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义说部 》 三春夢 》
第十一回 五營將幫同起義 兩都統徵討叛臣
佚名 Yi Ming
話說楊把總命頭目高昂,領壯軍二百名,往守大街木柵,高昂得令點兵前往;再命頭目高興,領壯兵二百名,守住黌角木柵上面,準備弓矢、灰瓶、石子、瓦片,擋住旗奴,不可近柵,毋得違令。高昂、高興各領命依令而行,領兵前去;又命衆將預備,迎敵公府旗奴,衆將齊聲依令。這且不表。
且說文武衆官聽報劉鎮斬了李大廳、白都司,各吃了一驚,海門廳參將馬鑾同潮陽遊擊莫钅榮,各領隨從兵役回至本任,饒平遊擊餘世堯亦帶從軍,奔回本營,有的手本告退,有的聞帥府內殺將事故,不知端的,先回本營。不在話下。
且說程鄉遊擊朱廣竜,聽報李成功、白玉虎行刺不成被殺,心中大喜,領帶跟隨兵役連忙上馬,奔到董都司公署內堂下馬。
董萬年聽說,慌忙出堂迎接曰:“兄長此來,神色愴愴,是何緣故?”朱廣竜輓住董都司的手,進入內堂,坐定言曰:“啓仁兄,劉大人本日殺了白、李二行刺之賊。”略敘一番,又曰:“頃刻之間,旗兵必殺奔帥府前來,未知帥府有多少兵馬?如何拒敵?小弟忙來請仁兄同助劉大人成功。”董萬年聽說,喜滿胸膛,言曰:“既是這等,待弟邀請黃同協中軍餘國寶、澄海協中軍溫嶽川,同助劉大人退敵公府旗奴。”朱廣竜曰:“如此更妙,又添羽翼,請仁兄速往,不可遲緩。”董都司依命帶二名小校,飛身上馬加鞭,跑到餘、溫二都司。餘國寶等迎進內堂序坐。董萬年告說前事,二人聽罷,不勝欣喜。本來素聞公府旗奴,藉勢凌虐人民,欺殺我等官員,有懷不平,故聞言連聲答曰:“事不宜遲。”即起身一齊上馬,同至公廳內會議。
朱廣竜各頂盔披甲,挂了弓箭,執了器械,跨了戰馬,離了公廳,來至總鎮府。轅門官千總陳虞竜入稟,劉鎮聞報大喜,與衆將等出迎,接入內室序禮坐定。朱廣竜曰:“聞大人斬了白、李二賊,公府必然起動旗軍,攻打木柵,小將等應助大人一臂之力,退卻旗兵,故敢冒冫賣帥府,多有得罪。”劉鎮曰:“說哪裏話,本帥蒙諸公等共聚大義,協力相助,感激在心。”
遂命設宴相待。不在話下。
且說樟林都司程國英見軍校奔來,報說白、李二賊,被劉大人斬首,頭懸東西轅門,號令示衆,程國英聽報吃了一驚,心中惴思劉大人如此斬了白、李二賊,反情已露,公府定然調起兵馬,攻打帥府,一時能有幾多兵馬?如何抵敵?因念潮城之中,將寡兵少,怎麽區處?今日到郡稱慶,安可坐視?猛然醒起,莫如到帥府幫助劉大人一臂之力,拒敵旗兵。主意已定,先命小將到帥府轅門報知,自己全身披挂,結束停當,倒提鋼刀,飛身上馬,引了二十名軍校,奔至帥府進見劉鎮面前參謁。
劉鎮扶住曰:“將軍駕到,請進內堂。”設宴款待。這且不表。
