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中国人史纲   》 七 佛教·道教·黄巾      柏杨 Bai Yang

  现在,我们叙述第一次宦官时代中所爆发的黄巾民变。它是中国最大的农民暴动之一,跟当时开始鼎盛的两大宗教相结合,反抗暴政。
  这两大宗教,一是佛教,一是道教。
  佛教据说于上世纪(一)六十年代传入中国(我们不妨推测,纪元前二世纪张窍通西域时,可能就带了进来),东汉王朝第二任皇帝刘庄曾梦见一个金人。有学问的大臣就告诉他,金人是西域(新疆)的一个被称为“佛”的神祗。刘庄随即派遣官员蔡忄音去西域求佛,那时还没有人知道西域的佛是由天竺(印度)传入。蔡忄音于六五年出发,两年后(六七)返国,随同他来的有两位外国籍的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和白马驮着的佛教经典。刘庄特地在首都洛阳东郊。建造一座白马寺,招待这两位高憎并安置经典。不过事实上,白马到中国的六十年代时,佛教在中国已经大大地流行,亲王刘英——刘庄的弟弟就以信奉佛教,举国皆知。
  道教是纯中国宗教,没有人知道它确实的诞生日子。道教跟道家学派有密切关系,老庄哲学的玄虚无为,很容易把人引入一种飘渺幻境。道家学派中有一部分人士转变为“阴阳家”,介乎学派与宗教之间。这种以炼丹炼金,求长生不死药的高级巫师,被称为“方士”,深受历代帝王的欢迎。以后方士中又有一部分转变为念咒画符的人物,道教遂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方士中一位大亨张道陵集神秘之大成,在四川鹄鸣山修炼。他用符咒为人治病祈祷,称“太平道”。追随他的门徒,都要奉献五斗米,所以也称“五斗米道”。张道陵死后,儿子张衡继承。张衡死后,儿子张鲁继承。张鲁时已到本世纪(二)末叶,各地混战,政府因他拥有群众力量,委派他当汉中(陕西汉中)郡长(太守)。
  ——但要到三百年后五世纪时,名道士寇谦之出世,才确定“道教”名称,并确定尊奉李耳为教主、《道德经》为经典、张道陵为先知。我们要特别注意,“道教”跟“道家”不同,犹如“狗”跟“热狗”不同一样。
  羌战于六十年代最后一年一六九年被压平,东汉政府胜利的代价之一是;没有被战争直接波及的中原地区,因军需孔亟,在苛捐杂税和官员贪暴,以及地主剥削重重迫害之下,引起大规模的逃亡和民变。逃亡和民变又引起因劳力缺乏而产生的水灾旱灾蝗灾。水灾蝗灾又引起农村破产,到处发生人吃人的可怕饥馑。政府中宦官跟士大夫正斗争的如火如荼,没有人关心那些在死亡中挣扎的农民。农民为了生存,遂逐渐集结在一个标帜“黄巾”之下,希望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黄巾标帜下农民运动领袖张角以他的家乡巨鹿(河北宁晋)为根据地,供符咒传教,一方面称太平道,一方面又称弥勒佛再世,成为佛道二教的混血儿。传教十余年,门徒有数十万人。张角分全国为三十六“方”,每方一万人,用四句话作政治号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甲子年是一八四年,一八四年遂成为贫苦农民的盼望。各地公共场所,城墙上,城门上都出现“甲子”字样,人心振奋。
  甲子前一年(一八三)年终,张角的门徒马元义潜入首都洛阳,联络宦官作为内应,准备明年日期到时,夺取首都。可是如此庞大的组织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内奸或变节分子,另一位门徒唐周,像基督教的犹大一样,向东汉政府告密。就在一八四年一月,马元义被捕,被最残忍的车裂酷刑处死。根据口供的牵引,辗转杀了一千多人,并通缉张角。张角仓促间下令起兵,一夜之间,百万以上的农民,掀起暴动。他们用黄巾裹头,以分别敌友。
  一八四年距羌战平息,仅十五年。东汉政府用以讨伐羌部落的军队,恰好用以讨伐黄巾。那些凉州(河西走廊)部队在血腥中成长,强悍善战,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们,无法与他们对抗,尤其是张角又恰好病死,失去领导中心。于是这一历史性的农民暴动,只支持了十一个月,就被分别击溃。然而,这个世界却再也不能恢复以前的原状了。凉州部队开始轻视中央政府,大将之一的董卓,当中央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宫廷供应部长(少府)时,他不愿放弃军权,拒绝接受。偏偏又遇到两个浆糊脑筋何进与袁绍,利用他来胁迫何太后。
  八十年代最后一年一八九年,当洛阳追兵在黄河南岸小平津从宦官手中救出皇帝刘辩时,董卓率领大军,适时的赶到,刘辩就在凉州兵团护驾下,返回首都洛阳。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柏杨历史研究丛书总序第一章历史舞台
一 空中·马上二 河流·湖泊
三 山四 沙漠·万里长城
五 城市六 地理区域
七 演员第二章神话时代
一 开天辟地二 五氏
三 东西方世界第三章 传说时代
一 黄帝王朝二 姬轩辕
三 伊祁放勋与姚重华四 东西方世界
第四章 半信史时代一 纪元前二十三世纪
二 纪元前二十二世纪三 纪元前二十一世纪
四 纪元前十九世纪五 纪元前十八世纪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