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学 》 每位识字国人都看得懂的论语:孺童讲论语 》
第12节:学而篇(12)
王孺童 Wang Rutong
第十章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解说:
(一)
“子禽”,即陈亢,字子亢,一字子禽,陈国(今河南东部及安徽部分)人。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四十一岁。陈亢为陈国建国君主陈胡公的二十代孙,陈国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陈胡公,名妫满,谥号胡公,为舜的后裔。陈亢一生不仕,收徒讲学,后卒于卫国。
“子贡”,即端木赐,字子贡,卫国黎地(今河南浚县)人。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三十二岁。子贡为儒商之鼻祖,善作玉石生意,“物以稀为贵”即出自他的思想。子贡曾于卫国作官,后弃官再度从商,最终卒于齐国。
(二)
“夫子”,指孔子。在《学而篇》“第一章”中,已经讲过“子”的含义和用法。而单独以一个“子”字作为称呼,念起来不好听,独字也不成辞,所以在不加“姓氏”等因素的情况下,就称之为“夫子”。“夫”就是所指的人,凡是作为“大夫”的人,都可称为“夫子”,可见这个称呼还是与政治地位有关的。孔子当时为鲁国的大司寇,他的门人就称他为“夫子”。后来沿袭至今,“夫子”就成为师长的尊称了。
“邦”,指分封给诸侯的封地。需要说明的是,“邦”与“国”在概念上还有所差异。“国”是指诸侯在其封地上,建立起来的城池;而“邦”是指以“国”为中心的,整个诸侯的封地。因此,“邦”才指的是现在意义上的国家的意思。
“闻”,本义指听见,在此有“闻达”的意思,即不光听闻政务,而且还议论政务,向诸侯、君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需要说明的是,“闻”与“听”在本义上是有差别的,“听”是指以耳向身外获得声响等信息,而“闻”是指声响等信息从外入耳。“听”只是表示一种动作,并不代表“听见”的结果;而“闻”则侧重强调“听见”,所以才有“听而不闻”之说。
“政”,指的政务。
(三)
“求之与”和“抑与之与”这两句最后一个“与”字,通“欤”,都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求”,是“寻求、谋求”的意思。
“之”,指代的是“必闻其政”。
“求之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孔子每到一邦,就“必闻其政”,这是孔子自己寻求的事吗?
“抑”,古本通“意”。选择连词,表“要么、或者”的意思。
“与”,是“给与”的意思。
“之”,指孔子。
“抑与之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么是某人给与了孔子“闻其政”的机会。“抑与之与”这句话,省略了主语,也就是说到底是谁给了孔子机会呢?孔子要闻谁的政,就是谁给与的机会。因此上讲,是诸侯、君主看重、尊重孔子的思想德行,听说孔子来到自己统治的地域,而主动邀请孔子,听取孔子对自己施政的意见。
(四)
“温”,是“温和、厚道”的意思。
“良”,是“和悦、正直”的意思。
“恭”,是“庄严、恭敬”的意思。
“俭”,是“节俭、克制”的意思。
“让”,是“谦逊、礼让”的意思。
“以得之”,在此可有二种解读:
其一:是承接上文,回答子禽的提问。由于孔子自身具备这五德,不需要外求,各国诸侯、君主都主动前来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
其二:子禽在提问中说:“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孔子初到一地,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进入到统治阶级内部,那么孔子是如何了解该国的施政状况呢?孔子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就是观察当地的民俗民风。如果整个百姓的民风是温、良、恭、俭、让的,那么该国的统治者,也是秉持着温、良、恭、俭、让这五德来施政的。
(五)
“其诸”,是齐、鲁之地的一种语言习惯,为语气词,无实义。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孔子所求的,与常人所求的,是绝对不相同的。
“夫子之求之也”中的“求之”,指的就是孔子所求的事物,那么孔子到底“求”的是什么呢?在此可有二种解读:
其一,“求”的是“闻其政”。由于孔子具备温、良、恭、俭、让这“五德”,所以他不必刻意谋求,各国诸侯、君主就会主动前来向孔子请教政务。这与常人必须先要经营谋求之后,才能获得是不一样的。因此,孔子之“求”,其实是“不求自得”;常人之“求”,其实是“先求后得”。
其二:“求”的是“五德”。既然孔子对“闻其政”是“不求自得”,那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求”了。而孔子真正所“求”的东西,就是温、良、恭、俭、让这“五德”。孔子追求的是自我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正是因为孔子具备了超越大众的高超德行,才能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统治者的尊敬与信服,进而主动前来请教政务。这与常人的情况是绝对不一样的,常人也是绝对作不到的。
(六)
需要说明的是,孔子并不是每到一处,都能获得当地统治者的礼遇。而实际情况是,孔子游历诸国,宣传自己的学说思想,但大都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既然如此,对于子禽与子贡的这段问答,又该如何理解呢?
孔子每到一处,他首先观察当地的民风,从而推知该国的施政情况。如果民风反映出来的施政情况,符合自己的学说思想,那么孔子在该国就能够受到很好的礼遇,“闻政”更不在话下,也就不必刻意“谋求”了。反之,统治者的施政理念与自己大相径庭,自己的学说思想是无法在此地进行宣传和被采纳的,孔子也就没有必要在此地久留,白白耗费无用之功。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就“不求”了。
大义:
子禽向子贡问道:“孔子每到一处诸侯所统辖的封地,他都要去听论该邦的政务。到底是孔子自己主动去谋求的机会呢?还是各邦诸侯主动去邀请的孔子呢?”子贡回答道:“由于孔子自身具备了温、良、恭、俭、让这五德,并以‘五德’为标准去体察民风民情,进而了解一国的施政状况。孔子获得‘闻政’的方式方法,与常人的刻意谋求,是完全不同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花山文艺出版社 |
|
|
第1节:学而篇(1) | 第2节:学而篇(2) | 第3节:学而篇(3) | 第4节:学而篇(4) | 第5节:学而篇(5) | 第6节:学而篇(6) | 第7节:学而篇(7) | 第8节:学而篇(8) | 第9节:学而篇(9) | 第10节:学而篇(10) | 第11节:学而篇(11) | 第12节:学而篇(12) | 第13节:学而篇(13) | 第14节:学而篇(14) | 第15节:学而篇(15) | 第16节:学而篇(16) | 第17节:学而篇(17) | 第18节:学而篇(18) | 第19节:为政篇(1) | 第20节:为政篇(2) | 第21节:为政篇(3) | 第22节:为政篇(4) | 第23节:为政篇(5) | 第24节:为政篇(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