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类 讀史方輿紀要   》 捲一百三      顧祖禹 Gu Zuyu

  ◎廣東四
  ◇惠州府東至潮州府七百九十五裏,南至海岸百十裏,西南至海岸二百五十裏,西至廣州府三百六十裏,北至江西竜南縣界六百三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江南江寧府四千九百裏,至京師八千三百四十五裏。
  《禹貢》揚州南境。秦為南海郡地。漢初屬南越國,武帝時仍屬南海郡。後漢因之。晉初亦屬南海郡,成帝鹹和以後,兼屬東官郡。宋、齊因之。梁置梁化郡。隋平陳,郡廢,改置循州治歸善縣。初為循州總管府,大業初府廢,大業初曰竜川郡。唐武德五年,復置循州初置總管府尋改都督府貞觀二年府廢,天寶初曰海豐郡,乾元初復故。南漢改置禎州移循州治竜川縣。宋初因之。天禧中,改曰惠州避仁宗諱也。宣和二年,賜郡名曰博羅。元曰惠州路。明洪武初,改惠州府,領縣十。今仍為惠州府,析河源、和平二縣置連平州。
  府東接長汀,北連贛嶺,控潮海之襟要,壯廣南之輔,大海橫前,群山擁後,誠嶺南名郡也。
  歸善縣附郭。漢南海郡博羅縣地。晉太和初,置欣樂縣,仍屬南海郡。宋末,改屬東官郡。齊、梁因之。陳禎明初,改為歸善縣。隋置循州治焉。唐、宋以來,皆為州郡治。編戶四十五裏。
  ○欣樂城《志》雲晉置縣,在今府南界。陳曰歸善,移治於今城東五裏白鶴峰之陽。隋、唐皆為郭內縣。南漢遷城於今所。《城邑考》:郡城,宋、元時舊址甚隘。明洪武三年,始增拓之,東北帶江,西南縈湖。嘉靖十七年城圮,二十年重建,三十五年復增築之。萬歷以後,相繼修築。有門七,城周七裏。
  梁化城府東南八十裏。梁置梁化郡,蓋治此。隋郡廢,改置循州。《志》雲:初立州時,有木鵝浮至江上,故今尚有鵝州、鵝嶺之名。○阜民廢監,在府城內。宋治平四年,置阜民錢監是也。《宋志》歸善縣有西平、流坑二銀場,永吉、信上、永安三錫場,又有三豐鐵場、淡水????場。元皆廢。
  ○石埭山府西南七裏。崖石峭立如埭,流泉濺沫,宛若珠簾,其水瀉入豐湖,為郡之勝。又周徑山,在城南,延袤數十裏,岡嶺回覆,岩壁峭峙。其徑四達,因名。《志》雲:城東五裏有白鶴峰,高僅五丈,周一裏,舊縣治在其陽。城南五裏有飛鵝嶺,四周皆水,如鵝浮水面。皆周徑之支隴矣。
  黃洞山府西三十裏。山深遠,舊為賊巢。弘治十一年,御史萬祥言惠州有黃峒山賊,即此。山脈蜿蜒而東,至府西十裏為新村嶺,郡邑之屏障也。又府南十裏有吳洞山,亦高聳,雲集其上即雨。
  歸化山府東南百裏。俗呼雞籠山。高二百丈,周百五十裏,為群山之冠。又九竜山,在府東百二十裏,上有竜潭,西江水出焉。《志》雲:府南百三十裏有懷安山,峰巒列峙,環抱郡城,一名鼓角山。○平政山,在府東百五十裏,有平政驛。相近者為碧甲山,有巡司戍守。又濁水坑山,在府東南海濱,亦名乾溪山,下為涌船澳。宋末文天祥移軍駐此,上表求入朝處也。
  大林山在府西南臘石社。産白堊,攢峰疊,林木蔚薈,犭人耕種其上。有岩如廈屋,容五六百人,門至逼仄,一人持戟而守,千人攻之不能入。○白雲嶂,在府西百三十裏,高千餘仞,廣圓二百裏,重岡復嶺,峭拔凌嶒,西湖諸山皆起於此。
  ○海府城南百十裏。自府東南以迄西境,皆以海為險。《志》雲:海濱有船澳。宋祥興初文天祥移師處,即涌船澳矣。
  東江在府城東北。源出江西安遠縣界,南流過竜川、河源縣界,流入境,繞白鶴峰之陰,至府城東,西江水流入焉。西流歷城北,經博羅縣而入廣州府境。亦謂之竜川江。附詳大川北江。
  西江在府東南。源出九竜山,西流與群川水合,至府城東受西湖水,乃北折而合於東江。《志》雲:城東有斤鬥水,亦曰百田水,有魚利,官收其稅。
  豐湖在府城西。廣袤十餘裏,亦曰西湖。宋知州事陳築堤防,創亭館以為勝。後太守林亻免敘雲:湖之潤溉田數百頃,葦藕蒲魚之利數萬,民之取於湖者,其施以豐,故曰豐湖。隔水有山曰豐山,自西逶迤入之湖中,有氵敕玉灘、點翠洲、明月灣、熙春臺、雜花島、披雲島、歸雲洞諸勝。左有蘇公堤,以蘇軾謫居時所築而名。《志》雲:西湖之水出石埭山,流繞飛鵝嶺下,至府南三裏匯為竜塘,塘在沙子埠前,其水清甘。又北註於豐湖,氵亭泓涵浸,流入城中,出東水關而註於西江。又有東湖,在城西南,與西湖相並,一名塔子湖,中有甲山。宋守陳以歲旱,教民以牛車汲水入東湖溉田,即此。又有秀山湖,本匯豐湖,以入西江,後改註於百官池。池上有印山亭,邦人遊賞處也。《圖經》:豐湖南有鰐湖水,小而深黑,相傳中潛鰐魚,亦名鰐穴。今在城西南一裏。○同湖,在府南四十裏,群山之水註焉。春夏間,彌茫數十裏,鼕月水涸,有魚蝦之利。其下流北入於東江。
  淮水府南百裏。亦曰上下淮水。源出府西南梧桐山,東流受李溪水、米塘水,至鼓角山折而北流,有麻溪水來合焉,北流註於西江。○橫槎水,在府西二十裏,出黃洞山下,流匯於西湖。《志》雲:縣東南五十裏有梁化水,源出歸化山;又有神溪水及上下義水,俱出歸化山,下流並註於西江。
  ○馴雉鎮在府東北。有巡司,後改屬永安縣。又內外管巡司,在府東南百三十裏,地名飯羅岡。皆洪武初置。又碧甲巡司,在府東南百八十裏海濱,正統八年置。
  蜆殼營在府西北,與博羅縣接界。有官軍戍守。又馬公寨,在府東北。《志》雲:嶺東賊巢曰洋烏潭、馬公等寨,皆叢山深箐,延袤八百餘裏,一夫當關,萬夫莫過。賊首伍端、黃世喬等嘯聚其中,吞食東路者數十年。萬歷初,督臣殷正茂剿平之。○懷安戍,在府南懷安山下,唐置戍於此。開元十四年,貶劉宗器為循州安懷戍主,即此。
  欣樂驛府北一裏。又水東驛,在府東九十裏。苦竹派驛,在府東百六十裏。平山驛,在府東南八十裏。平政驛,在府東南百五十裏。《輿程記》:自欣樂驛西四十裏至博羅縣之蘇州驛,為入廣州之道。自平政驛東八十裏至海豐縣之平安驛,東達潮州府之道也。
  博羅縣府西北三十裏。西南至廣州府東莞縣百七十裏。秦置縣,屬南海郡。漢以後因之。隋屬循州。南漢屬禎州。宋屬惠州。今城周四裏,編戶五十五裏。
  ○羅陽廢縣在縣西。蕭齊時析博羅縣置,屬南海郡,隋廢。唐初復置,屬循州,貞元初省入博羅縣。《城邑考》:博羅縣舊無城,惟環以土墻。成化二十三年,創築。弘治九年,復增拓之。
  ○羅浮山縣西北五十裏,與增城縣接界。山綿連高廣,峰岩洞壑之屬不可悉記,為嶺南之望。今詳見名山羅浮。
  象山縣北二十裏。山高大,形如象,俗呼象頭山。其右群峰駢列,惟黃甲峰最為聳峙。又白水山,在縣東北三十裏,一名白水岩,北連象山。蘇軾曰:白水山,即羅浮東麓也。有懸泉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至五六丈。旁有佛疏岩,岩西有泉二:東曰湯泉,西曰雪如泉,二泉相去僅步武,而涼燠迥別雲。○旗山,在縣西十裏,山高百餘丈。《志》雲:縣北三裏有石鼓嶺,嶺有巨石,擊之有聲,一名神鉦。又縣治東有浮碇岡,俗傳羅浮山以此岡為碇。又有竜岡,在縣西三十裏,頂有竜潭,深不可測。
  ○東江在縣城南。自歸善縣流入境,大小群川多匯於此,又西流入東莞、增城二縣界。
  羅陽溪縣西六十裏。源出羅浮山西雙髻峰下,亦曰羅水。羅浮諸峰之水皆會於此,東南流入於竜川江。又有榕溪,在縣城東,源出象山,西南流至縣治,西折而東流,至東門浮碇岡下入於竜川江。○雲母溪,在縣西北百裏,亦出羅浮山,流入增城縣境,入於增江。旁産雲母石,因名。
  ○石灣鎮縣西七十裏。有巡司。又縣東有善政裏巡司。俱洪武四年置。○橘子鋪營,在縣西北,又有南坑營、橋子頭營,俱接廣州府竜門縣界。
  蘇州驛在縣城西。又縣東有莫村驛。《志》雲:縣西南七十裏有沙河驛,亦曰鐵岡驛,與東莞縣接界。又西八十裏達黃傢山水驛,廣州往來通道也。○泊頭墟,距羅浮山十五裏,廣、惠二郡舟楫,及自陸路而至入羅浮山者,皆畢集於此。
