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悠悠南北朝:宋齊北魏的紛爭史   》 二十 蕭衍代齊(2)      陳羨 Chen Xian

  兩軍在城南的朱雀航前相遇,蕭寶捲命徵虜將軍王珍國、軍主鬍虎牙等人率十萬多臺軍列陣對抗,又派自己寵信的太監王寶孫手持白虎幡監督作戰。王寶孫大約聽過韓信背水排陣的典故,就在秦淮河上放水,以絶臺軍後路。他也不仔細想想,韓信那是死戰之師,眼下的臺軍卻沒有多少願意為蕭寶捲賣命了。蕭衍的先鋒大將曹景宗、呂僧珍放火焚燒臺軍軍營,全力衝擊,臺軍立時土崩瓦解,四散奔逃,死在秦淮河上的不計其數,後面殺上來的士兵踩着水上的浮屍就衝了過去。蕭寶捲手下將領爭先恐後地獻城投降,蕭衍進入石頭城,督令各軍攻打建康的六座城門。蕭寶捲的軍隊燒了城門內營署、官府,悉數撤入宮城,關上大門死守。
  直到此時,蕭寶捲仍然認為自己穩操勝券,陳顯達、崔慧景兩次圍攻宮城,都是有來無回,小小一個蕭衍又怎會例外?有個實戰的機會,倒是讓蕭寶捲十分興奮。外頭打真仗,裏頭就玩演習。城中的七萬士兵都被他組織起來與宮女、太監等人一起玩打仗遊戲,自己則身穿鎧甲,裝備華麗,乘坐大馬,指揮作戰;他還假裝受傷,讓人用擔架擡走,自作聰明地認為這種方法可以為他消災,免除戰場上的失敗。
  宮城裏準備的柴木衹夠使用一百天,唯一的活路是速戰速决,出城與起義軍火拼。但朱雀航大敗,幸存的臺軍士氣低落,不要說死戰了,恐怕與起義軍一接觸就會奔潰。茹法珍等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跑到蕭寶捲面前叩頭,求他給官兵賞賜錢銀,以提升戰鬥力。蕭寶捲為潘貴妃花錢是眼睛都不眨一下,要他出錢賞賜官兵,卻變得一毛不拔。他抱怨說:“賊兵前來又不是衹要我一個人的性命,憑什麽衹找我要錢哪1一分錢都別想拿。
  軍士們又嚮蕭寶捲提出將宮殿後堂的上好木料拿去加固城防,他也不給,想留着做殿門用。這還不算,他反而下令修造三百人使用的精仗,雕鏤金銀物品,等到擊退蕭衍的軍隊,好來慶功。城裏的守兵再無鬥志,大傢都消極怠工,一心衹想着開小差逃跑。
  茹法珍見狀,就對蕭寶捲說:“有些大臣不用心,以至於無法解圍,應該把他們殺掉,以儆效尤。”
  蕭寶捲尚在遲疑,守城的王珍國和張稷可嚇壞了。王珍國一面派親信嚮蕭衍獻上明鏡,以明心跡,一面與張稷一起通過親信張齊秘密聯繫宮中的太監錢強。錢強答應作為內應,迎接王珍國等人入宮弒殺小皇帝。
  當夜,蕭寶捲獨自坐在含德殿中吹笙唱歌,很晚纔上床歇息。還未睡熟,他便聽得外面殺聲大作,心知有變,縱身跳出北門,往後宮逃去。時值後半夜,宮門已經關閉,蕭寶捲轉身再想找尋其他門路時,已被王珍國與錢強的叛軍團團包圍。蕭寶捲一不留意,被一名太監一刀砍中膝蓋,摔倒在地,口中還在大叫:“奴才造反啦!奴才造反啦1身後張齊又送上一刀,斬下頭顱,用黃油紙包了,送往石頭城請蕭衍驗看。
  蕭衍大軍入城,誅殺茹法珍、梅蟲兒等宦官,以及禍國紅顔潘貴妃。蕭衍進位中書監、大司馬,繼而得到“劍履上殿、贊拜不名”的殊禮。比劉裕、蕭道成的速度還要快,三個月間,他就晉封梁公、梁王(也可看出天下人對立國不長的齊國的確沒有太多感情,南齊末年的暴政又失盡了民心)。
  歷史仍在循環地走着老路。中興二年(公元502年),蕭衍在齊和帝東歸建康途中迫其禪位,接着就在建康南郊即皇帝位,改國號為梁,是為梁高祖武皇帝。梁武帝至今仍如謎一般神秘莫測:他的大軍曾經一路北伐,開疆復土;他的國度曾經慘遭叛亂,生靈塗炭。明君邪?昏君邪?非隻言片語所能道清。在梁武帝的時代,南北朝進入了它的後半期。
  兩個多世紀之後,盛唐的一位詩人劉長卿遊歷南朝故地,傷懷史事,留下了一首為後人傳誦的詩作:
  古臺搖落後,秋日望鄉心。
  野寺人來少,雲峰水隔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
  昔人雖逝,風物尚存。
  請看下部《絶代雙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章 從南北對峙說起一 劉裕發跡(1)
一 劉裕發跡(2)二 桓玄的野心(1)
二 桓玄的野心(2)三 六個月的皇帝夢(1)
三 六個月的皇帝夢(2)四 強國之本(1)
四 強國之本(2)五 拓跋珪功過(1)
五 拓跋珪功過(2)六 拓跋嗣平內攘外(1)
六 拓跋嗣平內攘外(2)七 盧循之亂(1)
七 盧循之亂(2)八 二劉相爭(1)
八 二劉相爭(2)九 翦除異己(1)
九 翦除異己(2)十 討滅宗室(1)
十 討滅宗室(2)十一 劉裕的最後一次輝煌(1)
十一 劉裕的最後一次輝煌(2)十二 失去長安的帝業(1)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