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下迷宫相辅相成的,是恢宏的地面建筑群和大量功能各异的陪葬坑,这是我们下一节中的内容。在陵园建设尚未最后完工的时候,秦末农民起义的烽火已经烧到了这里。史称"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秦二世迫于形势,停止了骊山工程,大赦天下,紧急征发修陵的数十万役徒抵抗义军。
公元前207年,西楚霸王项羽兵入咸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虽然讲的是阿房宫,但紧傍阿房宫的始皇陵当然也在这"一炬"之中。气势恢宏的秦始皇陵园从此变成一片废墟,无声无息地湮没在山川田野之下,只有残存在骊山渭水之间的那座高耸的封土堆,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昔日的尊严。
二、群星璀灿捧北辰
历史文献这样描述道:始皇帝在这座巨大的陵墓之上建立了一座城池,它有高达十数丈的围城,可供万人上朝所用的宫殿。这座城池远接咸阳城,近靠阿房宫,是一组规模罕见的地面建筑群。
但是,这座传说中的宏伟建筑,却因战火的绵延而未能最终保存下来。
关于秦陵的浩劫,流传着这样的传说:项羽引兵入关中后,曾一把大火烧毁了阿房宫与秦陵。项羽挖掘了秦始皇的陵墓,搬运财物的拖车整整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走出咸阳。
中国似乎有这样的传统,当新兴的统治者取代旧的统治者时,总是喜欢用火把过去的一切烧得干干净净,然后再劳民伤财的修建比以前更宏伟的建筑。
由于文献记载的极度匮乏,今天,我们对于秦始皇陵区的地理范围、陵园布局、建筑规模、地宫形制及各种不同类型陪葬坑的埋藏情况的了解,都是通过考古钻探和发掘来完成的。
事实上,随着修陵役卒被活活封埋和项羽的那一把大火,古人对秦始皇陵的了解知之甚少。司马迁虽然也竭力想给我们多留下点什么,但那简略的记录只能说明他的力不从心。按理说,西汉去秦朝未远,司马迁作为一个严谨的史学家,博闻多学,然而那规模宏大的兵马俑群、精美绝伦的铜车马,居然在他的洋洋著述中只字未提,可见秦陵埋藏事迹异常隐秘,详情刚到汉代就已鲜为人知了。
秦始皇陵的考古勘察工作始于1962年,当时的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了王玉清、雒忠如和彭子健三位先生,对封土的尺寸进行了测量,对陵园的城墙和城门进行了考察,测绘出第一张陵园平面图,并采集了大量砖瓦及建筑构件。应该说这是我国学者首次对秦始皇陵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学探索。
1974年,以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为契机,国家正式成立了秦始皇帝陵考古队,首任队长为袁仲一先生,主要队员有屈鸿均、崔汉林、赵康民、杭德州、程学华、王玉清、杜葆仁等人。当时没有人会想到,他们所从事的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原来设想几年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竟然耗尽了整整一代人的心血。
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令人欣喜的成果远远超出了预期的设想。
继兵马俑一、二、三号坑横空出世后,在陵区范围内相继发现了马厩坑、珍禽异兽坑、铜车马坑等从葬坑,同时出土的还有大量陪葬墓。在对陵园内的建筑基址进行勘探发掘时,便殿、园寺吏舍、食官遗址及地宫宫墙、门阙等建筑遗迹相继面世,极大地丰富了对秦始皇陵园规划和布局的认识。
1979年,秦始皇兵马俑遗址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1987年,秦始皇陵暨兵马俑入选我国第一批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名录。秦始皇陵声名鹊起,饮誉全球。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组建的秦陵考古队接过了老一辈考古学家传下来的接力棒。这是一群由现代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年青人,他们利用各种新型的科技手段,继续探寻着湮没地底的千古之秘。近年来,妙趣横生的百戏俑、惟妙惟肖的青铜禽鸟等相继面世,再度激发了世人对秦始皇陵的兴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波的秦始皇帝陵热。
2500多年前,中国的大思想家孔子说过一名很有名的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在这里,孔子讲的是治理国家的道理。然而,我们把这句话用于始皇陵的平面布局,却是再贴切不过了。
从空中遥看始皇陵,就是一座众星捧月的大星图。
1、再现帝都辉煌
经过考古工作者40余年的不懈努力,尘封在秦始陵上空的重重迷雾正在被一层层地揭开,陵园的总体布局和建筑基址也日渐清晰。
应该说,秦始皇陵园的设计思想,主要是以如下三点构成的:一是事死如事生的理念;二是国君的陵园"若都邑"的设计理念;三是皇权至高的理念。
这三条理念是密不可分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登上皇帝的宝座,自以为功盖三皇,德逾五帝,成为千古之至尊。因而反映在陵园的建制上,一切设施模拟生前,并追求至大、至多、至真、至尊,显示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