  長寧縣府西北四百裏。東北至韶州府翁源縣百五十裏,西北至英德縣百六十裏。本歸善縣及韶州府英德、翁源二縣地,在萬山中,為盜藪。隆慶三年,督臣吳桂芳奏置今縣,治鴻雁洲。有城,編戶六裏。
  ○君子山縣北一裏。岡巒聳列,形勢端正,因名。又象首山,在縣東三裏,下有樟樹鎮、三星潭、遊魚洲。○嶽城山,在縣東北十裏,峭壁四周若城垣然。
  雪峒山縣北六十裏。中有大雪、小雪二峰,其南又有雪山,俱以鼕春積雪而名。嶺南地暖,獨此三峰有雪,故為奇也。○橫石嶺,在縣東南八十裏,嶺半清泉一綫,從石罅中出,千人汲之不竭。又縣西二裏有雲髻嶺,中有石洞。
  ○玳瑁水在縣東。縣境又有公莊水。皆東南流入歸善縣界,註於東江。
  ○皮村隘在縣西北。又有臘溪等隘。皆接英德縣界,舊為盜藪,設兵戍守。○牛神徑,在縣東,接和平縣界,亦戍守處。
  永安縣府東北二百五十裏。本歸善、長樂二縣地,在萬山中,為盜藪。隆慶三年,督臣吳桂芳奏置今縣。有城,編戶七裏。
  ○紫金山在縣治東。城跨其上。又三殿山,在縣東二十三裏,五峰插天,狀如宮殿者三。又丫髻山,在縣東三十裏,形如蝶翅,又若雙鬟,因名。○聞嶂,在縣東五十裏,本名簾紫嶂。宋末帝航海,丞相文天祥收敗率屯此,夜聞黃鳴,遂徙南嶺,其寨址階石尚存。相連者曰山𠔌嶂。又烏禽嶂在縣南百裏,高峻盤{山弗},周百餘裏。西為犁壁山,折而北為南山,與南雄府接界。
  南嶺縣東南八十裏。廣百餘裏,四高中衍,惟一路可通。宋景炎二年,文天祥為蒙古將李恆所追,奔循州,收散卒屯此。後人呼為忠臣嶺。其下為高洋坑水,一名毒水,飲者多死。今泉氣如呼吸,隨出隨沒,而水不流。○梅花嶺,在縣西百裏。五嶺攢聚,狀如梅花,故名。有岩高十尋,路甚狹隘,纍足而入,弘邃高曠,遠望無際。
  ○琴江在縣東。有二源,皆出縣東九十裏之琴嶺,分為南北,合而為神江,亦曰神岡水。又有義容水、秋鄉水及上下嵐水、橫瀝水、古仙水,皆自縣境西南流入歸善縣界,註於東江。
  ○寬仁鎮在縣東,地名桃子園。《志》雲:寬仁裏巡司,舊置於府東古竹派驛側,後遷於今所,距府城四百餘裏。
  海豐縣府東三百裏。東至潮州府惠來縣二百七十八裏。漢南海郡博羅縣地。晉末置海豐縣,屬東官郡。宋、齊因之。隋屬循州。唐仍舊。宋屬惠州。今城周二裏有奇,編戶四十裏。
  ○陸安廢縣在縣西北。蕭齊置縣,屬東官郡。隋廢。唐武德五年,復置,屬循州。貞觀初,省入海豐縣。《城邑考》:海豐舊有土城,在今城東一裏,元末廢。洪武二十七年,始築今城。
  ○竜山縣東二裏。山勢蜿蜒,盤踞竜津水口。《隋志》縣有黑竜山,即此。又縣東二十裏有東保障山,西十裏有西保障山,皆綿延峭拔,互拱縣治。○銀瓶山,在縣北三十裏,山高而銳,瀑布懸流,縣之鎮山也。其南十裏曰蓮花峰,峰巒攢簇如蓮花。又南十八裏曰五坡嶺,南去縣城僅二裏,皆岡脈相接。宋祥興初,文天祥屯潮陽,蒙古將張弘範以舟師濟潮陽。天祥走海豐,蒙古別將張弘正追之。天祥方飯五坡嶺,被執,即此。
  金籠山縣東南十裏。山腰有泉甘潔,土人呼為聖泉。《志》雲此為小金籠山。又有大金籠山,在縣西南八十裏,蜿蜒高廣,鎮長沙海口。籠,本作竜。宋端宗易今名。又法留山,在縣東三十裏,有岩如屋。○宋師嶺,在縣東二十裏。《志》雲:縣東南二十五裏有新水,舊時沃野彌望,水道不通,{疋旦}民分東西兩溪。宋師至,舟不得渡,遂鑿而通之。其上流五裏名宋師嶺,時伐土為階級,故跡尚存。今閩、廣商船,多聚於新水口。
  大蹊嶺縣西六十裏。景泰以前,驛路經此,石為道,盜賊阻塞,行人從間道由新嶺、鹿坑、南山絶江而西,日暮苦無舟楫。又西北五裏為楊桃嶺,正德中鑿石通衢於此,徑路便易,今為往來通道。又五裏沙,在縣西南九十裏大海濱,亦達府之路也。○旗峰,在縣東百九十裏,山狀如旗,半枕海上,東南夷入貢,望此為表識。
  ○海縣南百裏。舊《志》謂之漲海,即南海也,亦曰長沙海口。《圖經》縣南百裏有麗江,合竜津、蛟溪諸水,東流入海,名麗江浦,即長沙海口矣。宋景炎三年,文天祥敗於空坑,走循州,又走惠州行,收兵出海豐,次於麗江浦,是也。空坑,見江西興國縣。
  竜津水縣東七裏。源出銀瓶山,南流至小金籠山下,與赤岸、大小液諸水合,名三江口。《志》雲:赤岸水,在縣東北,有二源:一出激石溪,一出掘竜徑,流至清湖而合,又南至小金籠山下,會竜津水。又大液水,在縣西七十裏,源出小溪山。小液水,在縣西六十裏,源出馬鞍山,東南流數裏,匯為田心溪,又東合於竜津水,所謂三江口也。南出長沙海口,而達於海。○衝口水,在縣東北九十裏,源出黃泥坑,東合蛟溪諸水,至南沙渡入於海。又東海水,在縣東北八十裏。《志》雲:源出吉康羅溪,南流百裏,分為二派:東流出縣東南迎仙橋,西流至沙塘渡與衆水合,入於海。
  甲子門水縣東二百十裏。《志》雲縣有大陂、竜溪諸水,俱由此入海。海口有大石壁立,上下各有六十甲子字,故名。宋景炎元年,帝自閩航海駐於此,遣使降元。又祥興二年,蒙古張弘範由潮陽港乘舟入海,至甲子門,知帝所在,遂趣山。明嘉靖中,倭寇廣州,敗還甲子門,為暴風所覆溺,其得脫者,帥臣俞大猷盡殲之。今有千戶所戍守。○鳳湖,在縣西百裏。《志》雲:湖受鵝哺嶺、赤口港諸水,西流入海。
  ○甲子關在縣東甲子門水口,為濱海噤要。石門深廣各二十丈,有巡司,洪武五年設。又長沙港巡司,在縣南長沙海口。港口深廣各三十丈,洪武十三年置巡司。
  油坑營在縣西,近歸善縣界。又赤岡營,在縣東,近惠來縣界。《志》雲:營南距海二十裏,北接深山,多盜賊。○謝道山營,在縣南二十裏。又縣東南有湖東澳、魚尾澳二軍營,皆近碣石衛。
  南沙軍營在縣南。相近有大德港,海寇出沒處也,有大德軍營。又南竈軍營,在縣南五十裏;長沙軍營,在縣南八十裏,近麗江浦。相近又有石山營、大磨軍營,嚮俱設官兵戍守。○南豐驛,在縣治西。又西七十裏有平安驛。縣東八十裏又有東海驛,又東七十裏曰大陂驛,東入潮州之道也
  竜川縣府東北四百裏。東北至江西安遠縣三百五十裏,北至江西竜南縣三百二十裏,東至興寧縣百五十裏。秦縣,尉陀為竜川令是也。漢屬南海郡。晉、宋以後因之。隋省。唐初復置,貞觀初又廢。天授初,改置雷鄉縣於此,屬循州。南漢改雷鄉曰竜川縣,徙循州治此。宋因之,亦曰海豐郡。宣和二年,改縣曰雷江,紹興初復曰竜川縣。元亦為循州治。明初州廢,縣改今屬。城周四裏有奇,編戶八裏。
  ○廢循州今縣治。州本治歸善縣,南漢徙治於此。宋因之。元初為循州路,尋降為州。明初省州入縣。《城邑考》:縣舊無城,洪武二十一年創築。天順六年,於城南瀎隍。弘治初復修築。正德三年以後,相繼增修。隆慶末,又築新城於北面。
  ○竜穴山在縣城北。《郡國志》:山有穴潛通海,縣以此名,即東江之源也。又東山,在縣東一裏,隔江環繞縣城,民居參錯。城南二裏又有海珠山,圓平如幾案,山下大溪中有獨石,高圓如珠,一名案山。又有湖山,在縣西五裏,以近{敖山}湖而名,一名白鷳山。
  {敖山}山縣北三十裏。與河源縣靈山勢相連接,峻聳秀麗,如圍屏列戟,高五百餘丈,周百餘裏。其上瀑布懸流,分為三派,註為三竜潭,下流入於{敖山}湖。又霍山,在縣北百裏,高七百餘丈,周三百裏,有峰三百六十,其可居者七十二,峰之秀者曰大佛跡,曰志公樓,曰先殿前,曰白牛塔,曰大獨石,又有石樓、石甕、仙樂、仙遊等峰。其石岩曰望月,在山之巔;東嚮曰太乙,在群峰中,石竇穹敞,臨瞰風雨。岩後有醴泉,曰石甕泉。又有清涼堂,在岩竇間。外有石如門,謂之天門,往來者經此。相傳秦時邑人霍竜者隱此山,因名,蓋郡境之名山也。嘉靖中,賊黎一統據太乙仙岩為亂,官軍討平之。
  竜臺岩縣東北二十裏。有巨石如臺,臺下為岩,岩前有池。又縣北十裏有白雲岩,近{敖山}山南麓。縣東七十裏有青竜岩,上有懸泉千尺,相傳竜蟄其中。○銅鼓嶂,在縣北。又有葫蘆峒諸險,皆賊出沒處。嘉靖四十五年,撫臣吳百朋遣將破賊賴清規於此。
