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展示童话大师真实生活:安徒生传   》 童话故事从哪里来?(1)      詹斯·安徒生 Jens Andersen

  “所有文学都源于民间诗歌”,安徒生在1868年写道。通过这句话,安徒生的目的在于强调,对于隐藏在那些农民和城里穷人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神话和传统背后的那个神奇世界,他给予了极大的尊重———这些故事往往与各种各样的迷信和超自然力量联系在一起。在这里,我们终于看到,对于安徒生在40年间所创作的大量童话小说和故事,它就是那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要有意识地去倾听,再加上足够的耐心,任何人都可以在自然界中寻觅到这样一种独特的精神和声音。在童话《一个人能想到什么》中,聪明的老奶奶告诉正在刻苦读书、希望能在复活节前成为作家的年轻城里人,诗只能来源于自然本身———如果你能感觉到它:“只要你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可以有无数的东西作为自己的主题。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农田里的庄稼,无论急流还是静水,你都可以找到写作的素材,但是你一定要理解它,知道怎样去抓住一束阳光。”
  这同样也是安徒生在年老时经常说的话,安徒生在劳堪普庄园做客的时候,他的一个崇拜者问道:“安徒生教授,您的思想到底来自于何处呢?”作家答道:“哦,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在一个大晴天出去玩的话,可能随便会坐在一棵山楂树下,你也许碰巧就会有同样的想法;唯一不同的是,你的想法是你的,而我写下的东西,也只能是我的想法。”
  早在儿时的时候,安徒生在妈妈挤牛奶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汲取这些古老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了。他听过很多故事。最初,做鞋匠的父亲就常常在家中为自己的儿子大声朗读《一千零一夜》。这个富有想象力的男孩还经常和母亲到菲英岛的农田,在收获的季节,田间垄头到处都是故事大王。晚上,女人和孩子们聚在谷仓里,这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终于明白了,当你讲故事的时候,50个年龄各异的人围在你的身边,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你的每一个词,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在1837年出版的第三本书《讲给孩子们听的童话故事》里,安徒生在序言中写道,所有这些民间故事依然清清楚楚地留在自己已经成熟的想象里,现在,他自己也成了一个故事大王,但这些故事却由此而变得更加清晰,更加深刻。“我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叙述这些故事,我会对这些故事随心所欲地进行我认为合适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已经褪色的情景重新在我的想象中焕发活力。”
  在他的文学创作生涯里,安徒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所有权问题一直不以为然,他很少会考虑一首诗的主题思想、一个戏剧片断或是一篇童话故事的来源是否源于其它作家。小的时候,如果他想演一部戏,他会把书中的整个场面“借到”自己的戏中。在1821年到1822年期间,作为哥本哈根的一位年轻作家,安徒生曾经借鉴亚当?奥伦施拉格、詹斯?巴格森和B*9郾S*9郾英吉曼等人的著作,并对他们的文学思想加以拓展。对于浪漫主义艺术家来说,这是一种很普遍的做法。安徒生在第一部小说《徒步之旅》中,就在分散的叙事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德国浪漫文学。同样,在创作于19世纪30年代的3部芭蕾舞歌剧中的两部,则是改编于马萨、莫西、伯亚及其它作家的作品。安徒生在以后的创作生涯中一直延续着这种方式———把别人的故事拼凑在一起,从国外小说、短故事和戏剧中截取自己认为适当的片断,换句话说,只要他认为能激发自己的灵感,他就会这样做。而且他常常认为,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扉页和脚注上提注其它作家的名字,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没有人认为这是犯罪。一方面,著作权法在19世纪初还不存在。除此之外,也没有任何人比浪漫主义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更清楚,任何一种艺术总是需要依靠其它艺术,所有的文学作品,不管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是在其它文学作品的影响下或是与其对立中完成的。对于童话故事流派来说,这一点更为突出。因为它的起源和存在基础就是古人以口头形式复述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就像游牧一样,从一种文化蔓延传到另一种文化,而每一次复述或是改编,故事的内容都会出现变化和更新。按照这种口头讲述的传统,任何人都无权说自己对某一件文学作品拥有所有权。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这件作品,正像任何一个的作家都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启发。1870年,乔治?布兰迪斯在一篇评价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童话故事的文章中说道:“当然,一种完全裸露、毫无掩饰的思想不可能写作;但是,如果没有这种思想及其所推动的文字,任何一个作家都不可能去创作。”
  每当安徒生身处豪华的庄园,坐在漂亮的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读书时,他当然知道应该如何利用自己在书中遇到的好想法。在环游欧洲的时候,安徒生也会把戏院中所见所闻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凭借着无处不在的想象力,在当时公开发行的所有文学作品中,其中的任何篇章都可能成为他使用的对象,因此,裁剪、抄写、剪切和粘贴成为他不可缺少的创作方式。他经常借鉴近期和以往文学作品的元素,并把这些要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这些元素往往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一种准诗词的功能,尤其是在他的小说中,表现为一种针对当时艺术作品的直接或间接引语。安徒生也清晰地意识到,无论是他本人的作品,还是世界文学中的其它“经典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其它作家作品的启发,有的时候甚至是毫无羞耻的剽窃。这一点在安徒生的第一部小说《徒步之旅》中,体现得十分清楚。年轻的主人公和作家,东抄一段,西借一段,便攒成了自己的杰作,原来的作品已经被作家残忍地肢解,在作家的身后留下了鲜血淋淋的足迹,原本的经典之作已经支离破碎,犹如被肢解的尸体散落在地上。他眼看着3架灵车经过面前,灵车里挤满了已经没有了腿、胳膊或是眼睛的作品:

    陈雪松,刘寅龙 编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九州出版社
丹麦亲王写的序言前言(1)前言(2)英文版前言
目录真正的野蛮人(1)真正的野蛮人(2)真正的野蛮人(3)
自然之子(1)自然之子(2)自然之子(3)拥有天赋需要勇气(1)
拥有天赋需要勇气(2)拥有天赋需要勇气(3)舞蹈学生(1)舞蹈学生(2)
舞蹈学生(3)舞蹈学生(4)迈入黄金时代(1)迈入黄金时代(2)
迈入黄金时代(3)迈入黄金时代(4)安徒生的处女作(1)安徒生的处女作(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