卻說公府左都統鄧光明,密命旗軍,是早前往鎮府打探白、李二將慶壽行刺之事,小軍探聽明白,知白、李二人被劉進忠所擒。奔回報知。鄧光明聞言倉皇無狀,再命旗兵鎮署打探如何?時刻之間,小軍走回報說:“白、李二將被劉進忠所殺,將兩個首級懸挂東西轅門,號令示衆。”鄧都統得報,吃驚不小,即請都統湯加備會齊衆將,同入公府。公爺知衆將進府,升坐內堂,左右都統與衆將一齊參見畢。公爺曰:“今你等入府,有何事故?”鄧光明將白、李二將被進忠擒拿斬首示衆,稟上千歲。千歲聽畢,魂飛天外,魄散九宵,良久方說曰:“而今進忠叛逆,你等如何主張?”鄧都統曰:“啓千歲,今日進忠斬了朝廷將官,反情已露,如今我等領衆將殺至帥府,拿捉進忠解京,請旨定奪,何難之有?”千歲曰:“事已如此,你等速領軍將前去。”鄧、湯二都統依令,鄧光明領具山劉世第,防禦彭惠田、寧保,代子李世裕、李世富、那林、那本、嚮世盛等領旗兵三百名,隨即放炮起行,戰鼓如雷,鑼角喧天,從大街殺來。湯加備領具山覺羅離,防禦羅士卓、董欽,代子於國璉,覺紹兒、包恩、阿山、阿七、王康元等,領旗兵三百名,放炮起行,鼓響鑼鳴,望從黌角進發。按下不表。
且說劉鎮與衆將聚在內堂之中,商議拒敵交鋒之策,忽然探軍來報曰:“啓大人,得知公府旗兵分為二路,一從黌角殺來,一從大街殺來,請命施行。”劉鎮聽報嚮衆言曰:“本帥今日此舉,皆賴諸公之力,全仗楊先生調遣迎敵。”命把總請出師令上封劍,請楊先生執掌。
楊飛熊領命,當堂拜劍令,禮畢,把手一拱,升坐中軍帳中,衆將嚮前一律參見,兩旁侍立,楊把總曰:“諸位明公,共主大義,協力輔助大人成功,掃除公旗,以安百姓,免緻遭害,諸公宜當協力同心。”衆將應聲依令,楊把總即命朱遊擊領都司餘國寶、董萬年,守備崔雄榜、郭三坤,千總張金星、林五常,把總邱振威、李玉消、李雲貴、陳文禺、楊興寧領軍兵三百名,隨同小把總前往黌角迎敵。朱廣竜等,依令各各結束起馬。又請劉大人領都司程國英、溫嶽川,守備朱光、李有祥,千總趙世春、丁朝鳳,把總詹兆奇、施名義、劉成都、鄧陽江、梁朝紀、陳漢中等帶軍兵三百名,出大街木柵外交鋒。
劉鎮依令結束起馬,楊把總調發已畢,出帳落壇,自傢全身披挂,跨了弓箭,提槍上馬,令軍兵起隊。同朱遊擊至黌角迎敵。
話分兩頭。先說黌角,後表大街。
且說朱廣竜領軍來至柵腳,將白旗一動,炮聲一響,木柵大開。楊飛熊將馬一拍,先當柵前,這楊把總怎麽裝束?頭戴銀盔,身披銀鎧,腰拴鸞帶,足鐙黑戰靴,坐騎一隻雪花無霞戰馬,手執白纓槍出在柵前,綉帶飄揚,分外威猛。
那旗軍陣上,代子於國璉立在陣前,見潮將出陣,於代子叱曰:“你等該死!朝廷官軍,劉進忠反叛,理當擒住劉賊,前來獻功,有封有賞;何為還助逆賊反叛?該當何罪!”楊飛熊叱曰:“欺姦主母的旗奴於國璉,我大人今日舉事,皆因你等鄧、於二奴,虐害人民的賊,以安潮州百姓,還領旗奴到來送死。”言畢,就將手中白纓槍,望於代子心窩直刺。
那於國璉如何結束?頭戴嵌寶盔,身披蘭緞鎧甲,坐下烏騅戰馬,使兩支鐵鏈,一支重十三斤,兩支計重二十六斤。見楊把總輪槍刺來,於代子把左手鐵鏈隔住,使右手鐵鏈打去,楊飛熊轉槍往上抵住,虎口幾裂,慌忙退走,餘國寶出來接住交鋒,兩邊金鼓齊鳴,叫殺連天,潮軍一擁,奔殺旗軍,進前迎敵。具山覺羅離,慣使兩支銅錘,一支重十四斤,兩支共重二十八斤。舞動銅錘,從潮軍隊中衝打進來,守備崔雄榜、郭三坤,二將進前敵住,戰鼓如雷,炮聲不絶,旗將奔殺前來,潮兵抵敵不住大敗。覺羅離,於國璉兩個衝殺打來,潮兵紛紛逃走,被他打死者共有三十餘人。
楊把總看他旗兵壯銳難當,忙令鳴金收軍入柵,命將柵門緊閉,旗兵追至柵前,被高興令衆軍發放箭石、灰瓶、瓦片,如雨點一般打下,旗軍慌忙退走,下面叫駡一回。湯都統傳令鳴金收軍,掌得勝鼓,回至公府。楊飛熊同朱廣竜轉回帥府。