  ○竜江在縣城南。自江西安遠縣西南流經縣城東,又西南流經藍口巡司,入河源縣界。《郡志》雲:東江源出竜穴山,東北流三百裏,會安遠縣黃埠水及和平縣氵利江水,並流而西南出,環繞縣前雲。
  {敖山}湖縣西北二裏。周數裏,{敖山}峰之水註焉。中有水心寺,東有蘇堤。《志》雲:宋端平初,循守宋詡築堤壅水,循隍竇以疏漲,且溉堤下之田千餘畝。元季堤潰湖湮。嘉靖二年,邑令韋邦憲復修築。
  ○通衢鎮縣北百裏。有巡司,洪武九年設,防陸路過山之險。又十一都巡司,在縣東北百五十裏,洪武二年設,為縣境水陸之衝,防守最切。○老竜埠頭,在縣南二十裏。其地為水陸舟車之會,閩粵商賈輻輳於此,一邑要區也。萬歷中,建城戍守。
  猴嶺隘在縣西北。山深地險,與和平、河源縣接界。隆慶末,賊鮑時秀據此作亂。萬歷中,官軍討平之。又鐃鈸山隘,在縣北,亦險峻。萬歷初,賊宋福達據此作亂,尋就撫。○鐵竜隘,在縣東北,接江西安遠縣界。或以為鐵爐隘。萬歷初,賊葉楷據此作亂,尋討平之。今隘廢。
  塔下堡在縣西北。水道出江西定安、安遠二縣界。又有濁溪、高澗諸處,舊皆為哨守處。○雷鄉驛,在縣南二裏,馬驛也。又通衢巡司,東有通衢驛。《輿程記》:自雷鄉驛過嶺,六十裏至通衢馬驛,又六十裏至興寧縣。
  長樂縣府東北四百八十裏。東北至興寧縣七十裏。本興寧縣地。宋初為長樂鎮。熙寧五年,改為縣,並割竜川地益之,屬循州。明初改今屬。《城邑考》:縣城,洪武二十一年築,嘉靖初增拓,尋復修築,周五裏有奇。編戶十裏。
  ○紫金山在縣治東北。下有鹿坑水。又東山,環縣城東,與民居接。又東南二裏有塔岡。《志》雲:縣北有迎竜山,峰巒突起,稱為秀麗,一名五華山。稍北又有仙掌山,上有仙掌石。○貴人山,在縣西南三十裏,上有井,常盈不竭。
  嵩蠃山縣南九十裏。峰巒連屬,起歸善、海豐,終於潮州,為一方巨鎮。山出石可煮鐵。○金魚嶺,在縣西九十裏,每霖雨,水溢其旁,岡阜皆沒,獨此嶺形如雙魚,鬣悉具,若騰躍於巨浸中。又縣西南六十裏有天雲嶺,枕江跨𠔌,常有雲煙出沒其上。相近者曰排嶺,層巒疊嶂,環列如堵,其中沃野彌望。又漆木嶂,在縣西百裏,重峰聳列,上多漆樹。又西五十裏有石馬嶂,峰巒峻巨,絶頂草木繁茂。
  ○清溪河縣西三十裏。一源發於竜川,一源出縣西廣信都,有竹溪、黃浦、董源諸水,皆流合焉,東流經興寧縣界合通海河,又東南入程鄉縣境,下流入海。○黃浦溪,在縣南三裏,有二源:一出漆木嶂,一出縣西南百洋潭,合流而東,又東北入於清溪河。
  ○清溪鎮縣西三十裏。有巡司。又縣南百裏黃牛渡有十二都巡司。俱洪武五年建。《志》雲:縣境有隘十一:曰銀坑,曰古樓坪,曰榕樹,曰平塘,曰解紗徑,曰芙蓉徑,曰象鼻徑,曰董源車塘,曰平塘,曰大,曰秋溪火載徑。
  興寧驛縣城南一裏。縣東南六十裏又有七都驛。《輿程記》:自興寧水馬驛下水,七十裏至七都驛,又八十裏而達潮州府程鄉縣。
  興寧縣府東北五百五十裏,東南至潮州府程鄉縣百三十裏。本漢竜川縣地。晉鹹和六年,置興寧縣,屬東官郡。宋、齊因之。隋屬循州。唐仍舊。南漢乾亨初,升為齊昌府。宋復為興寧縣,仍屬循州。元因之。明初改今屬。城周三裏有奇,編戶七裏。
  ○齊昌廢縣在縣北。蕭齊置,屬東官郡。隋廢。唐武德五年復置,屬循州。貞觀元年,並入興寧縣。《志》雲:南漢置齊昌府,使其子守之,在今縣北五裏洪塘坪。宋開寶四年,為縣如故。《城邑考》:興寧縣舊無城。成化三年,始築磚城。嘉靖三十九年增修,崇禎八年復營治焉。
  武婆故城在縣西。《志》雲縣西五裏有梅山,傍為竹山,亦名天燭山,武婆城在其下。五代之季,四方雲擾,峒賊乘機劫掠,有武寡婦者富而纔,糾閤村落,築城自衛,因名。
  ○赤山縣南三裏。濱河層峙。又神光山,在縣西南五裏,形如展旗。宋邑人羅孟郊讀書山下,嘗見異光。○和山,在縣東十裏,高百許丈,狀若旋蠃。其陽有麻石岩,深廣數丈,兩峰環抱,一峰背聳,周道左達丹崖,右聳岩中,清泠如浸。又雞靈山,在縣東三十裏,高出群山,氣勢雄峭。
  寶山縣東北六十裏。高六十餘丈,周三十裏,勢若樹屏,循、潮二州之分水嶺也。唐韋袞刺潮州經此,因名丞相嶺。有巨石如馬,外險中衍,曰石馬峒。《志》雲:元末陳友定采礦於此,得銀數百萬,因名寶山。明嘉靖中,賊據石馬洞為亂,尋討平之。又東北十裏曰鐵山障,五峰峭立,迥出群巒,昔有鐵冶。山之東為藍坑凹,接程鄉縣界。
  大望山縣北九十裏。亦名大帽山。南界程鄉,北界安遠,層巒疊嶂,茂林叢棘,舊為賊巢。弘治十六年,犭寇起於此,官軍討平之。正德七年,賊復熾,督臣周南破之,赭其山。
  黃土嶺縣西十五裏。高五十丈,與長樂縣分界。《志》雲:黃土嶺,地名麻頭,過此即長樂縣之董源車塘隘。又雞鵒笄峰,在縣東南四十裏,孤峰獨秀,勢插雲霄。○黃沙嶂,在縣南三十裏,高百餘丈,周百裏。又縣南二十裏為佛子高嶂,高二十丈,廣亦數十裏。
  ○通海河在縣城西。合吳田溪、西溪、東溪、許陂溪、涼溪、洋步溪、遠安溪、通海橋溪、黃田溪、篤陂溪、湯口溪、淡坑溪十二溪之水,匯於城西,是為水口,又合長樂溪、上保溪、中保溪、博溪四溪之水,共十六溪,東南流達潮州,入於海。《通志》:通海河,一名西門河,河水中斷,受諸𠔌之水,實為衢路咽喉。今溪在邑北曰涼,曰洋步,曰下水,曰石馬,曰竜歸洞,曰吳田,曰李田,曰羅岡,曰大望山,曰溪尾,曰楊梅寨,曰上下,凡十二溪,匯流為河。又寶山溪自東來,經城南而西註,麻嶺溪、竹山溪、烏池、洛洞、牛牯陂、曾坑六溪之水,自西來而東註,由此東流,環繞縣治,則遠安打石坑之水,自西南來註之,至縣治東南隅而南下,則洋湖、潢湖、篤陂、白水寨、湯口、黃基瀝、黃竹嶺、淡坑八溪之水註之,謂之水口,乃合長樂三保博溪之水,東南流入程鄉縣界。
  杜田河在縣北。《志》雲:水自安遠尋鄔保東流百五十餘裏,復折而西流,名曰赤石渡。又西南流入竜川縣界,為河明潭,下流註於東江。又雙頭溪,亦在縣北,下流匯於河明潭。○黃陂溪,在縣東,發源德馬寨;又有蓮塘溪,發源虎尾坑,與縣東南之沿瀧溪分流合註,俱入於通海河。
  ○水口鎮縣南四十裏。有巡司,洪武八年置,為興寧、長樂二水交流之所。又十三都巡司,在縣北百二十裏,與江西、長寧縣接界。洪武四年,置巡司,防大望山、岑峰、丹竹樓賊巢。正德六年,移建於白水寨。嘉靖六年,始議於故址築城,遷巡司於城內,城周二裏有奇。天啓六年,賊入境,城毀。崇禎五年修復。
  石馬隘縣東四十裏。路通潮州府程鄉、平遠縣。又徑心隘,在縣東五十裏,亦路出程鄉。又竜歸洞隘,在縣北七十裏,亦通平遠及竜川縣。隘口有偷牛棟,崎嶇險峻,過此為石鎮與平遠縣接界處也。○黃竹塘隘,在縣西三十裏,路通竜川縣,有石坑鎮,地荒僻,為寇巢。縣西五十裏又有大坪隘,亦路出竜川。《圖說》雲:縣西有筠竹嶺隘,通長樂縣。
  消陂尾隘縣南七十裏。亦路出程鄉,為水口之外衛。《志》雲:縣北九十裏有羅岡隘,接江西安遠縣界。又縣境有四都隘,舊為戍守處,今廢。○黃茅尖頂寨,在縣西四十餘裏山頂,旁有天然湖,四時不涸,俗呼野豬湖。又大竜田盤石圍,在縣北十餘裏,其地有九十九墩,昔嘗議建州於此。《志》雲:縣境圍寨凡百餘處,皆為禦寇之所,惟縣北十裏之張陂瀝竜和圍,又北五裏至泠井水竜和圍與大竜田盤石圍,俱磚石包砌。
  周塘驛在縣東南。萬歷四年建。
  河源縣府北百五十裏,東至竜川縣二百五十裏。漢南海郡竜川縣地。蕭齊始析置河源縣,以縣東北有三河之源而名,仍屬南海郡。梁、陳因之。隋屬循州。唐仍舊。南漢屬禎州。宋屬惠州。《城邑考》:縣舊無城,洪武二十八年創築,弘治五年增修,周二裏有奇,編戶十裏。今置連平州,析縣屬焉。
  ○休吉廢縣在縣東。蕭齊置新豐縣,屬南海郡。隋屬循州,開皇十八年,改縣曰休吉,大業初廢。又石城廢縣,在縣東北,唐武德五年析河源縣置,貞觀初省。○竜川故城,在縣東北百七十五裏。秦縣治此,趙陀為竜川令,築此城。漢、晉以來,皆為縣治。隋開皇十一年,省入河源縣。唐初復置竜川縣,屬循州。貞觀初,省入歸善縣。一云今竜川縣東二裏有竜川故城,似誤。
