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解读苏东坡:女性情感卷   》 篇末赘语:嬉笑怒骂皆文章      东方龙吟 Dong Fanglongyin

  子瞻堂堂,出于峨眉,司马班扬。
  金马石渠,阅士如墙。上前论宙,释之冯唐。
  言语以为阶,而投诸云梦之黄。
  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全宋诗》第17册
  (苏)轼与弟(苏)辙,师父(苏)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词,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以上两段文字,一是东坡弟子悼念先生之辞,一为青史盖棺定论。
  东坡诗词文赋,颇爱嬉笑怒骂,这是当时公论,后人有褒有贬,论说不一。惟独好讥讽、爱嘲骂,始见东坡恣狂磊落之真性情;也因好讥讽、爱嘲骂,铸就乌台诗案困顿终生。
  然而,没有嬉笑怒骂,就没有东坡之真面目,也没有宋代文学奇葩迭现,异彩纷呈。刘勰在《文心雕龙·箴铭》里,将黄帝的“祝邪之文”和东方朔“骂鬼之书”作为谴责文学之先驱;清人宋徵璧《抱真堂诗话》,于杜甫“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中也见笑骂之情。至于曹植“鸱枭鸣衡轭,豺狼
  当路衢”之诗,李太白“蹇
  驴得意鸣春风”之词,欧阳
  修嘲高若讷“不复知人间羞耻事”之书,古今巨子,不平则鸣,幽凄则怨,文如风生,不惟雅颂。近人阎乐梅,更有“嫚骂亦看何等客,腐儒原是使人轻”之诗,帚下生风,令龌龊之徒袖遮过市。
  悲哉今之为文,首鼠两端,号曰公允;圆滑如球,自诩稳健;熙熙乡原,杂糅滥调陈词之章盗名窃位,不知“德之贼也”为甚物;攘攘史郎,推挪难入耳鼻之团招摇撞骗,无喻“道之文也”是何谓。修万般万无三五之陋学,不知作茧自缚;逞一比一点三四之萤光,犹言照耀世途。以篇赐钞,促急功近利之徒满世奔竞;按次投骨,逼稳居闺客之秀卖笑逐欢。所谓学刊,沉沉一穴死水,犹排名分以彰其臭;言及杂志,纷纷满团败絮,尚标腐核以邀蝇集。稍据半亩方田,即持昏鉴专照孔方兄之面硕否;偶得蜗角之地,便挎糟篮直寻博院士之途达乎。讷人吃徒,恃幸得资源逞晋彘之学,类长臂之猿攫取黑金;窃鸟瓢虫,据巧裁功夫炫黔驴之技,若断尾之犬掘得黄膏。噩噩学林,近亲杂交,犹以假藤劣蔓缠绕庠序;浑浑芸窗,邻戚互媾,尚标伪幕谎帘幛遮门户。绿色学术,犹如梦呓,道丧文弊,无甚今日。纵使彦和重生,难归文心;即便昌黎再世,更逐笔润。黄钟毁弃,瓦缶轰鸣,易象蒙尘,太玄欺世。陈思、太白,只宜九泉扼腕;欧公、东坡,也应醉乡嘲哂。乾嘉游魂,蚁穴悲哭,桐城谬种,鸠巢窃喜。哀哉,呜呼!不学,无术!
  东坡为诗为文,酷爱嬉笑怒骂,究其心境,一出至诚。因顿之际,东坡崇信佛理,然胸无尘埃之际,“毁佛骂祖,亦不害也”,唯独于此,方是至达,堪宜“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骂”。
  东坡生于斯文盛世,所际所遇,名流多矣,情至兴起,即嘲即骂,然而被嘲骂者应对手段不一:李定等人行同狗彘之徒,骂不还口,暗地里自会深文周纳,必欲置之死地;程颐之流难忍“鏖糟陂里叔孙通”之辱,于是操纵台谏,弹劾无止。唯有荆公大度能容,任其《字说》被嘲为“鞭马为笃,鞭犬即笑”、“波为水之皮,滑为水之骨”,不一而足。然在东坡落难之时,荆公兄弟均伸援手,及至二人金陵相会,一句笑语尽释怨怼:世俗礼仪,岂为我等而设哉!
  龙吟研苏三十余载,文心龙性未能偶及,嘲讽之病染之却深。循规蹈矩之章,早年也曾习之,犹如蝇在盏杯,呕吐久之方适。解读东坡,若为浑囵之文,有何面目与贤达共语?绿叶虽微,幸全芒刺。知我罪我,任之由之。
  小诗一首,既颂坡公,也作本书煞尾:
  鏖糟陂里恼冬烘,鞭犬讥鸠笑相公。
  博士进谗御史骂,倍添坡老风流名。
  东方龙吟丙戌寒食之际于
  暨南大学南搰不学无术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选集】百家讲坛
毋庸回避:少年苏轼曾逃婚(1)毋庸回避:少年苏轼曾逃婚(2)流连山寺:古庙蛇洞存遣踪
逼娶对象:邻郡太守之好女(1)逼娶对象:邻郡太守之好女(2)苏洵明智:妙语婉转除婚约(1)
苏洵明智:妙语婉转除婚约(2)晚年追忆:寂寞莲灯半在亡(1)晚年追忆:寂寞莲灯半在亡(2)
晚年追忆:寂寞莲灯半在亡(3)爱妻王弗:自主相恋结姻缘(1)爱妻王弗:自主相恋结姻缘(2)
定情之时:窃窃私语明月夜定情之地:永生难忘短松冈(1)定情之地:永生难忘短松冈(2)
正月二十:终生梦寻难遗忘(1)正月二十:终生梦寻难遗忘(2)绿眉未开:好风闲处任人猜
关系平等:自主恋爱作根基亡妻之痛:为君哀毁因君衰(1)亡妻之痛:为君哀毁因君衰(2)
贤淑继室:妻却差贤胜敬通(1)贤淑继室:妻却差贤胜敬通(2)贤淑继室:妻却差贤胜敬通(3)
第   [I]   [II]   [III]   [IV]   V   [V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