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五虎徵西   》 第十二回 美公主得勝班師 硬將軍斷頭不降      李雨堂 Li Yutang

  詩曰:
  班師得勝女英雄,退敵回朝父寵隆。
  暗保南邦忠勇將,衹緣匹配悅心中。
  當下焦廷貴見元帥說他不必與番臣相駡,死在目前,且由他吧。焦廷貴說:“元帥,我焦廷貴全不吃虧於人的。他駡我們,我駡還他,此乃公平相交之理。我焦廷貴不像你們這等好性兒,由得番奴,駡不回言。”不表宋將之言。
  且說公主人見狼主,下馬步行,來到銀鑾殿上,俯伏塵埃,朝見父王。這狼主一見女兒,滿面笑顔,開言說:“王兒,你且起來賜坐,把交戰的事一一說與為父知道。”公主謝恩起來,坐下說:“父王,這狄青乃是奉宋王之命,前往徵伐西遼,錯點先行官,走差國度,並不是有意前來與我邦爭戰。”狼主說:“女兒,你休聽信他的巧語花言。既然走差國度,乃是平常之事,何不早自收兵回去,因何占關斬將?明是有意而來尋我邦的。”公主說:“父王,此是三關四將自傢不好,不許狄青分辯,定要與他廝殺。這狄青出於無奈,與他們爭戰。誰料殺他不過。這宋將占去三關,四將喪命,想來是他自取的。在陣前狄青細細說明緣故,苦苦哀求,女兒不敢私自放去,今將宋將俱已拿來,現在朝門外。父王,但是狄青衆將非是無名小將、閑等之流,皆是英雄無敵、武藝超群,不可將他傷害了,免得可惜了大宋擎天棟柱的英雄。如今到來我國,非易得的,但得寬容處且赦他幾人。”狼主說:“女兒,若依你的主意,放他回去嗎?”公主說:“父王,依女兒的主意,莫若用良言勸解投降我邦,有何不可?”這番王聽了,微微笑說:“女兒之言有理。你且進宮內贍養精神,為父且問明他,然後勸他投降便了。”公主說聲:“女兒領旨。”拜辭父王,先安頓三百女兵,然後得意洋洋往宮內去朝見母後。娘娘親為更換官服,母女另有一番言說,不必細表。
  再說番君傳旨:“帶上南邦五將,單調狄青來見孤傢。”番兵領旨,即推囚車。狄青一見推上囚車,與番王對面,在囚車內說:“狼主,念狄青刑具在身,不能朝見了。”番王暗說道:“這狄青原是個有禮之人。”定睛把狄青一瞧,見他乃弱冠之年,唇紅面白,雙目神威,氣宇昂昂,堂堂一貌,心想:“這宋王真倒運滅福,為何差他往外邦,死也不歸,生也不回。豈非折了國傢棟梁之將?”即開言說:“狄青,你無事尋端,從來兩國相和。因何起兵到來,占關斬將?今已被擒,可知罪否?”狄元帥說:“狼主在上,狄青已曾在公主跟前細細說明。衹因奉旨要往西遼,走差路途,誤來貴邦。尚未安營,先有禿天竜領兵殺至,猖狂不過,所以誤傷他命。後來嚮禿天虎夫妻、吉林關烏麻海幾人認差賠罪,他卻不肯依允,所以傷了三關主將,原是罪孽淵深。”狼主說:“你既然走差國度,後來知了,連傷四將之後,何不收兵回去?尚敢占住吉林關,又與石亭關主將爭戰?明明是倚着上邦,欺孤下國,藉代西遼之名,要奪我邦。今日被拿,無奈何巧語花言,哄騙孤傢。”
  若議到狄青,不是貪生畏死,說這些軟話,衹因果然自己差了,是以認罪不清,免得番王疑他無端侵擾,便說:“此時若傷了四將,私自回兵,非是丈夫所為。又因焦、李二將被擒,故不得已在吉林關守候。”番王聽了,想一會,暗想:“孤傢與大宋,本無相犯,想必誤走到來,狄青也不是虛言的了。不如依了女兒之言,勸他投降便了。”說聲:“狄青,你的前事,孤傢不與你理論。但是還朝二字休得妄想。往西遼之念也要息了。無故奪關斬將,罪大如天,將你斬首不為過。孤傢念你大朝將士,免你死罪,投降孤國中為臣,你意下如何?”元帥聞言,說聲:“狼主,我狄青身為天朝上將,深沐君恩,怎肯投降你邦為臣?寧可一刀兩斷,决然不把臭名遺於後日。”狼主說:“狄青,你不肯投降,不獨你一人有身首分開之苦,還連累五將了。且你正在青年春少之時,該及早圖高官顯爵,如若在我邦喪了性命,五虎的英名何在?就是你走差路途,妄伐無辜之國,已有欺君之罪。孤傢發怒起來,興兵殺上長安,也要把你問罪。此地活不成,回邦也活不成,縱使孤傢放你,還不免為刀頭之鬼。不如聽了孤傢之言,一人投降,保全五人性命,何等不美?”
