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文学者 》 孔子 Confucius 》
第120節:第二十章(1)
高光 Gao Guang
第二十章
傳言《將歸操》琴麯,係孔子所作。趙簡子請孔子來晉,孔子已來至黃河岸邊,但聽說趙簡子殺了竇鳴犢與舜華,孔子喟然而嘆說:趙簡子有這麽多的功績,都是兩人的功勞,他竟然殺死竇鳴犢、舜華,我為什麽要去呢?為了種田而焚毀樹林,那麽麒麟就不會來;打翻鳥巢摔碎鳥卵,鳳凰就不會來。鳥獸尚且討厭傷害同類,何況君子呢?孔子操琴而歌:飛翔在衛國的藍天,重新跨過舊居的門檻,我喜歡什麽就做什麽吧,快樂陶然陶陶然啊。
又有人說,不對了,孔子當時歌的兩句是:狄水激蕩啊,大風掀揚波濤。船槳劃不起來喲,真是難以航行。
陳湣公、蔡文侯真高興啊,要看看孔子是如何絶望的啦,他們總體味絶望,要看看孔子這個聖賢是如何對待絶望的。可真開心。蔡文侯說:人要是絶望了,你就駡娘,駡人,打人。陳湣公說:不不不,你就拼命與女人享樂,吃好的,用好的,天天醉生夢死。蔡文侯說:你完了,楚國不理你,去吳國吧,你在那裏還有一個弟子公冶長,你去對伍相講仁義啊,中庸啊,講禮儀啊,對他說,他做的那一切都不合乎禮,伍相一定喜歡聽。陳湣公樂滋滋地說:你一去吳國,伍相就殺了你!知道他管你這種人叫什麽嗎?仁義賊!蔡文侯忽地看到了樹枝上晾曬着的馬肉,問:孔夫子,聽說你收過三千弟子,是嗎?孔子說:是。蔡文侯問:你要離開魯國,就不能給那些弟子講課了,對不對?孔子有一點驚訝,是啊。子路說:你這叫明知故問。蔡文侯說:聽說你辦的學校是私人的,不是公學,這可不容易,天下真還就沒有一個私人辦學的,一個人收一束幹肉就算是交了學費?顔回大聲說:夫子是偉大的,你們無法理解夫子的偉大。蔡文侯說:偉大?你是一個偉大的騙子!人人送一束幹肉給你,你卻跑了,跑到陳蔡邊境來了,一跑就是幾年,跟你念書的人算是倒黴了。來人啊,把這晾曬的馬肉收起來,帶走!
子貢大叫:別動,那是我跟你們做生意換來的馬肉!
蔡文侯說:把這些馬肉五條捆成一捆,看能捆出多少捆。兵卒收拾完了,稟報說:一共有五十捆幹肉。蔡文侯說:不夠,不夠,你收了三千弟子,一人一捆幹肉,得有三千捆,白收人傢的幹肉可不行。來人,把這些幹肉燒了!
子路吼喊,欲與兵卒拼命,被顔回扯住:子路,你一動手,他們就會殺人。冉求大叫:不對,不對,我們還有四個弟子跟着夫子的,我們還有四捆幹肉。蔡文侯大笑:你們早把那四捆幹肉吃到肚子裏去了。
看着陳蔡兩國君的笑臉,笑得太得意了,想起他們在夾𠔌會盟時那小心翼翼的媚態,再看他們今日的得意,真是判若兩人。他們在夫差面前是狗,在孔子與幾個弟子面前是狼,真令人悲憤。馬肉都被扔在火中,燒得吱吱作響。蔡文侯拍拍手,很悠閑:這回可以走了,你們四個人還可以來,來找我們,談談生意啊,殺人啊,或是打鬥什麽的,都行啊。對了,顔回啊,你可得天天來,做一點兒小菜吃吃,不然你的夫子一天也活不下去了。
衹有剩下的灰燼,衹有剩下的一點兒米了。冉求把米拿與孔子看,說:衹有這一點兒米了。孔子說:為什麽不煮上它呢,讓我們享受最後幾餐好了。冉求無語,把米交與顔回。
冉求决定,去和陳蔡國君談談。
陳湣公問:你是總管,夫子一定很信任你吧?冉求說:不,夫子最喜歡的是顔回。蔡文侯說:冉求,一個人有沒有價值,總得看他都做些什麽事兒,能不能出人頭地。你也跟他十來年了,得什麽好了?還是土包子一個!什麽仁義啊,禮啊,這些都沒用。你的機會來了,殺了夫子,就可以做陳蔡的國相,你幹不幹?
冉求說:不幹,我不會殺夫子的。
陳湣公勸他:你好好想想,不然就舉薦你去吳國做大夫。冉求說:不,我沒臉見子長。蔡文侯說:你去前,先請伍相殺了公冶長。冉求一笑:伍相是你傢人,你說殺人就殺人?兩人再勸冉求,勸他殺了孔子。冉求一笑說:別拿我當孩子耍,你們兩個在這樹林裏守着,一心殺夫子,但又不敢殺,是怕。怕殺了夫子,伍相會殺你們,誰要真殺了夫子,你們可樂呢。伍相一問,把他押送上去,是他殺了夫子,與你們無關。可惜啊,夫子帶出來的人,沒一個那麽傻。
冉求起身走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昆侖出版社 |
|
|
| 第1節:目錄 | 第2節:看啊,孔子這個人(自序) | 第3節:第一章(1) | 第4節:第一章(2) | | 第5節:第一章(3) | 第6節:第一章(4) | 第7節:第一章(5) | 第8節:第一章(6) | | 第9節:第二章(1) | 第10節:第二章(2) | 第11節:第二章(3) | 第12節:第二章(4) | | 第13節:第二章(5) | 第14節:第二章(6) | 第15節:第二章(7) | 第16節:第三章(1) | | 第17節:第三章(2) | 第18節:第三章(3) | 第19節:第三章(4) | 第20節:第三章(5) | | 第21節:第三章(6) | 第22節:第四章(1) | 第23節:第四章(2) | 第24節:第四章(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