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色选
大米中通常都程度不同地含有黄粒米、异色粒等,粒度和比重与大米相差无几。只能用色选机将其去除。
3添加剂的潜在危机
现代的食品工业,为增加出产量,为使食品更稳定,改善口感,使用了很多添加剂。植物油多用化学溶剂提炼;餐桌盐常加入铝粉增加滑度;油、糖都用化学漂白剂处理过;预制食物中,都加有防腐剂、抗氧化剂、化学色素、味素。所有这些,满足口腹之欲还可以,但为了健康,我宁愿不要这些添加剂,选择简简单单的五谷、新鲜蔬果,完整的食物。
这些年来,我对自然疗法的营养学发生兴趣,发现食物和健康的关系很密切。也在健康食品店、健康素食餐厅工作超过四年,但对于不少号称"健康食品"的东西,常感到很失望。很多时候,食品供货商只是强调其中一两项成分的优越之处,但细读标签后,就会发现名不副实,产品一点也不天然,充斥了很多化学添加剂,跟普通货色没有两样,但却把价钱标得很高。
根据联合国"食物标签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的定义,"食品添加剂"这种物质,通常我们不会单独食用,也不会出现在天然食物中,但在生产、处理、制作、包装、运送、储存时加进食物里的东西,作用可能是改变食物的色泽、味道、气味、质感,却不一定有营养价值。
在重量上,添加剂也许不会占食物很大的比重,但它们都是化学物质,积少成多,对身体的影响也较大。虽然不同国家、地区都有条例监管,但有关条例都是倾向宽松,让食物制造商有较大的自由,也让不介意食品添加剂的消费者选择。但是,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我是宁愿不取的。
受食品添加剂伤害的高危族群
食品添加剂似乎并不影响所有的人,但如果你有以下疾病,服用某些添加剂可能会使你的病情难以治疗:
◎
哮喘、鼻敏感、慢性支气管炎、经常性呼吸管道炎。
◎
过度活跃症、情绪不稳定、儿童行为问题。
◎
湿疹、荨麻疹、牛皮癣。
◎
经常性消化系统问题,如胃胀、腹泻、腹痉挛。
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
果汁、饮品中,常有安息酸(E210);干果中,常有二氧化硫(E220);预制食物、酒楼餐厅常有味精(E621-625);植物油会有抗氧化剂
BHA(E320)。有些是较安全的,如保持食物酸性用柠檬酸(E330)、乳化剂卵磷脂(E322)、色素中的叶绿素(E140);但有些是较危险和较重要的,包括味精、砂糖和代糖。
人工调味料--味精
食品添加剂族类中,最著名的当然数味精,学名叫"谷氨酸钠"。
日本人很早就知道,用紫菜和一些其他海洋蔬菜烹调,食物会特别惹人垂涎。后来到1908年,一位东京大学教授发现,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是谷氨酸(或译麸氨酸、氨基戊二酸)。
用谷氨酸做成的钠盐,就是"谷氨酸钠",即是常见的"味精"、"味之素"。
日本人研究发现,味精的味道跟平日的四种基本味道(酸、甜、咸、苦)不同,特别赋予一个新味道名字,叫"umami",意思是"好味"。据说,食物加入味精,可以把原来的味道提高达八倍。
据
Umami
信息中心发放的数据,说味精在人类、老鼠的研究上,都非常安全,甚至有数据显示,幼鼠在服用和人类等同分量的一万倍时,仍然是安全的。
然而,另一些研究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发现味精用在幼鼠、白兔、白老鼠、金仓鼠、恒河猴身上,会损害脑细胞。1968年,一位研究员
Robert
Ho
Man
Kwok
更称味精反应为"中国餐馆综合症"(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他详列了食用味精后的反应,包括口腔肌肉紧绷、颈、胸、手麻痹、口渴、胸闷、心跳、昏晕、发冷汗,每人也可能有个别的独特反应。(三十多年后的今日,世界各地的华人餐馆,九成以上仍然使用味精,实在令人忧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