不在話下。
且說劉鎮領衆將帶了軍兵來至大街下木柵邊,白旗一動,炮聲已響,柵門大開,軍兵擁出。劉鎮把軍兵列於左右,自已當中,衆將兩旁排列。看官,你道劉鎮怎生裝束?上頂鳳翅赤金盔,身披連環鎖子黃金甲,腰束綉帶,衹穿烏靴,手執大砍刀,重一十八斤,騎着火紅炭色戰馬,相貌堂堂,一表軒昂,恰遇旗兵殺到,左都統鄧光明一馬當先。看官,你知那鄧光明如何打扮?頭戴金獅吞日盔,身披金縷紅緞鎧甲,坐跨赤色駿膘馬,手執兩支鐵钅更,每支重一十六斤,兩支計三十二斤,虎眼圓睜,面生白斑,口似血盆,頦下一部鬍須,坐於馬上,猶如天神下降一般。
鄧光明見劉鎮立在衆軍旗下,遂叱曰:“劉進忠,聖上封你為總兵官之職,食君之祿,必報君恩,何故謀反殺害朝廷將官?本帥提兵到來,理宜下馬受縛,解京定罪,緩死幾時,還敢領兵相拒,管教你死在目前。”劉鎮叱曰:“鄧花面,你這姦賊,敗害綱紀,虐害人民的旗奴,本帥今日起動幹戈,正欲斬你鄧、於二個姦賊,掃除旗種,以安百姓。你可知李成功、白玉虎二賊的首級懸於轅門示衆?”言罷舞動大刀,望鄧光明砍下。鄧光明將左手鐵钅更往上抵住,即將右手的鐵钅更嚮進忠打去。
劉鎮舞大刀遮架,覺得此時不傷手足,在馬上招架,刀有不及,遂嚇了一叫,坐立不穩,扣馬回走,都翻身墜落下馬,在大街吏部唐伯元之四獅亭腳下。
鄧光明見劉進忠墜馬,急忙追上,將左手上鐵鏈,望進忠打下,卻打着四獅亭的石獅,石獅獅耳打去一隻。鄧光明再把鐵钅更打將下來,誰知亭下早躲一個英雄,眼捷手快,看見劉大人落馬,即走避亭下。又見那旗奴將鐵鏈打落,那位英雄手提兩支大鐵錘格住,乘勢超將出來。叱聲:“旗奴!休得持強,看我一錘!”遂將鐵錘望鄧光明打來。鄧光明將身閃去一邊,那坐騎赤色馬後腿上着了一錘,跳將起來,那鄧光明險些墜馬,那馬受痛嚮街上跑去。
把總詹兆奇忙上前扶起劉鎮上馬,都司溫嶽川、程國英引潮軍殺奔前去,那位英雄見旗奴敗走,就乘勢舞動大錘打進旗軍隊中。劉進忠推兵追殺,叫喊連天,那英雄卻似登山猛虎一般,手起錘下,把旗奴打死四十餘人;溫嶽川等已殺近東門街巷口來,具山劉世第,不能拒敵,引旗兵敗走。
劉鎮傳令收兵入柵,將柵門緊閉,同衆將領兵回至帥府前,卻逢楊把總引軍回來。劉鎮接問曰:“未知先生黌角之軍勝敗如何?”飛熊對曰:“旗奴饒勇,其鋒難當。”言罷同入帥府,劉鎮上堂,即請那位英雄相見。那人上前行禮,劉鎮扶住答禮,與衆相見曰:“請問明公,仙鄉何處?尊姓大名?本帥若無英雄相救,必定傷於旗奴之手。”那人答曰:“非也,吉人自有天相,小可有何能為!啓知大人,小可傢住惠來縣赤州鄉,姓張名暢開,渾名攔路虎,投在惠來縣當馬快,今奉本官命來潮州投文書,聽知大人與旗奴交鋒,小可頗有些氣力,一時尋不着兵器,走至打石鋪取兩支大鐵錘,以做兵器。”進忠聽說大悅,如此好奴,命徐稿公將張明公記上功勞簿:“此乃開潮第一功也。”又將衆位將軍功勞登記畢,吩咐設宴與衆將賀功,諸將開懷暢飲。不在話下。
且說鄧都統敗回公府,查點兵士,折去一百餘人。左右二都統入內堂繳令,將勝敗之事,稟知千歲。公爺聽說,愁眉不展。這且不表。
卻說楊把總是晚命守備李有祥,領兵一百名,巡哨東西兩柵,以防敵軍,安過一宵。進忠早起,令衆軍飽食,預備交鋒。