  ○梧桐山縣東南十裏。形勢峻聳,多梧桐。又縣西北十裏有鳳皇山,與梧桐山隔江相對。又有桂山,在縣西十五裏,峰岩聳峙,多桂樹。○平陵山,在縣西八十裏,高數百丈。有通海岩,岩中有泉,潛通海。又西二十裏有岩峭峻,曰景星岩。
  靈山縣東北百二十裏。高百餘丈,上有竜湫,亦曰竜山。又縣北百三十裏曰戈羅山,以尖峰列峙如戈戟也。正德中,為盜藪。又北百餘裏曰亢山,有兩峰相亢,亦名丫髻山。○東桃嶂,在縣北百裏,孤峰高聳。又北二十裏為平石岩,平曠可居,因名。又漂湖岩,在縣北百七十裏,以岩下有小湖也。
  ○槎江在縣南,即竜川江也。自竜川縣西南流入界,繞縣治而南,縈回如帶,又南入歸善縣界。亦謂之東江。○修江,在縣北三百五十裏,一名新豐江,石磧險峻,東南流五百五十裏入於槎江。劉句曰:河源水自虔州雩都縣流入竜川江,即修江也。一云河源在縣東北三角村。
  ○藍口鎮縣東北八十裏。有巡司,洪武六年置。藍口驛亦設於此。又忠信裏巡司,在縣北百裏,洪武四年設。長吉巡司,在縣北戈羅山下,洪武五年設,後改屬長寧縣。《志》雲:縣有古城堡,亦戍守處也。又縣南有南湖鬥隘,縣境又有中村、古雲二隘。
  寶江驛在城南江濱。又縣東北四十裏有義合驛。又東有藍口驛,為竜川縣往來之道。
  和平縣府北五百八十裏。西北至江西竜南縣二百二十裏,西至韶州府翁源縣三百裏,東南至竜川縣百八十裏。本竜川縣和平峒地,山林深險,盜賊盤據。正德十三年,撫臣王守仁奏置今縣,又割河源地益之。明年築城,周二裏有奇,編戶四裏。今置連平州,析縣屬焉。
  ○東山縣東一裏。高百丈,周三裏,形如卓旗。又紫雲山,在縣東北五十裏,高五百丈,周八十餘裏,上有岩,朝夕有紫氣騰起。又東北十裏曰烏虎山,高二百丈,周二十裏,形如虎。
  氵利頭山縣北八十裏。亦曰和平峒,綿亙深遠,接江西竜南縣境。其最近竜南者為上氵利,在岑岡者為中氵利,和平峒謂之下氵利,氵利溪水出焉。旁多奇石,岩險仄。正德中,賊黨池仲容者巢穴於此。十二年,贛撫王守仁討之,先以計擒其魁,遂舉兵由竜南泠水徑直搗下氵利大巢,又發諸路兵入三氵利,賊驚懼,據險設伏於竜子嶺,官軍進擊之,剋其三氵利大巢,餘賊走聚九連山。事平,以和平峒巡司改為縣,而移巡司於氵利頭竜子嶺。見贛州府定南縣。○羊角山,在縣北九十裏。相傳山時有金鼓聲,金則兵起,鼓則兵息。正德初徵池大鬢,嘉靖初徵曾蛇子,屢有驗。
  九連山縣北百裏。峰巒高峻,林木蒙密,東連竜川、河源,南連博羅、增城、竜門、從化,西連乳源、氵翁源,北連贛州竜南,凡九縣界,因謂之九連山。正德中,三氵利餘賊屯聚九連山,山四面險絶,惟一面可上。守仁設計剋之,賊走,官軍四路設伏,擒斬略盡。《圖說》:山多蟲蛇,害人最甚。秋鼕蟲蛇入穴,賊備幹糧入山,連月可藏,故能亡命。春夏蟄發山中,不能久藏也。○雲山,在縣西北百裏,有大小二山,遇鼕積冰,彌月不消。
  蠟燭峰縣北七十裏,地名岑岡。高八十餘丈,周五十餘裏。又竜歸岩,在縣西百裏氵利頭麯潭,口闊丈餘,深入不可量,中有水流出,可灌田五六頃。嘉靖六年,官軍討曾蛇子,步入三四裏,不見賊而還。又燕子岩,在縣北百五十裏,岩深廣可容五百餘人,中有流泉。遇警,鄉人輒避寇於此。○五花嶂,在縣北二十裏,邑之負山也,高五百餘丈,春夏之間雜花如綉。又有仙女嶂,在縣東北二十裏,亦高秀。
  ○三氵利水在縣北三十裏。其源一出竜南縣之牛岡,一出九連山,水流屈麯經三氵利間,溪澗之水皆合焉。亦曰上、中、下三氵利水,竜川、長樂、竜南、安遠四縣交接之道,閩、廣、江西閏餘之地也。王守仁雲:三氵利之地,守之足以控諸賊之咽喉,不守則為狐鼠之窟穴。蓋以山溪深阻故也。《圖經》:三氵利水,東流合湯坊水、烏虎鎮水,南合縣前溪水,下流經竜川入於東江。
  鎮水縣東北六十裏。源出紫雲山,東北流經烏虎山下,匯竜南、安遠諸小水,又東南合和平水,即氵利水也。縣境之田多賴以灌溉。又湯坊水,在縣北二十裏,其上流有漆木嶂、大門山二水,合而東流,入於和平水。
  ○氵利頭鎮縣北九十五裏。有巡司。《志》雲:司舊置於今縣治,正德中改司為縣,而移置巡司於此。又有氵利頭鎮隘,在縣東北百二十裏,嘉靖三十四年立隘,環以墻垣,置兵戍守。○岑岡營,在縣東北三十裏,北通江西定南縣下歷保及安遠縣黃鄉保諸處,舊屢為賊巢。萬歷十四年,設岑岡營,撥兵戍守。
  中村隘在縣西。又西有驢子隘,路通翁源。《志》雲:縣東有平虎鎮、東水二隘,通安遠、長樂,東南有黃竹坑一隘,東北有陽陂、三折水、黎頭、古鎮四隘,皆道通竜南。又縣南有高車山隘,縣北有烏虎鎮、三角山等隘,皆設兵戍守。
  附見:
  惠州衛在府治東南。洪武三年立千戶所,二十三年改為衛。○長樂縣守禦千戶所,在縣治東,洪武二十四年建。河源縣守禦千戶所,亦在縣治東,洪武二十八年建。又竜川守禦千戶所,在縣治西,洪武二十年建。俱隸惠州衛。
  碣石衛在海豐縣東南百二十裏濱海。洪武二十三年建。○海豐守禦千戶所,在縣治東。又捷勝守禦千戶所在海豐縣南八十裏,甲子門守禦千戶所在海豐縣東二百十裏,皆濱海。又平海守禦千戶所,在府東二百裏。俱洪武二十七年置,隸碣石衛。
  ◇潮州府東、南至海岸俱百五十裏,西南至惠州府七百九十五裏,西北至江西贛州府千一百六十七裏,北至福建汀州府六百六十裏,東北至福建漳州府五百五裏。自府治至布政司千一百九十裏,至江南江寧府六千五百八十裏,至京師九千七百四十七裏。
  《禹貢》揚州南境。後為閩越地。秦屬南海郡。漢初屬南越國,武帝平南越,復以其地屬南海郡。後漢因之。晉鹹和七年,屬東官郡。義熙九年,又析置義安郡治海陽縣。宋、齊因之。梁兼置東陽州,後改曰嬴州。陳廢州。隋廢郡,改置潮州,大業初復曰義安郡。唐武德四年,仍置潮州。天寶初曰潮陽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時,屬於南漢。宋仍曰潮州亦曰潮陽郡。元曰潮州路。明初,改路為府,領縣十一。今因之。
  府介閩粵之間,為門戶之地,負山帶海,川原饒沃,亦東南之雄郡也。往者,倭寇闌入則警戒東南,姦宄伏藏則張皇西北。郡蓋非閑暇之地矣。
  海陽縣附郭。漢南海郡揭陽縣地。晉鹹和中,置縣,屬東宮郡。義熙中為義安郡治。隋為潮州治。宋、元因之。今編戶三十裏。
  ○海陽故城在今縣治東。晉置縣於此。義熙以後,皆為州郡治。《城邑考》:府舊有子城,宋至和九年築,北繞金山,東臨大江,外郭則土垣也。紹興十四年,稍移而南,循濠舊址砌。紹定、端平間,工始竟。元大德中,修東城濱溪者,名曰堤城。明洪武三年,復闢其西南隅,砌以石。弘治八年,大水,北城壞,旋復修築。嘉靖、萬歷間,皆嘗營治。有門七,環城有濠,城周九裏有奇。
  ○金山在府治北。形如覆釜,高四十丈,周三裏,中有小湖。一名金城山。東臨惡溪,西瞰大湖,為一郡之勝。城西北一裏曰湖山,舊名銀山,山下有西湖,因改今名。高五十丈,周十裏,巔有浮圖,形勝與金山相並。又有韓山,在府治東,頂有三峰。唐韓愈守是州,嘗遊此,因名。○九郎山,在府東北十裏,起伏有九,右為尖峰,高百餘丈。
  桑浦山府西南四十裏。高二百丈,周圍五十五裏,崔嵬蜿蜒,跨海豐、揭陽二縣,為東南巨鎮。有桃源洞及寶雲、白雲等岩産茶,其北麓多桑,因名。又西南十裏曰獅子山,上有石岩屈麯,又有浮圖曰獅子塔。又南為甘露岩,岩前為玉簡峰,與郡城對峙。
  瘦牛嶺府西北五十五裏。一名雲落山,為往來通道,即揭陽山之南麓也。又有鳳棲峽,在府北二十裏,兩山對峙,鳳水經其中。
  ○海府南百五十裏。有南洋三灣。嘉靖三十八年,官軍敗倭賊於此。
  韓江在府城東韓山下。源出江閩汀、贛二州境,流入界,會三河而南出,又合産溪、九河、鳳水,過鳳棲峽,經惡溪而至山下,為韓江。又經老鴉洲,分流為三:一自縣東溪口達澄海水寨入海,一自縣南分東西二流俱入於海,一自溪口東南流達急水門,經北關亦入於海。