  狄元帥聽他一番勸降之言,激得心中大怒,說道:“本帥乃中國大臣,誤到你邦,自知不合,既已被擒,甘心待死。要我投降,萬萬不能!快些開刀,本帥尚為刀下鬼,何妨五將盡遭殃?”番王聽罷,暗說道:“衹因方纔女兒有言叮囑,要留存他六人性命,所以孤傢用好好良言勸解這狄青投降。怎奈這南蠻執一不依,如何是好?”番王正在躊躇之際,衹因兵部恨着狄青殺他女兒,恨不得立刻一刀兩段,將他斬首,與女兒報了仇。脫倫即忙俯伏奏道:“臣脫倫奏啓狼主:臣思狄青身為主帥,走差國度,是個無能之輩,留他何用?不如斬首纔好。”番王聽了脫倫之言,心中一想,說:“女兒方纔叮囑之言不能依了。孤傢若不聽這脫倫之言,恐衆文武再奏,又是一番議論。我想誰人不貪圖性命,今看這狄青如此光景,句句說得斬釘截鐵,諒情未必肯依投降了。連忙傳旨:“捆綁六將,押出西郊之地,斬首號令。”即着脫倫為監斬官。此時脫倫二人遂意,吩咐小番,把六架囚車打開,把六員宋將緊緊捆綁起來,一路押往西郊而去。四虎將軍甘同元帥受死,獨有焦廷貴心中不服,被他所害,大駡:“番狗,畜類,傷害天朝將士,少不得有日大兵到來,報仇問罪,把你國掃為平地,蟲蟻不留!”
  不表焦廷貴之言。此時公主娘娘雖有留戀狄青之心,惟是難以嚮父母跟前說“我要他做丈夫”之話,是以當殿叫父王不可傷他六人,那時慢慢打算成親之法,此是他的本意。此時在宮中沒想到父王原要把他六人來斬首,若是公主得知,焉能殺得他,偏偏不曉其事,所以難得救解六位,正是:
  衹緣先鋒走路差,英雄五虎遭擒拿。
  雖然身喪東番地,臣節無虧足羨嘉。
  且說六位英雄押至西郊,是盡頭之路。此處不是做到危急之處,無中生有,做出仙傢來救,然而果有其事,故照此而書。在八寶公主未進錦霞門的時候,王禪老祖正坐在蒲團之上。忽有清風一陣,吹到耳邊,老祖即袖卜一卦,已知二個門徒有難:“因誤走單單國,大徒被八寶公主用鎮陽珠擒去。但這八寶乃廬山聖母的徒弟,看他師父面上,又不好前往與八寶理論;但徒弟狄青、石玉俱被拿去,貧道為師,有何面目?豈可坐視不救?不免前去見廬山聖母,看看如何。若是置之不理,然後傷情便了。”王禪老祖神通廣大,駕起樣雲,不消一刻來到玉區官,通知仙姑,聖母出來迎接。二位仙師進內,分賓主坐下,老祖就把徒弟被擒因由一一說知。聖母微笑,說聲:“老祖休得着忙,他十分原是預定夫妻配合的。若非八寶公主,這狄青一對夫妻焉能今日得會?”老祖說道:“原來如此,貧道怪差八寶了。他二人既然一對夫妻宿有良緣,還該聖母前去說明救解纔好。”聖母說:“不待老祖到來,貧道早已打點抽身了。”此時老祖心安無挂慮,即刻相請出洞門,駕上雲端而去。
  且說聖母吩咐仙女守營,將着一根拂塵拐,一路駕上雲頭而來,片時間已到單單國地。衹見怨氣衝雲,聖母已知武麯星與衆星官有難了,忙把拂塵一拐,喝聲:“刀下留人!若殺了南邦六將,先殺監斬官。貧道是廬山聖母,前來有話與狼主說明緣故。”此時脫倫一見雲內來了一位仙母,稱說廬山聖母,原來是公主娘娘的師父來了,連忙立起身來,說:“仙母在上,容下官參見了。”聖母說道:“這也不消。但山主娘娘與宋將狄青有宿世良緣之分,目下正該完敘,不可胡亂殺得的。待貧道前去見狼主。”脫倫說道:“依仙母之命。”此時聖母去見番王。脫倫聽了仙母之言,嘆說:“狄青,你殺害我女兒,理該一刀兩段,豈知仙母到來,說他與公主有宿世良緣,衹得不敢違旨。”此時若不是仙母到來,宋將六人已經斬訖。正是:
  捐軀衹為全臣節,殺死無怨報國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賑民饑包公奉旨 圖謀害龐相施計第二回 孫兵部到關權理 狄元帥奉旨徵西
第三回 火叉崗焦先鋒問路 安平關禿總兵陣亡第四回 正平關焦廷貴大敗 單單國禿天虎原因
第五回 禿總兵生擒二將 狄元帥認錯求和第六回 石郡馬沙場斬將 多花女雪恨興兵
第七回 狄元帥求和受辱 烏麻海中箭身亡第八回 巴三奈堅守石亭 八寶女興師議敵
第九回 乾坤索生擒宋將 石亭關大破南兵第十回 狄元帥出關迎敵 八寶女上陣牽情
第十一回 狄元帥被提下囚牢 八寶女剋敵思佳偶第十二回 美公主得勝班師 硬將軍斷頭不降
第十三回 證姻緣仙母救宋將 依善果番主勸英雄第十四回 卻姻緣公主報怨 暫合卺宋帥從權
第十五回 假哄嬌妻番王封爵 真嗔烈將張忠說因第十六回 聞飛報圖害中機關 強奏主奉旨拿傢屬
第十七回 飛山虎汴京探聽 狄元帥痛母囚牢第十八回 八寶女真情待夫主 狄元帥假意騙嬌妻
第十九回 全大義一心歸宋 怨無情千裏追夫第二十回 狄元帥騙關逃國 八寶女感義從夫
第二十一回 出風火夫妻分別 離離單單五虎徵西第二十二回 景花沙獻關投降 張將軍斬將立功
第二十三回 景花沙戰死白鶴關 李將軍大敗酥而岱第二十四回 白鶴關黑利逞威 沙場地狄青破敵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