飛熊與衆將同進內堂,見大人請命拒敵之策。
小軍嚮前稟曰:“啓大人,府門外有二位英雄領有二百餘人,欲求見大人請命定奪。”進忠即命詹把總迎接。詹兆奇領命步出帥府。為首二人,見着詹兆奇,忙放下了手中器械,進前便拜曰:“前日小女彼旗奴搶奪,荷蒙恩公搭救,此恩尚未酬謝,我等今日來助大人廝殺,煩勞引見。”詹兆奇扶起曰:“英雄何出此言?今同衆豪傑到來,請進帥府。”於是引入相見。劉鎮問曰:“明公係仙鄉何處?尊號貴姓,望乞指教。”
那人對曰:“豈敢!啓大人,小可乃城外鄉民,離此十裏地名長美橋,姓邱名齊,別號長美彪。這個是小可兄弟邱英,別號烏皂蛇,聽知大人起動幹戈,領衆傢丁共有二百多人,欲助大人,退敵旗奴,不揣冒昧,用特投前,尚氣錄用。”進忠曰:“說哪裏話,二公此來厚意有加無已。”當命設宴款待,酒至數巡。
又見小兵入堂中報曰:“啓大人,府外有英雄二人,欲來求見,無命未敢引進。”進忠曰:“來者究係何人?”小軍曰:“為首一人,帶有一百多人。”進忠命李把總前去引進,入府相見;李雲貴領命,引那人入見進忠,行禮坐下。
進忠問曰:“敢問仙鄉何地?尊姓大名?”那人答曰:“小子係河內古庵人,姓謝名宗,一生為人性急,若路見不平者,我等不顧性命,代人爭氣,因此前後鄉中,喚小子別名,為拼命虎。聽說大人與公府旗奴廝殺,今領衆位義兄弟共有一百餘人,到來助大人殺退旗奴,冒昧投前,休得見怪。”進忠曰:“出言太謙,多多領情。”命人設席相待,謝阿宗與衆將等相見序禮,入席飲宴,酒至三巡。
小軍又忙來報曰:“啓大人得知,公府鄧光明領旗兵從大街殺來,請命施行。”進忠即請楊先生調遣預敵,楊飛熊領命,方欲調遣。謝宗起身請曰:“啓大人,小可初進帥府,無以進見,今旗奴討戰,小可願出馬一陣,殺退旗奴,以為進見之禮。”
言畢,邱英、邱齊兄弟見謝宗勇往,亦嚮上曰:“大人,我等同往柵前,殺退旗兵一陣。”進忠曰:“諸位明公,方纔入席,飲宴未終,安敢勞動公等出陣?”邱英等曰:“大人,目下敵人來侵,安有心於飲宴?”進忠見諸位意切,即命楊先生調兵將相助。
楊把總傳令餘國寶、董都司,同領千總趙世春、丁朝風、陳有美、梁成竜,把總朱中原、李順天、石飛竜、楊智勇,領軍兵二百名,同謝、邱三位英雄為前隊,餘、董二將得令;又請大人領守備蔡長高、林紹基,率領軍兵二百名,為中隊接應;小把總隨後掠陣。調遣畢,令前軍放炮起行,搖旗吶喊來至大街柵下,把旗一攔,三聲炮響,木柵大開,軍兵出至柵前。
左都統鄧光明,領防禦李大捷、李大嵩,參領巴嗔、巴金、巴兀,代子那林、那本、吉大、包恩、張文德、張文壟白盛世、覺紹兒等,引旗軍三百名奔至柵前叫殺。
進忠出柵,旗兵吶喊擁殺齊上。謝宗搶先殺進,逢着代子覺紹兒交鋒,邱傢兄弟亦進前衝殺,餘國寶等嚮前助戰,殺下旗將,一擁奔上對壘。兩陣之中,金鼓齊鳴,炮火連天。
這真是一場大戰,代子覺紹兒被謝宗一鏈砍去,中着坐騎,墜落馬下,謝宗轉過一鐽,剁落他性命。代子張文德殺至,邱英迎着交鋒。這邱英豈是張文德的敵手?被張文德殺得不能招架,面紅心跳。楊把總在柵前遙望,恐邱英性命有失,遂把箭搭上弓弦,左手如托泰山,右手似抱嬰兒,看得真切,嗖的一箭,射中張文德心窩,翻落馬下而死。邱英將鐽刀取了首級,結於腰中,再殺入旗軍陣中。