  惡溪在城東北。一名鰐溪,亦名意溪。唐元和中,溪有鰐魚,刺史韓愈作文驅之。宋鹹平中,通判陳堯佐斬鰐魚於此。中有壘石,名曰巒洲塔。韓江經此,合流而南,蓋即韓江之別名矣。○産溪,在府北九十裏,東南流會於韓江。又有九河水,亦在府北五十裏。又鳳水,在府城北,一名鳳凰溪,源出饒平縣鳳凰山,皆匯於韓江。
  三利溪在府城西。導濠水,西歷潮陽、揭陽二縣,回抱麯折,殆將千裏,而後入海,三縣利之,因名。又有楓溪、新溪,源出湖山,俱來會焉,註於鳳塘,達於楓口徑,入於海。《通志》:三利溪,宋元間瀎。明正統以來,日就湮塞。弘治五年復瀎,八年復塞,至今惟小溝泄水潦而已。又中離溪,近《志》雲:在縣西南四十裏,地達揭陽,邑人薛侃瀎,起竜溪,過桃山,達楓口,入於海。
  西湖在府治西湖山之陽。綿亙十餘裏,今漸湮塞。又東湖,在城東韓山後,四山環繞,湖瀦其中。又府東南二十裏有官障湖,産龜,亦名龜湖,中有洲約二裏許,下流亦入於韓江。
  急水門溪府南二十裏。韓江之水分流出此,合雙溪以入海。兩山夾峙,中橫大石,水勢迅駛奔涌,因名。○老鴉洲,在府東,扼韓江中流,今名鳳凰洲。廣一百八十五丈,袤六百三十三丈有奇,廣濟橋跨其上。
  ○北關鎮府東南六十裏海口。嚮設兵戍守。又楓洋巡司,在府南。《志》雲:司舊置於楓洋村,洪武四年改置於園頭村。○潘田堡,在縣西北百三十裏,僻在山𠔌,通潮、揭、漳、韶,為戍守要地。嘉靖中亦改設巡司。《會典》:潘田巡司,舊屬澄海縣,後改屬海陽。又縣有田心、豐順二營。
  柘林寨府東南百三十裏濱海,戍守要地也。今詳見饒平縣。又金山北有摧鋒寨,宋置,今為民居。《宋志》:海陽縣有海門等三寨、三河口????場、豐濟銀場、橫衡等二錫場。○新關隘,在府南。又府境有萬裏橋、湯田、楓洋等隘。舊《志》:縣又有海門、東隴、闢望等隘。
  鳳城驛在府城北。又北七十裏有産溪驛。《輿程記》:自鳳城驛西至揭陽縣之桃山驛七十裏,又西七十裏為潮陽縣之靈山驛,又自産溪驛而北,凡百裏至大埔縣之三河驛。○廣濟橋,在府城東,跨韓江上,廣二丈,長一百八十丈。舊名濟川橋,分東西二洲,創始於宋,明增修之,崇禎以後毀。
  潮陽縣府南百三十裏。西南至惠來縣百六十裏。本海陽縣地。晉義熙九年析置,屬義安郡。宋、齊因之。隋屬潮州。唐永徽初省,先天初復置,仍屬潮州。宋因之。紹興二年廢,八年復置。今城周六裏有奇,編戶三十六裏。
  ○潮陽故城縣西三十五裏。《志》雲:縣初治於臨昆山,即此。唐元和十四年,刺史韓愈移縣於棉陽,即今治也。《城邑考》:縣城,元至正十二年築。洪武二十四年,因故址修築。正統十三年,始以石。天順四年,城始就。弘治以後,屢經修築。
  ○東山在城東。其相接者亦曰韓山,疊嶂層巒,參差奇勝。又城西十裏有西山,形勢[B18D]{山闢},上有磚塔,下有石室,名海潮岩。又西十裏曰曾山,雙峰並峙,亦名雙髻山,出海望之愈高。○臨昆山,在縣西三十五裏,相傳舊縣置於其下。相接者有竜首山,一名猴子山。又錢澳山,在縣東十裏,前有蓮花峰,下臨滄海。又東五裏曰大湖山,亦南臨海,下有竜潭。又十裏曰廣澳山,北有招收山,三面距海,盤據數十裏,地多斥鹵不可耕,河渡通焉。其北十裏曰磊口山,馬耳在其外,是為洋海之門。
  潯洄山縣北十裏。山在水中,為邑之後。東有三嶼,白嶼尤桀起。○鐵山,在縣西北八十裏,山聳秀,為群山之冠。山之西接普寧縣界,其北曰牛戶山,接揭陽縣界。又南山,在鐵山西南十裏,連峰接岫,林嶺深峻,盜賊多窟穴其中,亦名大南山。
  靈山縣西五十五裏。山高聳,下有卓錫泉。唐元和中,僧大顛居此。《志》雲:縣西南二十裏有石龜山,面枕練江,有石林立如笏,是為邑之西障。又南十裏曰神山,平地突起,林木森秀。○????嶺徑,在縣西百裏。其山與普寧縣接界,道通惠來縣。又西南有林昭徑,亦出惠來縣之道也。
  ○海在縣東南。《志》雲:縣境濱海,潮汐入港,支析成川。招收山臨河,渡長數十裏,南為錢澳、為廣澳,北為馬耳、為磊口,皆通海。磊口,海洋之門也。其外為牛田洋,澄、揭之水皆匯於此,有海門所,為扼要處。嘉靖三十八年,倭賊自福建漳州來犯,自磊門登陸,攻海門所,官軍擊敗之,是也。
  練江在縣西南石龜山下。源出海陽縣雲落山,流入境,東流十裏,有氵戎水來合焉。又東二十餘裏,瀟溪流入焉。又東四十五裏,東溪流合焉。又五裏出和平橋,又東流經縣南二十裏,匯衆流而為江。紆回如練,因名練江。又東南入於海。
  東溪縣西七十裏。源出大南山而東註。又瀟溪,亦在縣西。俱流註於練江。《志》雲:縣北諸山之水,皆迤西達於練江。又臨昆山下有西豐水,靈山西北有仙陂水。又西十餘裏有麒麟水及西條、東條之水,南流而東折為氵戎水,合雲落水,即練江也。又西南之水曰司馬浦,東流會於銅鉢湖,迤南有桃溪水,東流會於東溪,其下流皆合流,過和平橋,註於練江。練江,蓋匯縣境諸水為大江,流至海門入海也。
  ○吉安鎮縣西北七十裏,地名貴嶼村。有巡司。又門闢巡司,在縣北六十裏。俱洪武二年設。招寧巡司,在縣東三十裏,洪武二十八年建。桑田巡司,在縣北三十裏,正統十三年建。又云落巡司,在縣西南百二十裏,嘉靖中置,屬普寧縣,後改今屬。《志》雲:縣東三十裏有招收????課司,縣南二十裏練江村有竜井????課司。今竜井司改屬惠來縣。又縣西和平村有河泊所。
  興安鎮縣東南三十裏。有兵戍守。又北關隘在縣城北,河溪隘在縣北二十五裏,門闢隘與巡司相近。又河渡門隘,在招收山下。《志》雲:縣有下遊營,守河渡門、磊口等處。又有韶興營,置於海門所。嘉靖三十八年,倭賊從招寧巡司河渡、磊門入犯。○靈山驛,在縣南門外。又武寧驛,舊在縣南七十裏。《郡志》:縣西南有和平橋,宋宣和中建,長三十丈。元末毀,明初重修。
  揭陽縣府西南七十五裏。西北至惠州府長樂縣二百八十裏。漢縣,屬南海郡。後漢因之。晉廢。義熙中,以其地析置潮陽等縣,後因之。宋宣和三年,始析海陽三鄉置縣。紹興二年廢,八年復置。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七十八裏。
  ○揭陽故城在縣西北揭嶺之南。漢置縣,以揭嶺為名。元鼎六年,伐南越,東越王餘善上書,請發兵從擊呂嘉兵,至揭陽,以海風波為解。後廢。宋紹興八年,卜置縣於留隍村,不果,改置縣於玉窖村,即今治也。《城邑考》:縣城,元至正十二年,因海寇,始築內、外二城。明天順中,增拓內城,以石,並拓外城。成化二十三年,復築外城,石為址。弘治元年增修,十一年皆改以石。嘉靖以後,屢經修治。
  ○揭陽山縣西北百五十裏。形勢,南北二支直抵興寧、海豐二縣界。亦曰揭嶺。秦始皇伐百越,命史祿轉餉,祿留傢揭嶺,或以為即此山也。嶺之陽為海陽縣西北之瘦牛嶺,去縣治百裏。嶺之西為飛泉嶺,壁立數百仞,周圍數十裏,有泉飛空而下,徑通惠州府長樂縣,為惠、潮之關隘,或以此為揭嶺。嶺西北又有貴人山,《通志》:山跨揭陽、長樂二縣界,周圍百裏,曰灘下,曰大竹園,曰礦山頭,曰粗石坑,曰麻竹坑,曰筲箕坪,皆其處也。
  黃岐山縣北十裏。上有石湖,四時不竭,絶頂又有石浮圖,下有二岩,東曰竹岡,西曰鬆岡,皆有洞壑之勝。又五房山,在縣西北四十裏,多竹木,産鐵礦。○三山,在縣西百五十裏,一名獨山,南溪經其下。獨山南四十裏曰明山,東南二十裏曰巾山,峰岩相望。明山之岩曰天竺岩,甚奇勝。
  桑浦山縣東百裏濱海,接海陽縣界。崔嵬綿亙,多岩洞之勝。詳見前。又東二十裏曰菱池山,三峰插天,中有深池數十畝,岩𠔌林泉為諸山最,下有石岩,形如獅子,中可容千人。相近者又有桃山,旁有小山類桃,因名,逶迤百餘裏。
