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故道白云   》 第117节:调弦的艺术(2)      Thich Nhat Hanh

  "对,上人。"
  佛陀又问苏纳:"如果你在弦线很松时弹那吉他琴,效果会是怎样?"
  苏纳答道:"上人,琴弦太松,吉他琴是会走音的。"
  "那么,琴弦太紧又会怎样?"
  "上人,琴弦太紧的话,很容易断。"
  "如果弦线刚好,不太松也不太紧,那又会如何?"
  "上人,假如琴弦的松紧恰到好处,吉他琴便会奏出美妙音乐来。"
  "正是如此,苏纳!如果一个人怠隋懒散,他在修行上必定无所成就。但如果一个人过分用功,他也会心疲力竭,难以振作的。苏纳,你要量力而为,不用压迫身心至其极限。这样的修行才会证得道果。"
  苏纳尊者站起来向佛陀鞠躬,以表示感谢佛陀对他的了解和提示。
  一天下午,戌博迦医师来访佛陀。正好佛陀从竹林回来,戌博迦于是便问佛陀可否与他一起步上灵鹫山。看佛陀爬着石级,戌博迦心里充满仰慕。七十二岁的佛陀仍然是那么体强力壮。他轻松地缓步而行,一手持钵,一手提着一边的衲衣。阿难陀尊者以同样的姿态而行。当戌博迦说要替佛陀持钵时,佛陀微笑着把钵交给他,说道:"你可知道,'如来'已经持着钵爬这山不下数百次,一向都没有问题。"
  这盘旋着山边而上的精雕石级是戌博迦的父亲频婆娑罗王所供建的。爬完最后的几级,佛陀便邀请戌博迦在他房子外面的大石上坐下。戌博迦询问佛陀的健康状况和旅途的情形。跟着,他便细心打量阿难陀尊者和佛陀,然后用沉重的语气说道:"上人,我觉得我应该让你知道这边的情形。僧团里发生的事对政局是有直接影响的。因此,我认为你应该知道所有发生的事。"
  医师告诉佛陀,提婆达多尊者想取代佛陀在僧团里的地位,已经是很明显的事实。提婆达多在僧团里和上层的当权派都已有不少的支持者。瞿迦梨便是他的谋士。他又得到迦留罗提舍、骞荼达婆和三闻达多几位比丘的支持。他们全都有不少的学僧在他们的带导之下。提婆达多尊者本身才智兼备,口才一流,很多比丘都非常地尊敬他。虽然他没有正面作出对佛陀和大弟子的敌视宣言,但他却时常对人提及佛陀的高龄和质疑佛陀继续领导僧团的能力。他更曾经暗示佛陀的教导方法落伍,再不适合时下的年轻人。提婆达多深得几位富者门徒的支持,而戌博迦就不明白为何阿世王太子对提婆达多特别拥护。频婆娑罗王是如何地尊敬佛陀,阿世王太子就是如何地尊敬提婆达多。太子给提婆达多建了一座修道中心在伽耶山上,就在佛陀昔日给迦叶兄弟和他们的一千门徒宣讲"火经"的地点。太子每隔几天便会亲自送食物到这里来作供。因此,那些希望讨好太子的商人和政客便都前来这里参加法会和作供。提婆达多的势力已逐渐增长。目前已有三至四百名比丘表明愿意支持他。
  戌博迦望着佛陀,低声说道:"上人,我并不觉得刚才所告诉你的有需要担心。但有一件事,却是真正使我忧虑的-我听闻阿世王太子已开始对自己不能策政感到很不耐烦了。他觉得父亲已独权太久,一如提婆达多想你传衣钵给他一样的没耐心。以我所知,提婆达多更给太子灌输了很多坏主意。上人,这些都是我上次回宫替他们检查身体时得到的印象。万一频婆娑罗王遇到厄运,你和你的僧团都难免会被受牵连。上人,请你小心为要啊。"
  佛陀答道:"戌博迦,我非常感谢你给'如来'的详细报告。知道刻下的情形,实在是很重要的。别担心,万一不幸有此情况出现,我是不会令僧团受到拖累的。"
  戌博迦向佛陀鞠躬后,便回到山下去。佛陀叮嘱阿难陀不要对别人透露这天戌博迦所说的话。
  十日后,佛陀在竹林给三千弟子说法。频婆娑罗王也在座上听讲。佛陀说教证果必需的"五力"。它们就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
  佛陀刚说法完毕,还未及有时间给人提问,提婆达多已站了起来,向佛陀顶礼。他说:"上人,你已年纪老迈,健康大不如前。你应该过一些平淡的生活,以能安享晚年。上人,对你而言,领导僧团的责任太重了。请你退休吧。我愿意替众比丘服务,做他们的领袖。"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1.为步行而行(1)第2节:1.为步行而行(2)第3节:1.为步行而行(3)
第4节:2.牧牛(1)第5节:2.牧牛(2)第6节:3.一大把姑尸草(1)
第7节:3.一大把姑尸草(2)第8节:4.受伤的天鹅(1)第9节:4.受伤的天鹅(2)
第10节:4.受伤的天鹅(3)第11节:5.一碗乳汁第12节:6.蕃樱桃树下(1)
第13节:6.蕃樱桃树下(2)第14节:6.蕃樱桃树下(3)第15节:7.白象之奖
第16节:8.宝石的项链(1)第17节:8.宝石的项链(2)第18节:9.慈悲之路
第19节:10.未出生的孩子(1)第20节:10.未出生的孩子(2)第21节:11.月下之笛
第22节:12.金蹄(1)第23节:12.金蹄(2)第24节:12.金蹄(3)
No.   [I]   [II]   [III]   [IV]   V   [V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