鄧光明看見折了二名代子,心中憤恨,輪動兩钅更,打入潮軍陣中。衆將不能抵敵,慌忙退走,潮兵折了三十餘人。楊把總傳令鳴金,收回軍馬入柵,閉上柵門。
旗兵殺至,高昂命衆將放下箭石、灰瓶,旗兵見箭石利害,退回一箭之地;鄧都統叫駡一回,收兵回至公府。稽查兵將,失去了代子二名,旗兵一百三十多人,入府稟知千歲。
公爺聽說,心中愁悶不樂。此話不表。
且說劉鎮兵回帥府,衆將迎上大堂坐定,衆將上前報功,謝宗報說殺一個旗將,邱英上前獻了代子張文德首級。
劉鎮大悅,設席賀功宴畢,各回本帳。楊把總令郭守備領兵巡哨兩處木柵,是夜無事。
明早楊把總同衆將進入內堂,見劉鎮酌議用兵之事,言尚未了,小軍忙上前跪稟曰:“啓大人,府門外有一人斯文傢打扮,帶了一個隨伴,欲入見大人。”劉鎮即命千總梁成竜引進入見,兩下行禮畢。劉鎮曰:“請問先生,仙鄉在何處?高姓大名?望乞示明。”那人曰:“好說了,晚生姓蔡名賜平,字茂植,身居武生,係澄海程洋岡鄉人,聽得大人謀起大事,晚生胸中雖無全纔韜略,亦頗備有一長可錄。今來臺下相助,毋以進見,特帶來糧食三百石,獻上大人,以為進見之禮。”劉鎮聞言,十分大悅,一面命人將糧食搬入庫中,一面設宴款待。
酒至三巡,衹見小校又來稟曰:“啓大人,轅門外來有三位英雄,領了五百多人,特來相助。”劉鎮遂命千總趙世春相迎,引入內堂見禮,禮畢。那人言曰:“小生乃是海陽浮洋附近侯廓鄉人氏,姓郭名懷沛,別號白花蛇,知大人與旗奴交鋒,邀同結義兄弟,此人乃是斬頭瀝血頂天立地真男子。”懷沛不慌不忙,說出兩個好漢兄弟的姓名。有分教:帥府聚集拽衆拖牛漢,引出擒竜掠虎人。
畢竟郭懷沛嚮劉鎮說出二人,什麽姓名?且聽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 | 第一回 逢秋霖韓江陡漲 遭春旱潮衆大饑 | 第二回 劉總兵三番賑濟 義成王奏住公旗 | 第三回 於代子縱軍肆虐 拼命虎專打不平 | 第四回 農傢子暗入地獄 嚴通判夢上天堂 | 第五回 觀霜降殺害把總 司馬橋截剝潮商 | 第六回 司馬橋旗奴被拿 烏山寨英雄拜盟 | 第七回 進義吳勇遭毒手 光明國璉惡貫盈 | 第八回 楊飛熊觀星謀叛 餘兆奇進表復明 | 第九回 太封君教訓逆子 續順公拿捉叛臣 | 第十回 白玉虎受謀行刺 楊飛熊將計除姦 | 第十一回 五營將幫同起義 兩都統徵討叛臣 | 第十二回 鄧花面分攻劉鎮 劉掃帚大破旗軍 | 第十三回 劉鎮乘機圍公府 賽妃護駕往饒城 | 第十四回 餘世堯重整旗鼓 何元帥失敗湯溪 | 第十五回 劉潮鎮乞援藩帥 濟南王大下旗軍 | 第十六回 東津救火折大將 文嶽下山救潮民 | 第十七回 曾仲單身劫營寨 何英用計燒軍糧 | 第十八回 文嶽請風施法術 源深大敗回廣東 | 第十九回 世堯固守牛屎嶺 陸雄截劫陵雲山 | 第二十回 瀋鸞花拜恩盡節 康親王大義滅親 | 第二十一回 文嶽設計拔營寨 曾仲泅江請救兵 | 第二十二回 英雄劫取轟天炮 元帥誘殺阿書泥 | 第二十三回 林起忠泄謀處死 徐奇亮受計獻圖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