  ○玉窖溪在縣治南。有南北二源。南溪出海豐、長樂二縣,分水並流,經三山百折而東,過玉窖,會北溪。北溪出程鄉、長樂二縣,分水並流,經貴人、飛泉諸山,又東有石空、循梁、大羅諸水流入焉,過玉窖會南溪,繞縣治而東南至浦灣渡入於海。海口有石馬激潮,聲聞數裏。《志》雲:南溪源出魚梁灘,北溪出瘦牛嶺。又縣東南三十餘裏有雙溪口,南北溪水並會於此入海。
  楓溪在縣東北四十裏大脊嶺下。源出海陽縣,即三利水派流也。東南流二百裏,為楓溪口,亦曰楓口徑,匯諸溪水並註於海。《志》雲:縣東南十五裏有古溪,又南有官溪,南溪派流入焉。又東有中離溪,北溪派流入焉,並註於楓溪。○深浦溪,在縣西北,源出西山,流至北寨入於北溪。又湖口溪,源出縣西五十裏之竜山,流會鬥竜潭,入南溪。又有梅崗溪,出縣東北三十裏梅崗山,一名麯溪,亦流入楓溪。
  ○北寨鎮在縣東。有巡司,洪武四年置於縣東北之岡頭山,後移於桃山。又湖口巡司,在縣東北之棉湖寨,洪武三年置。嘉靖三十八年,倭賊自平和營進赤寮村,劫棉湖寨,尋移營於此。相近有水沙村,是時倭賊焚劫處也。○獅子營,在縣西,亦曰獅頭營,防七成徑關隘。又西北有馬頭營,防石空、飛泉徑等關隘。又東北有長布營,防內、官碩徑等關隘。舊俱有官兵巡戍,今廢。又有西營,在縣西。
  官溪隘在縣南。《志》雲:縣東有桃山隘,北有藍田隘,西有霖田隘,皆為戍守處。又桃山驛,亦在縣東二十裏。又東有大橋。嘉靖三十九年,倭走大橋,官兵邀擊,倭潰走。
  程鄉縣府西北三百裏。西至惠州府興寧縣百三十裏,東北至福建上杭縣三百八十裏。本漢揭陽縣地,晉海陽縣地。蕭齊置程鄉縣,時有程文者以信義行於鄉,因名,屬義安郡。梁、陳因之。隋屬潮州。唐仍舊。五代晉開運初,南漢置敬州治焉。宋開寶四年,改曰梅州。熙寧六年,州廢,縣屬潮州。元豐五年,復置。宣和二年,賜郡名曰義安。紹興六年,州復廢,十四年又置。元至元十六年,升為梅州路,二十三年仍降為州。明洪武二年,省州入縣。今城周六裏有奇,編戶十九裏。
  ○廢梅州即今縣。南漢置敬州。《宋志》作恭州,避翼祖諱也。歷宋及元,皆為梅州治。明初廢。《城邑考》:縣舊有土城,宋皇間增築。明洪武十八年以磚石。弘治八年、嘉靖十九年,皆因大水城壞,復增修之。崇禎六年,亦嘗營繕。
  ○百花障山縣東十裏。形勢起伏,相連如城堞,高十餘丈,與百花洲相映,為縣東之保障。又旗山,在縣東北十三裏陽坡徑口,高百餘丈,周三十餘裏。縣西十四裏又有西山,峰巒尖聳,百有餘丈,山址周回,分為八重,縣西之勝也。其相接者為李洋山。○明山,在縣東南四十裏,高九百餘丈,周三百裏,形如簾莫,下有竜潭,中有仙花嶂,縣之鎮山也。其相近者又有九峰山。又天馬山,在縣南六十裏,高三百餘丈,周七十裏,一名馬鞍山。
  銅鼓山縣東南八十裏。高千丈,周百裏,山勢峻阻,盜賊多窟穴其中,亦曰銅鼓嶂。其相近者有陰那山,高百丈,周二百五十裏,形如仙掌,下有湖。又南為香爐山,高二百九十丈,周三十八裏,以形似名,産鐵礦。○王壽山,在縣東北百四十裏,高八百餘丈,周二百裏,形如殿閣,上有仙牛嶺。又平頂山,在縣東北二百裏,高二百餘丈,周七十二裏,形如展蓋,而頂平産鐵礦。又東北五十裏有竜牙筆山,高二百九十丈,周百餘裏,山勢峭拔,筆狀其形。竜牙,蓋地名也。又薯田筆山,在縣西五十裏,高百六十丈,周二十九裏,形勢秀拔。薯田,亦地名矣。
  梅峰縣西二裏。平地突起,形如覆鐘,一名馬蹄峰。其相近者曰高峰,亦平地突起,形如覆釜,為近郊之衛。又聳秀峰,在縣南二十裏,高三百五十餘丈,周百裏,形如寶蓋,而秀麗聳拔。縣東南三十裏又有雙筆峰,高三百餘丈,周六十裏,二峰並立,峭直如筆。又大峰嶂,在縣北百四十裏,接汀、贛之交,舊為盜藪。○鐵山障,在縣西北九十裏,山徑荒僻,亦故盜藪也。
  ○程江縣西北七裏。源出江西長寧縣大帽山,流經縣西北七十裏,又東南流至城南,註於梅溪。稍東有百花洲,周數百步。相傳洲東有五色水,絢爛如錦,謂之錦江。南流五十裏有小溪自汀、贛來,經縣北七十裏南流會焉。又三十裏曰鬆源溪,源出福建武平縣象洞山,經縣東北二百裏西南流入焉,謂之鬆口。又南二十裏為蓬辣灘,濤浪洶險,聲聞數裏,一名曬甲溪。相傳韓京帥師平潮寇經此,觸石舟壞,曬甲於此,因名。又東南入大埔縣,會三河溪,經府城東而為韓江。《邑志》:小溪,亦名小河溪,源亦出武平縣赤岸山。又鬆源溪,有灘石險惡,僅通小艇。
  梅溪在縣城南。惠州府興寧、長樂縣界諸山之水流入縣境,東會於程江。又周溪,在縣東四裏,源出縣東北之葵嶺,經百花山下,環繞如帶,西會於梅溪。《志》雲:梅溪南有老溪,即梅溪故道,後水勢直下,故道淤塞。今縣西南二裏有老溪角,約長一裏,廣二十餘丈,折而東為新溪。正德十一年,梅溪汛漲,漸嚙城址,鑿此以分水勢,別流過城東,復會梅溪。嘉靖二十五年,復築陂絶流,仍自縣南合於程江。○西洋溪,在縣東南四十裏九峰山下,源出明山,逆流而西會於梅溪。
  ○梅口鎮在縣北,接福建汀州府境。五代梁竜德中,南漢主岩用術者言,幸梅口鎮以避災,閩將王延美遣兵襲之,岩僅以身免。○太平鎮,縣西百裏,有巡司。洪武三年置於縣西南十餘裏梅塘保,二十三年改置於此。又縣西北百二十裏有豐順巡司,嘉靖末置,隆慶初築城,周二裏有奇,以通判駐守,尋以盜平還郡。崇禎初,復增設官軍汛守。《志》雲:縣城北有永定營,一名北營。又縣東百五十裏有上井隘,通福建上杭縣,岡嶺峻絶。東北二百裏有鬆源隘,亦通上杭,山徑崎嶇,鬆源水所經也。西南四十裏有水車隘,山荒澗多。百裏有馬頭隘,路出長樂,為往來之徑道。舊皆為盜賊嘯聚處,設兵戍守。
  程江驛在縣城東。洪武三年置於城西,十八年移於此。又欖潭驛在縣西八十裏,鬆口驛在縣東南八十裏,俱洪武初置。武寧驛,在縣南百裏,崇禎初自惠來縣移置於此。《志》雲,縣西百二十裏有廢東牛驛,元天歷中置,後廢,今屬興寧縣界。○丙村,在縣東三十三裏,舊為盜藪。又東北有蛇坑、小溪壩,俱山寇出沒處也。
  饒平縣府東二百裏,東至福建詔安縣百七十裏,東北至福建平和縣百裏。本海陽縣地,地名三饒,濱海倚山,習俗悍,為盜賊藪。成化十四年,督臣朱英奏置今縣,治於下饒,築城,以磚。嘉靖十四年,大水城壞,旋復補砌,十八年增修。城周四裏有奇,編戶二十七裏。
  ○將軍山縣北三裏。高五百丈,周十裏,巍峨秀拔,一名尊君山。又縣治北有大金山,城環其麓,一名城隍山。縣南三裏曰天馬山,其右有文峰卓起。○桃源山,在縣西北十裏,上有竜潭。又十裏為九峻山,巒嶂重疊頓伏,九折抵大埔縣界。又百花山,在縣西南十餘裏,一名待詔山,産茶最佳。
  鳳凰山縣西北四十裏,東南去府六十裏。其地為下饒保,山高峻,為一郡巨鎮,鳳水出焉,流入海陽縣界。山之西有虎頭山,形如虎踞。○蓮花山,在縣西南九十裏,一名白石山,五峰並列,形若蓮花,東接滄海,西障郡城。
  南澳山縣東南二百裏大海中,去福建玄鐘澳口約三十餘裏。形如筆架,周二百餘裏,內三澳:曰青,曰深,曰隆,即長沙海尾,延袤三百裏,田地沃饒,幾數千畝。洪武二十六年,居民為海倭侵擾,詔令內徙,遂墟其地。其山四面蔽風,大潭居中,可以藏舟。嘉靖初,倭舶於此互市,既而倭自福建之浯嶼移泊南澳,建屋而居,大為粵東患。其後,海寇吳平、許朝光等亦窟穴於此。萬歷三年,增設重兵屯據其地。四年,築城,周三裏。城左右有灣曰白沙灣,為郡境之鎖鑰。《海防考》:南澳周圍六七百裏,有青澳、後澤澳,,番船多湊泊於此。而深澳尤為形險,小舟須魚貫而入,官兵攻剿,勢甚掣肘。嘉靖間,嘗用木石填塞澳口。未幾,倭人使善水者撈起木石,澳口復通。既而劇賊吳平等結巢於此,官兵剿逐之,然常為賊藪。萬歷初,設營置兵,創築三城:一在深水澳,一在雲蓋寺,一在竜眼沙,互相聯絡,墩臺望,錯綜佈置。三處田約共四五萬畝,軍民耕種,可以坐食雲。○石壁山,在縣東百裏。山多岩石,飛泉濺空,眺望最遠。又尖山,亦在縣東接福建漳浦縣界,相近有白鷳山,皆險阻,舊為伏戎之藪。
