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故道白雲   》 第120節:默默的反抗(2)      一行禪師 Thich Nhat Hanh

  "但你為何要這樣做?"
  "我要自己為王。"
  "你為什麽要殺父以為王?衹要你與我商量,我是一定會讓王位給你的。"
  "我不相信你會這樣做。但我顯然是錯了,請你原諒我吧。"
  大王問他:"這是誰出的主意?"
  阿世王太子起初不肯回答,但經過盤問之後,他承認是提婆達多尊者的主意。雖然當時已是深夜,大王仍召見他的兩位謀士,請問他們的意見。其中一位認為圖弒大王是死罪,因此應該同時處决太子和提婆達多。他還建議所有的比丘也都需處死。
  大王卻不同意。"我不能殺阿世王。他是我的親生兒子。至於比丘們,他們已經申明不會負責提婆達多的行為。佛陀實在有先見之明。他早已預料到提婆達多尊者會有此妄為,因而與他斷絶關係。但我也不想處决提婆達多尊者。他是佛陀的近親,而且曾是一位受敬重的比丘。"
  另一個謀士贊嘆道:"陛下,你的慈悲真是無量!你堪稱佛陀的真正弟子。但你如何處置這個局面呢?"
  大王說:"我明天會嚮百姓公佈我要讓位給我的兒子阿世王太子。他的加冕將會在十日後舉行。"
  "但太子意圖刺殺之罪又如何處置?"
  "我原諒我的兒子和提婆達多。我希望他倆會從我對他們的寬恕中有所領會。"
  兩位謀士和太子都對大王深深作揖。大王還吩咐守衛不要將此事外揚。翌日,提婆達多聽到大王讓位的消息後,便趕往城中謁見太子。後來,太子衹告訴王後,提婆達多到來是與他商議加冕儀典的安排。但王後卻發覺兩日後,大王與兩位謀士都被軟禁。戌博迦這樣終結他的報告:"佛陀上人,我日夜禱告,都衹是希望太子會在加冕後釋放大王和他的謀士。"第二天,一個王使送請柬來,禮請佛陀和比丘前往參觀加冕大典。全城的衛兵都已忙着張燈結彩,佈置街道。佛陀又知道提婆達多尊者將會帶同六百比丘前往觀禮。佛陀於是召見捨利弗尊者,對他說道:"捨利弗,我不打算參加加冕大典,也不希望我僧團裏的比丘參與。我們不能對這次不公平的暴行作出任何支持的表現。"
  佛陀和他比丘的缺席,在大典上明顯可見。人們心裏都生起疑問。不久之後,大衆知道了頻婆娑羅王和他的謀士遭受軟禁的事實。全國的人民都開始對新王朝作出默默的反抗。雖然提婆達多尊者自稱領袖,但一般人都看到他門下的比丘與佛陀的比丘有很大的分別。信衆開始停止供養提婆達多的徒衆。他們此舉也同時代表着對新任大王的譴責。
  阿世王為此非常氣惱。但他卻不敢對佛陀或他的僧團有所行動。他知道如果他對佛陀不利,民衆必然會起而反抗。再者,鄰近的國傢也一嚮對佛陀非常景仰,如果佛陀受害,他們也必定不會坐視不理。薩羅的波斯匿王更有可能會出動軍隊以保護佛陀。阿世王唯有再與提婆達多從詳計議。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1.為步行而行(1)第2節:1.為步行而行(2)第3節:1.為步行而行(3)
第4節:2.牧牛(1)第5節:2.牧牛(2)第6節:3.一大把姑屍草(1)
第7節:3.一大把姑屍草(2)第8節:4.受傷的天鵝(1)第9節:4.受傷的天鵝(2)
第10節:4.受傷的天鵝(3)第11節:5.一碗乳汁第12節:6.蕃櫻桃樹下(1)
第13節:6.蕃櫻桃樹下(2)第14節:6.蕃櫻桃樹下(3)第15節:7.白象之奬
第16節:8.寶石的項鏈(1)第17節:8.寶石的項鏈(2)第18節:9.慈悲之路
第19節:10.未出生的孩子(1)第20節:10.未出生的孩子(2)第21節:11.月下之笛
第22節:12.金蹄(1)第23節:12.金蹄(2)第24節:12.金蹄(3)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