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跟随蒲松龄去梦游   》 第12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12)      Sang Yi

  抛开吧,抛开所有的沉重与痛苦,我已厌倦了现世的悲凉,我已经厌倦了虚幻的理想。请你带给我一些新鲜的刺激,让我忘了时间忘了我自己。就在今夜,我只想你带给我燃烧的力量,就在今夜,什么都不要想,现在你就是我快乐的顶点。
  不用许我未来,不用给我爱情,我要的只是身体,我要的就是现在;我的唇是美味佳肴,我的肉体是你的盛宴,我就是诱惑,我就是放纵,我就是你快乐的天堂。
  过程是粗糙的,是畅快淋漓的,是狂欢到顶濒临死亡的窒息,末世的绝望悲情拽着书生狂奔高潮。
  正如书生所希望的,女郎为他免去了放纵之后的麻烦,她是那么洒脱,做就做了,走就走了,掸一掸衣衫,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你一文钱,也不带走你的情。纵使当下的一夜情,也有堪忧的后果,万一措施没做好,或是性病或是怀孕;万一情事泄露,为有家庭者招来的是一场家庭大战;万一一方爱上了另一方,致使纠缠不清……这些隐患在狐这里都给一一化解了,书生可以放心大胆地在放纵浪潮中纵情歌唱。
  放纵之后,快感消失,弥漫而来的是更加无尽的虚无,理性的自我在体内复苏,秩序的世界在眼前铺开,在理性、秩序的世界里放纵是要受到惩罚的。
  书生的身体渐渐羸瘦,久之,"面目益支离"。积数日,"吐血斗余而死。"人把罪过都推到狐的身上,狐成了人类放纵的替罪羊。而狐自有分辨:"我诉诸法曹。法曹谓董君见色而动,死当其罪;但咎我不当惑人,追金丹去,复令还生。"狐在书生放纵与理性之间挣扎,又成了一个内心欲望的符号。
  ●不过一场功利的爱情
  书生们越来越疲弱、怯懦,一旦得知所遇是狐女,则"毛发森竖"甚至"大惧,欲遁。"狐女软语温言,百般挑逗,拉他到床边,把手放进他怀里取暖。书生才去扯她的衣服,相互调笑,宽衣解带。连狐女自己都对书生说:"你这个傻头傻脑的家伙,哪辈子修来的福气,不花一分钱,就得到我这么个佳妇,还自己夜夜投怀送抱。"不仅仅是不用书生花一分钱,后来连日用所需,都由狐女包了。书生又付出什么呢?他在什么都付不起的情况下心安理得、贪婪地品尝着狐女美丽的身体,接受着狐女的馈赠。
  书生也不再清高修洁,他在山中温习功课,有两个美丽女郎在一天深夜走进他的房间,她们笑意盈盈,在床边坐下。丽人在坐,主动示情,秀才居然没有反应。两人起身,一个取笔书写,一个把一锭白银放在桌上。秀才不去看女郎写的什么,只把银子揣在自己袖中。两个女郎笑不可抑,手牵手跑了出去,边跑边说:"俗不可耐!"
  书生与狐的关系,也倒换了位置,狐在书生的怯懦中成了书生的救命稻草与保护神。美丽的狐,引导着愈来愈病态的书生们上升。狐女对男人,像母亲爱孩子,而不是女人爱男人。她充分发挥着强烈的母性本能,把温情、勇气、智慧全都奉献出来。男人也安然地向温暖的子宫世界退缩退缩成一个孩童,一个婴儿,在母性的强有力的怀抱里逃避着恐惧、焦虑和无能为力。
  软弱无能的书生,妻子被人抢了去,老父亲被人打成重伤,告状不成,想报仇又惧怕对方人多势众,只是终日唉声叹气。即使在官司了结之后,面对一贫如洗空荡荡的家,书生日日以泪洗面,怎么想都觉得没法再活下去了。
  曾有过短暂情缘的狐女适时出现,饱受创伤的书生在狐女的怀抱里获得抚慰与温暖。天刚亮,狐女就急忙起床,说是要离开。好不容易抓住希望的书生恐惧地拉住狐女,裸跪在床上,哭得抬不起头。至此,男性的阳性刚性已经消失,越来越比女人还女人了。狐女像安慰一个孩子,说刚刚是开玩笑啦,如今家道新创,非得早起晚睡才行。书生想到家中的贫穷,又忧愁的不行了,怎么生活啊?狐女全然担当的样子,她来到这世上的使命就是付出,就是成为软弱的男人活下去的力量,不仅活下去,而且还要他活得滋滋润润。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山东大学出版社
第1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1)第2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2)第3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3)第4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4)
第5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5)第6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6)第7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7)第8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8)
第9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9)第10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10)第11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11)第12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12)
第13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13)第14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14)第15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15)第16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16)
第17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17)第18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18)第19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19)第20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20)
第21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21)第22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22)第23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23)第24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24)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