  大尖峰縣東南百裏。峰巒筆立,為高埕柵之鎮。東有大埕柵,近鳳髻山。又東則虎嶼、獅嶼。西有大港柵,則近煙樓山。南有柘林柵,則近柘林澳。中有紅旗山。四柵之中,設大城千戶所。其東南有鯉魚山,又二裏有紅羅山灣港,皆通潮汐,蟠蜒四十裏,為一方關隘。柘林澳在其南,暹羅、日本及海寇皆泊巨舟於此,因設官兵戍守。
  ○海縣東南百三十裏。縣境諸水皆匯入焉。南澳山在其中,分三澳,與南澳為四,海岸皆沙也。由南澳東折曰青澳,一名青徑口,風濤險惡,鮮有泊舟者。深澳,內寬外險,蠟嶼、赤嶼環處,其外一門通舟,中容千艘,番舶寇舟多泊焉。隆澳,則軸轤往來門戶也,中又有辭郎洲、宰豬澳、後澤澳皆寬衍,海寇嘗竊據於此。又有錢澳,或以為即淺澳,宋少帝駐蹕處雲。
  黃岡溪水縣西北二千裏。有二源:一出桃源山,東流經縣城北而東出;一出九峻山,東南流五十裏至縣東,兩山對峙,為河門。又有程鄉縣梅峰水,從天馬山南下,亦赴河門。三溪合流十餘裏,為大石溪,以溪中有大石蹲踞,溪流經此始停瀦。又十裏為湯溪,一名磐石溪,溪中多磐石,有溫泉涌出石竅中,因名。湯溪又流經東洋屯,十裏為燈塔溪,會大榕、小榕、潘段三溪,又流二十五裏為黃岡溪,入於海。
  雙溪縣西南百五十裏。一曰漳溪。出青峰洞山,東流四十裏合黃岡溪,一曰秋溪,源出蓮花山下,流入南澳,有小江溪流合焉,共入於海。○山尾溪水,在縣東九十里程洋岡下。宋紹聖中,鑿岡北畔為溪,接上流諸水,東行會水寨溪入於海。
  ○黃岡鎮縣東九十裏。有巡司,洪武三年置。又有右營及小江場????課司,俱置於此。《志》雲:鎮峒𠔌邃險,北與福建平和縣接界。嘉靖十四年增築堡城,周六裏有奇。三十七年,倭賊自漳州寇饒平,攻黃岡鎮,據其城,官軍敗卻之。三十八年,復從平和突犯,入分水關,至黃岡,既又自福建雲霄所突入黃岡,皆敗去。《輿程記》:縣東百裏為黃岡驛,自驛達漳州,陸行不過七十裏。○鳳凰山鎮,在縣西北鳳凰山麓,有巡司,弘治五年建。
  柘林寨在縣南大尖峰。西南有柘林澳,西北去府城百三十裏,置寨於此,為戍守要地。《海防考》:柘林波連南澳,跨閩粵之交,海寇恆窺伺於此,往來突犯。蓋他寨或山或礁或港,皆有險可恃,柘林寨南面平洋,海寇揚帆直指,瞬息可至,且四面孤懸,無附近衛所可以緩急應援。邇者海寇李之奇、劉香皆突陷柘林,遂入潮陽、揭陽。劉香且直趨會城,後又突入虎頭門等澳。既而閩帥鄭芝竜破香於柘林寨,患始息,故柘林之備為最切。
  魚村隘在縣東南。相近又有小榕隘,縣東北又有九村隘、嶺腳隘,縣東又有黃山坑、黃岡等隘。○青竹徑隘,在縣東南,接福建漳浦縣界。《志》雲:縣境又有平溪、牛皮石、黃坭大徑、鳳凰小村等隘。
  水寨在縣南,去柘林一日程,近澄海縣界。洪武三年,指揮俞良輔築城,周不及二裏,鑿池於內,置水關於西北隅,內通海港,自南而西轉入水關,瀦於池,以泊戰船。○竹林堡,在黃岡鎮東北,福建詔安山賊由此出沒。嘉靖十四年,置堡於此。《志》雲:饒平東境險厄有茅山、分水二處,皆險要,接平和縣界。嘉靖三十八年,俱立營於此,以禦倭。
  惠來縣府西南三百裏,西至惠州府海豐縣二百七十八裏。本潮陽縣惠來等都及海豐縣竜溪等都地,東南臨海,西北盤礴萬山,僻遠荒略,為盜賊出沒處。嘉靖四年,始析置今縣,治洋尾,築磚城。二十二年,增拓南城,周四裏有奇。編戶三十裏。
  ○虎頭山縣東北一裏。兩石夾峙,其中空洞,外望若虎之昂首。又楊梅山,在縣西二裏,峰巒奇秀,草木繁茂。西南二裏又有釣鰲山,臨江多巨石。《志》雲:縣南一裏有大墩山,上多榕樹。東南三裏曰赤山,平埔突起,其土赤色,因名。○葵嶺山,在縣西北十裏,頂如覆釜,有巨石對峙,溪徑幽險,山寇出沒。先年設兵哨守,今廢。又文昌山,在縣南十五裏,孤峰秀拔,卓立如筆。
  五潮山縣北三十裏。形勢雄偉,高聳如屏,為縣枕山。山西有普陀岩,岩口有潭,常盈不竭。又石鳥山,在縣西北四十裏,形勢峭拔,雙峰並聳,狀如飛鳥。○金剛髻山,在縣東北七十裏,尖峰秀拔,漁舟出海歸路,視此為準。又百花山,在縣東三十裏,亦名百花嶺,以山多異花也。
  黃岡山縣東六十裏。山勢峻,有峰鴓然,雄峙海表。《志》雲:縣西三十裏有梳山,峰巒高廣,亙百餘裏。○峽嶺,在縣西北六十裏,盤徑紆麯,盜賊出沒處也。又銘湖岩,在縣東南三十裏,山麓有石寬平數丈,盤蓋為室,南北相通,中容百餘人。又東南十裏為雙髻山,二峰秀拔,上有岩曰寶峰岩。又縣西八十裏有黃山徑,路通海豐,隘不容車,群盜所窟。
  ○光華溪在縣東北二裏。源出縣東四十裏釋迦嶺,西流經虎頭山,至縣南十五裏合神泉港入海。《志》雲:港在文昌山之陽,中有大石,潮沒而汐見,俗謂之石龜。○羅溪,在縣西二十裏,源出石鳥山,流合東溪,下流會於神泉港。又竜岡溪,出縣西三十裏鶯嘴山,由鱟溪至潦洋,又東入於羅溪。《志》雲:縣城西北有祿昌溪,源出????嶺,入大溪,至白沙會小溪,接赤洲,而南達於神泉港。
  大陂溪縣西九十裏。由澳頭達海豐縣之甲子港入海。又洪橋溪,在縣東六十裏,源出金剛髻山,東至靖海港入海。○赤沙澳,在縣南四十裏,沙堤蔽濤,海艘時集於此,為防禦要地。其相近又有石井澳、鉛錫澳。
  ○神泉鎮縣南十裏。有巡司,洪武初置於縣之北山村,二十七年改置於此。當神泉澳口,海寇猖獗,兵民難以寄頓。嘉靖三年築城,周不及二裏,有兵戍守。又縣東九十裏有竜井????課司,接潮陽縣界。○文昌營,在縣南文昌山下。又有武寧隘,在縣東,接潮陽縣;大陂隘,在縣西,接海豐縣。皆有兵戍守。
  北山驛在城西。舊置於縣北北山村,後改置於此。又大陂驛,在縣西九十裏,接海豐縣界。縣東五十裏舊有武寧驛,今移置於程鄉縣境。《輿程記》:自大陂驛而西,八十裏至海豐縣之東海驛,惠、潮通道也。
  大埔縣府東北百六十裏,東北至福建永定縣二百二十裏,南至饒平縣二百裏。明初為海陽縣地。成化以後,為饒平縣地。嘉靖五年,析饒平縣之洲、清遠二都地,置今縣。《城邑考》:縣東連福建平和縣,北接上杭、永定二縣,西北距程鄉縣,南抵饒平、海陽二縣。其地荒僻曠遠,溪洞險阻,盜賊往往蟠結於此。正德六年,清遠都山獠張白眉依山結營,分隊剽掠。嘉靖二年,悉剿平之。五年,置縣,治大埔村,創築磚城,二載始就,周三裏有奇。編戶二十裏。
  ○義招廢縣縣南七十裏。晉義熙九年,以東官五營立義招縣,屬義安郡。宋、齊因之。隋屬潮州,大業初改曰萬川縣,仍屬義安郡。唐初,廢入海陽。《志》雲:廢縣治,在今縣南清遠都之湖寮村,遺址尚存。縣境又有綏安廢縣,今見福建漳浦縣。
  ○茶山在縣治北山下。有寨,元至元二十一年,閩人塗僑據此,稱塗寨,久之始降。今城垣半跨其上,縣之主山也。山後有白蓮洞。城東北一裏曰伏虎山,一名石柱山,數峰聯絡,其首如虎之伏,西臨大江,東繞小溪,中有高峰如柱,上有寨址。其後又有數峰,起伏綿亙。城西一裏曰獅子山,奇石岩,襟帶江上,有來秀峰。下有山如蠃旋,曰海蠃峰。○南棟山,在縣南二十裏,山高聳。稍南為積竜山,下有岩,前有盤𠔌。又南三十裏有雙髻山,中有石室。
  大河山縣西四十裏。高百餘丈,周四十裏,大河經其西,一名陽石峰。又西四十裏曰烏槎山,多竹木。《志》雲:陰那山,亦在縣西八十裏,相接者曰銅鼓嶂,俱接程鄉縣界,盜賊盤踞其中。又西岩山,在縣西南百五十裏,澗𠔌深杳,下有竜潭。○高昌山,在縣西北二百裏,一名梁山,跨福建漳浦縣界。下有綏安溪,一名越王潭。《南越志》綏安縣北有連山,是也。今詳福建名山梁山。
  天門嶺縣南百二十裏。兩峰傑峙,中有徑通福建平和縣,絶頂有泉,大旱不竭。又風波嶂,在縣東二十裏,高四百餘丈,周四十裏。又有閻羅石,在縣東北三十裏,右達福建永定縣,左達上杭。其石欹仄如磚壁,人不可行,舟經石下,亦必登岸而後進。
  ○神泉河在縣治北。一名大河,即汀州府之鄞江也。經上杭空頭,奔激出叢石中,西流橫帶縣治,會永安、小靖二溪,又西北流三十裏,經大河山西達三河。閩、廣往來,水道之所必經也。
