、《滑耀传序》等资料,它曾经在当时《金瓶梅》研究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1981年
《金瓶梅编年纪事》 这是一部论著,台湾魏子云撰。由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1年出版。作者将《金瓶梅词话》的故事情节按年代月日编排,逐一推绎,以其清晰的线索论证其著作时代及其时代背景。作者根据小说纪年上的抵触与重复,作了细密的考订。如万历三十七年的冬至日,西门庆东京起身返家的纪日,两次改元的问题等等,推究出小说借宋喻明的特点,以及所隐寓的讽喻意义,并认定它的成书年代,“最早绝不会上越于天启元年”。此项工作始于日本乌居久靖(未完成),然经作者研究再演,其结论对于《金瓶梅》的进一步研究更有新的价值。
1982年
《金瓶梅审探》 这是一部专业论述,台湾魏子云撰。由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公司1982年出版。全书有“散论”7篇,另有6篇系分别和雷威全、孙述宇、高阳讨论《金瓶梅》以及评介自著《金瓶梅词话注释》、《金瓶梅编年纪事》的文章。全书的论证实是对《〈金瓶梅〉探原》及《〈金瓶梅〉的问世与演变》两书结论的补充,颇多独特之见,启人所未发。如有关《金瓶梅》的早期资料,乃重点审探的课题之一。作者根据有关史料,详加考证、研判,断定袁宏道向谢肇淛讨还《金瓶梅》的信件是“伪造”的;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的“附录”谈及《金瓶梅》的话前后矛盾,不符事实,存在着后人“纂附”的可能,并进一步指出:“凡是明朝人论及《金瓶梅》者,全是万历年间人,又全是袁中郎的朋友,且又彼此相识。”因此,他们是为了要掩饰《金瓶梅》原有的政治因素,不至于被牵连到“妖书”的事件之中等等,这些见解颇有深入探讨的价值。
1982年8月
《红楼梦与金瓶梅》 这是一部专业论著,孙逊、陈诏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出版。
该书是作者撰写的有关《红楼梦》和《金瓶梅》研究的论文汇集,共26篇,其中孙逊12篇:其中关于《金瓶梅》四篇:《红楼梦》与《金瓶梅》、论《金瓶梅》的思想意义及其严重缺陷、论《金瓶梅》的艺术成就、关于《金瓶梅》的社会历史背景。
陈诏14篇,有关《金瓶梅》2篇:《金瓶梅》与《红楼梦》杂谈、《金瓶梅》小考。他们重点探索《金瓶梅》和《红楼梦》这两部文学名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考证有关两书及作者等某些疑难问题,论述两书的关系等,内容充实,观点鲜明,反映两人近年来在《金瓶梅》和《红楼梦》研究道路上所走过的足迹。
1983年
《金瓶梅札记》 这是一部专业论著,台湾魏子云撰。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3年出版。全书采取诗话荟说与才子书评批的方式,对一百回的《金瓶梅词话》逐回作了评点。有释说、论评、考证、纠误。书前有何欣、李殿魁、杜松柏的序,认为该书重点是在“人物穿插及故事情节的演变方面”,亦“旁及一些曲词渊源或词句之误”。该书举出大量例证提出了《金瓶梅词话》是“集体创作”的观点,其参与者尚缺乏合作精神,最后也无人写定,以致造成不少前后矛盾、不相贯通之处。他们在改写时,手头已有一本《金瓶梅》作蓝本。同时,作者对书中大大小小人物的言行和性格,分别作了言简意赅的论析。对小说的艺术成就,本书也有独到的见解:如云:《金瓶梅词话》的情节发展,采用搓草绳的方式,“新情节的演入,是一边搓一边续进去的。”另外,对小说故事的渊源、典章、风俗等诸方面的内容均有论述,是一部较好的指导阅读《金瓶梅词话》的入门书。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千古一奇梅 |
|
|
序 言 | 一 关于《金瓶梅》创作之传说(1) | 一 关于《金瓶梅》创作之传说(2) | 二 《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1) | 二 《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2) | 二 《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3) | 三 新中国成立后《金瓶梅》之际遇(1) | 三 新中国成立后《金瓶梅》之际遇(2) | 三 新中国成立后《金瓶梅》之际遇(3) | 三 新中国成立后《金瓶梅》之际遇(4) | 四 《金瓶梅》是比较难以研究的小说 | 一 版本流传(1) | 一 版本流传(2) | 一 版本流传(3) | 二 作者之谜(1) | 二 作者之谜(2) | 二 作者之谜(3) | 二 作者之谜(4) | 二 作者之谜(5) | 一 西门庆 | 二 潘金莲(1) | 二 潘金莲(2) | 三 李瓶儿(1) | 三 李瓶儿(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