  三河縣西四十裏。上流有三:自汀、杭北註者曰大河,自長樂縣西註者曰小河,自平和縣東註者曰小溪。三支交會,瀠洄氵亭畜,南達府城東,所謂韓江也。○大靖溪,在縣東五十裏,一名漳溪,源出永定三層嶺,灣麯數十裏,繞縣北流入神泉河,所謂永安河也。《邑志》:溪有二源:自漳州來者為漳溪,自永定東洋來者為黃沙溪,合流為大靖溪。又有小靖溪,源亦出永定縣,麯折數十裏,繞縣北會神泉河。
  小河縣西北五十裏。源出惠州府竜川縣界,東流經長樂、程鄉二縣界,會為三河。縣西南又有小溪,源出平和縣赤山岩,西流入境,麯折流會於大河。《志》雲:小溪上源為清遠河,出福建漳平縣象湖山,合諸澗壑流入境,經縣南下流會梅子潭,註於山溪。又有莒溪,在縣東南,源出尖筆棟,流匯諸溪澗水,合清遠河,所謂雙溪也。
  ○三河鎮在縣西。有巡司,洪武九年置。又三河驛,亦置於此。嘉靖中築城,周不及三裏。萬歷末,司廢,有威遠營,設兵戍守。又大産巡司,在縣南大産村,嘉靖十六年置。又有烏槎巡司,在縣西烏槎山下,本烏槎堡,嘉靖末改設巡司。
  虎頭沙隘在縣東北。又縣北有平沙隘,縣東有箭竹凹隘,縣東南有長窖隘、莒村隘、白猴隘,縣南有鴉鵲坪、天門嶺、楓朗三隘,縣西有大麻隘、陰那口隘,俱有兵戍守。《郡志》縣西又有小靖、看牛坪、坑三寨。
  平遠縣府西北三百八十裏,東南至程鄉縣百六十裏,西至惠州府興寧縣百裏,北至江西長寧縣二百三十裏。本程鄉等縣豪居堡、林子營。嘉靖三十八年,以險僻多盜,設通判駐守。四十一年,析福建武平、上杭、江西安遠、惠州府興寧四縣地置縣,以接壤於武平、安遠,因名,屬江西贛州府。四十三年,還三縣割地,惟析興寧之大信都與程鄉之義化、長田、石窟、石鎮四都為縣,改今屬,築城。崇禎中,增修,周三裏。編戶四裏。
  ○鳳山縣南三裏。一名鵝山,縣之主山也。又卓筆山,在縣東南三十裏,高出群峰,下有鐵礦。又有白雲山,在縣東南百裏,一名石鎮山,中有岩洞數處,四壁削成,中通一徑,上平衍有泉,為鄉人避寇地。
  五子石山縣東北三十裏。山多石峰,壁立雲際,其最勝者為寶鼎、寶蓋諸峰,含珠、擊磬、睡佛諸洞。高處約數百尋,好事者緣崖而上,豫章、閩越之境,悉在眉睫間。縣北五十裏有項山,亦高勝,産葛,土人采以為布。
  三段嶺縣東南二十二裏。段,亦作斷。三嶺相接,紆回斷續,通道所經也。縣西北五十五裏又有鳳頭嶂,為江、廣接界處,亦名空頭隘。嶂外即長寧縣丹竹樓,賊巢也。
  ○縣前溪在縣治南。源出項山,東流入鎮平縣,達大埔縣之三河。又石鎮溪,在縣西南,下流入程鄉縣之梅溪。《志》雲:縣有大柘溪、河頭溪、長田溪、壩頭溪,俱東入鎮平縣之石窟溪。《會典》:石窟巡司,舊屬程鄉縣,後改屬平遠,尋又分屬鎮平縣。
  ○石鎮營縣西南百裏。嚮有官兵戍守。又有石鎮村隘。《志》雲:石鎮與興寧大帽山賊巢接壤,其路險,可以遏敵;其山嵯峨,可以固守;其上坦平,可以屯兵;且原田寬衍,可以耕種雲。○腰古隘,在縣西北。東南去程鄉縣二百餘裏,徑路險狹,丹崖若壁,長三十餘裏,通贛州安遠縣。縣北又有分水凹隘,近安遠縣黃鄉賊巢。縣東南又有田徑隘,近武平縣緣繩峰賊巢。舊皆有兵戍守。
  普寧縣府西南百二十裏。西北至揭陽縣七十裏。嘉靖四十三年,析潮陽縣之洋烏、氵戎水、黃坑三都地,置縣於貴嶼,名普安縣。萬歷三年,改築城基於後嶼。十年,以二都還潮陽,止存黃坑一都,改曰普寧縣。十四年,城成,因移治焉,南去舊治二十裏。城周三裏有奇,編戶十四裏。
  ○昆山在縣治東。又有金山,在縣治西。其南曰鐵山,峰巒峭峙。○黃舉林山,在縣東十裏。其北有洪山,孤峰特起,上有泉不涸。
  ○氵考溪在縣東。《志》雲:縣境又有下浦、竹浦、南溪,下流俱註於楓溪入海。
  ○北關隘縣城北。城南有南關隘。
  澄海縣府東南六十裏。東北至饒平縣百三十裏。嘉靖四十二年,析饒平縣蘇灣一都,揭陽縣它江、鰐浦、蓬州三都,並海陽縣之上、中、下外三莆共七都,置澄海縣,創築縣城。萬歷、崇禎間,皆增修,周五裏有奇。編戶五十五裏。
  ○北殿山縣西北七裏。相傳宋太子避元兵至此,設行在,因名,俗呼皇子佃山。又鳳山,在縣北十裏。又北五裏曰仙門山,又二十裏曰三髻山,皆高聳。○蓮花山,在縣北六十裏,與竜舟嶺相連。
  潯洄山縣西五十裏。突起海中,接潮陽縣界。又小萊蕪山,在縣東十裏海中,一名留子山。又東二十裏曰大萊蕪山,亦名雙髻山。《志》雲:縣東南三十裏有南澳山,接饒平縣界,山之左有侍郎嶼。
  ○海在縣東南。《志》雲:外沙海中有鳴洋,聲起若雷,東風西雨,海人每以為候。又牛田洋,在縣西南四十五裏,揭陽境內南、北二溪及楓溪諸水,俱匯於此,入大海。
  三川溪縣北一裏。又北一裏有玉帶溪流合焉。又有南港、北港及黃洲溪、新溪諸水,俱流註於三川溪,下流入海,居民資以灌溉。○橫隴溪,在縣西北二十裏,上通海陽縣之韓江,分二派繞流入縣界,東接諸港以達於海。《志》雲:縣北有大洲港、飛錢港、旗嶺港,縣西南有溪東港、它濟河,又有石港、新港、東港、溪南港,俱縣境通海之道也。
  ○闢望鎮在縣南南洋村濱海。有巡司,洪武五年置。嘉靖三十八年,官軍敗倭賊於南陽灣,賊奔聚闢望港口。明年,官軍搗平之。四十二年,自海陽縣改今屬。○它浦鎮,在縣西南。有巡司,洪武三年置,本屬揭陽縣。嘉靖三十七年,倭犯它浦,又攻蓬洲千戶所,即此。四十二年,改今屬。《志》雲:它浦鎮西北舊有小江場????課司,鎮北有它浦河泊所,其東南又有東隴河泊所。今二所皆廢。
  大場鎮在縣西南近海。其相近有夏嶺、新港等鎮,接連馬耳、萊蕪等海澳,以防賊衝。又有大澄營,在縣南門外。○冠隴隘,在縣西十裏。又西南有它浦隘及烏汀背隘,縣南有南洋隘。
  鎮平縣府北三百六十裏。東北至福建上杭縣百二十裏,北至福建武平縣百七十裏。本程鄉縣地。崇禎六年,因寇變,析程鄉之鬆源、龜漿下半圖,並平遠縣之石窟一、二圖,置鎮平縣,治蕉嶺,築城,周四裏有奇。編戶四裏。
  ○洋子佃山縣西北十裏。三峰鼎立。又有鳳山在縣西南十裏,亦高聳。○竜藏嶂,在縣南二十裏,峰巒高聳,若竜之騰空。又大峰嶂,在縣東三十裏,山半有湖。又鐵山嶂,在縣西二十五裏,與程鄉縣接界。《志》雲:縣城內有蕉嶺,今名桂嶺,縣治所憑也。
  ○石窟溪縣北十五裏。源出武平縣界,南流經此,有石窟洞臨溪上,因名。縣西北有橫梁溪、徐溪,俱出平遠縣界,流入境,東流註石窟溪,會大埔縣之三河達於韓江。
  ○藍坊鎮縣東二十裏。有巡司,與縣俱置。《志》雲:縣北舊有石窟巡司,南去程鄉縣二百裏,地名圓子山徑。四圍皆山,中有徑道,方四十餘裏,通汀之武平、贛之安遠,寇盜往往出沒於此,有兵戍守。本屬程鄉縣,後屬平遠,今為縣境。○鬍椒徑營,在縣東三十裏。又縣西有大麥徑、梅子、天門凹等隘,俱接平遠縣界。
  附見:
  潮州衛在府城內。元總管府故址。洪武元年,置興化衛,二年改潮州衛。○大城守禦千戶所,在饒平縣西。舊《志》雲:在府東北三十裏,洪武二十七年置,築城,周三裏有奇。嘉靖十七年重修。近《志》雲:所在饒平縣東宣化都。又海門守禦千戶所在潮陽縣南十五裏,靖海守禦千戶所在惠來縣東六十裏,俱洪武二十七年置。舊《志》靖海所,屬潮陽縣,北去縣八十裏。成化以後,改屬饒平。
  蓬洲守禦千戶所舊在揭陽縣東南九十裏濱海。洪武二十年,置所於下嶺村,以扼商夷出入之衝。二十七年,移建於西埕村。三十一年,始砌石城,周三裏有奇。嘉靖中,改屬澄海縣。○程鄉縣守禦千戶所,在縣治西南。洪武十五年置於縣治西北,萬歷初遷於此。又澄海守禦千戶所,在縣城內,萬歷初置。已上諸所,俱屬潮州衛。
  〔〕“丈”,原文作“裏”。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敘寧都魏禧敘南昌彭士望總敘一總敘二總敘三凡例二十六則
目次歷代州域形勢紀要序捲一捲二捲三捲四
捲五捲六捲七捲八捲九北直方輿紀要序
捲十捲十一捲十二捲十三捲十四捲十五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